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典話劇《屈原》第一幕
【第一幕】 [清晨的橘園,暮春,尚有若干殘橘,剩在枝頭。
園后為籬柵,有門在正中偏右,園外一片田疇。左前別有園門一道通內室。
園中右側有涼亭一,離園地可高數段。亭中有琴桌石凳之類。
亭之階段,正向左,階上各陳蘭草一盆。階下置一竹帚。
園中除橘樹外,可任意配置其它竹木。 [嬋娟年可十六,抱琴由左首出場,置于亭中琴桌上,略加整飭,即由原徑退下。
[屈原年四十左右,著白色便衣,巾幘,亦由左首出場。左手執帛書一卷,在橘林中略作逍遙,時復攀弄殘橘,聞其香韻。
最后于不經意之間摘其一枚置于右手掌上把玩。徐徐步上亭階,坐在階之最上段。
一時聞橘香韻,一時復舉首四望。有間置橘于階上,展開帛書,乃用古體篆字所寫之《橘頌》。
字系紅色。用朱寫成。
屈 原:(徐徐地放聲朗誦。讀時兩手須一舒一卷)輝煌的橘樹呵,枝葉紛披。
生長在這南方,獨立不移。 綠的葉,白的花,尖銳的刺。
多么可愛呵,圓滿的果子! 由青而黃,色彩多么美麗! 內容潔白,芬芳無可比擬。 植根深固,不怕冰雪雰霏。
賦性堅貞,類似仁人志士。 (讀至此中輟,置書膝上,復取橘置掌中把玩,閉目玩味。
終復張目,若有意若無意將橘劈為兩半,但無食意,僅只把玩而已) [此時宋玉抱一小黃犬由外園門入,年二十左右,著短衣,頭上挽兩卷鬒。見屈原,即奔至其前。
宋 玉:(立階下)先生,你出來了。 屈 原:啊,我正在找你。
你到什么地方去來? 宋 玉:我把園子打掃了之后,便抱著阿金①到外邊去跑了一趟回來。 屈 原:那很好,你們年青人有起早的習慣,更能夠時時把筋骨勤勞一下,是很好的事。
(徐徐將兩半橘子合而為一,一手握橘,一手執書,起立)我為你寫了一首詩啦,我們到亭子上去坐坐吧。(步入亭中,就琴桌而坐,隨手將橘置于桌上) [宋玉隨上,立于左側。
屈 原:你把阿金放下,念念我這首新詩。(將書卷授宋玉) [宋玉將黃犬放下,任其自由動作。
屈原開始撫琴。 宋 玉:(展開書卷前半,默念一次,舉首)先生,你是在贊美橘子啦。
屈 原:是的,前半是那樣,后半可就不同了,你再讀下去看。 宋 玉:(繼續展讀,發出聲來)呵,年青的人,你與眾不同。
你志趣堅定,竟與橘樹同風。 你心胸開闊,氣度那么從容! 你不隨波逐流,也不故步自封。
你謹慎存心,決不胡思亂想。 你至誠一片,期與日月同光。
我愿和你永做個忘年的朋友。 不撓不屈,為真理斗到盡頭! 你年紀雖小,可以為世楷模。
足比古代的伯夷,永垂萬古! (讀罷有些惶恐,復十分喜悅)先生,你這真是為我寫的嗎? 屈 原:是,是為你寫的。(以下在對話中,仍不斷撫琴,時斷時續) 宋 玉:我怎么當得起呢? 屈 原:我希望你當得起。
(以右手指園中橘樹)你看那些橘子樹吧,那真是多好的教訓呀!它們一點也不驕矜,一點也不怯懦,一點也不懈怠,而且一點也不遷就。(稍停)是的,它們喜歡太陽,它們不怕霜雪。
它們那碧綠的葉子,就跟翡翠一樣,太陽光愈強愈使它們高興,霜雪愈猛烈,它們也絲毫不現些兒愁容。時候到了便開花,那花是多么的香,多么的潔白呀。
時候到了便結實,它們的果實是多么的圓滿,多么的富于色彩的變換呀。由青而黃,由黃而紅,而它們的內部——你看卻是這樣的有條理,又純粹而又清白呀。
(隨手將劈開了的橘子分示其內部)它們開了花,結了實,任隨你什么人都可以欣賞,香味又是怎樣的適口而甜蜜呀。有人欣賞,它們并不叫苦,沒有人欣賞,它們也不埋怨,完全是一片的大公無私。
但你要說它們是——萬事隨人意,絲毫也沒有一點骨鯁之氣的嗎?那你是錯了。它們不是那樣的。
