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誠信的游戲
記得媒體以前做過一個統計,在一些豐富多采的詞語中,誠實、守信是點擊頻率最高的詞語。
可見,一個人具有誠實、守信的品性是我們愿意與之交往的共同前提。那么,什么是誠信、誠信的價值有哪些、怎樣能夠更好地做一個有誠信的人呢?相信你會通過這個班會的學習,讓大家明白為什么誠實、守信會成為同學們交往的共同心理取向。
友情提示:誠信的表現之一——真實不欺;(多媒體顯示)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瓜代有期”這個成語嗎?生:(搖頭)不知道。師:下面,我們來共同學習一下“瓜代有期”這個成語的來龍去脈,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要認真思考一下這個成語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播放多媒體動畫《成語故事:瓜代有期》。
師:現在大家說一說,“瓜代有期”的寓意是什么?生:不講誠信、欺騙別人的人最終會自食其果、受到懲罰。生:不誠信的危害真是太大了!友情提示:正確認識現實生活中誠信的復雜性(多媒體顯示) 師:同學們,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是瞬息萬變、復雜多端的,同樣,在現實生活中誠信其實是很復雜的。
大家請看大屏幕,在這幾種情景下,到底怎樣做才算真正的誠信?(多媒體顯示)這樣做算不算誠信?1、當媽媽問你身體可好時,原本生病的你說“一切都好”。2、面對身患重病的病人,醫生稱沒太大問題。
3、當朋友問你他新買的書包是否漂亮時,雖然你認為一般,但你說書包很有個性。4、同學打破了實驗器材,你答應幫他隱瞞。
老師問你時,你裝作不知道。(學生思考) 師:下面我們來共同面對生活中誠信的復雜性。
在第1中情景下,到底怎樣做才是真正的誠信呢?生甲:不讓媽媽知道自己生病是誠信的表現,因為這是自己真心實意地不希望媽媽為自己多操心,同時也是孝敬父母的表現。生乙:我不贊成。
因為如果長期隱瞞病情而造成病情加重的話,最終還是要給媽媽造成更大的精神痛苦和經濟負擔,其實也違背了誠信的原則。所以說生病了要及時向家長報告才是真正講誠信的表現。
師:同學們討論得很熱烈,都做到了勤于思維和積極動腦,在此特別提出表揚!剛才兩位同學的回答應該說代表了大家的心聲,都是有理有據。但是出于更好地保障同學們身體健康和安全方面的考慮,我更傾向于第二種觀點——身體如果出現不舒服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向家長或老師報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嚴重后果。
這個問題大家課下還可以繼續討論。“真理越辯越明”,相信大家會通過辯論達到認清現實生活中誠信的復雜性的目的。
下面我們繼續往下看第2種情景下題中做法是否誠信?生:醫生出于人道主義和減輕病人心理壓力等方面的考慮而向身患重病的病人隱瞞其病情的做法屬于誠信的范圍。師:很好。
那么第3種情景下應該如何做到真正的誠信呢?生丙:當面夸獎朋友新買的書包漂亮很好地維護了朋友的自尊心,雖然自己內心其實認為書包很一般,這也不能說是不誠信的表現,因為這樣做是出于自己發自內心的善良動機。生丁:我反對。
心口不一的虛假贊揚其實是助長了朋友的虛榮心理,實際上是對朋友有害,怎么能說是誠信的表現呢?師:其他同學還有沒有不同意見?我想大家有必要搞清楚“虛榮心”和“自尊心”的區別。簡單地說,虛榮心其實就是自尊心的極端形式,也就是過于注重自己的外表和形象的一種心理,極易導致妒忌、狹隘、自私、偏激等不健康心理的出現;而自尊心則是自己尊重和愛護自己并希望得到他人與社會的愛護與尊重的心理,是一種非常正常和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必要條件。
我更贊同丙同學的看法。最后我們再來看一下第4種情景。
生:幫同學隱瞞打破實驗器材的行為是一種包庇行為,是不道德并違反紀律的,因此也就不能算是誠信的表現。師:非常好!在這里我們要特別明確一點,那就是誠信必須符合法律和道德規范。
是非不分、不講原則、互相包庇甚至建立攻守同盟,這樣的行為我們不能稱為誠信,其實質恰恰是“哥們義氣”,于人于己于社會都是有害的。友情提示 誠信的第二個表現——表里如一;(多媒體顯示) 師:同學們,下面大家快速閱讀教科書第61頁到第62頁的“閱讀空間”,想一想“文章中的女主人公能算是一個誠信的人嗎?為什么?” (學生帶問題閱讀) 生:文章中的女主人公不能算是一個誠信的人。
因為她的出發點是為了謀取非法巨額經濟利益,這本身就是不正當的,甚至可以說是違反了道德和法律的,因此更談不上誠信了。師:分析得非常透徹,很好!作為誠信的第二大表現形式,表里如一要求誠信不僅不能欺騙他人,還要求不欺騙自我,做到忠實于自己,言行一致。
友情提示 誠信的第三個表現——信守諾言。(多媒體顯示) 師:下面,我們共同來看一則小故事,共同感受誠信的巨大魅力。
(多媒體顯示)《一生守信》20世紀初,來美國的移民非常節儉。佛蘭普科斯。
2.誠信的小游戲有哪些
1. 有兩個參與者和一個莊家。參與者每人有一式兩張卡片,各印有“合作”和“背叛”。參與者各把一張卡片文字面朝下,放在莊家面前。文字面朝下排除了參與者知道對方選擇的可能性。然后,莊家翻開兩個參與者卡片,根據以下規則支付利益: 一人背叛、一人合作:背叛者得5分(背叛誘惑),合作者0分(受騙支付)。二人都合作:各得3分(合作報酬)。二人都背叛:各得1分(背叛懲罰)。
2. 比如網上著名的說假話游戲。游戲完畢后,主持人或主辦人發表不誠信的弊端,然后和大家(特別是游戲參與者)談談講誠信的必要性,我個人認為比玩誠信的小游戲更有教育意義 。
3. 嘴巴手指不一樣。就是兩個人一起說嘴巴手指不一樣,嘴巴上說的不許和手指表明的數一樣,否則就受懲罰。具體怎么說呢?比如嘴巴上說六(零到九)手指就不能表示六了(零到九)。聽一聽,猜一猜。就是準備耳機,讓一個人拿著一張紙,上邊寫上歌詞,再讓除了第一個人其他玩的人轉過身子。第二個人帶上耳機,第一個人唱,第二個人猜,然后依次傳耳機,猜歌詞,猜對了一個加十分。
3.關于誠信的小故事,簡潔一點的
(一)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于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并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于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于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
(二)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這就是成語“一諾千金”的由來。)
后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于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無異于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三)
