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育兒心得簡短的句子
簡短的育兒心得體會一
我們班的家銘小朋友非常地可愛,是從拖班升上來的,可能是因為年齡偏小的原因吧,每天上幼兒園都要哭上一頓,因此媽媽也非常頭痛,總是跟老師說:“我家寶寶怎么總是要哭,小班也是一樣。”其實家銘只是養成了一個習慣,當他知道媽媽要送他來幼兒園時,他就知道會很長時間看不見媽媽,就會以哭來宣泄自己的情緒,當我和他說:“家銘別哭了,呆會我打電話給媽媽,叫媽媽早點來寶寶,媽媽就會很早來接寶寶的。”這時他又會停止哭鬧,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剛剛升入大班的寶寶自理能力稍弱,總是希望身邊有大人,要是你一但離開,寶寶又會哭起來。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采取應急措施,家長們也不需為此事擔心寶寶身體之類的,因為寶寶哭其實也是個鍛煉的過程、宣泄的過程,也是幼兒表達情緒的一種,家長要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待與兒女之間的關系,把這種溺愛,寵愛轉化成理智的愛,客觀的愛,愛的太狹小,不但使家長身心交瘁,也剝奪了孩子自身發展的空間,家長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如果孩子的需要是正確的,我們一定要給予滿足,但如果是無理的,就要制止。、
面對一些膽小、愛哭幼兒問題,我們應采取以下幾點策略:
1、冷處理:面對幼兒一些無原則的要求,家長要堅持不同意或不理會,讓幼兒放任的哭,待幼兒冷靜下來之后。再與她分析為什么沒有滿足她的原因,并要求她下次不許提出這種無理的要求。
2、條件對換法:如果孩子哭鬧不止的話,可以先答應她的條件,但同時也要求他答應你一個條件并告訴他如果她的事沒做到就會有一個很嚴重的后果,當然我們成人所要求的一定要是孩子能夠辦到的,比如下次你見到某某小朋友要打招呼等,以次來進行交換,另外我們答應她的事也一定要做到,這樣才有信服力,以此來改善孩子任性脾氣大的特點。、
3、分散注意法:這點很重要也很有用,在孩子哭鬧時,家長可用分散法來引導孩子,例如她平時愛聽故事愛做的一些事,都可以現在用上來打消她剛才不合理的想法以及做法。
4、鼓勵法:鼓勵和表揚永遠是培養一株小苗最優質的沃土,在鼓勵和賞識的氣氛下,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信,與您會越來越貼心,當你們的心近了,孩子則更愿意與你交流,你的想法,她會更愿意采納,孩子也會變得更溫和,當她與小朋友友好相處時,當她不再隨便哭鬧時,當她很勇敢的和別人打招呼時,你都可以說“孩子,你真棒,媽媽很喜歡你現在的樣子”相信孩子們會高興的重復做這些事情,知道行為定型為止。
相信有了以上幾個方法,我們一定能改變一些孩子愛哭愛鬧的問題,主要還需通過老師和家長,我們大人的一顆愛心去感化他們,讓他們感受愛是關鍵,也讓寶寶們開開心心地度過每一天。
2.育兒心得中班的怎么寫
這是陽泉艾法薇爾幼兒園的一份中班一份育兒心得,歡迎交流!
