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鋼筆的歷史
鋼筆的發明是有個故事的。據說有個叫華特曼的英國人在簽合同時,羽毛筆漏水,把合同紙給弄臟了,當他去取新合同時,另一個競爭者把合同搶走了。他深受刺激,決定要設計一種先進的筆。他根據植物體內的毛細管輸送液體的原,發明了鋼筆。
鋼筆是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工具,它是在19世紀初發明的。1809年,英國頒發了第一批關于貯水筆的專利證書,這標志著鋼筆的正式誕生。
在早期的貯水筆中,墨水不能自由流動。寫字的人壓一下活塞,墨水才開始流動,寫一陣之后又得壓一下,否則墨水就流不出來了。這樣寫起字來當然是很不方便的。
到1884年,美國一家保險公司的一個叫沃特曼的雇員,發明了一種用毛細管供給墨水的方法,比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這種筆的筆端可以卸下來,墨水用一個小的滴管注入。
最早的能夠自己吸墨水的筆出現于20世紀初期,采取了一個活塞來吸墨水。當筆中采用了皮膽后,就要用一個鐵片插入一個縫中去擠壓皮膽來吸墨水。到1952年,又出現了用一根管子伸進墨水中吸水的施諾克爾筆。直到1956年,才發明了現在常用的毛細管筆。
2.鋼筆的歷史
鋼筆現在已是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工具,它發明于19世紀初。1809年,英國頒發了第一批關于貯水筆的專利證書,這標志著鋼筆的正式誕生。
在早期的貯水筆中,墨水不能自由流動。寫字的人壓一下活塞,墨水才開始流動,寫一陣之后又得壓一下,否則墨水就流不出來了。這樣寫起字來當然很不方便。
1829年英國人詹姆士·倍利成功地研制出鋼筆尖。它經過特殊加工,圓滑而有彈性,書寫起來相當流暢,深受人們的歡迎。然而,這種筆必須蘸墨水書寫 十分麻煩。
到1884年,美國一家保險公司的一個叫沃特曼的雇員,發明了一種用毛細管供給墨水的方法,比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這種筆的筆端可以卸下來,墨水用一個小的滴管注入。
最早的能夠自己吸墨水的筆出現于20世紀初期,采取了一個活塞來吸墨水。當筆中采用了皮膽后,就要用一個鐵片插入一個縫中去擠壓皮膽來吸墨水。到1952年,又出現了用一根管子伸進墨水中吸水的施諾克爾筆。直到1956年,才發明了現在常用的毛細管筆。現在還有一些美術鋼筆等。
3.介紹一下鉛筆、鋼筆和圓珠筆的歷史
鉛筆、鋼筆、圓珠筆是現代人們生活和工作中離不開的工具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它們的誕生與發展的歷史。
第一支鉛筆的誕生是在1564年的一次偶然事件,一陣狂風吹倒了英國坎伯蘭郡波羅谷附近的一棵大樹,樹根蟠結處露出了一大堆墨色的礦物質——石墨。不久當地的牧羊人發現,石墨可以用來在羊身上畫記號。此后,有眼光的城里人把石墨礦石切成細條在倫敦市場上出售,店主和商人都用它給貨物作記號,所以石墨又被稱作“打印石”。石墨這種原始的鉛筆畫出的印痕粗黑清晰,但卻極易破碎。1761年,德國化學家Kaspar-Faber將從煤礦采集的石墨礦石研磨成粉末,用水沖洗去雜質,獲得了純凈的石墨粉。經多次試驗后終于發現,在石墨中摻入硫磺、銻和樹脂,加熱凝固后壓制成的“鉛”,硬度合適,書寫流暢。在這種鉛芯外面裹上紙后,也不再容易將手臟,世界上第一支鉛筆就怎樣誕生了。而Kaspar-Faber正是德國著名品牌Faber-Castell的創始人。歐洲工業最古老的企業逐漸發展成為世界書寫工具的第一品牌。
1789年,法國化學家兼發明家孔特,費盡心機地在石墨中摻入一些粘土進行試驗,結果出人意料的好,這種混合物變成了很好的畫筆,便可得到“硬鉛”與“軟鉛”。
