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學生自殺事例
少年兒童自殺的導因是多種多樣的。
一、學習壓力過大,造成焦慮心理,是一個重要原因。這種焦慮可能發生在成績不太好的孩子身上,也可能發生在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身上。就在筆者寫這篇文章時,看到南方某大報頭版赫然登著《三個少女集體自殺說明了什么?》我趕忙讀完了這篇報導,太令人惋惜了!幾個小學高年級的活潑可愛的少女,竟是為了學習不太好,喝農藥自殺了。本來,還有一個女孩被"動員"參加集體自殺,因當時患病沒有在場才幸免了。在北京,有一位初二的少女,學習很好,是班上的學習委員,而他們班的學習成績總不如別的班,她想了許多辦法也不成。責任焦慮加上成就焦慮,使她走上了絕路,她從11層高樓上跳了下來。她在遺書中學道:“……我真的愛咱班, 愛班上每個同學。 如今,最后一招我必須執行(指自殺)。我想,這一招肯定有效”(她在自殺前曾對母親說:“用我一個人的死,可以換取全班同學終考成績好。”)這個女孩很可能成為棟梁之材,只可惜她認識問題片面,把全班的學習壓力都放在自己稚嫩的肩頭上。至于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好,總怕別人超過自己,為了一次考試失誤而自殺的事例,也屢見不鮮。學習能把人逼死,似乎不可思議,但這確是慘痛的事實。
二、封建迷信導致少年兒童自殺。某報載,南方一個山區,幾個小學女孩子外出打草。其間,一個女孩兒想用草算命,看看誰的命好,誰的命不好。算的結果是幾個人的命都不好。回家的路上,為首的孩子說:“命這么不好,還回家干嘛,上學干嘛,不如死了算了。”有的孩子反對,屈于從眾心理的壓力,只好就范。幾個妙齡女孩手拉著手一步步走向深深的河水。
三、團伙脅迫或受屈辱無奈導致少年兒童自殺。東北某地,一批小學、初中的孩子結成了團伙,一個孩子自稱為王,訂了人人要有“忠心”的戒律。一天,“大王”要考驗他的屬下,他集合了群孩子,命令兩個孩子當場自殺以獻忠心。可憐兩顆幼小的心臟就這樣停止了跳動。1995年元月3日,成都市51中初一(7)班陳明志同學在家上吊自殺。他的遺書中說明了原因:“……媽媽我從到51中學以后,**他在學校里每天打我我都不敢對你說。只要對你說了,你去學校說他幾句,第二天他就會打我。12月20日你給了我42元錢嗎?我交了34元,掉了 2元,給了**2 元,修車 1元,還有 3元在桌子上。我今天自殺是**筆(逼)我的,他叫我給他10元錢,只要不給下午就要打我。我又沒有錢只有自殺。今天早晨他還打了我……”可憐的孩子,面對違法違紀的**為什么不勇敢地奮起反抗呢?據說,那所學校知道**經常期負人的事,但是沒有采取有力有效地措施。
四、賭氣、強烈的自尊等也會導致少年兒童自殺。一初中男孩,因刷碗時留下一個臟油碗沒刷,被嚴厲的父親打了一個耳光,跑出家門自殺了。另一初中女孩子,因為家長不給她買白色新球鞋, 她不能按要求參加運動會的集體出場式,服毒自殺了。 兩個工讀學校學生當眾打賭:敢不敢喝敵敵畏,一瓶藥分兩份,居然當眾喝了下去……
2.青少年自殺事件
