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媧補天成語故事
女媧補天的傳說 傳說盤古開天辟地,女媧用黃泥造人,日月星辰各司其職,子民安居樂業,四海歌舞升平。后來共工與顓頊爭帝位,不勝而頭觸不周之山,導致天柱折,地維絕,四極廢,九州裂,天傾西北,地陷東南,洪水泛濫,大火蔓延,人民流離失所。
女媧看到她的子民們陷入巨大災難之中,十分關切,決心煉石以補蒼天。于是她周游四海,遍涉群山,最后選擇了東海之外的海上仙山—天臺山。天臺山是東海上五座仙山之一,五座仙山分別由神鰲用背駝著,以防沉入海底。女媧為何選擇天臺山呢,因為只有天臺山才出產練石用的五色土,是煉補天石的絕佳之地。
于是,女媧在天臺山頂堆巨石為爐,取五色土為料,又借來太陽神火,歷時九天九夜,煉就了五色巨石36501塊。然后又歷時九天九夜,用36500塊五彩石將天補好。剩下的一塊遺留在天臺山中湯谷的山頂上。
天是補好了,可是卻找不到支撐四極的柱子。要是沒有柱子支撐,天就會塌下來。情急之下,女媧只好將背負天臺山之神鰲的四只足砍下來支撐四極。可是天臺山要是沒有神鰲的負載,就會沉入海底,于是女媧將天臺山移到東海之濱的瑯琊,就是今天日照市濤雒鎮一帶。至今天臺山上仍然留有女媧補天臺、補天臺下有被斬了足的神鰲和補天剩下的五彩石,后人稱之為太陽神石。女媧補天臺
2.女媧補天成語故事大全
故事:
傳說盤古開天用四根“不周山”大柱子支撐天地,共工與顓頊爭奪帝位將不周山撞倒,天地裂了一條大縫,女媧氏在高山上架起神火,煉了36501塊五彩石把天的裂縫補了起來,砍大鰲腿支撐天,從此天地就永久牢固了。
【成語】: 女媧補天
【拼音】: nǚ wā bǔ tiān
【解釋】: 神話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偉氣魄和大無畏的斗爭精神。
【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覽冥訓》:“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
【舉例造句】: 傳說雨花石是女媧補天留下的石頭。
【拼音代碼】: nwbt
【近義詞】: 煉石補天
【燈謎】: 最大的女工
【用法】: 作主語、定語;形容改造天地的雄偉氣魄
3.女媧補天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女媧補天(中國古代神話傳說):
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創世女神 女媧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傳女媧摶土造人,并化生萬物 ,使天地不再沉寂。女媧氏,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 ,她是一位美麗的女神,身材像蛇一樣苗條,以致有些神話學家堅稱她根本就是蛇身。
女媧補天的故事和女媧造人的故事一樣,都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女媧時代,隨著人類的繁衍增多,社會開始動蕩了。后人以兩位英靈人物,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戰,結果共工氏因為大敗而怒撞不周山為由,銜接女媧用五彩石補天等一系列轟轟烈烈的動人故事。
上古神話所記錄的是華夏民族早期先民的唯心世界觀,以紀念族群中做過特別重大貢獻的聚落群體和首領。越樸實的神話,所還原的早期先民的生活和思想就越可信,當然那些神仙法術與魔力無邊是為了渲染傳說,與現實科學無關。
中文名
女媧補天
外文名
The goddess patching the sky
拼 音
nǚ wā bǔ tiān
出 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覽冥訓》[1]
例 句
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
用法:主謂式;作主語、定語;形容改造天地的宏偉氣魄 。
釋義:
神話故事,創世神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形容改造天地的宏偉氣魄和大無畏的斗爭精神。
典故:
