1.求簡短的名人創業故事 精簡.
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于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
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后,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
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愿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
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鉆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
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于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后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
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后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
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于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
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里。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并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
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于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并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唐伯虎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
不料,由于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里,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林則徐對聯立志》 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則。
林則徐小時候就天資聰慧,兩次機會下,作了兩幅對聯,這兩幅對聯表達了林則徐的遠大志向。林則徐不僅敢于立志,而且讀書刻苦,長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于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葉天士拜師謙學》 葉天士自恃醫術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葉天士的母親病了,他束手無策,多虧薛雪不計前嫌,治好了他母親的病。
從此,葉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尋訪天下名醫,虛心求教,終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醫。
《李清照少女填詞》 宋代女詩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她個性爽直、自由、不羈一格,從小就表現出過人的文學天賦。
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她觸景生情,即興填詞的故事。 《楊祿禪陳家溝學藝》 楊祿禪受到鄉里惡霸的欺負,他不甘心受辱。
一個人離開了家,到陳家溝拜師學藝。拳師陳長興從不把拳法傳外人,楊祿禪也不例外。
不過,楊祿禪的執著精神終于感動了陳長興,終于學到了拳法,懲治了惡霸,也開創了楊式太極拳。 《王獻之依缸習字》 王獻之,字子敬,是東晉大書法家書——圣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
他自己也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王獻之三四歲的時候,母親就教他背詩誦詩,到五六歲的時候,就能夠出口成章,順口吟出幾句詩來。