《郁離子》中記載了一個因失信而喪生的故事。濟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桿大聲呼救。有個漁夫聞聲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給你100兩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卻翻臉不認賬了。他只給了漁夫10兩金子。漁夫責怪他不守信,出爾反爾。富翁說:“你一個打漁的,一生都掙不了幾個錢,突然得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漁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來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漁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 ”于是商人淹死了。
因為一個人若不守信,便會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處于困境,便沒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四)
一個顧客走進一家汽車維修店,自稱是某運輸公司的汽車司機。“在我的賬單上多寫點零件,我回公司報銷后,有你一份好處。 ”他對店主說。但店主拒絕了這樣的要求。顧客糾纏說:“我的生意不算小,會常來的,你肯定能賺很多錢! ”店主告訴他,這事無論如何也不會做。顧客氣急敗壞地嚷道:“誰都會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個顧客馬上離開,到別處談這種生意去。這時,顧客露出微笑并滿懷敬佩地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運輸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固定的、信得過的維修店,你還讓我到哪里去談這筆生意呢? ”
面對誘惑,不怦然心動,不為其所惑,雖平淡如行云,質樸如流水,卻讓人領略到一種山高海深。這是一種閃光的品格——誠信。綜合
4.關于誠信的故事 簡短的 急~~~~~~~~~
一個顧客走進一家汽車維修店,自稱是某運輸公司的汽車司機。“在我的帳單上多寫點零件,我回公司報銷后,有你一份好處。”他對店主說。但店主拒絕了這樣的要求。顧客糾纏說:“我的生意不算小,會常來的,你肯定能賺很多錢!”店主告訴他,這事無論如何也不會做。顧客氣急敗壞的嚷道:“誰都會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個顧客馬上離開,到別處談這種生意去這時顧客露出微笑并滿懷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運輸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固定的、信得過的維修店,你還讓我到哪里去談這筆生意呢?”
面對誘惑,不怦然心動,不為其所惑,雖平淡如行云,質樸如流水,卻讓人領略到一種山高海深。這是一種閃光的品格——誠信。
5.關于誠信的故事 簡短
事其一:18世紀英國的一位有錢的紳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小男孩兒攔住了。
“先生,請您買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兒說道。“我不買”。
紳士回答說。說著紳士躲開男孩兒繼續走,“先生,請您買一包吧,我今天還什么東西也沒有吃呢”小男孩兒追上來說。
紳士看到躲不開男孩兒,便說:“可是我沒有零錢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給你換零錢”。說完男孩兒拿著紳士給的一個英鎊快步跑走了,紳士等了很久,男孩兒仍然沒有回來,紳士無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紳士正在自己的辦公室工作,仆人說來了一個男孩兒要求面見紳士。于是男孩兒被叫了進來,這個男孩兒比賣火柴的男孩兒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爛。
“先生,對不起了,我的哥哥讓我給您把零錢送來了”“你的哥哥呢?”紳士道。“我的哥哥在換完零錢回來找你的路上被馬車撞成重傷了,在家躺著呢”,紳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兒的誠信所感動。
“走!我們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兒的家一看,家里只要兩個男孩的繼母在招呼受到重傷的男孩兒。一見紳士,男孩連忙說:“對不起,我沒有給您按時把零錢送回去,失信了!”紳士卻被男孩的誠信深深打動了。
當他了解到兩個男孩兒的親父母都雙亡時,毅然決定把他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擔起來。 故事其二;十七世紀的德國軍隊里面有一個王子對他的下屬親同手足,受到士兵和各級軍官的深深愛戴。
一次攻打某國家失敗而歸的路上,正值冬天的深夜。嚴寒、饑餓折磨著他以及一些部下,在極度寒冷和饑腸轆轆的狀態下,王子慢慢的進入夢鄉、、、、、、。
睡夢中王子夢見陽光格外的燦爛與溫暖,他醒來了,發現自己身上被許多件大衣覆蓋,生命得以延續。四周再看,他的部下把大衣都覆蓋在王子的身上,早已經全部凍死了。
誠信的故事五則 1. 晏殊信譽的樹立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
皇帝召見了他,并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并請求改換其他題目。
宋真宗非常贊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
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里和兄弟們讀寫文章。
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
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游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后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游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
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游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2. 華盛頓與尼克松、克林頓的對比 華盛頓用小斧頭砍倒了他父親的一顆櫻桃樹。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非常氣憤,揚言要給那個砍樹的一頓教訓。
