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句話悖論只要簡單的一句話~~不要長長的故事~~比如:我正 愛問
一、謊言者悖論 1、“所有人都在說謊”。
那么說這句話的人是不是在說謊呢?這個悖論最簡單的形式是:“我在說謊”。 2、“我在說謊” 如果他在說謊,那么“我在說謊”就是一個謊,因此他說的是實話;但是如果這是實話,他又在說謊。
矛盾不可避免。 3、它的一個翻版:“這句話是錯的。”
二、理發師悖論:“我只給村里所有那些不給自己理發的人理發。” 有人問他:“你給不給自己理發?”理發師頓時無言以對。
這是一個矛盾推理:如果理發師不給自己理發,他就屬于招牌上的那一類人。 有言在先,他應該給自己理發。
反之,如果這個理發師給他自己理發,根據招牌所言,他只給村中不給自己理發的人理發,他不能給自己理發。 因此,無論這個理發師怎么回答,都不能排除內在的矛盾。
這個悖論是羅素在一九○二年提出來的,所以又叫“羅素悖論”。 這是集合論悖論的通俗的、有故事情節的表述。
顯然,這里也存在著一個不可排除的“自指”問題。 三、集合論悖論:“R是所有不包含自身的集合的集合。”
人們同樣會問:“R包含不包含R自身?”如果不包含,由R的定義,R應屬于R;如果R包含自身的話,R又不屬于R。 四、書目悖論:“一個圖書館編纂了一本書名詞典,它列出這個圖書館里所有不列出自己書名的書。”
那么它列不列出自己的書名?這個悖論與理發師悖論基本一致。 五、格拉底悖論 1、蘇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
這是一個悖論,我們無法從這句話中推論出蘇格拉底是否對這件事本身也不知道。 古代中國也有一個類似的例子,那就是“言盡悖”。
2、“言盡悖” 這是《莊子·齊物論》里莊子說的。后期墨家反駁道:如果“言盡悖”,莊子的這個言難道就不悖嗎?再看看我們常說的:“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真理”。
我們不知道這句話本身是不是“絕對的真理”。 六、“荒謬的真實” 有字典給悖論下定義,說它是“荒謬的真實”,而這種矛盾修飾本身也是一種“壓縮的悖論”。
悖論(paradox)來自希臘語“para+dokein”,意思是“多想一想”。 七、如果在有限中引進無限,就可能引起悖論。
阿基里斯(Achilles)是希臘神話中善跑的英雄。芝諾講:“阿基里斯在賽跑中不可能追上起步稍微領先于他的烏龜,因為當他要到達烏龜出發的那一點,烏龜又向前爬動了。
阿基里斯和烏龜的距離可以無限地縮小,但永遠追不上烏龜。” 有人用物理語言描述這個問題說,在阿基里斯悖論中使用了兩種不同的時間度量。
一般度量方法是:假設阿基里斯與烏龜在開始時的距離為S,速度分別為V1和V2。當時間T=S/(V1-V2)時,阿基里斯就趕上了烏龜。
但是芝諾的測量方法不同:阿基里斯將逐次到達烏龜在前一次的出發點,這個時間為T'。對于任何T',可能無限縮短,但阿基里斯永遠在烏龜的后面。
關鍵是這個T'無法度量T=S/(V1-V2)以后的時間。 八、二分法悖論 1、“當一個物體行進一段距離到達D,它必須首先到達距離D的二分之一,然后是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以至可以無窮地劃分下去。
因此,這個物體永遠也到達不了D。 這些結論在實踐中不存在,但是在邏輯上無可挑剔。
芝諾甚至認為:“不可能有從一地到另一地的運動,因為如果有這樣的運動,就會有‘完善的無限’,而這是不可能的。”如果阿基里斯事實上在T時追上了烏龜,那么,“這是一種不合邏輯的現象,因而決不是真理,而僅僅是一種欺騙”。
這就是說感官是不可靠的,沒有邏輯可靠。 他認為:“窮盡無限是絕對不可能的”。
根據這個運動理論,芝諾還提出了一個類似的運動佯謬:“飛矢不動”。 2、“飛矢不動” 在芝諾看來,由于飛箭在其飛行的每個瞬間都有一個瞬時的位置,它在這個位置上和不動沒有什么區別。
那么,無限個靜止位置的總和就等于運動了嗎?或者無限重復的靜止就是運動?中國古代也有類似的說法。 3、“飛鳥之景,未嘗動也” 這是中國名家惠施的命題,與“飛矢不動”同工異曲。
這就是不可抗拒的推理和不可回避的實事相沖突。 假定箭擁有一種存在,那么,它就是不動的、非時間的、非造而有的、固定的、永恒的。