你先看它們的周身,那周身不都是有刺的嗎?(又向橘樹指示)它們是不容許你任意侵犯的。它們生長在這南方,也就愛這南方,你要遷移它們,不是很容易的事。
這是一種多么獨立難犯的精神!你看這是不是一種很好的榜樣呢? 宋 玉:是。經先生這一說,我可感受了極深刻的教訓。
先生的意思是說,樹木都能夠這樣,難道我們人就不能夠嗎?(思索一會兒)人是能夠的。 屈 原:是,你是了解了我的意思,你是一位聰明的孩子。
你年紀青青就曉得好學,也還專心,不怕就有好些糊涂的人要引誘你去跟著他們胡混,你也不大隨波逐流,這是使我很高興的事。(稍停)所以我希望你要能夠像這橘子樹一樣,獨立不倚,凜冽難犯。
要虛心,不要作無益的貪求。要堅持,不要同乎流俗。
要把你的志向拿定,而且要抱著一個光明磊落、大公無私的心懷。那你便不會有什么過失,而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了。
(再停)你能夠這樣,我愿意永遠和你做一個忘年的朋友。你能夠這樣,不怕你年紀還輕,你也盡可以做一般人的師長了。
(略停)不過也不要過分的矜持,總要耿直而通情理。但遇到大節臨頭的時候,你卻要絲毫也不茍且,不遷就。
你要學那位古時候的賢人,餓死在首陽山上的伯夷,就餓死也不要失節。我這些話你是明白的吧? 宋 玉:是,我很明白。
我的志向就是一心一意要學先生,先生的學問文章我要學,先生的為人處世我也要學;不過先生的風度太高,我總是學不像呢。 屈 原:你不要把我做先生的看得太高,也不要把你做學生的看得太低,這。
2.初中課文有個歷史舞臺劇,好像是《屈原》 郭沫若寫的,誰知道全文
《屈原》
人物表 屈 原--執著理想、寧折不屈、人格輝煌的詩人
靈 秀--感情忠貞、智慧沉靜的少女
南 后--柔媚驕橫的貴婦、私重情濃的母親
張 儀--執著目的、不擇手段、多謀善辯的政治家
誠 實--雖有誠實卻無堅貞的人
楚懷王--志**狹、喜怒無常的君王
靳 尚--追逐權力的奴隸,身居高位的小丑
靈 慧--殉葬的生靈
漁 夫--一個世俗的老者
群 眾--若干
第一集 [渾天濁地的長江上,背負拖舟重荷的纖夫們艱難的前行。他們從喉里、從心里發出悲涼高亢的呼號聲…… 旁 白:歷史上竟有這樣的奇跡,一個人的存在與死亡溶入了永恒的宇宙,結合于大自然的輪回,兩千多年來成為華夏子孫一代又一代的精神、品格的追求!創造這個奇跡的是一位詩人--屈原。讓我們回到兩千二百年前,聽一聽他的心聲…… [公元前約二八六年,楚國的都城郢都城里,左徒府前大街 [眾生哭嚎聲越來越大 誠 實:靈秀姐,你看,那邊來了一支送葬的隊伍……咦,那邊怎么又來一支送親的隊伍?靈秀姐,你怎么哭了? 靈 秀:誠實,你難道看不出來?這是殉葬啊! 誠 實:這就是用活人殉葬? 禮 官:(高呼)行禮!一拜、二拜、三拜,起靈! 誠 實:等一等,你們等一等…… 屈 原:停止這種慘無人道的殉葬! [眾聲音急停 屈 原:起來,孩子,難道你是自愿把青春奉獻給曾侯? 殉葬女:……不…… 屈 原:難道你迷戀那豪華的墳丘? 殉葬女:(不知所措,驚恐地搖頭)不…… 屈 原:那好,起來,跟我走。 [眾嘩然。 靈 秀:先生,不能,不能啊! 屈 原:與其為這無辜的生靈痛惜流淚,不如立即制止這種慘無人道的陋習常規! 禮 官:左徒大人,你這是干什么?! 屈 原:禮官,我要帶走這個姑娘。 禮 官:……那怎么行,她是曾侯的殉葬品! 屈 原:她是個有靈性的人。 權貴甲:用生靈殉葬是神圣的祖制! 權貴乙:它早已鐫刻在不容侵犯的鐘鼎! 權貴丙:用生靈殉葬是天經地義的! 