大洋網訊 (信息時報記者/張寧)記者日前從普寧市有關部門獲悉,上月22日晚該市第一中學18歲女生羅某,趁學校雙休日放假之機在本校一單杠上吊自殺。
據悉,死者性格內向、多愁善感,自殺原因疑因學習壓力太大、擔心無力回報父母恩情所致。 同學:死因說法不一 在普寧市第一中學,記者的采訪困難重重。
無論是學生還是教職員工,面對記者的采訪都十分謹慎。對記者的提問,他們都以毫不知情為由拒絕。
當記者欲離校時,一名自稱是高二某班班干部的同學偷偷告訴記者,女學生自殺后的第三天,學校召開了全校師生大會。校長要求全校師生一律不準對外透露此事,尤其是記者,如有人違規將按校規處理。
該同學告訴記者,關于羅某自殺的原因有多種傳聞:母親有精神病;本人有病但家境貧困無錢醫治;學習壓力太大;失戀等等。該同學稱,該校是普寧市除二中之外的較好中學。
羅某進入該校時,因分數未夠錄取線而給學校交了8000元贊助費,羅的學習成績一直不太好,壓力不大是假的。該同學還告訴記者,羅某就讀的高二(6)班不是一個好班,是學校高二全級的差生編在一起的。
父親:女兒多愁善感 隨后,記者趕到普寧南經鎮采訪了羅某的父親。羅父告訴記者,女兒羅某多愁善感,性格一直都很內向,有事都裝在自己的心里,可能這是女兒走上不歸路的根本原因。
羅父告訴記者,他的家境并不富裕,夫妻兩人都是初中文化,羅的母親根本沒有精神病。至于羅某有病的說法,羅父表示那只是普通的鼻炎病,而且家里也并非無錢給她治病。
從女兒生前日記中得知,她一直非常喜歡和崇拜同校的一名男生。女兒生前的確流露過擔心學習不好無法回報父母恩情的情緒。
這也在女兒的遺書中也有表現。 羅父表示,自從女兒死后,學校一直未退8000元贊助費,他對此非常不解。
學校:無可奉告 記者就羅某自殺一事向普寧一中負責人了解情況時,一名自稱是校長的男人表示,校方已將此事向普寧市教育局、公安局等部門作了匯報。對于8000元贊助費一事,他表示無可奉告。
目前,羅某在校自殺一事已經引起揭陽和普寧市的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調查和善后工作正在進行之中。
相關報道:近期學生自殺事件 11月21日,年僅15歲的揭東縣曲溪鎮金溪中實初二(2)班學生吳偉強,因小事被學校老師罰課后打掃衛生5天。25日,當吳偉強消極地完成了第五天的打掃任務后,將掃把碰了教室天花板上的風扇。
老師將此事反映給家長,吳偉強遂“離家出走”。11月25日發現吳某尸陳榕江北河糖廠碼頭邊。
11月12日下午,梅縣某中學一名16歲的初二女生羅某前往上墩村欲與男友楊某(一名17歲的中學生)見面。楊某推辭不見,羅某一時想不開而投河自盡。
10月27日下午,立華縣某中學4名15歲的初二女生因被同學取笑,遂到街上買農藥回宿舍集體服毒自殺。被學校老師及時發現送院搶救才未釀成悲劇。
在防范青少年自殺可分為積極正向層面與治標方面,分述如 : ( )應塑建 個充滿愛與溫馨的家庭,學校及社會.在防范自殺方面最重要的是先要 把大 照顧好,有身心健樂的父母,師長及社會 士,才能好好照顧青少年與兒 童.如果父母親自殺,則他們的子女 定會有 段非常非常漫長痛苦的日子要過, 甚至 輩子走不出來,所以把大 照顧好是很重要的事. ( )建立學生正確的 生理念 是為什0而活 這雖然是 個嚴肅的議題,但可以用平易近 較輕松的 說法來回答,在" 片葉子落 來"(李奧.