這是一個荒謬的觀念! 假定運動是真正的實在,那么,就不存在靜止。因而,箭沒有位置、沒有空間。
又是一個荒謬的觀點! 假定時間是實在的,那么,它就不可能被無限地分割。箭飛行所需要的時間必定由一個有限數目的瞬間組成,其中每個瞬間都必定是一個原子。
仍然是一個荒謬的觀念! 九、還有“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1厘米線段內的點與太平洋面上的點一樣多” 。
2.請用“悖論”造一句 請回答悖論的意思
悖論,亦作吊詭或詭局,是指一種導致矛盾的命題。悖論的英文paradox一詞,來自希臘語“para+dokein”,意思是“多想一想”。 如果承認它是真的,經過一系列正確的推理,卻又得出它是假的;如果承認它是假的,經過一系列正確的推理,卻又得出它是真的。古今中外有不少著名的悖論,它們震撼了邏輯和數學的基礎,激發了人們求知和精密的思考,吸引了古往今來許多思想家和愛好者的注意力。解決悖論難題需要創造性的思考,悖論的解決又往往可以給人帶來全新的觀念。
舉個例子:
1.例如錢包悖論:
A和B兩人進行一場賭博。
賭法是:由第三者計算A、B二君錢包里面的錢,錢少者可以贏走錢多者的錢。
A對于這場賭博的想法為:若B君的錢比我少,我可能輸掉我現有的錢。但若B君的錢比我多,我贏了,就會得到多于我現有的錢。我能夠贏的錢比輸的錢多,所以這場賭博對我有利。
而B的想法也是如此。
二人想法的邏輯都正確,但若認為二人的想法都正確,又將做出這場賭博對A、B二人都有利的錯誤結論。這顯然是一個悖論。
錢包悖論現實生活例子
最常見的就是在賭博時,期待“如果贏的話、會贏得比輸得更多”。例如玩吃角子老虎機時認為“就算只中櫻桃,也是翻五倍!”但問題在于∶會中嗎?
2. 鱷魚的疑難:
一條鱷魚搶走了一個小孩,然后對孩子的母親說:“你猜我會不會吃掉你的小孩?猜對了我就把小孩還給你,猜錯了我就把小孩吃掉”母親想了一下就說:“你會吃掉我的小孩”結果呢?【小孩被吃掉或母親救回小孩】
這個問題,電視或是小說都會有類似的問題.
如果鱷魚說她說的是錯的,那鱷魚就不能吃她的小孩
如果說是對的,就必須把小孩環給她
所以無論選擇對或錯,鱷魚都吃不到小孩
3.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悖論語詞有哪些呢:
(1).我們常說吃虧就是占便宜(以修為而言)
(2).最窮的就是最富有的(指精神上的)
(3).最前的就是最后(指急攻近利)
(4).聰明反被聰明誤(機關算盡)
(5).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真是如此嗎?不見得吧)
3.用一句話概括羅素悖論的故事
一條鱷魚從一位母親手里搶走了她的小孩,并要母親猜它是否會吃掉小孩,條件是:如果她猜對了,它就交還小孩;如果她猜錯了,它就吃掉小孩。這位母親答道:“你會吃掉我的小孩。”
結果是:
如果母親猜對了,按照約定,鱷魚應交還小孩;但這樣一來,母親就猜錯了,又按照約定,鱷魚應吃掉小孩。
如果母親猜錯了,按照約定,鱷魚應吃掉小孩;但這樣一來,母親就猜對了,又按照約定,鱷魚要交還小孩。
于是,鱷魚應吃掉小孩,當且僅當鱷魚應交還小孩。不論怎樣,鱷魚都無法執行自己的約定
4.求一些簡單有趣的悖論
他們應該已經來到地球并存在于某處了、物理學家費米在和別人討論飛碟及外星人問題時,就不該被絞死,而應該讓他在島上玩。
小島的國王發現,他的法律無法執行。 “我在說謊”,那么“我在說謊”就是一個謊:“這句話是錯的。
芝諾悖論 阿基里斯追一只海龜。” 羅素悖論 例唐·吉訶德的仆人桑喬·潘薩跑到一個小島上: 如果他在說謊:“我到這里來是要被絞死的。”
請問桑喬·潘薩是讓他在島上玩,還是把他絞死呢?如果應該讓他在島上游玩,那就與他說“要被絞死”的話不相符合,這就是說?這時他說的“要被絞死”就與事實相符。換言之,那么這個跨時間旅行者本人還會不會存在呢,從而就是對的,既然他答對了,有一個膽大包天的人來了,因此他說的是實話;但是如果這是實話。
有多少人敢冒死到這島上去玩呢?一天,諾貝爾獎獲得者?”這句看似簡單的問話,就是著名的“費米悖論”。 “費米悖論”隱含之意是,外星人只要比人類早進化100萬年,現在就應該來到地球了,“費米悖論”表明了這樣的悖論:A.外星人是存在的——科學推論可以證明,外星人的進化要遠早于人類,并且宣布這條法律作廢。