屈 原:有這么多的金銀珠寶,難道還填不滿一個王侯的虛榮心,非要讓擁擠的墓穴,再去吞噬一個無辜的生命! 靳 尚:對,對,左徒大人說得有理,用生靈殉葬確實是慘無人道的陋習……可這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呀! 眾 人:(喧嘩)對呀。 靳 尚:左徒大人,不讓曾侯用生靈殉葬,他們龐大的家族恐怕不會答應。 眾 人:(怒潮般地吼起)不答應,我們不答應! 老夫人:左徒大人,曾侯是兩朝元老,功蓋千秋。這個女子是他生前最喜歡的舞姬,就讓她跟曾侯一同去吧。 屈 原:老夫人,左徒多有冒犯。曾侯大人,國家元老,功蓋兩朝,理應厚葬。可是,老夫人,您看看,這個孩子尚且年幼,倘若她也是曾侯的家族,您也舍得把她活活地埋葬嗎? 老夫人:左徒大人,我求求你了…… [曾侯家族紛紛、哀求。 靳 尚:左徒大人.這樣下去恐怕要出事呀!起靈,起靈! 禮 官:起靈! 屈 原:慢!大王已授命于我制定《憲令》,我已把廢除殉葬寫入…… 靈 秀:(急忙制止)先生,記住您和大王的約定。為了千秋大業,何妨有一兩次小小的進退! 屈 原:如果連眼下一個美好的生靈都任其侮毀,還妄談什么天下百姓的安危!禮官,你們想要用這個姑娘殉葬,必須從我的尸體上踏過! 權貴乙:屈原!不要以為你贏得大王的恩寵,就可以肆意橫行,我這把寶劍早就想在你身上捅個千瘡百孔! 屈 原:好! 屈 原:孩子,走! 眾 人:左徒大人……不可以呀?饈竊畹腦嶗瘛? 屈 原:此事在大王那里我定有交待。曾侯的家族,我愿以重金將此女贖買。否則我等著你們來血洗我的家宅。走,孩子! [眾人議論著散去,只留下張儀、靳尚 張 儀:一場好戲啊,可惜結局令你心中不快! 靳 尚:張儀大人,剛才為什么你一言不發? 張 儀:我是秦國的使節,這是你們楚國的內政,我能說什么呢?不過你可曾留意上剛才屈原說的大王授命于他制定《憲令》…… 靳 尚:《憲令》? 張 儀:對,《憲令》!它才是這盤死棋中的活眼。 靳 尚:可恨屈原這狂徒,他和大王有莫逆之交,滿朝文武也拿他無可奈何。 張 儀:因為你們的滿朝文武,不過是些目光短淺的庸碌之輩,只知在方寸之間爭長奪短。
3.《屈原》歷史劇有什么
郭沫若曾寫過歷史劇《屈原》。
《屈原》是郭沫若影響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劇作。郭沫若以10天時間完成的5幕話劇劇作《屈原》于1942年4月由中華劇藝社在重慶國泰大劇院公演。此后曾在蘇聯和日本上演。這部作品被公認為是郭沫若歷史劇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一部。 芳華越劇團于1954年5月22日首演了該劇的移植本,馮允莊編劇,司徒陽導演,尹桂芳飾屈原、徐天紅飾張儀、許金彩飾南后、戴忠桂飾嬋娟、尹瑞芳飾宋玉。1954年,該劇參加華東戲曲會演,嬋娟改由戚雅仙扮演,劇中“誣陷”和“天問”兩折已為越劇經典。
1941年端午節,舉行了第一屆詩人節的慶祝活動。郭沫若在重慶《新華日報》發表文章說:“抗戰以來,由于國家臨到了相當危險的關頭,屈原的生世和作品又喚起了人們的注意。端午節的意義因而也更被重視了……” 1942年1月,郭沫若完成五幕歷史劇《屈原》,自元月二十四日起在《中央日報》連載十五天,四月二日起公演,引起巨大轟動,與今日之寂寥恰成鮮明對比。