老師分好了飯,小朋友要吃飯了。今天采取了“現場播報”的方法:“小杰張開了大嘴巴把勺子里的飯全部送到了嘴巴”“帥帥馬上就要吃完了”“小魚兒開始大口吃菜了”突然聽到小付說話,也立馬現場播報:“我聽到了小付的聲音”,小付立刻就靜悄悄地吃飯,整個進餐過程幼兒都保持安靜的進餐。吃完孩子們都把餐盤送回原位并且把椅子擺回,小雨來到我的跟前很高興地說:“老師我把飯全吃完了!”我及時給予鼓勵:“你真棒!將來一定能長的又高又大,來老師抱抱。”說完我抱起她,她在我懷里笑了
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大多是自幼逐漸培養的。我班幼兒的進餐習慣一直不好,不是坐在小椅子上歪歪扭扭的坐著,交頭接耳的聊天,東張西望磨磨蹭蹭的就是不想吃,造成的后果是幼兒吃不好,糧食浪費嚴重衛生也很難清掃。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們很久,突然想到用“現場播報”的方式來激勵幼兒是否效果能好些?于是采取了這個方法,沒想到效果特別明顯,每位幼兒都想爭當第一,所以進餐過程變了,不再撒飯也不再聊天。不過幼兒進餐的環境應該是安靜的,在孩子逐漸變好的飲食習慣我們會把這個方法改善。
陽泉艾法薇爾幼兒園
3.育兒心得簡短的句子
1、信任的態度家長要對孩子表現出信任的態度,如果孩子想做某件事情,家長應表現出信任的態度,相信孩子能夠把事物做好,而不是不屑和諷刺,這樣會讓孩子不自信。
2、尊重的態度別看孩子小,但從三歲起孩子就有自我意識,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了,所以家長們應該用尊重的態度對待孩子,當孩子有不同的想法和要求時,家長要接受孩子的建議,比如上什么課外班了,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喜歡的。3、商量的態度家長要想讓孩子做事情,最好不要用命令的語氣,而應該采取商量的態度,讓孩子感受到自已被家長尊重。
如果用命令的語氣,反而會事得其反,讓孩子厭煩做這件事情。4、贊賞的態度當孩子把事情做的很好的時候,家長應該用贊賞的態度表揚孩子,這樣孩子就會更加的自信,當家長的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多贊賞,這樣孩子就會越來越好,也會越快樂。
5、鼓勵的態度當碰到孩子遇到銼折,做錯事情的時候,家長們應當多多鼓勵,幫助孩子在失敗中尋找原因,積累經驗。而應該少責備孩子,這樣孩子才會快樂成長。
二、育兒正能量句子1、學與勤、悟,讓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來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2、知教育者,與其守成法,毋寧尚自然;與其求化一,毋寧展個性。
3、陪伴的關鍵是心靈,隨時關注孩子的成長,而不是做孩子的監工!4、當孩子情緒波動時,愚蠢的父母責備孩子,聰明的父母關愛孩子。5、用心去愛,用愛去教,和孩子一起成長,享受每天的幸福和快樂。
6、母愛是人世間最神圣的感情,應為這種感情最沒有利祿之心摻雜其間。7、懂得尊重自己的人,也會懂得尊重別人,這包括尊重自己的孩子在內。
8、不因孩子房間里或者桌面上很亂而責罵他,只要這與他的創作活動有關。9、養育孩子就像澆花一樣,用心呵護,跟他建立起一種心靈相通的默契感。
10、在家庭教育中,努力去營造快樂鼓勵的氣氛,讓孩子有實現感和成就感。三、四種育兒方法最不靠譜 1、把自己的夢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就像生命的延續一樣,很多父母把自己年輕時未能實現的事情當成夢想要轉移到孩子身上,最常見的是小時候如果父母家境比較貧困的,更容易使用這種育兒方法,父母這時候通常會說“不想讓你吃苦”、“是為了你好”之類的話,而忽略了孩子是不是能夠承擔你的夢想,是不是想走你規劃好的路線。
2、總拿孩子和別人家的對比“你看某某的孩子考試得了第一”、“你看某叔叔/阿姨的女兒這次拿了比賽冠軍”……這是典型的中國式家庭對比教育,父母總拿別人家的孩子來說事,認為這樣自家的孩子就會受到刺激,進而發憤圖強,超過對方,殊不知家長這樣的激勵方式更多是反效果的,讓孩子更消極厭煩。3、當成“小皇帝”寵愛隨著計劃生育的實行,以往成群絕對的孩子滿地爬已經成為歷史,現在的孩子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寶貝,甚至養成一個愛搞破壞、不守規矩的“熊孩子”。
