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會照顧自己》中班健康教案
幼兒園中班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師:屈老師
設計意圖:
由于幼兒對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比較薄弱,有的幼兒更是不會動手,為此想通過此次活動培養幼兒的動手技能,通過節日的方式讓小朋友自發的感覺到媽媽的辛苦,讓幼兒知道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學著做,也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也讓父母知道從小不能太溺愛孩子,應從小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自立的表現和重要性;知道依賴的危害。
2.能力培養:培養學生分析、探究、合作、活動的能力。
3.情感和生活指導:培養學生的自立意識,增強學生生活、學習的自立能力。
活動準備:音樂磁帶,家庭照片,活動物品等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首先播放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配上小朋友幸福家庭生活的照片)小朋友們,今天是一個特殊的節日,三八婦女節,也是我們媽媽的節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很好聽的歌曲,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小朋友們,你們聽了這首歌有什么感受?
是不是感覺很溫馨很幸福呢?
是呀,我們每個小朋友都生活在這樣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中。作為這家庭的一員,我們的爸爸媽媽為了大家能夠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爸爸媽媽每天起早貪黑,不知疲倦的辛勤勞動著,爸爸媽媽付出了很多,今天呢,我們小朋友們的媽媽也來了,來和我們小朋友一起過這個節日,現在我們就請小朋友們的媽媽來說一說我們一天之中到底要做什么事情吧,有請小朋友的媽媽們。
小朋友們都聽了媽媽們說的了,聽完你們心里有什么感覺呢?你們沒有想到我們的媽媽為了照顧我們,一天之中要做這么多的事情吧?
那么在今天這個特殊的節日里,你們有什么最想對媽媽說的呢?
現在小朋友們都知道了,我們的媽媽這么的辛苦那我們能為媽媽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比如說:我們可以從自己出發,先學會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二、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
1.像穿衣服、穿鞋子……這些事情都是誰的事?
2.當我們面對這些事情,我們應該怎么做?
3.那這些事情你們都會做嗎?
4.你們到底會不會做呢?現在,我就來問問小朋友們,你早上起床都做了哪些自己的事情?
5.你會穿衣服、穿鞋、疊被子嗎?我請小朋友們來演示一下,看看到底會不會,媽媽在一旁觀看,讓小朋友自己動手。
6.通過這個活動我發現有些小朋友會些簡單的,可是有些小朋友連手都不會動。
7.小結:對于自己的事情,我們要自己做,不再麻煩父母,不用他們操心,這才是愛爸爸媽媽的表現。
三、幫助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在家里,除了這些自己的事情以外,還有哪些事情我們可以做呢?(小朋友交流,媽媽跟小朋友一起討論)
2.這些事情都是我們每一個小朋友可以完成的,是家里的事。對于這些事,我們要怎么做?
3.這些事中,你以前做過什么呢?
4.在剛才的交流中,我也發現,我們小朋友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做過,那你能說說沒做的原因是什么嗎?
5.對于不會做的事情,我們應該怎么辦?
6.好,現在就讓我們進行一次勞動技能交流會,咱們請會做這些事情的小朋友當一次小老師,給大家介紹介紹具體做法。
7.小結:通過他們的介紹這些事情的具體做法,你會了嗎?希望同學們在家中能夠盡自己的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減輕爸爸媽媽的負擔。
四、我還會做的事情
除了以上家務,在家里,小朋友們還能做哪些事?
小結:小朋友們,我們在家里不僅爸爸媽媽要照顧我們,現在我們也要學著來照顧爸媽關心自己的家人,讓他們也感受到我們帶給爸爸媽媽的溫暖。
(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2.幼兒園小班教案《我會》
活動目標
1、學習圍繞“我會做的事情”。
2、集中注意力傾聽別人談話。
3、愿意快樂地參加談話活動。
活動準備
布偶小熊一個。幼兒日常生活中勞動,生活,跳舞,畫畫等的照片或圖片。
活動過程
一、師出示布偶小熊,引出談話的話題。
1、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客人,你們看是誰呀?