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發顯得機警聰敏,而且還特別喜歡習字。王獻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與這個大水缸密不可分! 《朱元璋放牛讀書》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從小連私塾都沒有念過,但是他聰穎過人,勤學好問,終于成為建立明朝的開國皇帝。
《柳公權戒驕成名》 柳公權從小就顯示出在書法方面的過人天賦,他寫的字遠近聞名。他也因此有些驕傲。
不過,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沒有手的老人,竟然發現老人用腳寫的字比用他手寫的還好。從此,他時時把“戒驕”記在心中,勤奮練字,虛心學習,終于成為一代書法大家。
《匡衡鑿壁偷光》 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墻,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于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
2.簡單概括一個名人創業故事
由徐靜蕾擔任導演的第一部商業電影《杜拉拉升職記》于4月15日在全國正式上映,影片的制作成本僅不到2000萬人民幣,但之前就已經通過各類商務合作,收回了超過2/3的制作成本,也為老徐創造了自拿起導筒以來最大的商業成功。
幾年來從商的經歷改變了徐靜蕾,做雜志積累的廣告資源和人脈,幫助《杜拉拉升職記》找到了大量商務合作伙伴,并且她還引入了國外最流行的制作投資方參與票房分紅的商業模式,所以老徐才會自信地說,“這是一部不怕商業的電影”。 作為一位曾經與章子怡、周迅、趙薇并稱為“四小花旦”的女演員,徐靜蕾卻并沒有像其他3位花旦一樣,沿著演員這條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看看徐靜蕾過去10年的經歷,可以說她多少有點“不務正業”。當其他3位小花旦在商業電影的大潮中比拼得如火如荼之時,徐靜蕾卻在自己折騰“獨立電影”、在博客上與韓寒過招,甚至辦起了多少人口中的“完蛋東西”——電子雜志。
就連一貫支持她的父親都看不下去, 教訓徐靜蕾:“為什么不好好拍戲?” 其實自從2007年以來,徐靜蕾每年只出演了一部影片,她將大部分時間投入到自己創辦的電子雜志《開啦》上。但是,漸漸遠離大銀幕卻并沒有降低徐靜蕾在其追隨者中的影響力。
相反,在企業界,尤其是互聯網行業,徐靜蕾擁有大量擁躉。《杜拉拉升職記》的商業成功,徐靜蕾在企業界的影響力功不可沒。
作為演藝圈中的“才女”、互聯網2.0時代的“博客女王”、《開啦》的創辦人,徐靜蕾從不懼怕進入任何全新的領域,而且她堅信正是她的每一次冒險,才成就了今天的徐靜蕾。 “杜拉拉”嘗試全新制作模式 未上映收回多半成本 當張一白拿著《杜拉拉升職記》的劇本找到徐靜蕾時,他做好了“被老徐踢出門外”的心理準備。
從最早在《將愛情進行到底》中與徐靜蕾合作開始,張一白就知道,徐靜蕾對文藝片有種莫名的偏愛。這種偏愛不僅僅體現在徐靜蕾的欣賞口味上,從她執導《我和爸爸》開始,它一直彌漫在徐靜蕾執導的3部電影中。
而現在,張一白想請徐靜蕾擔任《杜拉拉升職記》的導演,這是國內第一部職場類型影片,而且是一部純粹的商業電影。 但徐靜蕾的反應卻讓張一白大感意外。
在看過《杜拉拉升職記》的劇本后,徐靜蕾訴張一白,這是一部她想看、也想拍的電影。認識徐靜蕾這么多年,張一白感覺到,徐靜蕾變了。
“老徐這幾年做企業很辛苦,現在她更想看一些輕松、快樂的片子。”張一白這樣理解徐靜蕾。
創業經歷讓徐靜蕾發現,電影除了是門“藝術”之外,其實還有“娛樂”的功能。而在完全陌生的商業世界摸爬滾打的經歷,改變的不僅僅是徐靜蕾的電影觀,她甚至在試驗用商業世界的規則改變國內的電影行業。
《杜拉拉升職記》最初的投資人只有徐靜蕾和張一白,雖然徐靜蕾過去執導的3部電影全部是自己投資,但那都是小成本影片,而現在徐靜蕾想將《杜拉拉升職記》打造成一部時尚大片,“這不是幾百萬元的投資就能做的”。為了“融資”,徐靜蕾和張一白像做創業公司一樣,開始為《杜拉拉升職記》尋找投資人。
為了讓《杜拉拉升職記》增值,徐靜蕾和張一白做了不少營銷。首先,徐靜蕾和張一白請來了13位世界500強企業的人力資源總監和高管,作為《杜拉拉升職記》的榮譽編輯,讓企業圈開始關注這部電影。
之后,徐靜蕾又請來了《欲望都市》的造型師派翠西亞。菲爾德(Patricia Field)加盟《杜拉拉升職記》,在時尚圈又進行了一輪營銷。
兩輪營銷下來,徐靜蕾和張一白發現,已經有投資人開始找上門來,更重要的是,他們引來了一個重量級的合作伙伴——中影集團,作為《杜拉拉升職記》的投資方之一,中影集團的加入,讓《杜拉拉升職記》最終融資成功。“整個《杜拉拉升職記》的營銷過程,就像一個創業企業,不斷稀釋原始投資人的股權,不斷引入更大的投資。”
作為影片監制,張一白這樣總結。 在制作模式上《杜拉拉升職記》還有這樣一個創新,它的制作成本并不高,只有不到2000萬元人民幣,作為導演,徐靜蕾并沒有通過抬高制作費的方式從中獲取收益,而是通過合理的制作成本,拿一定比例的制作費,最終通過票房收入與投資方進行分成,類似“保底分紅”。
這種投資方與制作方通過票房收入進行分成的商業模式在國外電影界已經運作非常成熟,但目前在國內電影市場,影片票房收入還是歸屬于投資方,絕大部分導演只能獲得制作費。導演只在影片拍攝階段對影片負責,更像公司里的經理人。
“從公司的運作角度來講,電影的運作是不合理的。公司要讓一個人很好地、持續地做下去,要給他期權,電影就沒有這樣,結果誰也不用特別負責。”