縱觀全劇,屈原從來沒有主動做過什么事,除了罵張儀、罵南后,屈原始終是被動的,被陷害、被招魂、被囚禁、被解救……就連屈原最后出逃的方向都是衛士甲指引的。屈原在最后說:“好的,我遵從你(衛士甲)的意思。我決心去和漢北人民一道,就做一個耕田種地的農夫吧。”計謀比不過南后,城府比不過張儀,決斷比不過楚懷王,情操比不上嬋娟……一個遇到突發事故便異常憤怒,憤怒到發了瘋,甚至茫然無所適從的人,實在不像是一個地位顯赫的政治家,無意中流露出的懦弱和無所適從更與偉大的愛國詩人形象相去甚遠。
4.屈原課本劇劇本
《屈原》(一) 人物表 屈 原--執著理想、寧折不屈、人格輝煌的詩人 靈 秀--感情忠貞、智慧沉靜的少女 南 后--柔媚驕橫的貴婦、私重情濃的母親 張 儀--執著目的、不擇手段、多謀善辯的政治家 誠 實--雖有誠實卻無堅貞的人 楚懷王--志**狹、喜怒無常的君王 靳 尚--追逐權力的奴隸,身居高位的小丑 靈 慧--殉葬的生靈 漁 夫--一個世俗的老者 群 眾--若干 第一集 [渾天濁地的長江上,背負拖舟重荷的纖夫們艱難的前行。
他們從喉里、從心里發出悲涼高亢的呼號聲…… 旁 白:歷史上竟有這樣的奇跡,一個人的存在與死亡溶入了永恒的宇宙,結合于大自然的輪回,兩千多年來成為華夏子孫一代又一代的精神、品格的追求!創造這個奇跡的是一位詩人--屈原。讓我們回到兩千二百年前,聽一聽他的心聲…… [公元前約二八六年,楚國的都城郢都城里,左徒府前大街 [眾生哭嚎聲越來越大 誠 實:靈秀姐,你看,那邊來了一支送葬的隊伍……咦,那邊怎么又來一支送親的隊伍?靈秀姐,你怎么哭了? 靈 秀:誠實,你難道看不出來?這是殉葬啊! 誠 實:這就是用活人殉葬? 禮 官:(高呼)行禮!一拜、二拜、三拜,起靈! 誠 實:等一等,你們等一等…… 屈 原:停止這種慘無人道的殉葬! [眾聲音急停 屈 原:起來,孩子,難道你是自愿把青春奉獻給曾侯? 殉葬女:……不…… 屈 原:難道你迷戀那豪華的墳丘? 殉葬女:(不知所措,驚恐地搖頭)不…… 屈 原:那好,起來,跟我走。
[眾嘩然。 靈 秀:先生,不能,不能啊! 屈 原:與其為這無辜的生靈痛惜流淚,不如立即制止這種慘無人道的陋習常規! 禮 官:左徒大人,你這是干什么?! 屈 原:禮官,我要帶走這個姑娘。
禮 官:……那怎么行,她是曾侯的殉葬品! 屈 原:她是個有靈性的人。 權貴甲:用生靈殉葬是神圣的祖制! 權貴乙:它早已鐫刻在不容侵犯的鐘鼎! 權貴丙:用生靈殉葬是天經地義的! 屈 原:有這么多的金銀珠寶,難道還填不滿一個王侯的虛榮心,非要讓擁擠的墓穴,再去吞噬一個無辜的生命! 靳 尚:對,對,左徒大人說得有理,用生靈殉葬確實是慘無人道的陋習……可這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呀! 眾 人:(喧嘩)對呀。
靳 尚:左徒大人,不讓曾侯用生靈殉葬,他們龐大的家族恐怕不會答應。 眾 人:(怒潮般地吼起)不答應,我們不答應! 老夫人:左徒大人,曾侯是兩朝元老,功蓋千秋。
這個女子是他生前最喜歡的舞姬,就讓她跟曾侯一同去吧。 屈 原:老夫人,左徒多有冒犯。
曾侯大人,國家元老,功蓋兩朝,理應厚葬。可是,老夫人,您看看,這個孩子尚且年幼,倘若她也是曾侯的家族,您也舍得把她活活地埋葬嗎? 老夫人:左徒大人,我求求你了…… [曾侯家族紛紛、哀求。
靳 尚:左徒大人.這樣下去恐怕要出事呀!起靈,起靈! 禮 官:起靈! 屈 原:慢!大王已授命于我制定《憲令》,我已把廢除殉葬寫入…… 靈 秀:(急忙制止)先生,記住您和大王的約定。為了千秋大業,何妨有一兩次小小的進退! 屈 原:如果連眼下一個美好的生靈都任其侮毀,還妄談什么天下百姓的安危!禮官,你們想要用這個姑娘殉葬,必須從我的尸體上踏過! 權貴乙:屈原!不要以為你贏得大王的恩寵,就可以肆意橫行,我這把寶劍早就想在你身上捅個千瘡百孔! 屈 原:好! 屈 原:孩子,走! 眾 人:左徒大人……不可以呀!……這是曾侯的葬禮……! 屈 原:此事在大王那里我定有交待。
