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及時行樂議論文 作文,題目:也談及時行樂
說來也怪不得李商隱,那時他“向晚意不適”心情不好,再美的夕照都提不起他的精神呀。心情不好,看什么都變味,“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既是明證。宋朝的汪洙高興時寫了一首《喜》詩“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些事多開心啊!可要是他心緒不佳,用“反向”的眼光看待同樣的事,那可就糟了!看到“甘雨”,也許會擔心它越下越大,變成“雨如決河傾”,豈不可怕?“他鄉”遇到了“故知”,可是想到有聚有散,馬上又要“白云一片去悠悠,清楓浦上不勝愁”,反而惹得你感到孤寂難耐……人要是憂愁,要是煩惱,要是悲觀,那是可以找到很多理由的。
杜甫一輩子常常身處逆境,憂國憂民,愁貧愁病,活得很苦,但他終于悟到了“細推物理須行樂”。他說的行樂,不是麻痹自己,“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而是“細推物理”后對人生的大徹大悟。
悲觀者看無限好的夕陽,會憂嘆其近黃昏;而樂觀者則可以興致勃勃地欣賞其“為霞尚滿天”。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妨效法一下“花迎喜氣皆知笑,鳥識歡心亦解歌”,而積極行樂呢?人老了,又有什么關系?老年人走過了幾十年風雨人生路,總有些經歷值得回味。像王羲之說的那樣:“當其欣于所遇,暫得與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這不是很好嗎?
真正能夠行樂者,當是仁者,亦是智者。
2.也談及時行樂記敘文700字
“青春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李大釗言。
青春如此珍貴。它對于每個人都公平地光臨一次。那么,正擁有青春的青少年該怎樣珍惜它、把握它呢?這實在是每一位青年應當回答的難題。
時下順應潮流,爆發一陣陣的“出國熱”。有些青年認為外國的東西就是好,老是夢想著去外國安家立業,這是每一位有愛國心的青年所鄙視的。俗話說“兒不嫌母丑”。祖國常常被比喻為母親,對于她的落后和不足,兒女們不應自慚形穢,更不能背離她而投入別人的懷抱。我們要牢記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魯迅的誓言——“我以我血薦軒轅”,發奮學習,把一顆赤子之心獻給我們偉大的祖國。
有的青年因某種原因對社會不滿而放蕩不羈,玩世不恭。他們持著消極頹廢的生活態度,對社會弊病僅僅止于發泄牢騷和不滿,卻并不想真正動手去改造它。這樣的生活,有什么價值可談,真正是白來人間一回。玩世,不過是一種消極混跡的手段,實質是逃避現實的行為。更有甚者,以一了百了的輕生態度去逃避挫折與困難,這是極其軟弱的表現。
還有的青年崇尚剝削階級處世哲學——及時行樂。這種“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思想,自古有之,是一種消極頹廢的人生觀,是我們青年人必須鄙棄的。因為它像腐蝕劑一樣,逐漸使人走入歧途,造成終生的悔恨。陳毅曾寫詩諄諄告誡青年人說:“接班望汝等,及早作劃籌。天地最有情,少年莫浪投。”
崇洋媚外,玩世不恭,及時行樂都是錯誤的。明智的青年應以鴻鵠之志,樹立遠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
3.關于知恩圖報的簡短作文素材
知恩圖報也有很多種,有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有老師對我們的教育之恩。
然而,許多人卻不懂得知恩圖報,不懂得對別人做出回報。 現在,有許多孩子,總被寵著、愛著,在他們不樂意的時候,總愛向父母發脾氣;父母讓他們干點家務他都不干;平時是大手大腳地向父母要錢。
在一次我媽媽替廠和一位商人談完生意后便交談起來。當我媽媽夸耀我五年級就能做一餐簡單的午飯時,那位商人竟吃驚的說:“真羨慕你的兒子,我兒子現在還要我替他喂飯、穿衣服呢。”
其實,那些孩子跟本不懂得父母對我們的恩情是多么大,對我們的付出是那么深。父母辛辛苦苦地把我們拉扯大,,供我們衣著、吃住,父母干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呀。
父母能為了我們而付出,我們又為什么不能對父母知恩圖報呢? 作為十大元帥之一的陳毅,在一次他從外國訪問歸來,途經家鄉,順道回家探望癱瘓在床的老母親,看見了老母親的尿濕褲,便為母親洗尿褲。當時陳毅已經是**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的陳毅也能為母親洗尿褲,而我們就為什么不能為父母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有人會說我們現在還小,沒有經濟能力,報恩的事不用那么著急。
