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梨的生長過程
梨樹是高大的落葉喬木,與蘋果樹有很多相似之處。比蘋果樹更加高大、強健、壽命長,有更強的干性、層性,也容易早期成花結果和連續結果。頂端優勢十分明顯,容易形成上強下弱和結果部位外移。
萌芽率高,成枝力弱。因此,伸大枝多,分杈大枝少,樹冠常常顯得較稀疏。根系主根發達,分布更深,層性更加明顯。幼樹枝條更加直立,往往抱頭生長。但剛定植的幼苗,根系傷口恢復慢,分根少,緩苗期長,加之修剪上多用輕剪長放,使早期的樹冠生長較慢。
大老樹上部的枝條仍然直立旺長,但下部的枝條生長力很弱,往往形成短果枝群,果農叫“雞爪枝”,也常有葉叢枝枯死,形成光禿帶。潛伏芽多,壽命長,易萌發,利于老弱枝更新復壯。
擴展資料:
梨的好處
1、預防骨質疏松
梨富含人體必需礦物質之一—硼,并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K,這種維生素可以強化骨骼,防止衰老。
2、對抗過敏反應
梨是適合嬰兒食用的水果首選之一,因為它屬于中性食物,含天然抗組胺藥槲皮素,因此不易引起過敏反應,需要經常服用槲皮素以預防過敏性鼻炎的人不妨多多食用。
3、有助于胎兒正常發育
每個梨約含14微克葉酸(維生素B9),它是胎兒正常發育必不可少的維生素,能有效避免嬰兒脊柱發育不完全所導致的出生缺陷。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吃梨好處多?一天一個梨 醫生也遠離?外媒揭示吃梨多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梨
2.梨的生長過程
梨樹在春季是先展葉,后開花。
但與蘋果不同的是在同一花序內邊花比中心花先開,而且結果也較好。梨樹的長梢多為春、夏梢組成,很少有秋梢。
春夏梢上的芽都很充實,萌發率也很高,只是春梢上的芽夾角較大,夏梢上的芽夾角較小,這些特征在修剪時應注意利用。新梢上的葉片在幼嫩時無光澤,當面積長 到最大停止生長后才呈現出油亮發光,此時稱為亮葉期。
亮葉期表明全年85%的葉量已經形成,樹體的營養由消耗轉向中、短枝頂芽開始花芽分化。梨樹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很少發生二次枝。
枝條的頂端優勢和垂直優勢很強,同一母枝上的單枝間生長差異較大。直上的枝短截后,由上向下發枝越來越短,很少有競爭枝,若不剪截進行緩放時頂芽是單條延伸,很少發生分枝。
彎曲的平、斜枝多在彎曲的高處發長枝,在頂端和背上發較長枝,其他部位發中、短枝。梨樹的枝條萌芽率高,成枝力弱,容易形成中短枝,特別是枝條在前期生長快,停長早,頂、側芽都較飽滿充實,利于成花結果。
所以,梨樹只要肥水充足和輕剪多放,就容易早果豐產。梨樹有花粉直感現象,授粉品種不會使果實的形狀和品質發生變化。
長、短枝之間分化明顯,轉化力弱。枝干下部的結果枝很易衰弱形成短果枝群,其枝齡超過6年后若不及時更新復壯,結果能力很快下降。
結果枝在開花結果的同時,果臺多能萌發副梢,當年成花,下年連續結果。果臺副梢的多少和長短常因品種不同而異,多數品種易形成 “雞爪”式的短果枝群。
梨樹的落花落果有落花重、落果輕的特點,而且后期落果較少。
3.求梨的生長過程 急
梨樹對土壤的適應能力很強,不論山地、丘陵、沙荒、洼地、鹽堿地和紅壤,都能生長結果。在一般栽培管理條件下,可獲得高產。
梨樹壽命長,經濟利用年限久,我國南北各地梨區,100~150年生的大樹很多,且枝葉繁茂,結果累累,有的單株產量可達1000~1500公斤以上。
梨屬植物中的秋子梨有極強的抗寒能力,其栽培品種多數可耐-30℃的低溫,如:小香山梨、麻梨、八里香和花蓋等品種。白梨的抗寒力也可到-23~-25℃的低溫。
梨樹耐澇性特強,據研究在缺氧的死水中可忍受9天,僅次于葡萄。
苗木繁殖多用嫁接法,常用的砧木有杜梨、山梨、豆梨、砂梨。梨樹的矮化栽培是果樹集約化栽培的重要手段,目前,生產上,選用矮化砧較好的是云南榅桲,它具有扦插成活率高,矮化效應強的特點;我國科技工作者選育的K系砧木如:K31、K9、K13、K21、K28均表現出極強的矮化或半矮化特性,與梨的各品種親和能力強,嫁接愈合好,并具生根能力。
梨樹絕大多數品種自花不結實,即使有些品種自花授粉有一定結實能力,但異花授粉可以結實更好,因此,梨園配置良好的授粉組合和足夠授粉數量非常必要的。一般按照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3∶1,4∶1的比例為宜。
栽植密度應考慮地力、品種。一般在土壤深厚肥沃、灌溉方便的平原,樹體大,栽植應稀些,行株距2~4米*5~7米,畝栽株數23~66株。山地、沙荒、鹽堿地栽植應密些,2~4米*3~5米。矮化密植園1.5米*3米~3*4米,畝栽株數55~148株。
4.求梨的生長過程 急
是一種水果,生津止渴!!!