巴斯卡力著,民88)書 有段精彩 的對話或許可以給我們 些啟示: * 丹尼爾告訴他(弗雷迪),給 遮蔭是葉子的目的之 . 「什0叫目的 」弗雷迪問.「就是存在的理由嘛!」丹尼爾回答. 「讓別 感到舒服,這是個存在的理由.為老 遮蔭,讓他們不必躲在炎熱的屋子 里也是個存在的理由.讓小孩子有塊涼爽的 方可以玩耍,用我們的葉子為樹 野 餐的 0風,這些,都是存在的目的啊!」 * 「我們 個 個都不 樣啊!我們的經歷不 樣啊,面對太陽的方向不 樣,投 的影子也會不 樣」.丹尼爾用他那"本來就是這樣子"的 貫口吻回答. * 「時候到了,葉子該搬家了,有些 把這叫作死.」 「我們都會死嗎 」弗雷迪問. 「是的」丹尼爾說.「任何東西都會死,不論是大是小,是強是弱,我們先做完該做 的事,我們體驗太陽和月亮,經歷風和雨.我們學會跳舞,學會歡笑.然后我們 就要死了」. 「你會死嗎 丹尼爾 」 6 「嗯」丹尼爾回答「時候到了,我就死了.」 「那是什0時候 」弗雷迪問 「沒有 知道會在哪 .」丹尼爾回答「總有 ,樹也會死的,不過,還有比 樹更強的,那就是生命.生命永遠都在,我們都是生命的 部分.」 * 「如果我們反正要掉落,死亡,那為什0還要來這里呢 」 「是為了太陽和月亮,是為了大家 起的快樂的時光,是為了樹蔭和老 和小孩子, 是為了秋 的色彩,是為了 季,這些還不夠嗎 」 * 凌晨, 陣風把弗雷迪帶離開他的樹枝. 點也不痛,他感覺到自己靜靜 ,溫和 ,柔軟 飄 .往 掉的時候,他第 次看到整棵樹,多0強壯,多0牢靠的樹 啊!他也知道自己曾經是它生命的 部分,感到很驕傲. * 他閉 眼睛,睡著了…….他不知道,自己看來乾枯無用的身體,會和雪水 起, 讓樹更強壯,尤其,他不知道。
3.網絡使青少年走自殺的例子
父親辭職 幫兒子戒網癮
暢占亭,河南洛陽人。原本在一家公司做會計工作。2001年,他發現12歲的兒子暢文經常泡在網吧內玩網絡游戲,學習成績從班級前5名下落到倒數第一。暢占亭說,為挽救兒子,他不止一次地打過兒子,但根本不管用,兒子為了上網,偷家里的錢,甚至將學校剛剛發的新書當廢紙賣掉換錢上網。
暢文的網癮越來越大,經常泡在網吧里徹夜不歸。暢占亭為找兒子幾乎跑遍洛陽市澗西區的100多家網吧。“為了找兒子,我當時還畫了一張洛陽市澗西區所有網吧的分布地圖。”暢占亭說。
2002年,暢占亭辭去工作,專門幫兒子戒除網癮。“我漸漸發現打孩子根本不管用,后來跟兒子交朋友,陪他一起上網吧玩游戲,跟他溝通,并培養他的其他興趣。”暢占亭發現兒子喜歡學英語后,給兒子請了外教,并買書給外教,再讓外教以自己的名義送給兒子。“通過各種小技巧,兒子漸漸喜歡上學英語。”暢占亭說,經過4年多的努力,終于幫兒子戒掉網癮。
為幫助更多不幸的家庭,暢占亭2006年在洛陽開辦了一所家長培訓學校,將自己幫兒子戒除網癮的經驗傳授給其他網癮少年的家長。
4.青少年自殺事件
大洋網訊 (信息時報記者/張寧)記者日前從普寧市有關部門獲悉,上月22日晚該市第一中學18歲女生羅某,趁學校雙休日放假之機在本校一單杠上吊自殺。
據悉,死者性格內向、多愁善感,自殺原因疑因學習壓力太大、擔心無力回報父母恩情所致。 同學:死因說法不一 在普寧市第一中學,記者的采訪困難重重。
無論是學生還是教職員工,面對記者的采訪都十分謹慎。對記者的提問,他們都以毫不知情為由拒絕。
