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個著名的吝嗇鬼,以及他們的主要事跡,簡短一些
夏洛克
他是猶太人,高利貸者,貪婪、吝嗇、冷酷和狠毒;雖然腰纏萬貫,卻從不享用,一心想著放高利貸。極力限制女兒杰西卡與外界交往,使其帶著錢財與情人私奔;無情地虐待克扣仆人,甚至連飯也不讓人吃飽;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因為他慷慨大度,樂于助人,憎惡高利貸者。
阿巴貢
阿巴貢是個典型的守財奴、吝嗇鬼。他愛財如命,吝嗇成癖。他不僅對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餓著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餓得睡不著覺,便去馬棚偷吃蕎麥。他不顧兒女各有自己鐘情的對象,執意要兒子娶有錢的寡婦,要女兒嫁有錢的老爺。當他處心積慮掩埋在花園里的錢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搶地,痛不欲生,繪畫出一個視錢如命的守財奴形象。
葛朗臺
葛朗臺是個吝嗇鬼。葛朗臺一生只戀著金錢,從來只是認錢不認人。侄兒查理為父親的破產自殺而哭的死去活來,他居然說:“這年輕人(指查理)是個無用之輩,在他的心里是死人,而不是錢。”在葛朗臺看來,查理應該傷心的不是父親的死,而是他不僅從此成了一貧如洗的破落子弟,而且還得為死去的父親負四百萬法郎的債。
人死是小事,失去財富是大事。妻子要自殺,葛朗臺根本無所謂,而一想到這會使他失去大筆遺產,他心里就發慌。于是千方百計地搶奪了女兒歐也妮對母親財產的繼承權,并惺惺作態許諾按月付100法郎的“大利錢”,可一年下來,一個子也沒舍得給女兒,太太生命垂危之際,他唯一的思考是治療“要不要花很多的錢”。葛朗臺把愛奉獻給了金錢,而把冷漠無情的留給了自己,并通過自己有施與他人,他花了兩三年的時間,用“他的吝嗇作風把女兒訓練成熟”,而且“變成了習慣”他這才放心地把伙食房的鑰匙交給她。欲守財,必吝嗇。吝嗇,是一切守財奴共有的特征。
潑留希金
他實為富豪卻形似乞丐,這個地主蓄有一千以上的死魂靈,要尋出第二個在他的倉庫里有這么多的麥子麥粉和農產物,在堆房燥房和棧房里也充塞著尼絨和麻布、生熟羊皮、干魚以及各種蔬菜和果子的人來就不大容易,然而他本人的吃穿用度卻極端寒傖。衣服很象一件婦人的家常衫子,且沾滿了面粉,后背還有一個大窟窿。頭上戴的帽子,正如村婦所戴的,頸子上也圍著一種莫名其妙的東西,是舊襪子?腰帶還是繃帶?不能斷定。但決不是圍巾。他的住室,如果沒有桌子上的一頂破舊睡帽作證,是誰也不相信這房子里住著活人的。他的屋子里放著"一個裝些紅色液體,內浮三個蒼蠅,上蓋一張信紙的酒杯。。一把發黃的牙刷,大約還在法國人攻入莫斯科之前,它的主人曾經刷過牙的"。潑留希金雖家存萬貫,但對自己尚且如此吝嗇。對他人就可想而知了。女兒成婚,他只送一樣禮物——詛咒;兒子從部隊來信討錢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除了送他一些詛咒外,從此與兒子不再相關,而且連他的死活也毫不在意。他的糧堆和草堆都變成了真正的糞堆,只差還沒人在這上面種白菜;地窖里的面粉硬得象石頭一樣,只好用斧頭劈下來。潑留希金已經不大明白自己有些什么了,然而他還沒有夠,依然每天聚斂財富,甚至偷別人的東西。
2.有關吝嗇鬼李梅亭的簡單故事 急
長篇小說《圍城》,在廣闊的生活背景下,多中國知識階層進行了刻意描繪與無情透視。
描繪了一群留學生與大學教授在生活、工作、婚姻戀愛等問題上遇到的矛盾糾葛,以及由此表現出來的猥瑣靈活和灰色人生,反映了抗戰初期上層知識分子的活動和生活,具有很強的社會意義。這里,著重以李梅亭這一人無形象為例,分析一下其內心的齷齪和行為是猥褻,以便讓我們更清楚地看到當時這類人的猥瑣靈魂和灰色人生。
