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拉的介紹
考拉 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考拉”(Koala),柔軟的絨毛,憨厚天真的眼神,滑稽笨拙的動作,像是擺在玩具店里的毛公仔,奇趣又可愛,被譽為“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從童話里走出來的動物” 在澳大利亞,人們親切地把無尾樹熊稱為"懶漢"。
因為這種動物非常懶惰,喜歡大白天在樹上呼呼大睡。無尾樹熊又叫考拉,它源于澳洲土著語KOALA,意思是"無水"或"不喝水"的動物。
無尾樹熊是澳大利亞原產珍奇動物,一位法國動物學家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帶有育兒袋的熊"而實際上無尾樹熊并不屬于熊類動物。 考拉(Koala):又名樹袋熊、無尾熊,是一種樹棲有袋動物,分布于澳大利亞東南部干旱森林中,只吃桉樹葉。
耳有毛叢,鼻子裸露,無尾巴。成年體重8-10公斤,每產一子,幼崽出生時僅5.5克重,在袋內哺乳6個月,以后數月騎在母親背上繼續成長。
到3-4年性成熟,壽命約20年,喜歡獨處生活,夜間活動。 在澳大利亞,樹袋熊像中國的熊貓一樣,被視為國寶。
人們把它們可愛的形象鑄在價值200澳元的金幣上。澳大利亞人把澳洲特有的動物視為重要的旅游資源之一,樹袋熊即是最有名的旅游形象大使。
新南威爾士州旅游局還印制了可愛的樹袋熊宣傳廣告,另外,栩栩如生的樹袋熊玩具也是澳洲獨有的旅游紀念品 無尾樹熊一般體長約60-120厘米,體重在15-30公斤左右。它的皮毛厚而長,背上的毛呈棕灰色,腹部的毛為淡黃色。
生有兩只大而圓的耳朵,一對黑黑的小眼睛和長而黑亮的鼻子。無尾樹熊的前肢較長,后肢較短,行走緩慢,不適合在地上生活。
但它的前爪鋒利,爬樹很快。它前爪中的拇指與其他相連的幾個指相互配合,可以抓拿東西。
無尾樹熊用它的第二、第三指梳理毛發。無尾樹熊沒有尾巴,臀部的皮毛厚而密,便于它坐在樹上。
這種動物的嗅覺和聽力都很敏銳,平衡能力很強,非常適應樹上的生活。 無尾樹熊是樹棲動物,它喜歡獨居,也沒有固定的窩,大部分時間是在樹上度過的。
這種動物屬夜行動物,白天睡覺,到晚上才出來覓食。它很少下地活動,下地也是為了從一棵樹移到另一棵樹上去。
無尾樹熊以食桉樹葉為生,偶爾也吃些嫩草和樹皮。它從桉樹葉里攝取脂肪和體內所需水分,所以它很少下樹找水喝,每只成年無尾熊一天能吃一公斤以上的桉樹葉。
它除了很少喝水外,另一大特點是非常貪睡,每天平均至少要在樹上睡15-19個小時。但它的平衡能力很強,即使在樹上睡著了,也可以使終保持著一個平衡的姿勢,絕不會輕易掉下來。
澳大利亞人對無尾樹熊有著特殊的感情。聯邦政府規定,每年10月20日為澳大利亞全國無尾樹熊日。
每逢這一天,人們自發地組織起來,以各種方式開展挽救這種動物的活動。在無尾樹熊較多的地區,有專門的科研人員、精心護理因意外而受到傷害或患病的無尾樹熊。
在澳大利亞一些野生動物保護區里,人們常常看到小無尾樹熊趴在媽媽背上那可愛的形象。有趣的是,無尾樹熊膽小,一受到驚嚇就連哭帶叫,聲音好像剛出生不久的嬰兒。
無尾樹熊性情溫馴,行動遲緩,從不對其他動物構成威脅。它的長相滑稽、嬌憨,是一種惹人喜愛的觀賞動物。
2.考拉介紹
樹袋熊又叫考拉、無尾熊、可拉熊, 學名Phascolarctos cinereus 英文:Koala 來源于古代土著文字,意思是"no drink".因為考拉從他們取食的桉樹葉中獲得所需的90%的水分,而它們只在生病和干旱的時候喝水. 生活在澳大利亞,是澳大利亞奇特的珍貴原始樹棲動物,屬哺乳類中的有袋目樹袋熊科。