當記者欲離校時,一名自稱是高二某班班干部的同學偷偷告訴記者,女學生自殺后的第三天,學校召開了全校師生大會。校長要求全校師生一律不準對外透露此事,尤其是記者,如有人違規將按校規處理。
該同學告訴記者,關于羅某自殺的原因有多種傳聞:母親有精神病;本人有病但家境貧困無錢醫治;學習壓力太大;失戀等等。該同學稱,該校是普寧市除二中之外的較好中學。
羅某進入該校時,因分數未夠錄取線而給學校交了8000元贊助費,羅的學習成績一直不太好,壓力不大是假的。該同學還告訴記者,羅某就讀的高二(6)班不是一個好班,是學校高二全級的差生編在一起的。
父親:女兒多愁善感 隨后,記者趕到普寧南經鎮采訪了羅某的父親。羅父告訴記者,女兒羅某多愁善感,性格一直都很內向,有事都裝在自己的心里,可能這是女兒走上不歸路的根本原因。
羅父告訴記者,他的家境并不富裕,夫妻兩人都是初中文化,羅的母親根本沒有精神病。至于羅某有病的說法,羅父表示那只是普通的鼻炎病,而且家里也并非無錢給她治病。
從女兒生前日記中得知,她一直非常喜歡和崇拜同校的一名男生。女兒生前的確流露過擔心學習不好無法回報父母恩情的情緒。
這也在女兒的遺書中也有表現。 羅父表示,自從女兒死后,學校一直未退8000元贊助費,他對此非常不解。
學校:無可奉告 記者就羅某自殺一事向普寧一中負責人了解情況時,一名自稱是校長的男人表示,校方已將此事向普寧市教育局、公安局等部門作了匯報。對于8000元贊助費一事,他表示無可奉告。
目前,羅某在校自殺一事已經引起揭陽和普寧市的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調查和善后工作正在進行之中。
相關報道:近期學生自殺事件 11月21日,年僅15歲的揭東縣曲溪鎮金溪中實初二(2)班學生吳偉強,因小事被學校老師罰課后打掃衛生5天。25日,當吳偉強消極地完成了第五天的打掃任務后,將掃把碰了教室天花板上的風扇。
老師將此事反映給家長,吳偉強遂“離家出走”。11月25日發現吳某尸陳榕江北河糖廠碼頭邊。
11月12日下午,梅縣某中學一名16歲的初二女生羅某前往上墩村欲與男友楊某(一名17歲的中學生)見面。楊某推辭不見,羅某一時想不開而投河自盡。
10月27日下午,立華縣某中學4名15歲的初二女生因被同學取笑,遂到街上買農藥回宿舍集體服毒自殺。被學校老師及時發現送院搶救才未釀成悲劇。
在防范青少年自殺可分為積極正向層面與治標方面,分述如 : ( )應塑建 個充滿愛與溫馨的家庭,學校及社會.在防范自殺方面最重要的是先要把大 照顧好,有身心健樂的父母,師長及社會 士,才能好好照顧青少年與兒童.如果父母親自殺,則他們的子女 定會有 段非常非常漫長痛苦的日子要過,甚至 輩子走不出來,所以把大 照顧好是很重要的事. ( )建立學生正確的 生理念 是為什0而活 這雖然是 個嚴肅的議題,但可以用平易近 較輕松的說法來回答,在" 片葉子落 來"(李奧.巴斯卡力著,民88)書 有段精彩的對話或許可以給我們 些啟示: * 丹尼爾告訴他(弗雷迪),給 遮蔭是葉子的目的之 . 「什0叫目的 」弗雷迪問.「就是存在的理由嘛!」丹尼爾回答. 「讓別 感到舒服,這是個存在的理由.為老 遮蔭,讓他們不必躲在炎熱的屋子里也是個存在的理由.