(師以小熊的語氣向小朋友們問好)
2、小熊介紹自己會做的事情。(自己吃飯、自己穿衣等)
二、幼兒簡單介紹自己會做哪些事情。
1、過渡:小熊長大了,會做這么多的事情。我們也長大了,
我們會做些什么事情呢?讓我們說給小熊聽聽吧。
2、幼兒介紹自己會做些什么事情。
三、師和幼兒共同欣賞日常生活中的照片或圖片。
1、師:我們會做的事情真不少,一起來說說會做些什么事情吧。
2.師和幼兒共同邊看邊說。
3.討論:怎么做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呢?
(結合幼兒身邊的事情展開,如怎樣才能把字寫得更好呢?……)
四、師幼兒進一步討論:自己會做事情后的感受。
師:我們學會了做這么多的事情,你覺得自己和小時候有什么不一樣?
我們會做這些事情后你開心嗎?為什么?
幼兒活動設計方案2:主題是我愛我家。內容是我要做什么。
學習目標:了解家,熱愛家,培養對家的責任感。
我要做什么:媽媽做飯,爸爸洗碗,我把桌子擦一擦;媽媽洗衣,爸爸拖地,我把凳子搬一搬;媽媽備課,爸爸看書,我畫一架大飛機。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說說看,你還會為愛你的其他人做些什么呢。
3.小班健康教案大全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滾動的小豬
活動目標
1、練習借助圓柱體向指定方向滾動物體,感知物體滾動的特性。
2、大膽地并有創造性的玩易拉罐。
3、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小豬去市場
2、紙棒、易拉罐、食物球、障礙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健康歌》做熱身運動
教師鼓勵幼兒聽音樂節奏,大膽地、自由地做動作。
二、與小豬共同游戲
1、介紹小豬及趕小豬的工具,使幼兒了解游戲的對象。
2、請幼兒利用所提供的工具自由地游戲。
3、討論:
(1)你是怎樣與小豬玩游戲的?
(2)你是怎樣讓你的小豬滾動起來的?
三、游戲《趕小豬喂食》
1、引出游戲,簡單說說游戲的玩法。
小豬呀玩得可開心啦,可它現在肚子有點餓了,想吃些東西,但是要吃到食物必需穿過樹林
(繞梅花樁),走過獨木橋。
現在它很累,需要有人來趕著它走,誰來幫助我們小豬?
2、請個別幼兒嘗試幼兒嘗試時,教師鼓勵其他幼兒仔細觀察的同時適時地給予一定的指導,
讓幼兒明確游戲的規則。
3、幼兒練習鼓勵幼兒大膽進行嘗試,在練習中提高操作的技能。
4、比賽請幼兒自由組合成兩組進行比賽,并提醒幼兒在過獨木橋時注意安全。
四、結束活動
請幼兒利用工具把小豬送回家——滾進拱門內。
4.中班健康教案大全小熊貓變成大熊貓了
幼兒園教案:小熊貓請客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的】
1、學習短的句子和模仿幾種動物的叫聲
2、幼兒懂的什么動物愛吃什么東西,它們是怎樣叫的。
【活動準備】
1、教具一套、小雞、小猴子、小狗、熊貓、小貓、蟲子、桃子、骨頭、竹筍、魚等。
2、動物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組織教學,教師:孩子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很好聽的餓歌曲,放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請幼兒拍手進入教師坐好。
2、讓幼兒認識各總動物,并學各種動物的叫聲。
(1)出示一座美麗的房子,告訴孩子熊貓就住在這里。
(2)今天是熊貓的生日,它要請好朋友來家里做客,它貯備了許多許多好吃的東西,在等客人來。
(3)出示小雞,教師:孩子們你們聽一聽,是誰來了?教師出示小雞,幼兒回答:(是小雞)它怎么叫?(嘰嘰嘰)提問孩子并讓孩子們學小雞叫并表演。