李梅亭是個滿口仁義道德、滿腹男盜女娼的半舊遺老。單就其名字--印在名片上的花體英文字“prefessOr may din lea”就足見一斑,他堂而皇之的給自己安排了三個銜頭:“國立三閭大學主任”、“新聞學研究所所長”、還有一條是一個什么縣黨部的前任秘書。
他解釋說,“新聞學研究所”是他跟幾位朋友在上海辦的補習學校;第一行頭銜省掉“中國語文系”五個字可以跟第二三行字數相等。看過《圍城》的人都知道,當時李等人還在去三閭大學的路上,哪來的“國立三閭大學主任”?而李的解釋更是讓人看出其內心的卑鄙和無恥,可笑和荒唐。
“may din lea”意為“五月 吵鬧 草地”,問其緣何“不用外國現成姓lee”,他大發議論:“中國人姓名每字有本身的意義,把字母拼音出來,毫無道理,外國人看了,不容易記得。好比外國名字譯成中文,‘喬治’沒有‘佐治’好記,‘芝加哥’沒有‘詩家谷’好記;就因為一個專切音,一個切音而有意義。”
由此,同行的趙辛楣想到“mating”(交配)跟“梅亭”也是同音而更有“意義”。到此,李梅亭性格的虛榮,卑鄙,猥褻充分暴露無遺。
不知讀者注意到了沒有,“李梅亭”的‘先秦小說史’班上偏偏笑聲不絕”。如果你真的以為李畢竟“教授有年”而堪稱善教之師,那就大錯特錯了。
稍具中國文學史知識的人當對此忍俊不禁:先秦之時,中國哪來的“小說史”!其學術之價值,學生之盲目,李先生之不學無術皆可想而知矣!這有如魯迅筆下的高老夫子講授歷史課卻欲以“桃園三結義”、“秦瓊賣馬”之類的演義故事為據以塞之如出一轍。由此,李梅亭先生的不學無術,道貌岸然,淺薄猥瑣,無知可笑盡顯無遺。
此外,李梅亭其它的所作所為:帶著一箱藥卻不肯給同行生病的孫小姐一包仁丹治病;滿口仁義道德卻半路上泡妓女,在鎮上嫖土娼;自己愛打牌卻禁止別人打牌;假裝錢財充公卻私攢買煙買山薯;……所有這些,又從各個側面反映了李的自私自利,虛偽狡詐,庸俗勢利,言行不一等等惡劣品質。李梅亭猥瑣的靈魂和灰色的人生得到了無以復加淋漓盡致的暴露。
《圍城》除了李梅亭形象外,其實主要寫的是具有一定進步思想,卻在現實生活中處處碰壁的方鴻漸的形象。此外,還有外形木訥、內心齷齪,偽造學歷,招搖撞騙的假博士韓學愈;道貌岸然,老奸巨滑,酒色之徒的偽君子高松年;依附官僚,謀處職位,結黨自固的汪處厚以及混跡學界,爭強好勝,淺薄無恥的蘇文紈的形象。
這就要另行分析了。
3.誰知道四大吝嗇鬼的故事
歐洲文學中的四大吝嗇鬼 縱觀歐洲文學發展的過程,匯集品目繁多的吝嗇鬼群像,其中莎士比亞喜劇《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劇《慳吝人》(《吝嗇鬼》)里的阿巴貢,巴爾扎克小說《歐也妮?葛朗臺》中的葛朗臺,以及果戈理小說《死魂靈》里的潑留希金,堪稱為歐洲文學中不朽的四大吝嗇鬼典型。
這四大吝嗇鬼形象,產生在三個國家,出自四位名家之手,涉及幾個世紀的社會生存,從一個角度概括了歐洲四百年來歷史發展的進程。從創作的時間上說,潑溜希金出現最晚,果戈理的《死魂靈》寫成于十九世紀四十年代。
但從人物形象的階級意識上說,潑留希金應列為最早,他是前蘇聯封建農奴制下的地主。夏洛克排行第二,他是十六世紀,即封建社會解體,資本原始積累初期舊式的高利貸者。
阿巴公算作老三,他是十七世紀法國資本主義發展時期的資產者,葛朗臺成了老四,他是十九世紀法蘭西革命動蕩時期投機致富的資產階級暴發戶。 這四代吝嗇鬼,年齡相仿,脾氣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鮮明的個性特征。
簡言之,潑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兇狠,阿巴公的多疑,葛朗臺的狡黠,構成了他們各自最耀眼奪目的氣質與性格。 一般公認,世界文學領域有四大吝嗇鬼:一是莎士比亞筆下的夏洛克,二是莫里哀筆下的阿巴貢,三是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臺,四是果戈理筆下的潑留希金。
