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有什么社會新聞
大連強風吹得倆航班備降桃仙04-05 06:30
男子為紀念結婚24周年
送妻子**花惹惱對方05:50
湖北襄陽8歲男童被卡墻縫 消防官兵拆墻救人(圖) 09:53
73歲老漢迷上電腦樂當宅男
女兒奇招逼其走出家門11:49
小區住戶5樓玻璃兩度遭“槍擊” 彈孔清晰可見 10:51
男子分手覺得太冤 向前女友索錢未果駕車撞對方 01:58 三小伙深夜偷盜倉庫 臨走不忘給門換新鎖 08:42 流浪狗咬傷人 喂養者被判賠償3萬元05:51 小偷入室盜竊順便洗個頭 房東叫回房客抓賊 08:32 校園內燒毛竹濃煙威脅周邊小區 消防滅火卻遭阻攔 04-06 22:00
朱家角湖畔重現修躒民俗07:30 南昌縣八月湖路附近一工地男子持“槍”搶劫
眾保..04-05 07:09 柳巖清晨曬素顏照 網友:嚇人,真沒認出來(圖) 04-06 08:08 專家:純種血緣交流對于保護東北虎至關重要 11:10 男子因工資未發借酒消愁
駕車撞紅綠燈桿賠3萬10:54 借了4000元買的“神藥”竟是決明子
保姆阿姨很傷..08:32 寧夏將全面推行“先住院后付費”診療服務模式 10:15
2.寫一篇關于社會新聞,要有新聞的五個部分
在2008年5月12日的14點28分,我國的四川境內發生了地震事件,一瞬間,山崩地裂,滾石如雨,多數房屋倒塌,人們驚恐萬分,無數的同胞遇難.在2點58分,災民最初的自救已經展開,幸存的人群在廢墟中演繹著驚心動魄的救援,大街上滿是受傷的群眾。
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解放軍和武警官兵、民政和醫務工作者在第一時間從祖國的四面八方奔赴災區展開救援,但是地震和震后的暴雨不僅使受災的群眾處境非常艱難,水、電、氣、通訊網絡全部中斷,道路也被滾落的石頭擋住了去路,致使救援的隊伍難以到達每一個災區。但是他們仍然通過各種途徑克服重重困難,向受災地區靠近,國家緊急調集了直升飛機勘察災情和運送救災物資及轉移傷員,各救援部隊也快速展開了排查式的搜救工作,經過十幾天艱苦努力,截至目前,共計救出83998人。
與此同時,各地區的捐助活動已經達到290。55億元,目前災區還急需衣物棉被、醫藥用品、帳篷、食品餐具和車輛等物資,如果愛國人士想幫助災區,可按國家提供的捐助通道為災區提供援助。
新聞播報完畢。
3.了解社會新聞,選取一則新聞發表自己的見解.(字數300字左右)
湖南瀏陽數千人游行抗議化工企業污染
月30日,湖南瀏陽市鎮頭鎮數千群眾上街表達對一家化工企業污染的擔憂。
反映了兩年沒解決好
“這件事鬧了很長時間,但始終沒解決好。”參加抗議的張先生說,人群主要來自瀏陽市鎮頭鎮。起因是,居民發現位于鎮里的長沙湘和化工廠排放出的污染物讓很多人鎘中毒。
另一當事者王先生說,這次游行從上午9點持續到次日凌晨,其間有兩名游行者被警方帶走調查,游行隊伍一度到鎮派出所和鎮政府等地聚集。大約在次日凌晨,有官員出面解釋并承諾處理此事后,大家才相繼離開。
據多位游行者介紹,兩年來,鎮頭鎮的居民一直在向有關部門反映湘和化工廠將有毒的鎘元素排放至居民生活區,相關部門也曾出面調查,但答復始終無法讓群眾滿意。
據了解,湘和化工廠主要生產工藝為次氧化鋅和硫酸通過濕法化學合成硫酸鋅。2004年4月該廠建成投產以來,缺乏有效的環境保護措施,固體廢物堆存不規范,沒有初級雨水收集處理系統,環境管理不善,曾于2007年發生一起非法煉銦事件而被查處。
瀏陽環保局長遭停職
昨日晚些時候記者獲悉,因為發生鎘污染,鎮頭鎮部分群眾被檢出尿鎘檢不同程度超標,瀏陽市有關方面已展開追責。