分布于澳大利亞東南部干旱森林中。 【外形特征和習性】 樹袋熊身體長約70-80厘米,成年體重8-15公斤,性情溫順,體態憨厚,長相酷似小熊,有一身又厚又軟的濃密灰褐色短毛,**、腹部、四肢內側和內耳皮毛呈灰白色, 生有一對大耳朵,耳有毛叢,鼻子裸露且扁平,沒有尾巴,這是因為它的尾巴經過漫長的歲月已經退化成一個“座墊”,因而能長時間舒適瀟灑地坐在樹上。
它四肢粗壯,尖爪銳利,長而彎曲,它的爪尖利,每只五趾分為兩排,一排為二,一排為三,善于攀樹,且多數時間呆在高高的樹上,就連睡覺也不下來。以桉樹葉和嫩枝為食,幾乎從不下地飲水,這是因為樹袋熊從桉樹葉中得到了足夠的水分,因此,一般很少飲水,所以當地人稱它“克瓦勒”,意思就是“不喝水”。
樹袋熊的懷孕期為35天,每胎只產一仔,剛生出來的小熊不足一寸,體重僅5.5克重,在母親背上的育兒袋中生活6個月后爬到母親的背上生活,當幼崽長到1歲時便會離開母親獨立生活。到3-4年性成熟,壽命為20年左右。
樹袋熊獨居,它們一生的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桉樹上,但偶爾也會因為更換棲息樹木或吞食幫助消化的礫石下到地面.它們的肝臟十分奇特,能分離桉樹葉中的有毒物質.桉樹葉是他們唯一的食物. 樹袋熊通過發出的嗡嗡聲和呼嚕聲交流,也會通過散發的氣味發出信號. 除了猛禽外,樹袋熊幾乎沒有其他的天敵. 白天,樹袋熊通常將身子蜷作一團棲息在桉樹上,晚間才外出活動,沿著樹枝爬上爬下,尋找桉葉充饑。它胃口很大,食路狹窄,非桉葉不吃。
雖然澳大利亞有300多種桉樹,可樹袋熊只吃其中的12種 。它特別喜歡吃玫瑰桉樹、甘露桉樹和斑桉樹上的葉子 。
一只成年樹袋熊每天能吃掉1千克左右的桉樹葉。桉葉汁多味香,含有桉樹腦和水茴香萜,因此,樹袋熊的身上總是散發著一種馥郁清香的桉葉香味。
3.介紹一下考拉
考拉 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考拉”(Koala),柔軟的絨毛,憨厚天真的眼神,滑稽笨拙的動作,像是擺在玩具店里的毛公仔,奇趣又可愛,被譽為“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從童話里走出來的動物”在澳大利亞,人們親切地把無尾樹熊稱為"懶漢"。
因為這種動物非常懶惰,喜歡大白天在樹上呼呼大睡。無尾樹熊又叫考拉,它源于澳洲土著語KOALA,意思是"無水"或"不喝水"的動物。
無尾樹熊是澳大利亞原產珍奇動物,一位法國動物學家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帶有育兒袋的熊"而實際上無尾樹熊并不屬于熊類動物。考拉(Koala):又名樹袋熊、無尾熊,是一種樹棲有袋動物,分布于澳大利亞東南部干旱森林中,只吃桉樹葉。
耳有毛叢,鼻子裸露,無尾巴。成年體重8-10公斤,每產一子,幼崽出生時僅5.5克重,在袋內哺乳6個月,以后數月騎在母親背上繼續成長。
到3-4年性成熟,壽命約20年,喜歡獨處生活,夜間活動。在澳大利亞,樹袋熊像中國的熊貓一樣,被視為國寶。
人們把它們可愛的形象鑄在價值200澳元的金幣上。澳大利亞人把澳洲特有的動物視為重要的旅游資源之一,樹袋熊即是最有名的旅游形象大使。
新南威爾士州旅游局還印制了可愛的樹袋熊宣傳廣告,另外,栩栩如生的樹袋熊玩具也是澳洲獨有的旅游紀念品無尾樹熊一般體長約60-120厘米,體重在15-30公斤左右。它的皮毛厚而長,背上的毛呈棕灰色,腹部的毛為淡黃色。
生有兩只大而圓的耳朵,一對黑黑的小眼睛和長而黑亮的鼻子。無尾樹熊的前肢較長,后肢較短,行走緩慢,不適合在地上生活。