1812年,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一位木匠兼修補匠威廉.門羅決心在鉛筆上錦上添花,讓鉛筆穿上木頭的“外衣”。于是,真正的現代鉛筆應運而生了,這支長18厘米的標準鉛筆可以畫55公里長的線條,至少可以寫45000字,而且削了17次還剩下5厘米長的筆頭,門羅也就此成了風云人物。
1915年,日本人早川德次為了解決木鉛筆浪費木頭的問題,發明了一種能夠把鉛筆芯反復推出的鉛筆,它就是如今廣泛使用的自動鉛筆的原型。
鉛筆的歷史鼓舞著人類,幾百年后的人們仍然在習慣地使用著鉛筆,始終沒有被淘汰。雖然后來有鋼筆、圓珠筆和電腦,但政府機關、科技設計、金融商業、文學藝術、學校學生,鉛筆仍然是得天獨厚的便利書寫工具之一。
鋼筆也稱為自來水筆。最早的鋼筆是蘆葦筆和翎管筆。古埃及的蘆葦筆是把蘆葦稈的下方削細,以便使之吸收墨水,用來書寫文字。歐洲人在相當長時期都用蘆葦管寫字,后來為了改進蘆葦筆的吸水性能,才想到改用翎管取代蘆葦管。翎管是用動物的羽毛,如豪豬或大型禽類鵝的毛羽最粗的部分,即翎管,將它的管尖斜著切開削尖,便可以蘸取墨汁寫字。
第一位有記載的鋼筆尖制造商是英國的森姆.哈利遜,他大約于1780年開始出品鋼筆尖.直至1884年,美國保險業經紀人沃特曼Lewis Edson Waterman對鋼筆進行了創造性的改革,它利用了毛細管作用,使墨水在流向筆尖時保持暢通,當筆尖壓迫紙面時,墨水就會流出來。發明了筆桿內部貯存墨水的第一支實用的自來水筆。后來到了20世紀初,制筆商再改進了設計,加上了一個橡皮管來吸取墨水,甚至用一個金屬桿來抽吸墨水。
鋼筆的歷史悠久,鋼筆的造型越來越漂亮氣派,鋼筆的筆尖頭從銥金到純金,鋼筆的品牌使鋼筆越來越名貴,如今品牌鋼筆成了一個人的身份象征,有的品牌筆已經成為了收藏古董,它的收藏價值與日俱增。
品牌的鋼筆有Park派克;Wahl Eversharp威爾.永鋒;Cross高仕;Sheaffer西華;Yardo Led葉歐萊;Carand Ache卡達;Mont Blanc萬寶龍;Waterman華特曼;Aurora奧羅拉。這些品牌鋼筆價值都在上千到萬以上,還深受人們喜愛。
20世紀30年代,一位美國制革工人約翰.勞德,為了方便地在皮革上做記號,發明了一種帶滾珠的墨水筆。后來法國人馬塞爾.比希進行了改進,創制了方便又價廉的Bic圓珠筆。
圓珠筆價廉物美,后來深受人們的喜愛。現在的公共場所,辦事駐地,商場機關,學校學生都喜歡使用圓珠筆,因為它方便,更主要的是便宜。
在電腦橫行的e時代,人們已不再像過去那樣依賴手中的筆,縱使電腦可以方便快捷地打出萬字文書,卻無論如何也代替不了最真實的親筆簽名。一支高貴且代表品位的筆,不僅喚起對白紙黑字的情感,甚至讓手寫的文字具有獨一無二的精致與尊貴。
鉛筆-鋼筆-圓珠筆將與人們共同學習,共同生活,共同享受美好的未來。
4.鋼筆的歷史、、、
鋼筆現在已是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工具,它發明于19世紀初。
1809年,英國頒發了第一批關于貯水筆的專利證書,這標志著鋼筆的正式誕生。 在早期的貯水筆中,墨水不能自由流動。
寫字的人壓一下活塞,墨水才開始流動,寫一陣之后又得壓一下,否則墨水就流不出來了。這樣寫起字來當然很不方便。
1829年英國人詹姆士·倍利成功地研制出鋼筆尖。它經過特殊加工,圓滑而有彈性,書寫起來相當流暢,深受人們的歡迎。
然而,這種筆必須蘸墨水書寫 十分麻煩。 到1884年,美國一家保險公司的一個叫沃特曼的雇員,發明了一種用毛細管供給墨水的方法,比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
這種筆的筆端可以卸下來,墨水用一個小的滴管注入。 最早的能夠自己吸墨水的筆出現于20世紀初期,采取了一個活塞來吸墨水。
當筆中采用了皮膽后,就要用一個鐵片插入一個縫中去擠壓皮膽來吸墨水。到1952年,又出現了用一根管子伸進墨水中吸水的施諾克爾筆。
直到1956年,才發明了現在常用的毛細管筆。現在還有一些美術鋼筆等。
5.求一篇“介紹鋼筆發展史”的英文文章
鋼筆是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工具,發明于19世紀初。