一、概述
我國是梨的原產地之一,分布遍及全國各地,是我國重要的出口果品。梨的營養價值很高,已成為盛夏酷暑市場的主要水果之一,深受消費者歡迎。梨是我國三大水果之一,產量居三大水果首位。
我國有七大產梨區,包括寒地梨區、旱地梨區、溫帶梨區、暖帶梨區、熱帶和亞熱帶梨區、貴州高原梨區和青藏高原梨區。
二、生物學特性
梨由果實、果心和種子組成。梨果實的生長過程為S型生長曲線,前期主要是細胞分裂和胚的生長,體積增大緩慢,后期果實增長迅速,采收前40-50天的增長量,約為前期生長量的10倍。
梨按果實成熟后果肉的軟硬,可分為硬肉型和軟肉型兩大類。硬肉型品種如鴨梨、慈梨、雪花梨、碭山梨、庫爾勒香梨等,此類果實從成熟到衰老,無明顯的呼吸躍變期,始終保持果實的脆嫩多汁,較耐貯藏。軟肉型果實,如巴梨、五九梨、京白梨子母梨、紅肖梨等,此類果實采收時果肉粗硬,口味生淡或酸澀,但經后熟后果實變軟,此類果實有明顯的呼吸躍變期,采收后經過預冷,應立即進入0℃左右貯藏。
三、營養和保健價值
梨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如每100克果肉含維生素C 4mg,
5.400字作文梨子的生長過程
小麥的生長過程
星期一,董老師拿來一盆小麥的種子,說要帶我們種小麥。同學們一聽,歡呼雀躍了。
我們先把小麥的種子浸泡在水中,發現小麥沒什么變化,也就對它置之不理了。第二天,我來到學校看見很多同學圍著小麥種子,也趕緊過去,種子變成了一個胖娃娃,肚子有點脹裂了。這時,董老師來了,把水倒掉,分給我們每個學習小組一個大花盆,叫我們先松土。同學撩起袖子用尺子鏟了鏟,從老師那里拿來100多粒小麥種子分三行,種入了花盆中。我又澆了足夠的水,看著花盆里躺著的種子,希望明年夏天看到的是金燦燦的一盆小麥。
過了幾天,我無意中看到光禿禿的土地上有幾個小白點,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個小嫩芽,我數了數,出來了六棵呢,最好玩的是有一棵還帶著“帽子”呢。
過了一天,麥苗們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我眼前幾十顆挺拔的黃黃的麥苗齊齊刷刷地立在盆子里。這時,董老師說:“小苗一個上午兩個樣!”到了中午,小嫩苗有點變黃了,好像比剛才高了一點。同學們興奮地拿尺子量了量。四天五天,麥苗多像一把把鋒芒利刃的寶劍啊!風吹過它們一動不動,真好像石頭上的一塊苔蘚啊!幾天下來小麥天天換模樣,長得旺盛極了,遠看,又像一盆綠色植物。隔壁班的同學還問我這是什么草,這么漂亮。看來小麥生長過程中也挺漂亮的嘛!
6.求梨的生長過程 急
梨樹對土壤的適應能力很強,不論山地、丘陵、沙荒、洼地、鹽堿地和紅壤,都能生長結果。
在一般栽培管理條件下,可獲得高產。 梨樹壽命長,經濟利用年限久,我國南北各地梨區,100~150年生的大樹很多,且枝葉繁茂,結果累累,有的單株產量可達1000~1500公斤以上。
梨屬植物中的秋子梨有極強的抗寒能力,其栽培品種多數可耐-30℃的低溫,如:小香山梨、麻梨、八里香和花蓋等品種。白梨的抗寒力也可到-23~-25℃的低溫。
梨樹耐澇性特強,據研究在缺氧的死水中可忍受9天,僅次于葡萄。 苗木繁殖多用嫁接法,常用的砧木有杜梨、山梨、豆梨、砂梨。
梨樹的矮化栽培是果樹集約化栽培的重要手段,目前,生產上,選用矮化砧較好的是云南榅桲,它具有扦插成活率高,矮化效應強的特點;我國科技工作者選育的K系砧木如:K31、K9、K13、K21、K28均表現出極強的矮化或半矮化特性,與梨的各品種親和能力強,嫁接愈合好,并具生根能力。 梨樹絕大多數品種自花不結實,即使有些品種自花授粉有一定結實能力,但異花授粉可以結實更好,因此,梨園配置良好的授粉組合和足夠授粉數量非常必要的。
一般按照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3∶1,4∶1的比例為宜。 栽植密度應考慮地力、品種。
一般在土壤深厚肥沃、灌溉方便的平原,樹體大,栽植應稀些,行株距2~4米*5~7米,畝栽株數23~66株。山地、沙荒、鹽堿地栽植應密些,2~4米*3~5米。
矮化密植園1.5米*3米~3*4米,畝栽株數55~148株。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梨的簡短生長過程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