高中語文課本中選載其中三個供中學生閱讀,這對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英國杰出的戲劇大師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中非常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這個貪婪、陰險、兇殘的吝嗇鬼形象。
夏洛克是個資產階級高利貸者,為了達到賺更多錢的目的,在威尼斯法庭上,他兇相畢露,"我向他要求的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價買來的,它是屬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象一切吝嗇鬼一樣,貪婪是其共性。
夏洛克之所以拒絕兩倍乃至三倍借款的還款,而堅持按約從商人安東尼奧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是因為安東尼奧借錢給人時不收利息,影響了夏洛克的高利貸行業,所以他要借機報復,致安東尼奧于死地,好使自己的高利貸行業暢行無阻,從而聚斂更多的財富。夏洛克作為典型的吝嗇鬼形象,其個性是陰險兇殘,當法庭調解讓借款人安東尼奧出兩倍甚至三倍的錢償還他時,夏洛克險惡的說:"即使這六千塊錢中間的每一塊錢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變成一塊錢,我也不要它們,我只要照約處罰。
"說著便在自己的鞋口上磨刀,時刻準備從安東尼奧胸口上割下一磅肉,兇殘地致安東尼奧于死地,而且一味固執,沒有絲毫的同情憐憫。這就是夏洛克不同于其他吝嗇鬼的個性。
中學生閱讀欣賞時,一定要把握其這個個性。 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大師巴爾扎克在他的名著《歐也妮?葛朗臺》中也塑造了一個典型的吝嗇鬼形象——葛朗臺。
高中語文教材選文時只選其《家庭的苦難》一章中的一部分,并且給選文定名為《守財奴》,"守財奴",即看守財產的奴隸,人本應是財產的主人,是財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臺卻成了守財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臺的執著狂",金錢已經使他異化。他為了財產竟逼走侄兒,折磨死妻子,剝奪獨生女對母親遺產的繼承權,不許女兒戀愛,斷送她一生的幸福。
作者通過葛朗臺一生的描寫,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貪婪和吝嗇是相輔相成的,吝嗇鬼們聚斂財富時都是貪婪,在使用財富時都是吝嗇。
象其他吝嗇鬼一樣,葛朗臺既貪婪成癖,又吝嗇成鬼。 但巴爾扎克畢竟是大手筆,他筆下的葛朗臺作為吝嗇鬼的典型性是"執著狂",尤其是一個"狂"字,高度概括了葛朗臺的個性特征。
中學生欣賞這個人物形象時,只有抓住"狂"字這把鑰匙,才能深刻領會其典型性。過了七十六歲的葛朗臺老頭在看到女兒把玩自己的定情之物金梳妝匣時,竟"身子一縱,撲上梳妝匣,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著的嬰兒"。
一個"縱"和一個"撲"字將老葛朗臺貪婪到發狂的形象活化到紙上。當獨生女聲明匣子是情人寄存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撲過去想搶回時,老頭竟"使勁一推,歐也妮便倒在母親床上。