而華盛頓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毫不避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父親被感動了,稱華盛頓的誠實比所有櫻桃樹都寶貴得多。
同樣是美國總統尼克松因在“水門事件”中撒謊敗露而被迫引咎辭職;克林頓也因為不光彩的緋聞案中撒謊而險遭彈劾。一個因誠實而受到愛戴和尊敬,兩位因撒謊而在政史上留下污點。
3. 立木為信與烽火戲諸候的對比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于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并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
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于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于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
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
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于開心一笑。
五年后,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愿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游戲。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
可見,“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4. 《郁離子》中記載了一個因失信而喪生的故事 濟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桿大聲呼救。
有個漁夫聞聲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給你100兩金子”。
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卻翻臉不認帳了。他只給了漁夫10兩金子。
漁夫責怪他不守信,。
6.關于誠信的故事 簡短的 急~~~~~~~~~
一個顧客走進一家汽車維修店,自稱是某運輸公司的汽車司機。“在我的帳單上多寫點零件,我回公司報銷后,有你一份好處。”他對店主說。但店主拒絕了這樣的要求。顧客糾纏說:“我的生意不算小,會常來的,你肯定能賺很多錢!”店主告訴他,這事無論如何也不會做。顧客氣急敗壞的嚷道:“誰都會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個顧客馬上離開,到別處談這種生意去這時顧客露出微笑并滿懷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運輸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固定的、信得過的維修店,你還讓我到哪里去談這筆生意呢?”
面對誘惑,不怦然心動,不為其所惑,雖平淡如行云,質樸如流水,卻讓人領略到一種山高海深。這是一種閃光的品格——誠信。
7.有哪些短小的關于誠信的小故事
立木為信與烽火戲諸候的對比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于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并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于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于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于開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愿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游戲。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可見,“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8.有哪些關于誠信的小游戲
一、游戲簡介:這是一個廣為人知的經典拓展項目,每個隊員都要筆直的從1.6米的平臺上向后倒下,而其他隊員則伸出雙手保護他。
每個人都希望可以和他人相互信任,否則就會缺乏安全感。要獲得他人的信任,就要先做個值得他人信任的人。
對別人猜疑的人,是難以獲得別人的信任的。這個游戲能讓使隊員在活動中建立及加強對伙伴的信任感及責任感。
二、游戲人數:12-16人 三、場地要求:高臺最宜 四、需要器材:束手繩 五、游戲時間:30分鐘左右 六、活動目標:培養團體間的高度信任;信任取決于溝通;換位思考,責任與信任是相互的。 活動目的,團隊業績的體現,離不開隊員之間的信任度,但往往學員們很難理解信任是如何建立的,這個小游戲就是為了讓學員們體會在某一環境下自己怎樣建立起對伙伴的信任。
操作程序,讓學員們二人組成一對,給每對發一個眼罩,而后讓其中一位學員戴上眼罩另一位學員的言語指導下從課室出門在外面行走一圈回來,而后對換角色進行體驗。 有關討論,當你什么都看不見,有什么感覺?當了解對方感受后,你會怎樣進行帶領,地雷陣 一個團隊彼此間的信任是最重要的。
那么,你所在團隊有著怎樣的信任度? 如何提升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做完了這個游戲,你就知道了。 目標:使學生在活動中建立及加強對伙伴的信任感。
游戲過程,規則:用繩子在一塊空地圈出一定范圍,撒滿各式玩具(如娃娃、球等)作障礙物。學生兩人一組,一人指揮,另一人蒙住眼睛,聽著同伴的指揮通過地雷陣,過程中只要踩到任何東西就要重新開始。
指揮者只能在線外,不能進入地雷陣中,也不能用手扶伙伴。 詳細游戲玩法:12-15人一組利用報紙和膠帶制作一個可以容納全體團隊成員的封閉式大圓環,將圓環立起來全隊成員站到圓環上邊走邊滾動大圓環。
活動目的:本游戲主要為培養學員團結一致,密切合作,克服困難的團隊精神;培養計劃、組織、協調能力;培養服從指揮、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增強隊員間的相互信任和理解。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誠信的小游戲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