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鑒賞文章的方法
鑒賞方法
如何鑒賞文章在現代文閱讀中,評價和鑒賞能力是閱讀能力的最高層次,屬創造思維。對文章的思想內容進行評價鑒賞,就是要求能夠判斷文章觀點是否正確,認識是否全面,論述是否透徹,感情是否健康。要能正確評價鑒賞作品的思想內容關鍵是要有較高的思想理論素質。另外還要注意以下四點 ①要以全面、深入的閱讀分析為基礎;②要全面、辯證地評價文章;③評價要有理有據;④評價要具體、充分,有深度,不可含糊籠統。 表達技巧是指文章運用了哪些寫作原理、規律和方法來表現文章內容的。對表達技巧的評價鑒賞,就是分析文章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表達了什么內容,達到了什么藝術效果等。鑒賞的核心是審美,即挖掘作品中的美感因素,達到某種美感享受。對照表達技巧的分析鑒賞,不同的文體應從不同的角度考慮。記敘文(包括散文)應從以下方面去分析。 ①從表達方式角度:各種表達方式是否運用自如,靈活多變;敘述人稱的選擇,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的好處;敘述順序的安排,倒插敘手法的運用及作用;描寫的特點(白描細描、細膩生動),心理描寫、細節描寫、景物描寫等的作用。 ②從選材剪裁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關系的處理,主次詳略是否得當;材料是否典型、真實、新穎、有力。 ③從表現手法角度:是否運用了象征法、對比法、襯托法、先抑后揚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 ④從結構安排角度:是否開頭結尾,各有特色;結構嚴密,完整勻稱;烘托鋪墊,前后照應;設置懸念,制造波瀾,起承轉合,曲折有致。 ⑤從語言運用角度:語言是否準確、簡練、生動、形象;具有怎樣獨特的語言風格(幽默、辛辣、平實、自然、簡潔明快、含蓄深沉等);運用了什么獨特的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夸張、通感等)。
2.文章的賞析怎么寫,求簡潔明了通俗易懂的回答~
賞析文章一般有兩種寫法:⑴綜合分析法——通過對全詩的整體分析,表達自己的觀點.在這種體式下,較完整的寫法是:A.作者簡介.B.作品寫作背景簡介.C.作品意象分析(詩句的解釋或翻譯,詩句所表達的情感、思想,詩句表達的意境).D.作品藝術手法分析(通常結合在作品意象分析之中).E.作品藝術特點的綜合評價(往往帶有總結的意味).如果不要求很完整,則可不寫作者簡介、寫作背景兩部分.⑵主題分析法—就詩歌最突出的方面進行分析,表達自己的觀點.采用這種寫法時,往往只抓住一個方面,如意境、語言表現力、某一手法的表達思想情感的妙處等等.對于其他方面,則不論及,因而它的篇幅一般較短小.必須指出的是,無論采用那一種寫法,都應該有欣賞者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力戒人云亦云、甚或抄襲.。
3.語言賞析的方法
各種文體,如說明文,記敘文有不同的方法。
下面介紹一種:語言賞析和寫作方法分析 語言賞析和寫作方法分析,是語文中考中的重要考點。提高語言賞析能力和理解、把握文章寫作方法的能力,是語文復習備考中非常重要的內容。
一、賞析語言的技巧 語言賞析主要是指欣賞、品味文章中優美、精辟的詞句,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怎樣進行語言賞析呢? 第一,要了解不同文體的語言特點。
一般來說,實用文體如記敘文的語言生動、形象,說明文的語言簡潔、準確,而議論文的語言精練、縝密。文學作品中的語言又各具風格,如散文的語言優美動人;詩歌的語言凝練、具有很強的節奏感;小說的語言傳神、富有個性化的魅力;戲劇的語言則圍繞矛盾沖突,扣人心弦……把握住不同文體的不同語言特點,就為準確地進行語言賞析作了很好的知識儲備和基礎鋪墊。
第二,要掌握不同文體的語言所起的作用。議論文和說明文的語言都講究“準確”,但是說明文中的語言準確,是為了更好地突出被說明對象的特征;而議論文中的語言準確,是為了突出觀點的正確,論據的有力,使論證更符合邏輯。
散文和詩歌的語言都講究凝練,但是詩歌則要求更高,“添一字則多,減一字則少”,且要求語言鏗鏘,音韻和諧,讀來朗朗上口,具有音樂美的特色。 第三,要把握語言賞析的切入點。
語言賞析大致有以下幾種切入點:1.抓關鍵詞。關鍵詞主要指在文中富有表現力的詞語。
特別是動詞、形容詞的巧妙使用,能夠突出人物或事物的特點或特征。2.抓主旨句。
主旨句或點明中心,或總結全文,或說明事理,或表達感悟,在文章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3.抓修辭句。
主要指運用修辭手法的語句。這是最常用的語言賞析切入點。
如排比句的氣勢磅礴,比喻句、擬人句的生動形象,反問句的發人深思等。4.抓感情或含義深刻句。
主要指文中具有強烈感情色彩和深刻含義的句子。它們在文中往往起到畫龍點睛、揭示中心或升華主題的作用。
第四,要掌握語言賞析的命題方式和語言賞析常用的術語。語言賞析類的試題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不指定語句,任同學們在文中自選。