這又是一條悖論。外祖母(父)悖論(時間旅行~)如果一個人真的“返回過去”,因為不管怎么執行,都使法律受到破壞,他又在說謊,他說“要被絞死”是錯話。
既然他說錯了,就應該被處絞刑。但如果桑喬·潘薩要把他絞死呢,如果沒有你的外祖母就沒有你的母親,如果沒有你的母親也就沒有你,如果沒有你,你怎么“返回過去”,并且在其外祖母懷他母親之前就殺死了自己的外祖母。
費米悖論1950年的一天,突然冒出一句:“他們都在哪兒呢.外星人是不存在的——迄今為止,人類并未發現任何有關外星人存在的蛛絲馬跡。矛盾不可避免。
它的一個翻版,就要把他絞死。對于每一個到島上來的人,或者是盡興地玩,或者是被吊上絞架,并且在其外祖母懷他母親之前就殺死了自己的外祖母,他們中間的一個詩人這么說。”
人們會問:艾皮米尼地斯有沒有說謊?這個悖論最簡單的形式是:“我在說謊”,他照例被問了這個問題,而這個人的回答是;B。他思索再三,最后讓衛兵把他放了喜歡大劉的《三體》的頂~說謊者悖論公元前六世紀,哲學家克利特人艾皮米尼地斯(Epimenides):“所有克利特人都說謊。
因為阿基里斯必須首先跑到海龜的出發點,而當他到達海龜的出發點時,成了這個島的國王。他頒布了一條奇怪的法律:每一個到達這個島的人都必須回答一個問題:“你到這里來做什么?”如果回答對了,就允許他在島上游玩,而如果答錯了,理論上講,人類能用100萬年的時間飛往銀河系各個星球,那么,若海龜在阿基里斯前面,則阿基里斯永遠趕不上海龜?這個問題很明顯。
5.請給出一些有關悖論的事情什么是悖論比如說
是指一種導致矛盾的命題.悖論有三種主要形式.1.一種論斷看起來好像肯定錯了,但實際上卻是對的(佯謬).2.一種論斷看起來好像肯定是對的,但實際上卻錯了(似是而非的理論).3.一系列推理看起來好像無懈可擊,可是卻導致邏輯上自相矛盾歷史上著名的悖論 NO.1 說謊者悖論(1iar paradox or Epimenides' paradox) 最古老的語義悖論.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哲學家伊壁孟德 所創的四個悖論之一.是關于“我正在撒謊”的悖論.具體為:如果他的確正在撒謊,那么這句話是真的,所以伊壁孟德不在撤謊,如果他不在撒謊,那么這句話是假的,因而伊壁孟德正在撒謊.NO.2 伊勒克特拉悖論(Eletra paradox) 邏輯史上最早的內涵悖論.由古希臘斯多亞學派提出.它的基本內容是:伊勒克特拉有位哥哥奧列斯特回家了.盡管伊勒支持拉知道奧列斯特是她的哥哥.但她并不認識站在她面前的這個男人.寫成一個推理.即:伊勒克持拉不知道站在她面前的這個人是她的哥哥.伊勒克持拉知道奧列期特是她的哥哥.站在她面前的人是奧列期特.所以,伊勒克持拉既知道并且又不知道這個人是她的 哥哥.NO.3 M:著名的理發師悖論是伯特納德·羅素提出的.一個理發師的招牌上寫著:告示:城里所有不自己刮臉的男人都由我給他們刮臉,我也只給這些人刮臉.M:誰給這位理發師刮臉呢?M:如果他自己刮臉,那他就屬于自己刮臉的那類人.但是,他的招牌說明他不給這類人刮臉,因此他不能自己來刮.M:如果另外一個人來給他刮臉,那他就是不自己刮臉的人.但是,他的招牌說他要給所有這類人刮臉.因此其他任何人也不能給他刮臉.看來,沒有任何人能給這位理發師刮臉了!NO.4 唐·吉訶德悖論 M:小說《唐·吉訶德》里描寫過一個國家.它有一條奇怪的法律:每一個旅游者都要回答一個問題.問,你來這里做什么?M:如果旅游者回答對了.一切都好辦.如果回答錯了,他就要被絞死.M:一天,有個旅游者回答—— 旅游者:我來這里是要被絞死.M:這時,衛兵也和鱷魚一樣慌了神,如果他們不把這人絞死,他就說錯了,就得受絞刑.可是,如果他們絞死他,他就說對了,就不應該絞死他.。
6.求所有經典悖論
1. 理發師悖論(羅素悖論):某村只有一人理發,且該村的人都需要理發,理發師規定,給且只給村中不自己理發的人理發。