(4)教師出示小狗,請孩子們看這是誰來了?(小狗)小狗怎么叫?(汪汪汪)讓孩子們學小狗的叫聲,并做相應的動作,表揚好的孩子。
(5)教師出示出示小貓,猜一猜是誰來了?(是小貓)它怎么叫?(喵喵喵)請孩子們表演小貓的叫聲,并學小貓的樣子。
(6)教師出示小猴子,這是誰來了(小猴子)?猴子是什么樣子的?它喜歡吃什么?(桃子)
3、認識各種動物愛吃的事物
(1)熊貓看到客人都到可,就請它們吃最喜歡吃的東西。
熊貓請小雞吃蟲子,請小狗吃骨頭,請小貓吃魚,請猴子吃桃子。它們開心地在一起吃東西。
(2)做游戲:請小朋友幫助熊貓把各種動物最愛吃的東西放到小動物的面前,并說出它們最愛吃的東西是什么。
(3)找錯誤:看一看,哪個小動物吃的東西錯了,給它調過來,看誰做的又對又快。
4、結束部分:請小朋友戴頭飾,做“熊貓送客人回家”的游戲。
【更多優秀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5.小班安全《我不到處亂跑》教案
此活動方案要圍繞小班安全知識為中心來展開延伸,為了讓小班幼兒能夠快速掌握安全知識而進行的教案。教案內容不能過于繁雜,而應簡單明確。
應采用直觀情景模擬游戲等引導,讓幼兒了解交通知識。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實現家園共育,以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正文: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識,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道理。
2、知道過馬路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讓幼兒知道不走斑馬線的危險性。
3、讓幼兒學會念兒歌,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重點難點:
1、了解基本的交通知識,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道理。
2、在游戲活動中體驗交通規則,知道行走時具體遵守哪些交通規則,培養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三、活動準備:
1、素材圖片、紅、綠燈 、斑馬線。
2、有關情景游戲的創設。
3、兒歌《交通燈》
四、活動過程:
1、手指游戲,教師帶領幼兒一邊說兒歌,一邊做動作。
2、談話,引入主題:“小朋友們知道怎樣過馬路嗎?過馬路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幼兒討論)。
五、教師小結:
1、在馬路上我們要右側通行,跟大人一起時要讓大人握著手走,不能亂跑。當我們要過馬路時,一定要左右看看,沒有車輛經過時我們才能穿過馬路。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認識紅、綠燈,斑馬線 。
3、講解交通規則,幼兒跟教師學說兒歌“人行道上右側行,紅燈停(出示圖片紅燈),綠燈行(出示圖片綠燈),過馬路要走斑馬線。”
4、游戲體驗《過馬路》,帶領幼兒一邊走一邊根據場景提問,鞏固對交通規則的認識。
六、場景一:
人行道和車行道:
1、老師:前面有兩種道路,行人應該走哪一種路?(人行道。)
2、老師:行人應該注意什么?(靠右邊走,不能邊走邊玩,特別是不能到車行道上玩。)
七、場景二:
1、十字路口:老師:要過馬路了,我們應該怎么走?(找到斑馬線,看清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2、延伸活動:行人走在馬路上還應該注意什么?
八、活動結束:
老師:“小朋友們真聰明,我們順利的通過馬路了,一起跟紅綠燈說再見吧!”