筆頭是由金屬制成的,書寫起來圓滑而有彈性,相當流暢。在筆套口處或筆尖表面,均有明顯的商標牌號、型號。
鋼筆是一種主要以金屬當做筆身的筆類書寫工具,透過中空的筆管盛裝墨水,通過重力和毛細管作用,再經由鴨嘴式的筆頭書寫,寫時輕重有別,可說是西方書法的書寫工具。大部分鋼筆的墨水可再填充,一般使用如眼藥水的小瓶或是吸管來填充墨水。
關于蓄水鋼筆最早的歷史記錄可追溯到10世紀,這種最早的蓄水鋼筆一直使用到18世紀。發展進程很緩慢,不過,直到第19世紀初期,在生產過程中發明了一種穩定加速流的鋼筆。
只有3點關鍵的發明,卻使鋼筆成為廣泛受歡迎的書寫工具。這些發明就是:銥制的金鋼筆尖、硬橡膠和自由流動的墨水。
1809年,英國頒發了第一批關于貯水筆的專利證書,這標志著鋼筆的正式誕生。在早期的貯水筆中,墨水不能自由流動。
寫字的人壓一下活塞,墨水才開始流動,寫一陣之后又得壓一下,否則墨水就流不出來了。這樣寫起字來當然很不方便。
1829年英國人詹姆士·倍利成功地研制出鋼筆尖。它經過特殊加工,圓滑而有彈性,書寫起來相當流暢,深受人們的歡迎。
然而,這種筆必須蘸墨水書寫十分麻煩。到1884年,美國一家保險公司的一個叫沃特曼的雇員,發明了一種用毛細管供給墨水的方法,比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
這種筆的筆端可以卸下來,墨水用一個小的滴管注入。最早的能夠自己吸墨水的筆出現于20世紀初期,采取了一個活塞來吸墨水。
當筆中采用了皮膽后,就要用一個鐵片插入一個縫中去擠壓皮膽來吸墨水。到1952年,又出現了用一根管子伸進墨水中吸水的施諾克爾筆,直到1956年,才發明了常用的毛細管筆。
還有一些美術鋼筆等。在亞洲,日本在鋼筆制造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日本是亞洲國家中最早建立制筆廠的,如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已有百樂(Pilot)和白金(Platinum),百樂在建廠初期就出品了具有日本風格的“漆桿蒔繪”筆。但日本制筆業在當時規模不大,后又受二次大戰的破壞,在上世紀四十年代以前,日本制筆業在國際行業中沒有什么地位。
中國、印度比日本還要晚十年左右,據說制作技術大多從日本傳人,以仿制為主,沒有具有獨創的有個性手工藝產品問世,因此對國際制筆業的早期發展影響較少。英文翻譯:The pen is a writing tool widely used, invented in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The pen is made of metal, writing is smooth and elastic, quitesmooth. In the mouth or pen nib surface, obviously trademark, * fountain pen is a mainly metal as the pen tool pen writing, through thehollow pen pipe containing ink, by gravity and capillary action, and then through the duckbill type written writing, severity of don't write, can be said to be writing tool of Western calligraphy. Most of the pen ink may be filled again,the general use of such as eye drops vial or Straw filling ink. A water fountain pen the earliest history can be traced back to tenth Century, the earliest waterpen has been used in eighteenth Century.