"梳妝匣上鑲嵌的金子異化了父女之情,使吝嗇鬼發狂。但搶奪女兒的情物梳妝匣把太太氣得暈死過去的現實使葛朗臺從癲狂的漩渦中跳出,變得異常清醒,"孩子,咱們別為一個匣子生氣啦,拿去吧",老箍桶匠馬上把匣子扔到床上,并且到自己的密室拿一把金路易來也摔在床上,聲稱是送給歐也妮的。
葛朗臺的"大方",搞得太太和女兒面面相覷,莫名其妙。其中的隱秘只有吝嗇鬼自己清楚。
為一只梳妝匣氣死了太太,女兒按律將繼承家庭財產的一半,那等于要了葛朗臺的命,狡詐的葛朗臺知道以小失大劃不來,便百般討好自己的女兒,甚至常在她面前哆嗦,裝模作樣,以親情為誘餌,騙女兒放棄對亡母財產的繼承權,并且常利用女兒對情人的特有感情占便宜。這些都表現了吝嗇鬼個性的另一個側面——"狡詐"。
但葛朗臺畢竟是拜金狂。當他到彌留之際,生命力退守在眼睛里時,他能夠睜開眼時,竟幾小時地用眼睛盯著金子,臉上的表情仿佛進了極樂世界。
當神。
4.吝嗇鬼的故事
1.葛朗臺 (法國作家 巴爾扎克 長篇小說《守財奴》, 原譯名為《歐也妮·葛朗臺》)
2.阿巴貢 (法國劇作家 莫里哀 喜劇《慳吝人》, 或譯名為《吝嗇鬼》、《慳吝鬼》)
3.潑留希金 (俄國作家 果戈里 長篇小說《死魂靈》)
4.夏洛克 (英國戲劇家 莎士比亞 喜劇《威尼斯商人》)
此四君是世界有名的吝嗇鬼。
葛朗臺 他貪婪、狡黠、吝嗇,金錢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獨自觀摩金子成了他的癖好。他家財萬貫,但開銷節省,每頓飯的食物,每天點的蠟燭,他都親自定量分發。為了錢他六親不認:克扣妻子的費用;要女兒吃清水面包;弟弟破產他無動于衷;侄兒求他,他置之不理。“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臺的執著狂”,他為了財產竟逼走侄兒,折磨死妻子,剝奪獨生女對母親遺產的繼承權,不許女兒戀愛,斷送她一生的幸福。他臨終對女兒的遺言是“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到那邊來向我交帳。”
5.中國四大吝嗇鬼的故事里的簡要內容
中國最有名的四大吝嗇鬼:李梅亭--出自《圍城》、盧至--出自《一文錢》、監河侯--出自《莊子》、嚴監生--出自《儒林外史》。
李梅亭--披著洋裝的牛氓
人物形象出自錢鐘書的《圍城》:
帶著一箱藥卻不肯給同行生病的孫小姐一包仁丹治病;滿口仁義道德卻半路上泡妓女,在鎮上嫖土娼;自己愛打牌卻禁止別人打牌;假裝錢財充公卻私攢買煙買山薯……
盧至--佛教愚民工具
人物形象出自徐復祚的《一文錢》:
有個大財主名叫盧至,有次出遠門,在路上揀到一文錢,非常高興。這人非常節儉,舍不得吃,舍不得喝,餓著肚子趕路,樣子非常狼狽。一群在路邊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乞丐看到盧至,就笑話他。這嚴重傷害了一個財主的自尊心,一咬牙,大財主盧至決定花掉這一文錢,就買了幾塊芝麻糖,躲在山頂吃。盧至剛吃幾口,就來了個化緣的和尚,那和尚向盧至討要一塊芝麻糖,可盧至不肯給。后來那化緣和尚拿出酒壺,請盧至喝酒,盧至高高興興的喝酒,一不小心就喝醉了。這和尚就脫下盧至的衣衫,化裝成盧至的樣子,跑到盧至家中,把盧至的家財一部分捐給寺廟,其它的都散給附近的村民。盧至回到家中,看到這么一副慘景,只好向佛祖求助,佛祖就點化他,做人不能吝嗇。最后,盧至跟他的妻子一同成佛,進入西方極樂世界。
監河侯--奸詐的朋友
人物形象出自《莊子》:
莊子家里沒米吃了,只好向監河侯借糧。監河侯說:“行啊。等今年全縣的稅收上來,我就借你三百兩金子。”莊子很不高興,說:“我到這里來的時候,在路上聽見有聲音喊我,我回頭一看,是路中央有個洼,集了一些雨水,里面有一條鯉魚。鯉魚對我說:我是東海龍王手下,不小心掉到這里,能不能拿一桶水來救我。我說:行啊,等我去游說吳越兩國的國王,請他們把西江的水引來迎接你。鯽魚不高興地改變臉色說:我失去水,就沒有容身的處所,我得到一桶水就可活命,你竟這樣說,還不如早點到干魚市場去找我!”