曾侯的家族,我愿以重金將此女贖買。否則我等著你們來血洗我的家宅。
走,孩子! [眾人議論著散去,只留下張儀、靳尚 張 儀:一場好戲啊,可惜結局令你心中不快! 靳 尚:張儀大人,剛才為什么你一言不發? 張 儀:我是秦國的使節,這是你們楚國的內政,我能說什么呢?不過你可曾留意上剛才屈原說的大王授命于他制定《憲令》…… 靳 尚:《憲令》? 張 儀:對,《憲令》!它才是這盤死棋中的活眼。 靳 尚:可恨屈原這狂徒,他和大王有莫逆之交,滿朝文武也拿他無可奈何。
張 儀:因為你們的滿朝文武,不過是些目光短淺的庸碌之輩,只知在方寸之間爭長奪短。
5.根據屈原的故事新編歷史劇可寫現代版或古代版(劇本)
旁 白:歷史上竟有這樣的奇跡,一個人的存在與死亡溶入了永恒的宇宙,結合于大自然的輪回,兩千多年來成為華夏子孫一代又一代的精神、品格的追求!創造這個奇跡的是一位詩人--屈原。
讓我們回到兩千二百年前,聽一聽他的心聲…… ——郭沫若 全體上臺介紹自己的角色 第一幕 屈原與嬋娟漫步橘園,共同朗誦《橘頌》 屈原:后皇嘉樹,橘徠服兮。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深固難徙,更壹志兮。 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圓果摶兮。 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精色內白,類任道兮。 紛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爾幼志,有以異兮。 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 嬋娟: 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
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 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
秉德無私,參天地兮。 愿歲并謝,與長友兮。
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歲雖少,可師長兮。
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屈原:楚國,我的國家,我愿為他獻出我的一切,哪怕是生命。
嬋娟:先生為國而生。無論先生作出什么決定,嬋娟愿意一直陪著先生。
屈原:讓你受苦了!嬋娟! 嬋娟:為了先生,這些都沒什么的。 屈原與嬋娟停下觀賞美景 屈原:多美的景,但愿楚國永遠有這樣的美景 嬋娟:是啊! 宋玉上 宋玉:先生,嬋娟,你們都在這兒啊! 屈原:是啊!這有我剛寫的一首詩,給你吧!一定要好好做人,報效國家! 宋玉: 謝謝先生!我會謹尊先生的教誨!做一個跟先生一樣正直、愛國的人! 楚國大殿 楚王:百官來說說對待目前秦國,齊國的方案吧 靳尚:臣以為我們應當和秦國結盟,不要中了齊國的計謀 宋玉:我同意大人的話 屈原:我不同意,大王,秦國虎視眈眈,明著想和我們結好,背后一定想除掉我們,不能和他們結盟. 楚王:既然意見不同,這件事以后再說吧 鄭袖斜坐在椅上,侍衛甲站在身后。