但它的前爪鋒利,爬樹很快。它前爪中的拇指與其他相連的幾個指相互配合,可以抓拿東西。
無尾樹熊用它的第二、第三指梳理毛發。無尾樹熊沒有尾巴,臀部的皮毛厚而密,便于它坐在樹上。
這種動物的嗅覺和聽力都很敏銳,平衡能力很強,非常適應樹上的生活。無尾樹熊是樹棲動物,它喜歡獨居,也沒有固定的窩,大部分時間是在樹上度過的。
這種動物屬夜行動物,白天睡覺,到晚上才出來覓食。它很少下地活動,下地也是為了從一棵樹移到另一棵樹上去。
無尾樹熊以食桉樹葉為生,偶爾也吃些嫩草和樹皮。它從桉樹葉里攝取脂肪和體內所需水分,所以它很少下樹找水喝,每只成年無尾熊一天能吃一公斤以上的桉樹葉。
它除了很少喝水外,另一大特點是非常貪睡,每天平均至少要在樹上睡15-19個小時。但它的平衡能力很強,即使在樹上睡著了,也可以使終保持著一個平衡的姿勢,絕不會輕易掉下來。
澳大利亞人對無尾樹熊有著特殊的感情。聯邦政府規定,每年10月20日為澳大利亞全國無尾樹熊日。
每逢這一天,人們自發地組織起來,以各種方式開展挽救這種動物的活動。在無尾樹熊較多的地區,有專門的科研人員、精心護理因意外而受到傷害或患病的無尾樹熊。
在澳大利亞一些野生動物保護區里,人們常常看到小無尾樹熊趴在媽媽背上那可愛的形象。有趣的是,無尾樹熊膽小,一受到驚嚇就連哭帶叫,聲音好像剛出生不久的嬰兒。
無尾樹熊性情溫馴,行動遲緩,從不對其他動物構成威脅。它的長相滑稽、嬌憨,是一種惹人喜愛的觀賞動物。
4.考拉的介紹
樹袋熊樹袋熊又叫考拉、無尾熊、可拉熊,學名:Phascolarctos cinereus 英文:Koala bear來源于古代土著文字,意思是“no drink”。
因為樹袋熊從他們取食的桉樹葉中獲得所需的90%的水分,而它們只在生病和干旱的時候喝水。樹袋熊每天18個小時處于睡眠狀態中文名稱: 樹袋熊 別稱: 考拉、無尾熊、可拉熊 二名法: Phascolarctos cinereus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綱: 哺乳綱 亞綱: 后獸亞綱 目: 有袋目 科: 樹袋熊科 屬: 樹袋熊屬 分布區域: 澳大利亞 保護級別: 無危。
5.考拉的簡介外加生活習性和興趣愛好
考拉是澳大利亞特有的珍稀動物,17世紀歐洲人踏上這片土地之后,這種憨態可掬的小動物曾經遭遇了滅頂之災。上個世紀20年代,澳大利亞人開始建立專門的自然保護區,設法恢復考拉種群。如今80多年過去了,考拉在澳大利亞南部的袋鼠島 ”上繁衍生息;不過這座島上的許多珍稀植物卻因此而遭了殃,這也使得那里考拉的命運發生了轉變。 袋鼠島是澳大利亞的第三大島,面積約4500平方公里,與澳洲大陸隔海相望,是眾多野生動植物的世外桃源。不過,考拉并不是這座島嶼的原著民,而是由人類送到這里安居樂業”的。雖然考拉的繁殖能力不高,但由于島上氣候適宜,植被茂盛,而且沒有食肉動物,因此袋鼠島上的考拉種群得到了出人意料的壯大。這引起了眾多生態學家的關注。 由于考拉相當挑食,喜食熱量極低的桉樹和膠樹的嫩葉,這使得它們必須大量覓食才能維持生存,因此專家評估,袋鼠島上的植被最多只能養活一萬只考拉。這樣植被才能在考拉的狼吞虎咽中有所喘息,進行再生和繁殖,從而維持小島上脆弱的生態平衡。然而事實是,袋鼠島上很多被考拉看上的植被已經消失,比如世界珍稀物種嗎哪膠樹。專家們認為,袋鼠島目前的情況十分危急,要不了多久,就可能出現樹林成片死亡的局面,而那時,考拉等野生動物也難逃餓死的命運。而要想恢復那里的生態平衡,沒有個幾百年是不可能實現的。為了避免一場已經被預見的生態災難,自然保護區成立了考拉數量控制工作組,他們的任務就是捕捉考拉,幫它們搬家。 