因為家長的一應具求和縱容讓寶寶的自我意識膨脹,使寶寶以自我為中心的發展,從而變得驕縱、蠻橫。4、逗孩子玩爸媽經常對吵鬧的寶寶說的一句話就是“再不乖就讓壞人/警察叔叔抓走”,讓寶寶害怕從而停止吵鬧,這樣寶寶會處在一種隨時會被人抓走的恐懼中,但家長卻對此招樂此不疲。
父母對于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父母的觀念會影響孩子的觀念,如果你傳遞給孩子的是自己很棒的觀念,孩子會變成一個很積極的人,如果你傳遞給孩子一個自己很差的觀念,孩子就會自卑,消極。在撫育孩子之前,夫妻一定要學習怎么當一個好父母,不要以自己也是個新手給自己犯的錯誤找借口,現在學習的機會這么多,用心學自己總能夠學會。
4.幼兒園育兒心得怎么寫
幼兒園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賀今年4歲了。
這幾年也積累了一些育兒心得,以下我就從五方面談談自己幾年來的育兒心得: 一、先傾聽再出主意 孩子會經歷很多“危急時刻”,并非我們想象中的那么無憂無慮。不僅要幫孩子走過這段時刻,而且幫助她消化理解害怕、生氣、失望、尷尬、傷心這些情緒,對于父母來說是很關鍵的。
先是應該多傾聽孩子,確定她的感受,然后再充當軍師,這樣孩子會學會在困境中和他人溝通,更有自主性。 二、每天都會跟孩子說一次“我愛你”,每天都會給孩子一個擁抱 我跟好好爸爸約定好,每天都要跟好好說一次“我愛你”,無論是什么時候都行,有時候是她剛睡醒,有時候是晚上要睡覺的時候,有時候是去接她放學的路上。
這時候,孩子也會笑瞇瞇的跟我或者她爸爸說“我也愛你”。我們總認為愛是應該用行動來表示的,但是,為了讓孩子知道怎樣去表達,我們還是應該要常常虛實結合一下。
三、善用表揚和鼓勵 由于好好吃飯有包飯的習慣,而且吃一口飯要非常久的時間,以至于吃頓飯要一兩個小時的時間,我每次喂飯都催她要吃快點,不能慢吞吞的,再后來我就只有夸獎她了,她吃進一口我就表揚一下。可是到現在已經夸成了習慣,她也不以為然,無所謂了。
所以,家長一定不要濫用表揚,如果把孩子每天正常該做的事(像自己收拾玩具、走路之類)都拿來表揚,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會把它當做謀取利益的交換條件,或是要挾家長的資本。 好好的膽子不夠大,很多時候很多事都不敢嘗試。
在家的時候什么事都依賴我們給她做,這樣什么事都指望我們怎么行呢?我跟我老公就在很多時候試著鼓勵她,她平時在家也喜歡畫圖畫剪紙,可她拿著筆又不知怎么畫,于是就老叫“媽媽你給我畫”,我就把筆拿在她手上,鼓勵她說“你一定會畫得比媽媽好”就聽了這句話,她會很快的畫好。現在她已經會拿著筆沒事就畫,畫圓呀,三角形,還會一一把畫的圖案剪出來。
四、避免批評和指責 過多的批評和指責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是沒有好處的。特別是當已經有人對某件事向她提出批評的時候,再在旁邊橫加指責,我認為是非常錯誤的,那樣會很傷孩子的自尊,從而產生逆反心理。
這種時候,就應該心平氣和地、耐心地教育她,先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她自己對故事中的行為進行評判,然后將故事中的行為與他的行為進行對比,讓她知道自己的過錯,最后表揚一番她的長處,告訴她這件事雖然做錯了,但是沒關系,只要能改正你還是和以前一樣棒,是個大家都喜歡的好孩子。那樣不僅使她找回自信,還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后一定會改正的。
五、讓孩子幫忙做事 平時在家我總是讓好好做一些在餐前擺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力的雜事,有時在我洗東西時,就會讓她幫我端只小凳子。這些事可能在我們家長眼里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就是這種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才能陪養出具有良好習慣的人,只要我們多留心這種小事,就會讓孩子收益一生。
以上只是我個人一點初淺的育兒心得,相信各位家長朋友一定有比我更好的育兒方法。當然,教育孩子更需要整個家庭齊心合力,一致教育,同時還要配合幼兒園老師,做到家園共育,才能使我們的孩子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發展。