這類試題充分尊重考生對語言的獨特感受,極具開放性和靈活性。一般要選擇句式比較簡單、特點鮮明、自己有話可說的句子。
另一種是指定語段、語句讓考生賞析。答這類題一定要聯系上下文,圍繞文章的中心回答問題,切不可斷章取義或作孤立的分析。
有時候,指定賞析的語句會有多個答題點,需要從幾個角度進行賞析,答題時要考慮周全。 進行語言賞析的術語有很多,如:簡潔準確、生動傳神、優美感人、生動形象、耐人尋味、內涵豐富、富有文采、風趣幽默、感染力強、典雅、活潑、凝練、樸素,等等,復習中要注意積累一些有關的術語。
做語言賞析類試題時,答案的表述也有一定的套路。比如答“喜歡語句的原因”時,常用“第一……第二……第三……”這種形式來呈現賞析語言的思路和答題的不同角度;還可以用“我認為語言運用好的原因是……”作語言賞析的開頭。
二、分析寫作方法的技巧 寫作方法是文章表情達意、陳述觀點、說明事物的表現形式。常用的表達方式有五種:記敘、說明、議論、描寫、抒情。
以記敘、說明、議論為主的文章又分別構成了不同的文體,即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根據描寫的角度不同,描寫可分為正面描寫(直接描寫)和側面描寫(間接描寫);根據描寫的內容不同,描寫可分為人物描寫、景物描寫等,人物描寫中又有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等。
抒情分為議論性抒情、描寫性抒情、敘述性抒情,等等。 常見的寫作手法主要有欲揚先抑、欲抑先揚、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設置懸念、正反對比、襯托渲染、鋪墊照應(呼應)、象征手法、以小見大,等等。
這些寫作手法常用于記敘類文章或文學作品中。欲揚先抑、欲抑先揚的寫法往往使文章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設置懸念往往使文章引人入勝;正反對比常常突出人物或事物的發展變化、主要特點;襯托渲染常用來表現環境、營造氛圍、抒發感情、突出主體;鋪墊照應常使文章結構渾然一體,水到渠成;象征手法常使文章立意高遠,含蓄深刻;以小見大常是從小處著手,反映出深刻的大主題……每一種寫作手法在具體的文章中作用不同,但卻有一個共同點,即都是為文章的中心和主旨服務的。
說明文的寫作手法,還包括說明的方法。常用的說明方法有下定義、舉例子、打比方、分類別、列數字、作比較,等等。
不管采用什么樣的說明方法,目的都是為了揭示事物的特征。 議論文的寫作手法,還包括論證的方法。
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等。運用不同的論證方法,都是為了證明文章的中心論點或分論點,使文章更具有說服力。
中考中遇到考查分析寫作方法這一類試題時,同學們應該怎樣應對呢? 首先要學會歸類定位。歸類即應準確地弄清楚考的是哪一種文體的寫作手法;定位是在歸類的基礎上確定類別中的寫作手法具體的種類和所起的作用。
比如一看考的是散文(中考中現代文閱讀幾乎離不開散文,這應引起同學們的高度重視),腦子里。
4.賞析句子的方法,具體一點
為你奉上最專業的賞析方法,請您參考: 賞析句子的方法 一:、抓關鍵詞語賞析句子。
很多重點句的含義,往往是通過一、二個動詞、形容詞、副詞、數量詞等關鍵詞語傳遞出來的。抓住句中關鍵詞語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種賞析句子的方法。
例句1:“在我們的腳下,波浪輕輕吻著巖石,像蒙眬欲睡似的。” 賞析:一個動詞“吻”字,寫出了海浪親昵溫柔的情態。
例句2:“海水瘋狂地洶涌著,吞沒了遠近大小的島嶼。” 賞析:“瘋狂”、“洶涌”、“吞沒”這些充滿力度的詞語,描繪出了大海勇猛無畏的性格。
二:、從修辭的角度賞析句子。修辭手法的運用,能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形象、生動、傳神。
修辭常見的有八種(即比喻、比擬、夸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它們在不同的語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的、淺顯的、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
其作用表現在能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 又如排比,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相關聯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用它說理可使論述詳盡,條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發讀者的感情,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用它敘事寫人,能使描寫細膩深刻。
例句3:“森林是雄偉壯麗的,遮天蔽日,浩瀚無垠。風來似一片綠色的海,夜靜如一堵堅固的墻。”
賞析3:以“海”、“墻”作比喻,寫出了森林的浩瀚和堅不可摧。透過字表,我們能夠領會到作者對森林的喜愛與贊賞之情。