其實,盡管我們小,可我們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也能夠表達對父母的感激之情的。只要我們平時不向父母要求的太多,多幫助父母干家務活,也能向父母表達自己心中的感激之情的。
父母對我們的恩情,我們是終身難報的。但我們只要盡點心意,多幫助父母孝敬父母,就能做到知恩圖報了。
4.簡短作文素材50
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于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于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后,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愿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鉆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于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后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司馬光的妻子死后,家里沒有錢辦喪事,兒子司馬康和親戚主張借些錢,把喪事辦得排場一點,司馬光不同意,并且教訓兒子處世立身應以節儉為可貴,不能動不動就借貸。最后,他還是把自己的一塊地典當出去,才草草辦了喪事。這就是民間流傳的所謂司馬光 "典地葬妻"的故事。
宋朝司馬光出生于官宦世家。從小機智過人,勤奮好學。剛滿二十歲即考上進士。他為官清廉,公務之余常利用時間讀書,立志寫一部通志,作為人們的借鑒。為了把握時間讀書,他特意制作一個圓木枕頭,枕頭的妙用是睡覺時身子只要一翻動,它就會滾動,人也就驚醒了,可以繼續研究學問,因此稱「警枕」。每當司馬光需休息時,便枕著「警枕」,如此學習的結果,終于成為一位學問淵博的人
牛頓研究學問非常專心。有一次,朋友請客,席間,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囑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見牛頓回來,只好去看個究竟。原來牛頓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項實驗的做法,到家后,就一頭栽進實驗室,做起實驗,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凈。又有一次,他餓了,煮雞蛋吃,卻一邊想問題,一邊把雞蛋放進鍋子中,等問題解決了,想吃雞蛋時,揭開鍋蓋,撈起的竟是自己的懷表。
古人勤奮學習的故事——匡衡
有個叫匡衡的人,家里貧窮,買不起蠟燭,夜間無法讀書。匡衡鄰居家每天晚上都點起蠟燭,他想到鄰居家去讀書,可是遭到拒絕。后來,匡衡想出一個好辦法,他在墻上鑿了一個小洞,鄰居家里的光就透過來了,他把書對著光,讀了起來。匡衡讀的書愈來愈多,可是他沒錢買書。有一天,他發現一個才主家,家里堆了很多書,他就去幫才主家干活,不要錢,才主很奇怪,問他:你為什么白白干活呀!”匡衡也不隱瞞,就說:“我幫你干活,不想得到工錢,只想借你家的書看看,不知你答應不?”才主非常高興,就把家里的書借給他看,匡衡成了一個有學的人。
牛頓勤奮學習
牛頓愛好制作機械模型。他制作的一只水鐘,計時較準確,得到人們的贊許。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作了一盞燈籠掛在風箏尾巴上。當夜幕降臨時,點燃的燈籠借風箏力升入空中。人們大驚,以為是出現了彗星。盡管如此,因為他學習成績不好,還是經常受到歧視。有一次課間,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借故踢了牛頓一腳,并罵他笨蛋。牛頓憤怒極了。他想,我為什么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過他!從此,牛頓發奮讀書。過刻苦鉆研,牛頓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不久就超過了曾欺侮過他的那個同學,名列前茅。
5.古人及時行樂的例子,要具體的
早在先秦時代,我們的祖先早就有這種覺悟了,還寫成了詩歌出來,看這首《山有樞》:山有樞,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婁。子有車馬,弗馳弗驅。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栲,隰有杻。子有廷內,弗灑弗埽。子有鐘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樂,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翻譯出來就是:高山之上長刺榆,低洼土地生白榆。你有很多好衣裳,卻從來不穿不取。你有好車好馬,卻從來不騎。不知道哪天歸天了,別人就進屋來偷了。