嚴監生--真正的吝嗇鬼
這是《儒林外史》中的經典形象:
晚間擠了一屋子人,桌上點著一盞燈。嚴監生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趙氏分開眾人,走上前道:“爺,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為那燈盞里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說罷,忙走去挑掉一莖。眾人看嚴監生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
6.吝嗇鬼有關的小故事
1.夏洛克 (英國戲劇家 莎士比亞 喜劇《威尼斯商人》) 他是猶太人,高利貸者,貪婪、吝嗇、冷酷和狠毒;雖然腰纏萬貫,卻從不享用,一心想著放高利貸。
極力限制女兒杰西卡與外界交往,使其帶著錢財與情人私奔;無情地虐待克扣仆人,甚至連飯也不讓人吃飽;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因為他慷慨大度,樂于助人,憎惡高利貸者。 2.阿巴貢 (法國劇作家 莫里哀 喜劇《慳吝人》, 或譯名為《吝嗇鬼》、《慳吝鬼》) 阿巴貢是個典型的守財奴、吝嗇鬼。
他愛財如命,吝嗇成癖。他不僅對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餓著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餓得睡不著覺,便去馬棚偷吃蕎麥。
他不顧兒女各有自己鐘情的對象,執意要兒子聚有錢的寡婦,要女兒嫁有錢的老爺。當他處心積慮掩埋在花園里的錢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搶地,痛不欲生,活畫出一個視錢如命的守財奴形象。
3.葛朗臺 (法國作家 巴爾扎克 長篇小說《守財奴》, 原譯名為《歐也妮·葛朗臺》) “守財奴”,即看守財產的奴隸,人本應是財產的主人,是財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臺卻成了守財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臺的執著狂”,金錢已經使他異化。他為了財產竟逼走侄兒,折磨死妻子,剝奪獨生女對母親遺產的繼承權,不許女兒戀愛,斷送她一生的幸福。
作者通過葛朗臺一生的描寫,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4.潑留希金 (俄國作家 果戈里 長篇小說《死魂靈》) 潑留希金是俄國沒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國封建社會行將滅亡的縮影。
雖然貪婪吝嗇與葛朗臺不相上下,但腐朽沒落則是潑留希金的個性。 潑留希金 潑留希金是俄國著名作家果戈里在名著《死魂靈》里塑造的吝嗇鬼的典型人物形象。
7.中國古代四大吝嗇鬼有哪些
李梅亭--錢鐘書,《圍城》
徐復祚--盧至,《一文錢》
監河侯--莊子,《外物》
嚴監生--吳敬梓,《儒林外史》
李梅亭帶著一箱藥夢想發財,卻不肯給同行生病的孫小姐一包仁丹治病,吝嗇得掏出啟封過的小藥丸才肯送人;在小鎮經費不夠了,李梅亭假裝錢財充公卻私攢買煙買山薯,并且躲在墻角吃獨食被方鴻漸發現了;這可見他不愿分享,沒有集體感。滿口仁義道德卻半路在鎮上嫖土娼;自己愛打牌卻禁止別人打牌……
《一文錢》這出戲寫天竺舍衛城第一富豪盧至慳吝成癖,被安了一個雅號,叫"臭盧員外".他不僅對外人極為吝嗇,對家人也斤斤計較,一毛不拔.他給妻兒及家里的奴婢限定了每日的口糧:每人每日二合米.他兒子向他要一個李子吃,他打起算
中國四大吝嗇鬼之監河侯
--莊子,《外物》
莊子家貧,所以去向監河侯借糧。監河侯說:"好。等我收到地租,就借給你三百金,可以嗎?" 莊子見監河侯不愿馬上借糧,有點生氣,臉色都變了,說:"我昨天來這兒的時候,聽到路上有個聲音在叫我。我回頭一看,只見車輪碾過的車轍中,有一條鮒魚。我問:'鮒魚啊,你在這兒干什么呢?'鮒魚說:'我是從東海來的,被困在這兒了。您有一斗或者一升水救活我嗎?'我說:'好。我去游說吳越之王,請他開鑿運河,把長江的水引過來救你,可以嗎?'鮒魚生氣的說:'現在我被困在這兒,只需要一斗或者一升的水就能活命,如果象你這么說,不如早點到賣干魚的店里去找我好了!'" 鮒魚在車轍中只要借斗升之水即可活命,而如果去游說吳越之王,開鑿運河,把長江的水引過來,鮒魚早就渴死了。 但在我們的生活中,言過其實、形式主義豈不是比比皆是!也有人喜歡開毫無意義的空頭支票,但是遠水救不了近渴,大話、空話也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桌上點著一盞燈,嚴監生喉嚨里響的一進一出,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伸出來,伸著兩個指頭。大侄子上前問到:“你莫不是還有兩個親人沒有見面?” 他把頭搖了兩三搖。二侄子上前問到:“你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不曾吩咐明白?”他把兩眼睜得溜圓,把頭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奶媽插口道:“老爺想是兩位舅爺不在跟前。”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趙氏慌忙走近上前道:“爺,別人都說得不相干,只有我曉得你的意思,你是為那燈盞里的是兩根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說罷,他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 —《儒林外史》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吝嗇鬼的故事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