例句4:“多少年過去了,風兒把山頂上巖石的表層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細密;它又不辭辛苦地從遠處茂密樹林里捎來種子,讓雨水把它們喚醒。坡上青翠的小苗討得陽光喜歡了,陽光便慷慨地撫愛它們。”
賞析4:本句用擬人手法,賦予風、雨水、小苗、陽光以人的靈性,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獲取原來如此的詩意,與峽谷的凄清冷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例句5:“那聲音仿佛是朦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霧那樣溫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語那樣芳醇;低低的,輕輕的,像微風拂過琴弦;像落花飄在水上。”
賞析5:作者捕捉到大海清波微漾的特征,展開豐富的想象,運用多個比喻來描摹海潮的幾種情態。用“朦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霧”來比喻海浪聲的輕柔;用“情人的蜜語”來比喻海浪聲的甜美;用“落花飄零在水上”來比喻海浪聲漸聞漸遠,直至杳然無聲的情態。
這種多角度的設喻,將落潮時大海的輕柔、靜謐刻畫得細致入微,使人如臨其境。 三:、從結構作用的角度賞析句子。
一個句子在結構上的作用有承上啟下、前后呼應、總結上文或總結全文等。我們應該抓住總領句、過渡句、總結句分析其在結構上的作用。
例句6:“遠處的鐘聲突然驚醒了海的酣夢。” 賞析6:這是一個過度句,在結構上的作用是承上啟下,是聯系大海由睡到醒,潮水由落到漲的紐帶。
例句7:“我喜歡海,溺愛著海,尤其是潮來的時候。因此即使是伴妻一道默坐在房里,從閉著的窗戶聽著外面隱約的海潮音,也覺得滿意,算是盡夠欣幸了。”
賞析7:文章首尾照應,以房中聽潮開始,以房中聽潮結尾,使文章結構謹嚴。 四、從寫作藝術手法的角度賞析句子。
藝術手法是作家在創作中為塑造藝術形象,表達審美情感時所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手段,如襯托、對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聯想、想象、象征等。 例句8:“那兒的樹木雖然遠不如山上的小草高,但它卻可以自豪地宣布:我是森林!” 賞析8:小草比樹木高的原因不是因為它本身,而是借用地勢;而樹木憑的是自身的優勢,這里運用對比手法,寫出了作者對地下森林的欣賞之情。
例句9:“大小的島擁抱著,偎依著,山靜靜地恍惚入了夢鄉。星星在頭上眨著慵懶的眼瞼,也像要睡了。”
賞析9:以大海周圍的景物島、山、星星為襯托,把大海熟睡的“恬靜美”推進一步,讓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這是一幅清麗、溫柔、恬靜的“海睡圖” 例句10:“我喜歡海,溺愛著海,尤其是潮來的時候。” 賞析10:作者直抒胸臆,鮮明地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偉大力量的歌頌,表明了作者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五、從句式特點入手賞析句子。常見的句式特點有:長短句結合、句子對仗工整、雙重否定句.排比句、反問句、倒裝句等。
例句11:“因為島嶼擋住了它的轉動,它狠狠地用腳踢著,用手推著,用牙咬著。它一刻比一刻興奮,一刻比一刻用勁。”
賞析11:作者運用排比句式,以表現大海驚醒后的劇烈動蕩,展示了大海的粗獷、豪放的性格,讓讀者讀來瑯瑯上口。 例句12:陽光不喜歡峽谷,峽谷莫非不知道?陽光是公平的么?峽谷莫非不明白? 賞析12:作者用兩個反問一個設問表達了對陽光不公的抗議,“莫非”一詞更讓人感受到作者的怨恨之情。
例句l3:《假如你想做一株臘梅》文章最后寫道:“此刻,北風正在敲打著我的窗戶,而我的那幾株臘梅,依然在那里默默地綻蕾,默默地吐著清幽的芬芳``````”結合全。
5.怎樣閱讀和賞析一篇文章
一、重視整體閱讀,把握文章中心。
整體閱讀,是通讀全文后對文章的內容、主旨、思路、寫法的通盤認識。閱讀文章,一定要掌握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規律。
整體閱讀,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整體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
首先,要把握記敘文的類型特點(人、事、物、景),根據其特點,整體感知中心內容。寫人的文章主要分析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神態等來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現主題。
記事的文章要弄清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分析事件的意義和它體現的中心思想。 以寫景為主的記敘文主要是借景抒情,在分析時注意: (1)寫景層次、景物特點、寫景順序、情景交融; (2)想像、聯想、修辭手法的運用。