徐靜蕾現在已經在用商業的眼光審視電影業了。 徐靜蕾想通過《杜拉拉升職記》嘗試這樣一種全新的電影制作模式:導演能夠在自己拍攝的影片中通過擁有一定的“版權”,以此作為投資,在影片中占有一定比例“股權”,“電影也有知識產權,要保護創作者的知識產權”。
但是徐靜蕾也知道,要打破傳統的電影運作模式確實非常艱難,包括大部分投資人并不認同這種模式。《杜拉拉升職記》只是徐靜蕾對國內電影市場的一次試探。
但不可否認的。
3.簡單概括一個名人創業故事
這是百度首席架構師、“百度貼吧之父”俞軍2000年的一份求職簡歷。作為真正改變中國互聯網狀態的極少數幾個人之一,俞軍這份嚴重區別于現在“官方”的求職簡歷讓人唏噓不已。
搜索引擎9238,男,二十六歲,上海籍,同濟大學化學系五年制,覽群書,多游歷。 1997年7月起在一個國營單位籌備進口生產項目。 1999年4月起在一個代理公司銷售進口化工原料兼報關跟單。 2000年1月起在一個垂直網絡公司做分析儀器資料采編。 2000年7月起去一個網絡公司應聘搜索引擎產品經理,卻被派去做數據庫策劃,9月起任數據中心經理。 長期想踏入搜索引擎業,無奈欲投無門,心下甚急,故有此文。 如有公司想做最好的中文搜索,誠意乞一參與機會。 本人熱愛搜索成癡,只要是做搜索,不計較地域(無論天南海北,刀山火海),不計較職位(無論高低貴賤一線二線,與搜索相關即可),不計較薪水(可維持個人當地衣食住行即是底線),不計較工作強度(反正已習慣了每日十四小時工作制)。
4.也許你還知道不少名人的創業故事,他們的哪句話給了你觸動
1.創業要找最合適的人,不一定要找最成功的人!——馬云
2.創業就應該做一件天蹋下來都能夠賺錢的事情。——李嘉誠
3.人的一生總會面臨很多機遇,但機遇是有代價的。有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嶺。——丁磊
4.年輕創業者不要只想不做,一定要實踐。還要有不怕失敗、承受壓力的胸懷。——高元坤
5.創業者應具備三大素質:一是找準方向,二是強烈的進取心,三是正確面對失敗。——孫丕恕
6.創業就像爬山,無限風光在頂峰,創業,要選擇自己熱愛的行業。有了熱愛,就有了執著。——黃鳴
7.創業是非常艱苦的,而且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真正開始自己創業本身就是一種磨練的開始。——景新海
8.對于一個優秀的男人來講,應該具有大人生,大境界,大事業,大起伏,而實現它只有通過創業。——李文書
9.所謂堅持其實就是死撐。——錢俊冬
10.只有對周圍的每一個人負責任,你才會得到你最想要的東西。——馬云
11.互聯網行業的創業往往是苦盡甘不來的,要隨時做好失敗的心理準備,人才和資金是所有創業企業都會面臨的問題。——張本偉
12.阿里巴巴在路上發現小金子,如果不斷撿起來,身上裝滿的時候就會走不動,永遠到不了金礦的山頂;還是不管小金子直奔山頂。——馬云
13.無論是一個企業,還是一個人,都一定是時勢造英雄,千萬不要英雄造時勢。順流而上,這是手法。形勢好了,大家才有機會成為英雄。只有成為英雄后,才有可能去適應時勢、改造時勢。——朱駿
14.要永遠相信:當所有人都沖進去的時候趕緊出來,所有人都不玩了再沖進去。——李嘉誠
15.一個真正的企業家,不能只靠膽大妄為東奔西撞,也不可能是在學院的課堂里說教出來的。他必須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摸爬滾打,在風雨的錘煉中長大。——王均瑤
5.創業名人的成功故事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亞 名人創業的簡短例子【篇一:名人創業的簡短例子】一、李嘉誠的李嘉誠童年過著艱苦的生活。
14歲那年(1940年),正逢中國戰亂,他隨父母走難,逃往香港,投靠家境富裕的舅父莊靜庵,可惜不久父親因病去世。身為長子的李嘉誠,為了養家糊口及不依賴別人,決定輟學,先在一家鐘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塑膠廠當推銷員。
由于勤奮上進,業績彪炳,只兩年時間便被老板賞識,升為總經理,那時,他只有18歲。1950年夏天,李嘉誠立志創業,向親友借了5萬港元,加上自己全部積蓄的7000元,在箕灣租了廠房,正式創辦長江塑膠廠。
不過,李嘉誠預料塑膠花生意不會永遠看好,他更相信物極必反。于是急流勇退,轉投生產塑膠玩具。
果然,兩年后塑膠花產品嚴重滯銷,而長江卻已在國際玩具市場大顯身手,年產出口額達1000萬美元,為香港塑膠玩具出口業之冠。1965年2月,香港發生了嚴重的銀行信用危機,人心惶惶,投資者及市民紛紛拋售房產,離港遠走。
香港房地產價格暴跌,地產公司紛紛倒閉。1967年,香港更發生反英暴動,進一步使房地產市場陷于死寂。
不過,李嘉誠卻看好香港工商業的前景,認為香港這個商機十足的殖民地,不會久亂。他反行其道,在人們賤價拋售房產的時候,卻大量購入地皮和舊樓。
不出3年,風暴平息,香港社會恢復正常,經濟復蘇,大批當年離港的商家紛紛回流,房產價格隨即暴漲。李嘉誠趁機將廉價收購來的房產,高價拋售獲利,并轉購具有發展潛力的樓宇及地皮。
70年代初,他已擁有樓宇面積。
6.名人創業故事
陳光標于2003年創辦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致力于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變廢為寶。