九、總結教學反思:
設計這個活動時,我首先根據小班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與認知發展水平,將目標定位為,了解行人在馬路上應該遵守的一些交通規則,培養初步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
6.中班健康教案《快樂花》怎么做
中班健康教案《快樂花》活動目標:1、通過說說、演演、畫畫等形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2、嘗試想辦法保持好心情,做一個高興的娃娃。3、萌發幼兒關心他人,愿為好朋友帶來快樂的情感。
前期準備:1、心情火車六列。2、畫有圓臉的彩色紙若干,勾線筆人手一份。
3、哭和笑娃娃各一個,投影儀一臺。4、幼兒對各種各樣的表情產生了興趣,并能分辨一些簡單的表情。
活動重點:大膽表達自己的情緒。活動難點:嘗試想辦法保持好心情。
預設內容:一、說說演演導入:老師要帶小朋友到兩個小娃娃家去做客,現在我們一起出發吧!請小朋友觀察哭笑圖片,說說哭笑臉有什么不同。引出幼兒高興與傷心的事件。
出示笑娃,引導幼兒觀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上翹、眉毛和眼睛彎彎的,眼睛瞇成一條線等。1、你們什么時候也會笑?2、你們會學一學她笑的樣子嗎?還可以用什么來表示高興?出示哭娃,引導幼兒觀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下、眉毛和眼睛也往下,有眼淚等。
3、猜猜她為什么哭?怎樣讓她自己變的開心了呢?4、你們什么時候也會哭?(重點啟發、鼓勵幼兒幫助同伴或娃娃想辦法解決她遇到的傷心事,使她高興起來,讓幼兒懂得關心他人。)二、畫畫講講1、根據自己意愿畫表情卡,畫完后把它插入與自己相應號數的心情火車。
2、和朋友一起說說自己的表情卡,師觀察、傾聽、隨機引導。三、延伸活動把心情火車處作為一個“心情小站”,鼓勵幼兒在那里講講悄悄話,說說演演自己的表情、心情等。
本次活動的形式多樣,充分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孩子們的表演雖然稚嫩,但是卻是他們真實情感的表露。
由幫助娃娃想辦法高興起來過渡到自己和同伴,孩子們很自然地想出了謙讓、共享、輪流等辦法,而在畫畫講講中,孩子記錄下了自己最真實的情感、表情,又在互相交流中進一步萌發了要讓好朋友快樂的情感,較好地完成了活動目標及重難點。然而中班孩子對保持好心情的經驗還是比較少的,這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活動和日常生活中不斷積累的,所以最后的延伸活動是比較有意義的。
7.小班健康教案太陽和雨滴
下雨嘍!”們開始扭動自己的身體,手指兒做著雨點狀。“太陽出來了!”瞬間雨點兒停止一個個可愛太陽出現在面前。看似簡單不斷反復著的卻讓大家玩得樂此不疲。
分析:
小班的孩子易掌握單一的動作,而技巧性動作難以接受;他們喜歡玩同一類游戲尤其喜歡角色化的游戲內容,不喜歡玩角逐、競賽、運動量大的,以獨立運動為主。結合實際確有如此。《太陽和和滴》就是一則角色化的體育游戲,成人看似簡單卻深受孩子們的喜歡,他們把自己融入到了雨滴和太陽的角色中,感受著不同角色的不同動作。
所思所悟:
情景性體育游戲是指在有情景的環境創設下開展的運動性游戲。布魯納曾經說過:“任何形式都沒有情景教學來得直觀、深刻。”的確,情景化的教學方式對低齡幼兒尤為重要。因為具有一定情景的游戲,不但趣味性強,而且能讓孩子迅速進入境界,進入角色,既給他們以可感性,加深記憶,同時又可提升運動。因此,以情景式的體育游戲來吸引低齡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游戲,努力做到以情景游戲為基本活動。使幼兒在情景游戲中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從而激發幼兒對體育的興趣。這是幼兒養成良好運動的基礎,也是幼兒在游戲中獲得運動興趣的先決條件。
體育游戲采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不僅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還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我們要從幼兒發展的角度出發,積極為孩子們創設寬松、愉快地游戲氛圍。