借物抒情的記敘文主要是通過對某物的外形、內在特點的描繪,運用聯想、類比,頌揚與之有關的人物的內在精神特征,用象征手法、議論、抒情篇末點題即可。 分析這類文章要注意: (1)文中富有哲理的語言警句; (2)一般富有哲理的語言譬句是以文中物的形象的描寫為載體的,所以分析時要抓住物的形象的特點; (3)想象、聯想、象征寫法的運用。
其次,閱讀記敘文,要把人物、事件、時間、地點、原因、經過、結果這六要素認識清楚,注意時間的先后、地點的轉換、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事情的前因后果,有些記敘文還要注意對環境的分析。分析清楚每個要素的作用,有助于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內容。
那么,怎樣把握時間和地點要素呢?方法有: 1、連續的時間和地點要注意整體過程,找出這些時間地點的內在聯系。 2、注意背景知識,把時間、地點要素與時代背景聯系起來。
怎樣把握人物要素呢? 其方法是:1、弄清各個人物之間的主次關系。 2、弄清主要人物與次要人物各自在文章中的作用。
運用這種方法的關鍵是:在閱讀時,理清線索,抓住全文梗概,細心揣摩作者的寫作思路,體會作者為什么要特意去寫這一人物,為什么要安排另外的人物等。怎樣把握事件要素呢?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是閱讀記敘文的基礎。
但是,僅僅了解了事件的發生、發展和結局,并不能說是把握住了事件這個基本要素。真正地把握還包括挖掘事件的意義,理解它們與主題的密切關系。
具體方法是:分析文章的選材與材料的詳略安排情況,從中體會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傾向。也就是,看看作者為什么要選這個事來寫,為什么對此詳寫對彼略寫,這件事表現了什么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章并非寫了一件事,而是寫了多件事。對于這類文章可采用:光概括每一件事的內容及傾向,然后事事相連,看看總體上寫了那些內容,表現了怎樣的中心思想。
總之,記敘文的各個要素在文中各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彼此間又有著密切聯系。閱讀時,一定要注意這種聯系,防止片面、孤立地分析某個要素而忽視其它。
同時還要注意,分析記敘要素應當與對主題的理解結合起來。 2、把握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要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關鍵在于找準記敘文中的議論和抒情。記敘文中的議論,一般是先敘后議,也有先議后敘,還有借助文中某個人物去發表議論。
議論往往使文章錦上添花,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議論,就是段與段之間用上一兩句議論,也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記敘文中的抒情有直接和間接之分,直接抒情往往借助感嘆句、反問句等表述,而間接抒情則在字里行間自然滲透作者的感情,所以此時在注意品味文章語言,重點把握生動、有力的詞語,如動詞、形容詞和副詞等修飾性詞語。
3、理清文章思路和結構特點。 要理清文章思路,往往要注意: 1、辨析記敘線索。
要將多個材料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必須有一條線索。閱讀記敘文要設法找出文章的線索,并沿著它步步弄清各段落、層次,直到全篇的思想內容。
線索形式一般有:時間的轉移;空間的變換;思想感情的發展;一人;一事;一物。要想準確地把握記敘文的線索,首先要吃透原文,弄清人物之間的關系和事件的來龍去脈。
在此基礎上,分析各個材料之間的聯系,弄清材料的有機聯系,也就能找到了文章的線索。 2、理清記敘順序。
常見記敘順序有三類:一是按時間順序安排情節,包括順敘、倒敘、插敘等;二是按空間順序安排內容;三是按材料不同而分門別類敘述內容。分析記敘的順序,可準確地把握文章的條理、層次,體會不同的敘述方式對表達文章中心的作用。
而要分清順敘、倒敘和插敘的類型,其方法是仔細讀文章,看看其中有無時間上的先后錯落現象,或看事件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模式的變動現象,如有,則這些地方可能運用了倒敘和插敘。閱讀時應特別注意“倒”“順”之間的起訖點,認清那些起關鍵作用的詞句和段落。
3、析結構層次。 記敘文的結構層次的分析方法,因其記敘文類型不同而有所不同。
以寫事為主的文章: 1.按事情發生發展的先后時間分析;2、按事情發生發展的地點轉換分析;3.按事情發展的階段分析。 以寫人為主的文章: 1.按人物成長的階段分析;2.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點分析;3.按表現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條件分析;4.按人物感情的變化分析。
6.如何賞析文章的語句(議論文,散文,說明文,小說)
.