多年來,陳光標領導江蘇黃埔公司誠信做企業,守法經營,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變廢為寶、保護環境,并投身社會慈善公益事業,敢為人先,成為民營企業家回報社會的排頭兵,至今已累計捐贈款物超過14億元,位居中國慈善家前列。陳光標還積極推動慈善理念的傳播,提出“投身慈善樂在其中”,“慈善不分國界、不分民族、不分信仰”等慈善觀念,高調做慈善的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大力弘揚,能帶動更多的和他一樣的富人加入到行善的隊伍中來,帶動全天下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以各種方式來表達善意。
7.名人事例要20個,要短的
1,王羲之與“墨池” 王羲之是東晉有名的書法家.他每天堅持練字,練完后就在家邊的一口池塘里洗筆.這樣日復一日,竟將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們把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硯池”,“洗筆池”. 2,達·芬奇畫蛋(具體事件略)……從此,達·芬奇用心學習素描,經過長期勤奮艱苦的藝術實踐,終于創作出許多不朽的名畫. 3,司馬遷從42歲時開始寫《史記》,到60歲完成,歷時18年.如果把他20歲后收集史料,實地采訪等工作加在一起,這部《史記》花費了他整整40年時間. 4,天才來自于勤奮.愛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項發明.他為了發明電燈,閱讀了大量資料,光筆記就有四萬多頁.他試驗過幾千種物質,做了幾萬次實驗,才發明電燈. 成就與汗水 5 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獻之寫字,用盡18缸水,終于成為一代書法大師. 6李時珍花了31年功夫,讀了800多種書籍,寫了上千萬字筆記,游歷了7個省,收集了成千上萬個單方,為了了解一些草藥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劇烈的毒藥,最后寫成了中國醫藥學的輝煌巨著——《本草綱目》. 偉大的醫學家李時珍,為了研究藥的性能,發展祖國醫學,踏遍了祖國山山水水,訪問了成千上百的農民、樵夫、漁夫,終于寫出了舉世聞名的《本草綱目》。
7馬克思寫《資本論》,嘔心瀝血,花了40年時間.馬克思寫《資本論》時花了整整40年時間才寫出著名的作品,他為了搜集資料,光日記就有1300多篇。由于經常思考時經常愛踱步,竟把地踱出一條深深的印痕。
8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研究進化論,花了22年時間,寫出了《物種起源》一書. 9法國著名物理學家居里夫人,歷經12年的實驗,不怕挫折失敗,從幾十噸的礦物中提取了0.1克鐳.古往今來,勤奮是人們獲取成功的必要前提。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良好品格。
唯有勤奮,才能創造一個人事業的成功與輝煌。 10我國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古今中外,許許多多有成就的人,他們都是因為勤奮,才從眾多的人中脫穎而出,成為人們所佩服的人。我國數學家陳景潤為了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沉浸在數學中,常常廢寢忘食。
法國作家福樓拜,他的窗口面對塞納河,由于他經常勤奮鉆研,通宵達旦,夜間航船的人們常把它當作航標燈。他的學生莫泊桑,從20歲開始寫作,到30歲才寫出第一篇短篇小說《羊脂球》,在他的房間里可以看到草稿紙已有書桌那么高了。
還有很多偉人的事例不勝枚舉。但他們的人生經歷都說明了一個道理:天才出于勤奮,成功來自勤奮! 我們的祖國之所以繁榮起來,和人民群眾的勤奮是分不開的。
曾幾何時,人們一貫的唯我獨尊,使中國有了上百年的恥辱。如今,人們覺悟了,勤奮的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地創造自己,改變自己,才使中國一步步走向成功。
歸根結底,中國人民惟有勤奮,才能抹去“東亞病夫”的牌匾,成為響徹世界的東方巨龍!人們惟有勤奮,才能成為人上人。 觀點:勤出智慧 11古希臘德摩斯梯尼,小時口吃,登臺演講時,聲音含混,發音不準,于是每天含著石子,面對大海朗誦,無論春夏秋冬,堅持五十年如一日,終于成為全希臘最有名氣的演說家。
12屈原洞中苦讀。屈原小時候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里偷讀《詩經》。
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于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13 蒲松齡草亭問路。