8.生活與健康《快樂上學》小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有節奏的朗讀兒歌,嘗試自編動作進行表演。
2.積極講述上幼兒園的愉快經歷。 3.感受兒歌中的歡樂情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教師通過幼兒入學幾天來的情況,觀察幼兒的入學情緒。 2.材料準備:幼兒用書,教學圖卡組,磁帶。
活動過程: 1.教師用簡短的語言導入本主題活動,并且應到幼兒表達上幼兒園的快樂與感受。 2.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了解幼兒園的主要活動---畫畫、唱歌、游戲、講故事等激發幼兒上學的愿望,引出兒歌《我愛上幼兒園》 3.教師帶領幼兒念兒歌:“念念兒歌跳跳舞,動動蠟筆畫畫圖,舉起手兒數一數,有趣故事讀一讀,上學快樂又幸福。”
4.教師一邊帶領幼兒創編動作,一邊完整且有節奏的朗讀兒歌,突出而各種的停頓與重音。 5.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
教師: (1)早晨到幼兒園時都做哪些活動呢? (2)老師平時都是怎么關心小朋友的? (3)上幼兒園你快樂嗎? 6.識字游戲。 (1)教師取出字卡引導幼兒認讀漢字“畫”“筆” (2)看一看,說一說。
教師將“畫”和“筆”的字卡混合放在盒子里,請幼兒互做考官,任意摸出一張,請對方說出卡片上的字。 7.教師和幼兒一起復習今天所學內容。
活動反思: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幼兒基本掌握了我們今天的活動目標,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多的運用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生活與健康《快樂上學》小班教案?。
9.中班生活健康我越來越棒了教案
一、活動目標:
1、發現自己的優點,肯定自我。
2、學習自我介紹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我也很棒》。
2、自制電視機框架一個。
3、請幼兒課前先熟悉一段廣告。
三、活動建議:
(一)1、師:有一只小鴨叫依美,它對什么都感到好奇,我們來聽聽在它身上發生了一些什么事。
2、聽第一遍故事,討論:
(1)是不是所有的鳥都會飛?什么鳥不會飛?
(2)是不是所有的鳥都像鴕鳥一樣大?什么鳥很小呢?
(3)世界上所有的鳥都長著一樣的嘴?為什么要長不一樣的
嘴?為什么要長不一樣的嘴呢?
(4)除了和這些動物比較外,小鴨依美還跟哪些動物做比較,都比些什么?
3、再聽一遍故事,討論:
(1)小鴨依美是不是什么都比不過別人?
(2)小鴨有什么優點呢?(會玩水;下蛋多;不怕冷;腳有蹼。)
4、小結:鴨媽媽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盡管跟別人不一樣,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每個人都很棒。【確立自我意識是很重要的成長環節。】
二、請小朋友說說自己有什么優點呢?
三、學廣告,做廣告。
觀看一段廣告,請幼兒學習一種用廣告介紹自己優點的新方法,再把自己的優點介紹給大家吧!【引發幼兒自我介紹的欲望。】
(1)提問:你看到了或是聽到了什么?(仙草露等)
誰知道這個廣告是怎么打的嗎?(誰來學一
學?)。
(2)提問:請問廣告有什么作用呢?【推銷產品,把產品的優點介紹給大家。】
小結:廣告的作用就是把產品的優點介紹給大家,請小朋友也來學學用打廣告的形式把自己的優點介紹給大家好嗎?可以先和旁邊的小朋友商討一下。
(3)幼兒創編有關“自我介紹”的廣告。【若有小朋友不會打廣告,請其他小朋友幫忙做廣告,發現別人的優點。】
資料庫:
《我也很棒》
依美是一只小鴨,她對什么都感到好奇。
1、依美:呷呷,為什么,為什么呀?
2、依美:你好,鴿子,你在干什么?
鴿子:你好,小鴨依美,我要把主人的信帶回家。
3、依美:媽媽,媽媽,為什么我不能像鴿子那樣飛?
媽媽:不是所有的鳥,都能像鴿子那樣飛。
4、媽媽:你看,鴕鳥也不會飛。
5、依美:媽媽,媽媽。鴕鳥可真大呀?為什么我不能像鴕鳥那樣大?
媽媽:不是所以的鳥都像鴕鳥那樣大。
6、媽媽:你看,蜂鳥就很小。
7、依美:媽媽,媽媽,蜂鳥好小呀,為什么我沒有蜂鳥那樣吸管似的嘴巴?
媽媽:不是所以的鳥都有吸管似的嘴巴。
8、媽媽;你看,鸚鵡的嘴巴就像一只鉤子。
鸚鵡:請注意,倒車!請注意,倒車!