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s very slow, however, until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invention is a stable and accelerated flow pen. Only 3 key invention, butthe pen has become widely popular writing instruments. The invention is:iridium system ink steel nib, hard rubber and free flowing. In 1809, Britainissued the first batch of the pen of the patent certificate, which marks theofficial birth of the * the early of the pen, the ink can not flow freely. People write to press thepiston, the ink to flow, write a had pressed, or ink can not flow out. Suchwords are not * 1829 the British James Beli successfully tapping stylus. It is through specialprocessing, smooth and elastic, writing is smooth, welcomed by the *r, this kind of pen dipped in ink must be very * 1884, an employee named Wortmann America an insurance company,invented a method using capillary supply ink, a better solution to the above problem. This pen pen can be unloaded, the ink with a small * earliest can suck ink pen appeared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take apiston to suck the ink. When the pen used in leather liner, should be a joint to press the skin of bile to absorb the ink with a metal insert. In 1952, againthrough a tube into the ink absorbent applied nock, pen, until 1956, before the invention of the capillary pen used. There are some art pen etc.. In Asia,Japan in the pe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 is the pen factory builds the earliest countries in Asia, such as in the last century twenty's existing Baile (Pilot) and platinum (Platinum), Baile inearly plant is produced with Japanese style "paint rod maki-e" pen. But the Japanese pens industry at the time scale is not large, and then by the two 。