讓小孩子有塊涼爽的 方可以玩耍,用我們的葉子為樹 野餐的 0風,這些,都是存在的目的啊!」 * 「我們 個 個都不 樣啊!我們的經歷不 樣啊,面對太陽的方向不 樣,投 的影子也會不 樣」.丹尼爾用他那"本來就是這樣子"的 貫口吻回答. * 「時候到了,葉子該搬家了,有些 把這叫作死.」 「我們都會死嗎 」弗雷迪問. 「是的」丹尼爾說.「任何東西都會死,不論是大是小,是強是弱,我們先做完該做的事,我們體驗太陽和月亮,經歷風和雨.我們學會跳舞,學會歡笑.然后我們就要死了」. 「你會死嗎 丹尼爾 」 6「嗯」丹尼爾回答「時候到了,我就死了.」 「那是什0時候 」弗雷迪問 「沒有 知道會在哪 .」丹尼爾回答「總有 ,樹也會死的,不過,還有比樹更強的,那就是生命.生命永遠都在,我們都是生命的 部分.」 * 「如果我們反正要掉落,死亡,那為什0還要來這里呢 」 「是為了太陽和月亮,是為了大家 起的快樂的時光,是為了樹蔭和老 和小孩子,是為了秋 的色彩,是為了 季,這些還不夠嗎 」 * 凌晨, 陣風把弗雷迪帶離開他的樹枝. 點也不痛,他感覺到自己靜靜 ,溫和,柔軟 飄 .往 掉的時候,他第 次看到整棵樹,多0強壯,多0牢靠的樹啊!他也知道自己曾經是它生命的 部分,感到很驕傲. * 他閉 眼睛,睡著了…….他不知道,自己看來乾枯無用的身體,會和雪水 起,讓樹更強壯,尤其,他不知道,在大樹和土 里。
5.關于中學生考試失誤而輕生的例子
16歲女生8樓家中墜下 輕生或因考試成績不理想
9月24日9時許,在福州屏西省直機關小區內,一名16歲女中學生從居民樓的8樓墜下,當時其家人渾然不覺。截至9月25日晚8時,墜樓女孩仍未脫離生命危險。
目擊者王女士說,事發當時,她聽到“砰”的一聲響,有物體從樓上掉下。她下樓上前一看,發現一名穿校服的女孩躺在地上,身體正在抽搐。
“有人墜樓了!”王女士趕緊叫喊起來。小區居民圍了過來,有人認出女孩就住在8樓。
一名居民說,因為不知女孩的傷勢如何,大家都不敢亂動,趕緊打120求救。
不久,這名女孩的家人發現樓下很吵,下樓查看才知道是女兒出了事。120趕到現場后,緊急將墜樓女孩送去醫院救治。
據王女士猜測,這名女孩應該是從8樓外面樓梯口墜下的。“中間可能碰到空中的電線緩沖了一下,不然直接掉在水泥地上,肯定沒救了。”王女士說。
墜樓女孩的鄰居說,這名女孩今年16歲,是福州一所中學的學生,平常性格比較文靜。當天曾聽她家人提起過女孩最近一次考試成績不是很理想。
但墜樓女孩的家人表示,他們這幾天沒有發覺女孩有不正常的反應。
心理專家建議 學做“彈簧人”排解“開學抑郁癥”
福建省心理衛生協會專家林澤俊說,每個新學期開學后,學生會遇到學業知識加難等種種問題。尤其在考試期間或前夕,患病、放假后回校上課等階段都是青少年心理高危期,值得關注。
“針對向我們求助的學生家長,我們一般建議學生學做‘彈簧人’。”林澤俊告訴記者,當遭受壓力后,要適時適當進行宣泄,可選擇運動或者傾訴等方法。老師和家長也可幫助學生分散注意力,糾正孩子不良認知。(張樹福毛朝青)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青少年輕生的事例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