一篇文章中,一些引人注意、打動心靈的句子都值得我們再三推敲,如何欣賞這些句子巧妙、精辟之處,有效減輕賞析時的難度呢?賞析句子包括“欣賞”和“分析”兩個過程。所謂“欣賞”就是感悟語句的優美、奇妙之處;“分析”就是通過辨句式,品析其表達方式、修辭方法、重點詞等,理解句子的內涵,品味其之所以美妙之所在。
主要從結構、修辭、表達方式、句式特點等四個方面,歸納句子賞析的一般方法。
第一;對于影響文章結構的句子我們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如果是處于文首或段首的句子,它的作用常常是領起下文;如果這個句子處于文章的中間,它的作用常常是過渡、承上啟下;如果一個句子處于文章結尾,那么它的作用常常是呼應開頭,總結全文 。如《背影》的結尾: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這句文章的結尾句再現了父親的背影,直抒思念之情,就起到了呼應開頭,使文章首尾圓合的作用。而《故鄉》的結尾運用議論性的句子—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告訴人們: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奮斗,希望便“無所謂有”;有了希望并始終不渝的奮斗,希望便“無所謂無”。從而表達了作者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愿望和堅定信心,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第二:從表達方式入手去分析句子的表達作用。如針對描寫這種表達方式,從不同的感覺(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描寫的角度(正面與側面,直接與間接)、人物描寫的多種方法等方面去考慮,運用比較完整的句式來回答,例如:外貌描寫的句子,就思考這句話描寫了人物的哪一個方面,是容貌、衣著還是神情、姿態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處境、經歷以及**心理狀態、**思想性格等情況;語言描寫或動作描寫的句子,就思考這句話表現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質;而遇到心理描寫的句子,就思考這句話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質。當然遇到環境描寫的句子,就要分清這句話描寫的是自然環境還是社會環境,是自然環境描寫就會起到渲染**環境氣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預示人物的**命運、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的作用,是社會環境描寫就會有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渲染**環境氣氛,襯托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
第三:從修辭方面入手,去分析句子的表達效果。在課題研究中,我們首先通過對比理解使用常見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排比、對偶、夸張、對比、反問、設問、反語、雙關)的好處,然后在口頭表達或習作中嘗試運用,最后再去歸納常見修辭的表達效果,經過這樣的三步,大多數同學遇到使用修辭方法的句子時,都能做出比較準確的理解。
第四:從句式特點來看一些特殊句式的表達效果。我們主要通過反復的朗讀和細心的品味領會以下四種句式的特點:短句:節奏緊湊,表意簡潔、明快有力;長句:節奏舒緩,表意嚴密、邏輯性強,整句:形式整齊,氣勢貫通,音節和諧;散句:靈活自然,抑揚頓挫,有音韻美,在對這些句式特點的品味賞析中,培養了語感,提高了對文章語言美的感受力。
通過對各類句子的探究賞析,由認識句式特點,到領會表達效果,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遣詞造句的能力。怎樣謀篇布局使文章結構完整,怎樣準確用詞、使用修辭使文章表達更嚴謹、更生動,都有比較準確的領會,并能在習作中自覺運用。
7.鑒賞方法有哪些
文章鑒賞:
1.抓住文章或選文在立意構思、藝術技巧和表現手法、語言運用方面的美點、精粹之處、新穎之處、獨特之處或突出特色進行賞析,不能像分析課文那樣面面俱到,也不能無價值地概括文意、段意,更不能復述文章內容。
2.所使用的賞析語言,反對說教式的分析,要追求詩意的敘述、哲理性的賞析歸納,同時要有比較豐富的信息含量,要包含情感和啟發性。
鑒賞方法有很多,只要對方具有全面說服性,優美的生動形象地表達出自己的意思,就是很好的主體。
謝謝,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