6.鋼筆有多少年的歷史
關于蓄水鋼筆最早的歷史記錄可追溯到10世紀,這種最早的蓄水鋼筆一直使用到18世紀。
發展進程很緩慢,不過,直到第19世紀初期,在生產過程中發明了一種穩定加速流的鋼筆專利。只有3點關鍵的發明,卻使鋼筆成為廣泛受歡迎的書寫工具。
這些發明就是:銥制的金鋼筆尖、硬橡膠和自由流動的墨水。第一種使用了上面三大關鍵發明的鋼筆,約在1850年代被制造出來。
但直到1880年代時,才開始大量生產。法國的Waterman(威迪文)和Wirt是當時主要的生產者。
Waterman后來并吞了Wirt。變成以鋼筆為專業的大公司。
現與派克、萬寶龍并稱世界三大名筆。 20世紀初期,美國鋼筆陸續輸入中國,并在沿海弗耿締際郫宦惦為定力城市設點經銷。
繼后又有“康克令”(Conklin)、“愛弗釋”(Eversharp)、“百利金”(Pelikan)、“犀飛利”(Sheaffer)和“派克”(Parker)各種品牌的鋼筆相繼涌入。
7.鋼筆的發展史
鋼筆現在已是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工具,它的發明是在19世紀初。
1809年,英國頒發了第一批關于貯水筆的專利證書,這標志著鋼筆的正式誕生。 在早期的貯水筆中,墨水不能自由流動。
寫字的人壓一下活塞,墨水才開始流動,寫一陣之后又得壓一下,否則墨水就流不出來了。這樣寫起字來當然很不方便。
到1884年,美國一家保險公司的一個叫沃特曼的雇員,發明了一種用毛細管供給墨水的方法,比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這種筆的筆端可以卸下來,墨水用一個小的滴管注入。
最早的能夠自己吸墨水的筆出現于20世紀初期,采取了一個活塞來吸墨水。當筆中采用了皮膽后,就要用一個鐵片插入一個縫中去擠壓皮膽來吸墨水。
到1952年,又出現了用一根管子伸進墨水中吸水的施諾克爾筆。直到1956年,才發明了現在常用的毛細管筆。
8.簡介筆的發展歷史
筆
筆
(會意。從竹,從聿。“聿”),是“筆”的本字,小篆象以手執筆。古時毛筆筆桿都是以竹制成,故從竹。簡化字“筆”,“從竹從毛”會意,指舊時用的毛筆。此字最早見于北齊雋修羅碑,是六朝時的俗字。也見于《集韻》。本義:毛筆)
同本義 [pen]
筆,秦謂之筆。從聿從竹。――《說文》。按,此秦制字。秦以竹為之,加竹。
史載筆,士載言。――《禮記·曲禮》
不能竟書而擱筆。――清·林覺民《與妻書》
又如:毛筆;鋼筆;圓珠筆;筆削(修改文章);筆帕之敬(雅潔的禮品);筆楮難窮(文字難以充分表達。楮:紙的代稱)
指字畫詩文等以筆書寫繪制而成的作
筆 bǐ
①寫字畫圖的用具:鋼~、蠟~、粉~。
②(寫字、畫畫、作文等的)筆法:運~得當。
③用筆寫出:代~。
④筆畫:'二'字有兩~。
⑤量詞:一~帳、一~好字。
【筆觸】書畫、文學作品等的筆法,格調:鋒利的~。
【筆調】文章風格:~清新。
【筆端】寫作、寫字、繪畫時的運筆以及所表現的意境:奇光異景盡收~。
【筆法】寫字、畫畫、作文的技巧或特色:這篇小說的~很新穎。
【筆鋒】
①筆尖。
②書畫的筆勢;文章的氣勢。
【筆供】用筆寫出來的供詞。與'口供'相對。
【筆畫筆順檢字法】漢字字典查閱檢索方法之一。要求根據筆畫的多少和筆順的先后來查檢。
【筆記文】文體的一種。以隨筆記錄為主,多由分條的短篇匯集而成。
【筆力】寫字、畫畫或做文章所表現出的功力:~剛勁。
【筆路】
①筆法。
②寫作的思路:這篇文章~奇特。
【筆勢】
①寫字、畫畫用筆的風格。
②文章的氣勢。
【筆削】古時在竹簡、木簡上寫字,要刪改得用刀刮去,稱'削'。后來用做請人修改文章的敬辭。筆:記錄。削:刪改。
【筆意】書畫或詩文中所表現出的作者的意境。寫字、繪畫時運筆的精心構思以及所表現的風格、功力。也指詩文的意境。
【筆札】札是古時寫字用的小木片,后來用筆札指紙筆,又轉指寫的文章。
【筆戰】用文章來進行辯論,打官司,與'舌戰'相對。
【筆者】某篇文章或某書的作者(多為作者的自稱)。