9、依美:你好,鸚鵡,你在干什么?
鸚鵡:你好,小鴨依美——我是奧特曼!
依美:媽媽,為什么我不能像鸚鵡一樣發出各種聲音?
媽媽:不是所有的鳥,都會模仿聲音。
10、依美:媽媽,媽媽,為什么我不像燕子一樣會筑巢?為什么我們不能像大雁一樣愛搬家?
為什么白鶴的腿這么長,我的腿卻這么短?
13、依美:媽媽,媽媽,我們是不是什么都比不過人家?
14、媽媽:那倒不一定,我們會玩水;下蛋多;不怕冷;我們的腳有蹼。
15、依美:媽媽,媽媽,為什么鳥兒們長得都不一樣?
媽媽:這個,這個,長得不一樣,而且我們都有自己的優點,這個世界才有趣呀!
10.幼兒園小班健康小花鹿學本領教案
活動目標
1、練習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障礙物,提高幼兒腿部肌肉的力量。
2、培養幼兒能與同伴一起友好地玩。
活動準備
1、課件:童謠-馴鹿,出發
2、廢紙箱剪成寬窄不同的紙板,(30—60厘米),彩紙飾成為小溝和小河,青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
幼兒扮小花鹿,教師扮飼養員,四散地在場中央跑。
2.念兒歌活動身體和腿部,腳裸處。
小花鹿,長得高,跟著飼養員往外跑。
東跑跑,西跑跑,跑到草地來做操。
伸伸臂,伸伸臂,彎彎腰,彎彎腰,
練練腿,練練腿,踩呀踩,踩呀踩,
轉呀轉,轉呀轉,變短了,長高了,
天天鍛煉身體好。
二、展開
1、幼兒探索練習,教師巡視觀察。
每位幼兒拿取一條30厘米寬的小溝,自由選擇場地擺放,嘗試跳過小溝的方法,活動方式不限。
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幼兒擺放的位置的跳的方法,注意互不碰撞。
2、觀察幼兒的動作
有那些幼兒用單腳或立定跳遠的方式跳過小溝的;
有那些幼兒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小溝的;
有哪些幼兒什么方法也不會。
3、個別幼兒示范,教師啟發引導。
教師請2至3位幼兒站在前面示范給全體幼兒看,從而導入新的活動方式
“有幾只小花鹿他們跳過小溝的樣子和我們跳的不一樣,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么跳過小溝的?”
4、教師示范,幼兒觀察討論
這幾只小花鹿,他們跳的方法和我們不一樣,飼養員也來學一學。
教師示范講解,并請幼兒一起參與討論活動要求:“跑跑跑,一個腳用力跨過去”。
5、幼兒全面練習,教師個別指導。
全體幼兒帶著教師的要求,嘗試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小溝,其中既可以跳自己的小溝,
也可跳別人的小溝,既可單獨跳,也可合作好了輪流跳。教師則重點輔導能力弱的幼兒。
6.幼兒自由選擇練習目標,教師隨機指導。
教師再出示寬窄不同的小河(40-60厘米)引導孩子自由選擇跳。
“小花鹿,窄窄的小溝我們都跳過去了,那邊還有寬寬的小河我們敢不敢去跳。”
幼兒既可以選擇原來的小溝跳,也可以選擇小河跳,教師深入到小組內指導,
也可請個別幼兒再來示范小組合作跳的方式。
7、變化游戲情景,提高活動興趣,調節活動量。
教師演示指導:“這里有一條長長的溝和長長的河,我們小花鹿來把他們搭起來好嗎”。
幼兒沿著教師指定的方向搭一條長長的小溝和一條長長的小河。
三、結束
教師提示:“我們小花鹿的肚子有點餓了,我們跨過小溝和小河去對岸找找看,有沒有我們小花鹿喜歡吃的青草。”
幼兒分批跨過小溝小河,教師則幼兒的動作還是顯得笨拙,在以后的體鍛活動中繼續給予指導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