張儀上,站在幾步開外。太監(嗓音尖細):秦國丞相張儀到。
侍衛甲:宣張儀上殿 張儀向前走兩步: 秦國丞相張儀參見南后娘娘。 侍衛給二人倒茶,張儀喝了一口. 鄭袖:無事不登三寶殿,丞相此番前來,還帶了這么貴重的禮品,一定有重要的事吧. 張儀抬頭:娘娘英明,臣是為了秦楚友好而來,秦國想和貴國一起創作千秋大業,可是偏偏有人心懷鬼胎,要與我國打仗.此人居心叵測啊. 鄭袖笑,抬手在桌上(黑板)寫一字“原”道:丞相與本宮可想的是一人。
張笑:自然和娘娘想的一樣 齊下 第二幕 鄭袖和靳尚一起走(繞教室一周),侍衛甲乙跟后。 鄭袖:大夫才高八斗,讓我國日漸富強,可是現在的楚國卻有小人為非作歹,暗下與齊國聯盟,主張出戰秦國,想滅亡我國,實在是不可不除。
我心中悲切,卻又不知如何是好,只好請大夫相助。 靳尚:敢問娘娘所指的是何人? 鄭袖(怒):大人又何必揣著明白裝糊涂,我們是一條線上的螞蚱,如今之計是想辦法快快除掉屈原這大患,好保護你我的地位。
靳尚:娘娘息怒,臣已經想了一個絕妙的辦法,請娘娘側耳來聽。 靳尚一陣耳語,鄭袖喜。
靳尚下 鄭袖:宣屈原上見 太監(嘹亮):宣屈原上見 鄭袖對侍衛乙;快快告訴懷王,就說妾身有危險,趕緊趕來相見。 給侍衛幾兩銀子. 侍衛下,屈原上。
屈原:參見娘娘,不知娘娘叫屈原來有什么事 鄭袖向前走: 屈原 假裝腳滑跌倒,屈原扶鄭袖。 楚王上(后跟侍衛乙丙),大怒:好你個屈原,竟然敢調戲我的王后,真是膽大包天,免除官職,立刻押下去。
屈原(鞠躬) ;臣冤枉 ,是娘娘不小心滑了一下,臣為了娘娘的安全采取扶她的. 鄭袖(哭):他對臣妾心懷不軌,還花言巧語,說是為了臣妾的安全,而且他為非作歹,還要和齊國聯合,好滅亡我們楚國,大王明鑒,請為臣妾做主. 楚王:王后莫不是誤會了,屈原是一個高尚的人呀. 靳尚上:大王,王后所言句句是真,這是屈原私下與敵國串通的書信,請大王明鑒. 楚王看信,摔信怒 楚王:大膽屈原,你還有什么話好說.傳令下去,立刻召見張儀,與秦結好,把屈原免官,押下去 侍衛: 下官明白 齊下。
6.屈原的簡短故事
屈原的簡短故事有: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楚國自從被秦國打敗以后,一直受秦國欺負,楚懷王在秦國被押了一年多,追捕了回去,沒有多久就死在秦國。楚國人因為楚懷王受秦國欺負,死在外頭,心里很不平。特別是屈原,更是氣憤。他勸楚頃襄王搜羅人才,遠離小人,鼓勵將士,操練兵馬,為國家和懷王報仇雪恥。可是他這種勸告不但不頂事,反倒招來了令尹子蘭和靳尚等人的仇視。他們天天在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他們對楚頃襄王說:“大王沒聽說屈原數落您嗎?他老跟人家說:大王忘了秦國的仇恨,就是不孝;大臣們不主張抗秦,就是不忠。
楚國出了這種不忠不孝的君臣,哪兒能不亡國呢?大王,你想想這叫什么話!”楚頃襄王聽了大怒,把屈原革了職,放逐到湘南去。屈原抱著救國救民的志向,富國強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擠出去,簡直氣瘋了。
他到了湘南以后,經常在汨羅江(在今湖南省東北部,汨音mì)一帶一邊走,一邊唱著傷心的詩歌。
附近的莊稼人知道他是一個愛國的大臣,都挺同情他。這時候,有一個經常在汨羅江上打魚的漁父,很佩服屈原的為人,但就是不贊成他那愁悶的樣子。有一天,屈原在江邊遇見漁父。漁父對屈原說:“您不是楚國的大夫嗎?怎么會弄到這等地步呢?”屈原說:“許多人都是骯臟的,只有我是個干凈人;將多人都喝醉了,只有我還醒著。所以我被趕到這兒來了。”