第二篇:幼兒家長育兒心得 時間過得真的很快,愷愷在幼兒園學習已經二年了,明年就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作為家長的我們在幼兒階段的教育宗旨是: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能養成好的生活和好的學習習慣,倒不是說要在幼兒園一定要學到什么知識。
既想讓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又要豐富孩子各種各樣的知識,這并非是件容易的事,那樣對孩子包袱也重。以下是我們個人的一些心得:一、注意聆聽孩子關于他自己的事 家長關心孩子,不僅用眼“看”,而且要用耳“聽”。”
“聽”就是要鼓勵孩子多談自己的事(幼兒園及他身邊的事),通過“聽”聽到他的心聲從而正確引導孩子。二、鼓勵為主、批評為輔 孩子是需要鼓勵,鼓勵就是動力。
每當孩子有一些進步時,我們都會極力鼓勵他,這樣他就會很高興,自信心大增。錯誤時,比如說謊等等,我們還是要對他嚴厲的批評。
同時也會聽他為什么要這樣做的原因,告訴他是不對的,不可以這樣做。三、要擁有一顆童心 和孩子在一起,像孩子一樣的和他玩,融入到他的世界。
跟孩子一起做一些游戲,做手工等等。要擁有一顆童心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不要敷衍了事應付他。
以上是我在教育孩子上的一些體會。“說說容易做做難”,我們對孩子教育往往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望老師給予更大的指教,共同讓孩子得到更大的進步。
第三篇:幼兒園家長育兒心得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爸爸媽媽?不單單是物質方面就可以了,寶寶教育方面是做一名合格爸媽的重要面,“棍棒底下出孝子”已經是上世紀的事情,現如今如何科學的育兒才是讓寶寶贏在起跑線上的關鍵。下面兩個例子講的是幼兒園家長育兒心得,各位不妨參考下:舉例一:寶寶無理取鬧時,不可心軟改變立場 寶寶要什么東西時,如果是又哭又鬧的話,不管這件東西是不是他很想需要的,這時候不能給他,給他的話是鼓勵他,到后邊哭鬧成了一種武器。
還比。
5.幼兒園中班育兒知識有哪些
幼兒園中班的小朋友年齡段一般處于5~6歲這一階段,這個時期孩子的模仿能力和學習能力都相對較強,而且他們的好奇心也在這個時候表現地較為突出,所以,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幼兒園中班育兒知識有哪些。
無論是做為幼兒園方面還是家庭方面,都要掌握以下這一階段孩子各方面的發育特點,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掌握相關的育兒知識。
這個時期的寶寶平時對于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所以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除此之外,中班的孩子情緒容易波動,任性調皮。
鼓勵孩子
這對于中班時期的孩子是非常關鍵的,因為他們對于師長的依賴性還是比較強,因此很容易會出現畏懼困難,不敢嘗試的情況。因此,鼓勵在這個時候就尤為重要了。
獨立做事
不管事情有多難,可以不妨讓孩子先去嘗試,做到怎么程度就算什么程度,然后及時地予以稱贊,讓他們充分建立起自信心。這樣不僅養成了孩子勤于動手的好習慣,而且還培養了他們良好的自信心。
模仿力強
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有著驚人的模仿能力,家長不可小覷。因為這說明孩子有著比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會注意觀察所模仿對象的特點,也是自我能力的一種表現。
發揮主觀能動性
大部分家長覺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所以無論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主張,其實這是不利于孩子成長的,做為父母,就是要適當地對孩子放手,讓他們發揮自己的選擇權,這同時也是避免孩子日后出現優柔寡斷。
所以,幼兒園中班孩子的教育還是要慎重的,首先要對孩子的性格特點進行了解,其次要抓住孩子的優勢,以幫助他們成為更加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