自19世紀80年代中期在羽毛筆的基礎上發明了鋼筆之后,鋼筆迅速替代傳統的羽毛筆而成為20紀主要的書寫工具。
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電腦、打印機與網絡迅速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鋼筆的書寫功能,而且性能更加優良的圓珠筆廣泛運用,也擠占了鋼筆的市場占有率。21世紀初的今天,鋼筆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它是許多人首選的書寫工具,并在某種程度上成為體現持有人身價的一種象征。制作工藝越來越精良的名牌鋼筆,已成為高檔的名貴禮品,成為上層社會的一種追求,價格不菲。
鋼筆因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眾多的收藏者 , 所以如何選擇一枝好的鋼筆 , 也成了一門學問。
有不少人喜歡收藏鋼筆。因為鋼筆不僅有足夠多的新老品牌與款式供收藏者尋覓選擇,而且價格適宜,全球都擁有龐大的市場,收藏容易,轉手出讓也極為方便。即使是專供收藏的珍稀品牌,很少有偽造的假貨,也沒有很多人專門炒作,因此使得鑒賞家與投資者購買起來較為放心。
9.鋼筆的歷史與故事(鋼筆的進化史) 本人要做關于鋼筆的論文,可以
鋼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鋼筆依據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 6630)之規定鋼筆是指于筆尖點端焊接的筆尖( 以下稱為筆尖) 以及能將保存于筆筒內之墨水自動傳遞至筆尖的構造之鋼筆。
鋼筆之種類依補充墨水之構造,區分為1.吸入式、2.卡匣式。 現代鋼筆是一種筆桿內藏水性墨水透過重力和毛細管作用持續供墨予筆尖的書寫工具。
大部份鋼筆的墨水可再填充,補充墨水方式常見的為更換卡匣式墨水管,活塞上墨,吸墨器,壓囊上墨,拉桿上墨或更稀少的上墨方式如潛艇上墨等。也有部分使用者使用針筒將墨水注入卡匣式墨水管以求重復使用。
歷史 一般坊間傳說現代鋼筆是由華特曼(Lewis E. WAterman)所發明,華特曼原本是保險推銷員,有一次在一筆重要合約簽約時因為他所用的鋼筆漏水污損了合約文件,導致該筆生意沒談成,因此激發了華特曼立志要做出一只好用的鋼筆。不過關于這個傳說據部落格Pennote筆記的記載: 西元1715年法國Nicola Bion所寫的Construction and Principle of Mathematical Instrument中便已提到利用筆蓋使得墨水不會干掉。
利用筆桿來供墨的,最早的儲墨筆是在西元969年為埃及Fatmid王朝的Caliph Mu'izz所制。 金屬筆尖約在15世紀便有記載,到了19世紀鋼尖該使成為普遍使用的工具。
到了1830-40前后使用銥的筆尖開始出現。 以輸墨管將墨送到筆尖的設計在19世紀初也已經有了。
到了1880年到1883年之間仍有數十種關于筆舌的專利申請。 綜上,鋼筆上的重要組件無一是由華特曼所獨創或首創,所以說把鋼筆的發明全然歸功于華特曼顯失偏頗,但設計出一款有效簡單的筆舌以穩定供應墨水,日后更以此創立一家重要的鋼筆廠則為不爭的事實。
其實鋼筆的前身可追溯至古歐洲的鵝毛筆乃至更早的埃及蘆葦筆,而埃及蘆葦筆的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的第一王朝時代。都是利用筆桿外側具韌性表面切削出適合于書寫的筆尖,書寫時筆尖及的筆的前端浸入墨水沾取適量墨水于莎草紙、羊皮卷或紙張上書寫。
無論是蘆葦桿或飛禽的翎管其韌性及耐久度總是有限,故當金屬工藝發達后就有人嘗試以金屬制做筆尖,安裝在筆桿上就成了現代的蘸水筆。 除了筆尖,另一個值得改善的就是供墨的問題,畢竟書寫過程中不斷的沾墨不只是麻煩,還要另備一瓶墨水十分累贅。
于是有人采用中空的筆桿內儲墨水,透過一個細小的供墨道自筆尖的后方源源不絕的供應筆尖書寫所需的墨水。關于蓄水鋼筆最早的歷史記錄可追溯到10世紀,這種最早的蓄水鋼筆一直使用到18世紀。