捕捉考拉并不是一件困難的工作,因為這種笨拙的小動物總是趴在樹上呼呼大睡,人們很容易發現它,而且這些頭腦不太靈活,四肢又欠發達的家伙也不懂得逃跑,工作人員只需用掛著繩結的長桿套住它的頭,然后搖晃彩旗把它從樹上趕下來,抓考拉的工作就大功告成了。接著,獸醫會給考拉做體,同時進行各種必要的免疫注射。此時,這些小家伙會被詳細登記在冊,做上識別標記。所有的工作完成后,考拉將被送往澳大利亞大陸放生,在那里它們將開始新的生活。目前,已經有4000多只考拉順利搬家,它們的離去使袋鼠島的植被獲得了休養生息的機會,而考拉種群自身也躲過了一場災難。 以桉樹葉為食的考拉一身粗硬的短毛,性情溫和,行動笨拙,憨態可掬;整日里除了吃便是睡,即使醒著也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樣,十分惹人喜愛。曾有一篇介紹考拉生活習性的文章說,醒了就餓,吃飽就困的考拉練就了一身開源節流”的本領,因為桉葉并無多少營養成分,為維持體能所需,考拉每日必須大量嚼食,其余時間便減少活動抱著樹干打盹。
6.誰介紹一下考拉= =
樹袋熊又叫考拉、無尾熊、可拉熊, 學名Phascolarctos cinereus 英文:Koala 來源于古代土著文字,意思是"no drink".因為考拉從他們取食的桉樹葉中獲得所需的90%的水分,而它們只在生病和干旱的時候喝水.
生活在澳大利亞,是澳大利亞奇特的珍貴原始樹棲動物,屬哺乳類中的有袋目樹袋熊科。分布于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尤加利樹林區。
考拉雖然叫做無尾熊,但大家不要被名字誤導,考拉不屬于熊類,最簡單地說,熊是冬眠的,但是考拉是不冬眠的。這充分說明考拉不是熊。 同一物種的定義,是在自然條件下自由交配能產生可育后代。一只考拉和一只熊,如果能交配,也不能產生可育后代。因此,考拉和任意一種熊都不屬于同一物種。
樹袋熊身體長約70-80厘米,成年體重8-15公斤,性情溫順,體態憨厚,長相酷似小熊,有一身又厚又軟的濃密灰褐色短毛,**、腹部、四肢內側和內耳皮毛呈灰白色, 生有一對大耳朵,耳有毛叢,鼻子裸露且扁平,沒有尾巴,這是因為它的尾巴經過漫長的歲月已經退化成一個“座墊”,因而能長時間舒適瀟灑地坐在樹上。它四肢粗壯,尖爪銳利,長而彎曲,它的爪尖利,每只五趾分為兩排,一排為二,一排為三,善于攀樹,且多數時間呆在高高的樹上,就連睡覺也不下來。以桉樹葉和嫩枝為食,幾乎從不下地飲水,這是因為樹袋熊從桉樹葉中得到了足夠的水分,因此,一般很少飲水,所以當地人稱它“克瓦勒”,意思就是“不喝水”。 但這和它生活的環境有關,澳大利亞土地比較貧瘠,所以桉樹攝入的營養物質比較少,而考拉正是以這種樹為食,自然而然,考拉從桉樹中得到能量也相對稀少,因此,它們必須要減少自己的活動量,來儲存更多的熱量幫助它們生存,而且,考拉很喜歡曬太陽,經常爬在樹上不動.
考拉棲息于澳大利亞東部沿海的島嶼、高大的桉樹林以及內陸的低地森林等各種環境。然而,數百萬年前,考拉的祖先卻是生活在熱帶雨林中,長期的進化,使得考拉逐漸地退出了原有的棲息環境。野生的考拉只會在適合其居住的地方出現,其中有2個重要的因素必不可少,其一是居住地必須有考拉首選采食、并有適宜的土壤和降雨來保證生長的樹種(包括非桉樹樹種)存在,其二是早已有其它的考拉在此定居。
研究表明,即使已知曾被考拉選擇用作食物的樹種存在,都不能保證考拉種群數量的穩定,除非有考拉首選的或特別喜歡的1、2種樹分布于該地區。
所以,這就是僅僅種植考拉一般能采食的樹種并不是個好主意的原因,為恢復考拉的棲息環境而遺漏種植關鍵樹種,往往只會徒勞地浪費時間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