漁父不以為然地說:“既然您覺得別人都是骯臟的,就不該自鳴清高;既然別人喝醉了,那么您何必獨自清醒呢!”屈原反對說:“我聽人說過,剛洗頭的總要把帽子彈彈,剛洗澡的人總是喜歡撣撣衣上的灰塵。我寧愿跳進江心,埋在魚肚子里去,也不能拿自己干凈的身子跳到污泥里,去染得一身臟。”
由于屈原不愿意隨波逐流活著,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終于抱著一塊大石頭,跳到汨羅江里自殺了。附近的莊稼人,得到這個信兒,都劃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水,哪兒有屈原的影兒。大伙兒在汨羅江上撈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屈原的尸體。漁父很難受,他對著江面,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屈原……
7.郭沫若的《屈原》歷史劇的介紹
《屈原》中愛國詩人屈原形象
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塑造了戰國時代楚國的政治家愛國詩人屈原的光輝形象。他的性格特征是熱愛祖國人民、堅貞不屈、勇于和種種危害國家的邪惡勢力作斗爭及詩人的氣質。屈原的政治主張是面對強秦的侵略,聯齊以抗秦。為此,遭到了南后的迫害,南后以“**宮廷”的罪名使他罷官。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屈原不是為個人榮辱,而是為國家的前途憂慮。他憤怒痛斥張儀。屈原的斗爭使南后老羞成怒,進行更的迫害,把屈原關在廟中,并陰謀毒死他。屈原憂國憂民的強烈情感,想火山巖漿。寫出了震撼人心的“雷電頌”,“雷電頌”是對黑暗勢力的憤怒詛咒,是對毀滅黑暗勢力的光明與力的歌頌。表現了屈原崇高的內心世界:痛恨黑暗、追求光明,不屈的斗爭精神和詩人的氣質。結尾屈原隨衛士到漢北人民中間去,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屈原》的浪漫主義特色和詩情
作者大膽地提出了“失事求似”的歷史創作原則,如劇中將屈原坎坷的一生濃縮在一天里展開,創造了嬋娟形象,以“**宮廷”向屈原問罪等等,都參合著作家的大膽的藝術想象,藝術真實與歷史真實的統一。
根據歷史可能性的原則舍棄了人物某些非必然的生活情節而突出其精神,從而將人物理想化。如屈原潛到漢北以圖再起。噴發式的感情表達方式和大開大闔的戲劇沖突的結合,如《雷電頌》。
簡述《屈原》的現實戰斗意義:
《屈原》作為具有浪漫主義特色的歷史劇,其主題則是富有戰斗性的。因此抗戰時期的現實,和屈原時代的歷史有著驚人相似之處。這表現在:劇作中屈原堅持齊楚聯盟團結抗秦,反對強秦妥協的精神,具有堅持抗戰,反對妥協;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的現實意義。屈原的詛咒黑暗、呼喚光明的“雷電頌”,更是喊出了國統區人民的心聲,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應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