高山之上長栲樹,低洼之地生檍樹。你有內室庭堂,卻從不灑水清掃。你有鐘鼓,卻從來不擊打尋歡樂。不知哪天你死去,就都被別人得到了。
高山之上長漆樹,低洼之地生栗樹。你有酒肉,卻不曾每天彈瑟。且用奏樂來尋樂,且用彈瑟來消磨時光。不知哪天命歸天,房子都會給別人入住。
這首詩每段都前兩句是起興方式,跟全文沒多大聯系。從全詩看,好像兩個富家子弟,一個主張要及時行樂,生命太短暫了,要學會享受;而被勸誡的那位則主張要努力工作,認真創作價值。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兩種價值觀,到現在了也還沒分出個輸贏。若能將兩者柔和在一起,勞逸結合,做到努力工作,又有時間放松,彈琴讀書或外出旅游,不要把自己累死,生活也是美好的。
也有史料記載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在春秋時期,晉昭侯無道,無力治理國家,財政混亂,禮樂崩壞,導致國家混亂,君民離心,國家處于危險而不自知。國人因此作詩來諷刺他。
6.簡短的作文素材,我要20個
時事熱點的馬爾代夫欲征環保稅:每日3美元 “藍天白云、椰林樹影、水清沙白”——馬爾代夫一直是全世界游客向往的旅游勝地。
然而由于飽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脅,2009年9月,馬爾代夫總統穆罕默德?納希德透露,計劃向所有游客征收每日3美元的環保稅,為國家應對氣候變暖提供支持。位于印度洋的馬爾代夫被譽為“人間最后的樂園”,然而全球變暖正讓這個天堂島國面臨著“失樂園”的危機。
馬爾代夫現有人口38萬,盡管擁有約1 200個珊瑚島,但其中超過80%的陸地海拔不足1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國家。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2007年的評估報告,由于全球變暖導致冰川融化,到2100年海平面將比現在上升18至59厘米,這將足以讓馬爾代夫遭遇“滅頂之災”。
事實上,在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中,馬爾代夫一度有三分之二的國土慘遭淹沒。此外,為了節省開支,這個印度洋上的群島國家還決定缺席定于12月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由于沒錢,我們無法去哥本哈根。”納希德說。
全球經濟放緩導致馬爾代夫旅游業收入銳減,該國預算赤字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素材運用 椰林樹影、水清沙白,這是多少人夢中的馬爾代夫。
然而,當全球變暖的“黑手”伸向這塊美麗圣地,一切也許都將不復存在。如果金錢能夠挽回美麗,我們獻出的3美元又何足掛齒呢?適用話題 毀滅、拯救、夢想與現實、距離 以色列:“垃圾山”變“環保山” 在以色列,“希里亞山”這個名字可謂家喻戶曉。
這座矗立在以色列第一大城市特拉維夫市郊的垃圾山存在了將近半個世紀,堆放了當時整個以色列1/4的垃圾。不過令人叫絕的是,政府在10年前將其關閉之后,并沒有簡單地清理掉這座山,而是決定把它作為昔日破壞生態的標志保存下來,警醒后代。
現在的希里亞山已被覆蓋上了2~3米厚的土壤,并且有專門的沼氣回收設備散布在各處,使垃圾不再散發臭味,產生的沼氣可用于公園的發電。下一步,人們打算將整座垃圾山用一層塑料薄膜加一層土壤覆蓋,以用來回收雨水,實現整座垃圾山的綠化。
到時候,游人就可以在這座“環保山”上登高俯瞰特拉維夫的地中海海岸線了。素材運用 如今,當你再看到希里亞山,一定會驚嘆于它外表的美麗,忘記它曾經的丑陋。
雖然它的過去有些黯淡,但它的未來必將熠熠生輝。適用話題 環保、改變、過去與未來、臉 “盲眼”里的環保問題 在2009年英國特許水務與環境管理學會攝影大賽中,攝影師們通過鏡頭向人們展示了環境和社會問題。
透過這些優秀的攝影作品,我們不難發現日趨嚴重的環保問題。右圖上,印度博帕爾工業災難的第二代受害人、十三歲的薩曼站在位于博帕爾原聯合碳化物農藥廠附近一個貧民區的家門口。
由于母親接觸到農藥及受到水源污染,薩曼生來就雙目失明,而且還有神經缺陷。素材運用 薩曼這樣的環境污染受害者,在全世界豈止千萬?當這一個個觸目驚心的鏡頭躍入我們的視界,內心滴血的同時,又怎么不該舉起一雙手,捍衛剩下的凈土!適用話題 凈土、眼睛、舉起雙手、地獄與天堂西雙版納悲劇:原始森林被“一夜伐光”“正科副科,不如橡膠樹栽兩棵”,這句話在西雙版納自治州景洪市廣為流傳。
西雙版納景洪市的賀孔村,因村里集體所有的原始林地被承包給某公司種植橡膠,上千畝的森林10多天就被砍光,砍倒的木材能運走的就運到木材廠,不能運走的就一把火燒掉,當做橡膠肥料。“這幾片森林,很多樹的樹齡都在100至300年以上,我們幾代人都沒舍得砍,現在全讓他們砍光了。
有些特別老的古樹,他們還有點顧忌,不是直接砍,而是把樹根的皮剝掉,樹死了,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砍了。”村民刀福生指著被砍光的林地難過地說。