遠古時代,四根擎天大柱傾倒,九州大地裂毀,天不能覆蓋大地,大地無法承載萬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濫不止,兇猛的野獸吃掉善良的百姓,兇猛的禽鳥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在這種情況下,女媧冶煉五色石來修補蒼天,砍斷海中巨鰲的腳來做撐起四方的天柱,殺死黑龍來拯救冀州,用蘆灰堆積起來堵塞住了洪水。天空被修補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豎立了起來,洪水退去,中原大地上恢復了平靜;兇猛的鳥獸都死了,善良的百姓存活下來。女媧背靠大地、懷抱青天,讓春天溫暖,夏天熾熱,秋天肅殺,冬天寒冷。她頭枕著方尺、身躺著準繩,當陰陽之氣阻塞不通時,便給予疏理貫通;當逆氣傷物危害百姓積聚財物時,便給予禁止消除。從此天地就永久牢固了。
4.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50字
《女媧補天》短的神話故事:
女媧用黃泥造人,日月星辰各司其職,子民安居樂業,四海歌舞升平。后來共工與顓頊爭帝位,不勝而頭觸不周之山,導致天柱折,地維絕,四極廢,九州裂,天傾西北,地陷東南,洪水泛濫,大火蔓延,人民流離失所。
女媧看到她的子民們陷入巨大災難之中,十分關切,決心煉石以補蒼天。于是她周游四海,遍涉群山,最后選擇了東海之外的海上仙山—天臺山。天臺山是東海上五座仙山之一,五座仙山分別由神鰲用背駝著,以防沉入海底。女媧為何選擇天臺山呢,因為只有天臺山才出產練石用的七色石,是煉補天石的絕佳之物。
《女媧補天》長的神話故事:
自從女媧創造了人類,大地上到處是歡歌笑語,人們一直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不知過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媧突然被一陣“轟隆隆”的巨大的響聲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遠遠的天空塌下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地也被震裂了,出現了一道道深溝。山岡上燃燒著熊熊大火,許多人被火圍困在山頂上。田野里到處是洪水,許多人在水里掙扎。看到這些,女媧難過極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場雨,把天火熄滅.又造了許多小船,救出掙扎在洪水中的人們.
不久,天火熄滅了,洪水中的人們被救上來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還在冒火。女媧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于是,她跑到山上,尋找補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為這種石頭很多,用不著費多大力氣。可是,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小塊。她忙了幾天幾夜,找到了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的石頭,還缺少一種純青石。于是,她又找了又找,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齊了,女媧在天臺山頂堆巨石為爐,女媧先在地上挖個圓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取五色土為料,又借來太陽神火,歷時九天九夜,煉就了五色巨石36501塊。女媧把它裝在一個大盆里,端到天邊,然后又歷時九天九夜,用36500塊五彩石將天補好。剩下的一塊遺留在天臺山中湯谷的山頂上。
現在,人們常常看見天邊五彩的云霞,傳說那就是女媧補天的地方。
天是補好了,可是卻找不到支撐四極的柱子。要是沒有柱子支撐,天就會塌下來。情急之下,女媧只好將背負天臺山之神鰲的四只足砍下來支撐四極。可是天臺山要是沒有神鰲的負載,就會沉入海底,于是女媧將天臺山移到東海之濱的瑯琊,就是今天日照市濤雒鎮一帶。
女媧補天之后,天地定位,洪水歸道,烈火熄滅,四海寧靜。人們在天臺山載歌載舞,歡慶補天成功,同時在山下建立女媧廟,世代供奉,朝拜者絡繹不絕,香火不斷。
至今天臺山上仍然留有女媧補天臺、補天臺下有被斬了足的神鰲和補天剩下的五彩石,后人稱之為太陽神石。它已經成為了人們精神的象征!