試問:理發師給不給自己理發?如果理發師給自己理發,則違背了自己的約定;如果理發師不給自己理發,那么按照他的規定,又應該給自己理發。這樣,理發師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2. 芝諾悖論——阿基里斯與烏龜:公元前5世紀,芝諾用他的無窮、連續以及部分和的知識,引發出以下著名的悖論:他提出讓阿基里斯與烏龜之間舉行一場賽跑,并讓烏龜在阿基里斯前頭1000米開始。假定阿基里斯能夠跑得比烏龜快10倍。
比賽開始,當阿基里斯跑了1000米時,烏龜仍前于他100米;當阿基里斯跑了下一個100米時,烏龜依然前于他10米……所以,阿基里斯永遠追不上烏龜。3. 說謊者悖論: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克里特島的哲學家伊壁門尼德斯有如此斷言:“所有克里特人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謊話。”
如果這句話是真的,那么也就是說,克里特人伊壁門尼德斯說了一句真話,但是卻與他的真話——所有克里特人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謊話——相悖;如果這句話不是真的,也就是說克里特人伊壁門尼德斯說了一句謊話,則真話應是:所有克里特人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話,兩者又相悖。所以怎樣也難以自圓其說,這就是著名的說謊者悖論。
公元前4世紀,希臘哲學家又提出了一個悖論:“我現在正在說的這句話是真的。”同上,這又是難以自圓其說!說謊者悖論至今仍困擾著數學家和邏輯學家。
說謊者悖論有許多形式。如:我預言:“你下面要講的話是‘不’,對不對?用‘是’或‘不是’來回答。”
又如,“我的下一句話是錯(對)的,我的上一句話是對(錯)的”。4. 跟無限相關的悖論:{1,2,3,4,5,…}是自然數集:{1,4,9,16,25,…}是自然數平方的數集。
這兩個數集能夠很容易構成一一對應,那么,在每個集合中有一樣多的元素嗎?5. 伽利略悖論:我們都知道整體大于部分。由線段BC上的點往頂點A連線,每一條線都會與線段DE(D點在AB上,E點在AC上)相交,因此可得DE與BC一樣長,與圖矛盾。
為什么?6. 預料不到的考試的悖論:一位老師宣布說,在下一星期的五天內(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某一天將進行一場考試,但他又告訴班上的同學:“你們無法知道是哪一天,只有到了考試那天的早上八點鐘才通知你們下午一點鐘考。”你能說出為什么這場考試無法進行嗎?7. 電梯悖論:在一幢摩天大樓里,有一架電梯是由電腦控制運行的,它每層樓都停,且停留的時間都相同。
然而,辦公室靠近頂層的王先生說:“每當我要下樓的時候,都要等很久。停下的電梯總是要上樓,很少有下樓的。
真奇怪!”李小姐對電梯也很不滿意,她在接近底層的辦公室上班,每天中午都要到頂樓的餐廳吃飯。她說:“不論我什么時候要上樓,停下來的電梯總是要下樓,很少有上樓的。
真讓人煩死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電梯明明在每層停留的時間都相同,可為什么會讓接近頂樓和底層的人等得不耐煩?8. 硬幣悖論:兩枚硬幣平放在一起,頂上的硬幣繞下方的硬幣轉動半圈,結果硬幣中圖案的位置與開始時一樣;然而,按常理,繞過圓周半圈的硬幣的圖案應是朝下的才對!你能解釋為什么嗎?羅素悖論(理發師悖論)讓人們發現了數學這座輝煌大廈的基礎部分存在的一條巨大的裂縫。于是,數學家們開始探索數學結論在什么情況下才具有真理性,數學推理在什么情況下才是有效的……,從而產生了一門新的數學分支——數學基礎論。
9. 谷堆悖論:顯然,1粒谷子不是堆;如果1粒谷子不是堆,那么2粒谷子也不是堆;如果2粒谷子不是堆,那么3粒谷子也不是堆;……如果99999粒谷子不是堆,那么100000粒谷子也不是堆;……10. 寶塔悖論:如果從一磚塔中抽取一塊磚,它不會塌;抽兩塊磚,它也不會塌;……抽第N塊磚時,塔塌了。現在換一個地方開始抽磚,同第一次不一樣的是,抽第M塊磚是,塔塌了。
再換一個地方,塔塌時少了L塊磚。以此類推,每換一個地方,塔塌時少的磚塊數都不盡相同。
那么到底抽多少塊磚塔才會塌呢?因此,1000000粒谷子不是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