有人說悲劇的起源是地方政府賣地,地方政府卻說該地早已是一片荒山。是非難以判斷,現實是,這片原始森林就此消失。
以前,走在這片原始森林中,根本看不到太陽,樹密集得不行,野象有時也會從野象谷竄到這里來玩。現在,幾片森林只有一個角落沒被燒盡,殘留了許多巨大樹樁,因為不好砍,它們才活了下來。
素材運用 對于西雙版納來說,橡膠暴利帶來的欲望,正磨刀霍霍向著尚存的原始森林。那是我們祖祖輩輩精心呵護的物質遺產,那是屬于人類的財富,卻就這樣遭到無情砍伐。
當有一天,森林再經不起我們的折騰,那就是它向我們報復的時刻!適用話題 環保、自然悲劇、罪惡的____ 綠色贖罪:24年植樹6萬棵敬獻花圈、默哀……2009年3月31日,日本第24次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植樹訪華團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了悼念活動,并在紀念館的和平公園內修剪他們24年來植下的樹木。為表達對中國人民的歉意,日本“綠色贖罪”植樹訪華團自1986年開始,24次來南京植樹6萬多棵。
盡管植樹訪華團的成員不斷變化,但這么多年他們一直在堅持,特別是訪華團團長白西紳一郎,風雨無阻,每次必來。70歲的訪華團成員秋本芳昭說,日本過去發動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為了表示對中國人民的歉意,1986年植樹團第一次來南京,他便參與了。
20多年來,看著自己所種之樹已經郁郁蔥蔥,他非常開心。秋。
7.誰有簡短的作文素材
【簡單道理】
從前,有兩個饑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于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咽,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另一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忍饑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后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
又有兩個饑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只是他們并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他們經過遙遠的跋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后,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個人只顧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一個人目標高遠,但也要面對現實的生活。
只有把理想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足以給人意味深長的生命啟示。
黃小平:成功與一小截樹枝
有一種鳥,它能夠飛行幾萬里,飛越太平洋,而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樹枝。在飛行中,它把樹枝銜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樹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飛落在樹枝上休息一會兒,餓了它就站在那截樹枝上捕魚,困了它站在那截樹枝上睡覺。誰能想到,小鳥成功地飛越太平洋,靠的卻僅是截簡單的樹枝!
如果小鳥銜的不是樹枝,而是把鳥窩、食物等旅途中所需要的用品,一古腦兒全帶在身上,那小鳥還飛得起來嗎?
郭淑敏:《憑欄拾花?簡單的生活》
有一篇采訪錢鐘書夫婦的文章說錢家的“水泥地板擦得泛著青光”,禁不住怦然心動……一杯茶,萬卷書,滋味淡,歲月長——多么簡單的生活。
我們的生活中究竟多了些什么?檢點的結果是:房子里多了裝飾,脖子里多了項鏈,衣櫥里多了衣服,衣服上多了名牌……而我們的一生,似乎都在為了這些物件去奔波、去競爭,精疲力竭煩惱人生,甚至鋌而走險。
試著簡化一下自己的生活吧,少一份浮華,便多了一份自我。
劉宏君:《真理都很簡單》
一只老駱駝又一次穿越了號稱“死亡之海”的千里沙漠,凱旋歸來。馬和驢想找這位英雄介紹經驗。“其實沒什么好說的。”老駱駝說,“認準目標,耐住性子,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到達了目的地。”“就這些?”馬說,“我以為他能說出些驚人的話來,誰知簡簡單單三言兩語就完了。”“一點也不精彩,令人失望!”驢也深有同感。
——其實,真理都很簡單,就看你去不去做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及時行樂簡短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