5.女媧補天故事100字
女媧補天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水神共工造反,與火神祝融交戰,共工被祝融打敗了,他氣得用頭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導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間。女媧不忍人類受災,于是煉出五色石補好天空,折神鱉之足撐四極,平洪水殺猛獸,人類始得以安居。
精衛填海
說的是中國上古時期一種叫精衛的鳥努力填平大海。《山海經》記述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精衛。精衛原來是炎帝寵愛的女兒,有一天她去東海玩,可是突然風暴襲來,她死了。女娃變成了鳥,名字就叫作“精衛鳥”。精衛鳥去西山銜來石子兒和樹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東海填平。
6.我要全文女媧補天的故事(越短越好)
在洪荒時代,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因故吵架而大打出手, 最后祝融打敗了共工,水神共工因打輸而羞憤的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 哪知那不周山是撐天的柱子,不周山崩裂了,撐支天地之間的大柱斷折了,天倒下了半邊,出現了一個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紋,山林燒起了大火,洪水從地底下噴涌出來,龍蛇猛獸也出來吞食人民。人類面臨著空前大災難。
女媧目睹人類遭到如此奇禍,感到無比痛苦,于是決心補天,以終止這場災難。她選用各種各樣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將它們熔化成漿,用這種石漿將殘缺的天窟窿填好,隨后又斬下一只大龜的四腳,當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邊天支起來。女媧還擒殺了殘害人民的黑龍,剎住了龍蛇的囂張氣焰。最后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媧還收集了大量蘆草,把它們燒成灰,埋塞向四處鋪開的洪流。
經過女媧一番辛勞整治,蒼天總算補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龍蛇猛獸斂跡了,人民又重新過著安樂的生活。但是這場特大的災禍畢竟留下了痕跡。從此天還是有些向西北傾斜,因此太陽、月亮和眾星晨都很自然地歸向西方,又因為地向東南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匯流。當天空出現彩虹的時候,就是我們偉大的女媧的補天神石的彩光。
7.女媧補天成語故事
女媧補天的傳說 傳說盤古開天辟地,女媧用黃泥造人,日月星辰各司其職,子民安居樂業,四海歌舞升平。
后來共工與顓頊爭帝位,不勝而頭觸不周之山,導致天柱折,地維絕,四極廢,九州裂,天傾西北,地陷東南,洪水泛濫,大火蔓延,人民流離失所。 女媧看到她的子民們陷入巨大災難之中,十分關切,決心煉石以補蒼天。
于是她周游四海,遍涉群山,最后選擇了東海之外的海上仙山—天臺山。天臺山是東海上五座仙山之一,五座仙山分別由神鰲用背駝著,以防沉入海底。
女媧為何選擇天臺山呢,因為只有天臺山才出產練石用的五色土,是煉補天石的絕佳之地。 于是,女媧在天臺山頂堆巨石為爐,取五色土為料,又借來太陽神火,歷時九天九夜,煉就了五色巨石36501塊。
然后又歷時九天九夜,用36500塊五彩石將天補好。剩下的一塊遺留在天臺山中湯谷的山頂上。
天是補好了,可是卻找不到支撐四極的柱子。要是沒有柱子支撐,天就會塌下來。
情急之下,女媧只好將背負天臺山之神鰲的四只足砍下來支撐四極。可是天臺山要是沒有神鰲的負載,就會沉入海底,于是女媧將天臺山移到東海之濱的瑯琊,就是今天日照市濤雒鎮一帶。
至今天臺山上仍然留有女媧補天臺、補天臺下有被斬了足的神鰲和補天剩下的五彩石,后人稱之為太陽神石。女媧補天臺。
8.成語故事女媧補天