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在路邊搭建茅草涼亭,記錄過路行人所講的故事,經過幾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廢寢忘食的創作,終于完成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劃時代的輝煌巨著《聊齋志異》。 14懸梁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
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
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梁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這就是孫敬懸梁的故事,而韓愈所說的勤奮刻苦在他身上都表現出來了。 15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在年輕時,由于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后,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這就是蘇秦“刺股”的故事。
〔注〕:從孫敬和蘇秦兩個人讀書的故事引申出“懸梁刺股”這句成語,用來比喻發奮讀書,刻苦學習的精神。他們這種努力學習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們這種發奮學習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16鑿壁偷光 西漢時有一個大學問家名叫匡衡。他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可是家里很窮,買不起蠟燭,一到晚上就沒有辦法看書,。
8.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
說到這個,不得不說百度的老大李總了,他的經歷可算是比較坎坷,給你說下: 一、學習生涯北大轎子1968年,李彥宏出生在山西陽泉一個普通的家庭。
年少時著迷過戲曲,曾被山西陽泉晉劇團錄取。但中學時代,李彥宏回歸“主業”,全身心投入功課學習中。
1987年,李彥宏以陽泉市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圖書情報專業(即現在的信息管理)。不過,其邁進中國最高學府的激動心情,漸漸被圖書情報學的枯燥、乏味消融。
“那時候,中國的氛圍較為沉悶,大學畢業進入機關單位,已經是非常好的選擇了。在我看來,選擇出國是一條自然而然的道路。”
從大三開始,李彥宏心無旁騖,買來托福、GRE等書,過著“教室—圖書館—宿舍”三點一線的生活,目標是留學美國,方向鎖定在計算機專業。留學美國1991年,李彥宏收到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系的錄取通知書。
白天上課,晚上補習英語,編寫程序,經常忙碌到凌晨兩點。 “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當時挺苦的,但年輕就應該吃苦。”
李彥宏評價這段經歷。“我出國不是一帆風順。
因為換專業,剛到美國學計算機,很多功課一開始都跟不上。有時和教授面談時,由于較心急,談一些自己不是很了解的領域,結果那些教授就覺得我不行。”
在學校呆了一年后,李彥宏順利進入日本松下實習。“這三個多月的實習,對我后來職業道路的選擇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李彥宏說。由此可見,學習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如果在學校有條件,我們當然要努力在學校學好基礎知識,但是當我們離開校園,學習也是必不可少的,現在很多老板不也是抽出時間來學知識嗎?所以你如果真的想有一番作為,給你去這個群,里面老師很多可以幫助你的人野很多。
前三位:肆散伍。中間三位:肆爾其,最后三位:肆散吧。
學習沒有盡頭,活到老學到老,只有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我們接著說。
二、就業經歷1、馳騁硅谷“硅谷給予我最大的感觸是,希望通過技術改變世界,改變生活。”1994年暑假前,李彥宏收到華爾街一家公司——道·瓊斯子公司的聘書。
“在實習結束 后,研究成果得到這一領域最權威人物的賞識,相關論文發表在該行業最權威的刊物上,這對以后的博士論文也很有幫助。”李彥宏說:“但那時候,中國留學生中有一股風氣,就是讀博士的學生一旦找到工作就放棄學業。
起先,我認為自己不會這樣。但這家公司老板也是個技術專家,他對我的研究非常賞識。
兩人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士為知己者死,于是我決心離開學校,接受這家公司高級顧問的職位。”
在華爾街的三年半時間里,李彥宏每天都跟實時更新的金融新聞打交道,先后擔任了道·瓊斯子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人員。1997年,李彥宏離開了華爾街,前往硅谷著名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搜信)公司。