但是僅具備1.堅韌的(金屬)筆尖2.儲墨機制等2項要素雖可書寫,但是這還不夠,尚需3.流暢的控(供)墨機制以確保墨水供應穩定。 第一種使用了上面三大關鍵發明的鋼筆,約在1850年代被制造出來。
但直到1880年代時,才開始大量生產。美國的Waterman和Wirt是當時主要的生產者,工廠在紐約、布魯明岱爾和費城。
Waterman后來并吞了Wirt。變成以鋼筆為專業的大公司。
一直到1920年代才逐漸沒落。 20世紀初期,美國特門鋼筆陸續輸入中國,并在沿海城市設點經銷。
繼后又有“康克令”(Conkling)、“愛弗釋”(Eversharp)、“百利金”(Pelikan)、“西華”(Sheaffer)和“派克”(Parker)各種品牌的鋼筆相繼涌入。 鋼筆的構造 鋼筆通常由筆套、握位總成、筆桿、上水/儲墨機制構成。
握位總成通常包括筆尖、筆舌 筆套筆套又常稱為筆蓋或筆帽,主要的功能在于保護脆弱的筆尖避免外力撞擊,防止墨水蒸發、干涸也起到防止水污損衣物及其他物件。鋼筆于不用時也須套上筆套,相對于圓珠筆、鉛筆等這是使用上很重大的差異。
為了便于攜行通常筆套上會附有一筆夾以便固定于口袋,筆夾的設計也常見設計者的巧思,例如部分鋼筆的設計筆夾是可以調整松緊度的,為了便于抽拔筆夾尾端有的設有滾輪,更別說派克鋼筆的箭形筆夾幾乎就是派克鋼筆的代名詞。 現代很多鋼筆為了加強氣密性以減少墨水揮發,會在筆套內層用比較有彈性的材料再作一層內蓋。
另外有很多筆為了避免因鋼筆從比蓋抽出時類似活塞用所產生的負壓造成鋼筆漏墨,會在筆套上鉆一個小孔以平衡壓差。 鋼筆套上筆套時,筆套與鋼筆通常用下列方式固定 1、螺牙鎖固 2、彈性簧片夾緊 3、卡榫-夾爪 4、磁性輔助 筆尖 鋼筆的內部構造(LAMY safari)一般漢語口語中所稱的筆尖其語義十分含混,依情況可為鋼筆最前端書寫時與紙接觸的尖端(Tip),或可包含整個筆尖片(Nib),甚或包含筆舌行程的整個筆尖總成。
筆尖片上各部位名稱及功用如下: 銥點-現代自來水鋼筆筆尖,跟紙接觸處均焊上一小塊鉑銥合金通常稱為銥點,焊有銥點的筆在中國稱為銥金筆,蘸水筆筆尖則無依點。銥點可以說是鋼筆書寫的最關鍵的部分,銥點打磨的大小,決定筆幅的粗細,從細到粗,各種變化都有,一般最常見的鋼筆筆尖尺寸以“B、M、F 和 EF”為主,由粗到細是 B > M > F > EF,部分筆廠尚有比B粗之BB與比EF細之XF尖。
以上筆尖尺寸在僅為相對之比較,在業界并無一致的量化規定。故有可能A廠的F尖比B廠的M尖還粗。
日本的筆款部分系以漢字太(粗)、中、細標示。通常,。
10.筆的歷史 簡單一點
筆?是什么樣的筆?各種筆么?
毛筆,初用兔毛,后亦用羊、鼬、狼、雞、鼠等動物毛。筆管以竹或其它質料制成。頭圓而尖,用于傳統的書寫和圖畫。目前實物發現,最早的為戰國時期。相傳是公元前223年,秦國大將蒙恬帶領兵馬的時候發明的~他把兔毛筆扔進了膳食坑里~
鋼筆的話……
大體發展歷程是這樣的:
1809年,英國頒發了第一批關于貯水筆的專利證書,這標志著鋼筆的正式誕生。
鋼筆書法(20張) 在早期的貯水筆中,墨水不能自由流動。寫字的人壓一下活塞,墨水才開始流動,寫一陣之后又得壓一下,否則墨水就流不出來了。這樣寫起字來當然很不方便。
1829年英國人詹姆士·倍利成功地研制出鋼筆尖。它經過特殊加工,圓滑而有彈性,書寫起來相當流暢,深受人們的歡迎。然而,這種筆必須蘸墨水書寫十分麻煩。
到1884年,美國一家保險公司的一個叫沃特曼的雇員,發明了一種用毛細管供給墨水的方法,比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這種筆的筆端可以卸下來,墨水用一個小的滴管注入。
最早的能夠自己吸墨水的筆出現于20世紀初期,采取了一個活塞來吸墨水。當筆中采用了皮膽后,就要用一個鐵片插入一個縫中去擠壓皮膽來吸墨水。到1952年,又出現了用一根管子伸進墨水中吸水的施諾克爾筆。直到1956年,才發明了現在常用的毛細管筆。現在還有一些美術鋼筆等。
嗯,就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