歷史成語:1.草木皆兵2.臥薪嘗膽3.三顧茅廬4.負荊請罪,5.背水一戰6.百發百中7.半途而廢8.杯弓蛇影 9.完璧歸趙10. 網開三面11. 味如雞肋12. 未能免俗13. 先發制人14. 笑里藏刀15. 胸有成竹16. 因勢利導17. 飲水思源18. 有備無患19. 有恃無恐20. 愚公移山21. 欲速不達 22.月下老人23. 約法三章24. 朝三暮四25. 招搖過市26. 爭先恐后27. 紙上談兵28. 專心致志29. 自相矛盾 30. 自知之明 自然成語:1.冰消雪融2. 風和日麗3. 山光水色4. 草長鶯飛5. 山明水秀6. 明月清風7. 奇花異草8. 鳥語花香9. 千山萬水10. 跋山涉水11. 山光水色 12.山明水秀13. 山高水長14. 山高水低15. 窮山惡水16. 水秀山明17. 一碧千里18. 翠色欲流19. 千山一碧20. 碧波蕩漾 21.翠綠欲滴 22.綠草如茵23. 萬紫千紅24. 花紅柳綠25. 姹紫嫣紅26. 一碧千里27. 翠色欲流28. 翠色欲滴29. 五彩繽紛30. 五光十色 寓言成語: 1.井底之蛙2.刻舟求劍2.投鼠忌器4.拔苗助長5.守株待兔6.望梅止渴7.囫圇吞棗8.愚公移山9. 開卷有益 10. 博而不精 11. 百發百中12. 捕風捉影 13. 必恭必敬 14. 百感交集 15. 兵貴神速16. 杯弓蛇影 17.不寒而栗 18. 不合時宜 19. 不自量力 20. 不拘一格 21. 不可多得 22. 不堪回首23. 不可救藥24. 別開生面 25.不可同日而語26. 不倫不類27. 伯樂相馬28. 班門弄斧29.白面書生 30. 八面威風 31. 不名一錢神話成語: 后羿射日 夸父追日 含沙射影 夸父逐日 八仙過海 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 牛郎織女 精衛填海 葉公好龍 井底之蛙 天衣無縫 涸轍之魚 女媧補天 海市蜃樓 太公釣魚 女媧造人 夸父逐日 八仙過海 嫦娥奔月 牛郎織女 精衛填海 葉公好龍 井底之蛙 天衣無縫 涸轍之魚 女媧補天 開天辟地 女媧補天 葉公好龍 夸父逐日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嫦娥奔月 精衛填海 天衣無縫 涸轍之魚。
9.女媧補天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女媧補天(中國古代神話傳說): 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創世女神 女媧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
相傳女媧摶土造人,并化生萬物 ,使天地不再沉寂。女媧氏,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 ,她是一位美麗的女神,身材像蛇一樣苗條,以致有些神話學家堅稱她根本就是蛇身。
女媧補天的故事和女媧造人的故事一樣,都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女媧時代,隨著人類的繁衍增多,社會開始動蕩了。
后人以兩位英靈人物,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戰,結果共工氏因為大敗而怒撞不周山為由,銜接女媧用五彩石補天等一系列轟轟烈烈的動人故事。 上古神話所記錄的是華夏民族早期先民的唯心世界觀,以紀念族群中做過特別重大貢獻的聚落群體和首領。
越樸實的神話,所還原的早期先民的生活和思想就越可信,當然那些神仙法術與魔力無邊是為了渲染傳說,與現實科學無關。 中文名女媧補天外文名The goddess patching the sky拼 音nǚ wā bǔ tiān出 處西漢·劉安《淮南子·覽冥訓》[1] 例 句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用法:主謂式;作主語、定語;形容改造天地的宏偉氣魄 。
釋義: 神話故事,創世神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形容改造天地的宏偉氣魄和大無畏的斗爭精神。
典故: 遠古時代,四根擎天大柱傾倒,九州大地裂毀,天不能覆蓋大地,大地無法承載萬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濫不止,兇猛的野獸吃掉善良的百姓,兇猛的禽鳥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在這種情況下,女媧冶煉五色石來修補蒼天,砍斷海中巨鰲的腳來做撐起四方的天柱,殺死黑龍來拯救冀州,用蘆灰堆積起來堵塞住了洪水。
天空被修補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豎立了起來,洪水退去,中原大地上恢復了平靜;兇猛的鳥獸都死了,善良的百姓存活下來。女媧背靠大地、懷抱青天,讓春天溫暖,夏天熾熱,秋天肅殺,冬天寒冷。
她頭枕著方尺、身躺著準繩,當陰陽之氣阻塞不通時,便給予疏理貫通;當逆氣傷物危害百姓積聚財物時,便給予禁止消除。從此天地就永久牢固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女媧補天成語及簡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