在硅谷的日子,讓李彥宏感受最深刻的還是商戰氣氛。他經常翻看《華爾街日報》:微軟如何跳出來公然反叛IBM,又怎樣以軟件教父的身份對抗SUN、網景等等,這些故事讓李彥宏感覺到:“原來技術本身并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商戰策略才是真正決勝千里的因素。”
2、歸國創業李彥宏在海外的8年時間里,中國互聯網界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1995年起,李彥宏每年要回國進行考察。
1999年,李彥宏認定環境成熟,于是啟程回國,在北大資源賓館租了兩間房,連同1個財會人員5個技術人員,以及合作伙伴徐勇,8人一行,開始了創建百度公司。接著,李彥宏順利融到第一筆風險投資金12 0萬美 金。
在百度成立的9個月之后,風險投資商德豐杰聯合IDG又向百度投入了1 000萬美 元。2001年,李彥宏在百度董事會上提出百度轉型做獨立搜索引擎網站,開展競 價排 名的計劃。
然而,他的這個提議遭到股東們的一致反對:此時,百度的收入全部來自給門戶網站提供搜索技術服務支持。如果百度轉做獨立的搜索引擎網站,那些門戶網站不再與百度合作,百度眼前的收入就沒了;而競 價排名模式又不能馬上賺錢,百度就只有死路一條。
在充分陳述了自己的計劃和觀點后,仍舊得不到首肯的李彥宏平生第一次發了大火。盡管李彥宏的一貫自信這次受到了極大的挑戰,然而只要他認準了的東西,幾乎沒有人能改變,尤其是在關乎百度未來發展的大方向、大問題上,他絲毫不會退讓。
最終,投資人同意李彥宏將百度轉型為面向終端用戶的搜索引擎公司,他們告訴李彥宏:"是你的態度而不是你的論據打動了我們。"推出競價排名并實施“閃電計劃”對百度實行第二次技術升級后,百度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獨立搜索引擎,在中文搜索引擎中名列第一。
2014年10月,在2014中國富豪榜中,李彥宏以147億美元身家名列第二。2005年8月,百度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成為全球資本市場最受關注的上市公司之一。
三、個人生活李彥宏的太太叫馬東敏,比其小兩歲,兩人育有一個女兒。1995年,李彥宏在紐約的一次中國留學生聚會上見到了馬東敏。
馬東敏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兩人認識時,她正在美國新澤西州大學生物系攻讀博士學位。看到馬東敏的第一眼,李彥宏想到了一見鐘情這個詞。
9.你還知道不少名人的創業故事他們的哪句話給你觸動
那是1999年。1999年,中國的互聯網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狀態,國外風險投資商瘋狂給中國網絡公司投錢,網絡公司也是瘋狂地燒錢。50萬,只不過是像新浪、搜狐、網易這樣大型的門戶網站一筆小小的廣告費而已。阿里巴巴創業開始是相當艱難,每個人工資只有500元,公司的開支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半來用。外出辦事,發揚“出門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車。據說有一次,大伙出去買東西,東西很多,實在沒辦法了,只好打的。大家在馬路上向的士招手,來了一輛桑塔納,他們就擺手不坐,一直等到來了一輛夏利,他們才坐上去,因為夏利每公里的費用比桑塔納便宜2元錢。
阿里巴巴曾經因為資金的問題,到了幾乎維持不下去的地步
創業艱難百戰多,8年過去了。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市值200億美金,成為中國市值最大的互聯網公司。馬云和他的創業團隊,由此締造了中國互聯網史上最大的奇跡
中國大部分想創業的人都是一樣,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他們比馬云聰明多了,能想出非常多的創業好點子來,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去執行過。因為他們有著太多的借口和理由
“我沒有錢。”他們都這樣想
于是,他們繼續過他們平庸的生活。今天看到了俞敏洪在北京大學2008年開學典禮上的發言,俞敏洪在發言的最后說了這樣一段話,讓我特別感動,他說: 人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過得很偉大,有的人一生過得很瑣碎。如果我們有一個偉大的理想,有一顆善良的心,我們一定能把很多瑣碎的日子堆砌起來,變成一個偉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沒有理想,從此停止進步,那未來你一輩子的日子堆積起來將永遠是一堆瑣碎。
希望能幫助到你,謝謝。望采納~~~~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名人名人的創業故事簡短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