目前,湘和化工廠法人代表已被刑拘,瀏陽市環保局局長和分管副局長被停職,相關責任人正在接受調查。綜合新京報等
官方的環保意識為何落后于群眾
幾千人上街游行,甚至聚集到派出所和鎮政府門口,呈現出群體事件的態勢,而其起因不是單純的個人訴求,不是特殊化的個案糾紛,而是與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環保問題,這不能不引起深思。
類似事件已有先例,也不僅僅發生在湖南瀏陽——在山西臨汾,曾出現過村民集體下跪要求化工廠停產的事情。有關職能機構和政府部門得好好想想了,為什么普通老百姓的“覺悟”比你們還高?就拿這個“湘和化工廠”來說,如文顯示:“該廠建成投產以來,缺乏有效的環境保護措施……”既然如此,有關部門為何會允許其“建成投產”?也許官民之間應該再統一一下認識:環境保護人人有責任,政府監管尤該到位。
4.觀看了解三個社會新聞并寫一篇感想500字
道德觀察中《孽債》的母子之爭中,我覺得那個老母親很可憐,所謂養兒不孝,苦一生,這句很有道理。
我不知道那個人怎能當著社會、電視、記者的面前打自己的母親,他可知道“孝”的意義?/>這樣的一個人,還理直氣壯,還為自己辯解,把自己的母親打傷了,還說她是母親裝的?天理何在?這樣的人渣為何能這樣活的逍遙自在、心安里得?人活在這個世界的意義是什么?可能他永遠也不會知道吧!/>換句話說,如果當初沒有他的母親,他會有今天的一切嗎?這樣的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年邁的母親只是向他提那么微薄的要求,讓他贍養自己,可是遭遇的是拒絕,那種心酸可能只有廖老婆婆知道。他可知道,他現在也是別人的父親,要是有一天自己的兒女也這樣的對待他,他心里會如何?難道他不會換位思考一下?他也不想想,現在他母親老了,能吃他的多點?能用他的多少呢?/>/>他已經喪失了做人的基本意義,一個連自己親生母親也欺辱的人,還在這個世界上茍活著,對于懂孝的人而言是一種污辱。
不知道他還有沒有良心?有誰不痛恨這樣的人?難道他真得不知道“百善孝為先”這句話的意思嗎?/>/>昨晚的道德觀察節目是這樣的內容,描述一位八旬夫婦四十年前由于傳統觀念作怪,雖然生育了兩個女兒卻又領養了一個男孩,對這個孩子可說是關愛有加,溺愛倍至,甚至自己親生的女兒也無法得到這樣的待遇,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溺愛使這個孩子變的任性,粗暴,冷酷,動不動就對父母拳打腳踢,他帶給這個家的就是一場噩夢./>/>長期以來對父母的虐待,鄰居和親屬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特別是自己的兩個已經結婚的女兒更是每天為父母耽驚受怕.由于父母的忍讓,被虐待后從不報警,助長了養子的氣焰.養子曾對八旬的養父說:"你不是我爹,我是你爹!"/>/>在他四十一歲的一個晚上,他又野獸般虐待自己八旬的老父親,拳腳相加,老婦人爬在老翁身上求饒.忍耐了四十年的姐姐親眼目睹了禽獸不如的弟弟如此對待老人,一怒之下在他熟睡的時候用斧頭將他砍死而后去自首./>/>這是一起故意殺人案件,可最后的結果卻是我們無論如何沒有想到的,我當時覺得故意殺人就是有自首情節最少也要判處二十年徒刑啊!可這起故意殺人案,一是有自首情節,二是死者有長期虐待老人的事實,二百多名鄰居聯名集體向法院請求寬大處理,最后判決的結果僅僅是判處姐姐有期徒刑三年緩期五年,這個判決絕對在中國的審判史上開了先例./>/>為什么這個案件會這樣判決哪?老人是弱勢群體,兒子如此禽獸不如,這樣的判決其實是給那些長期虐待老人的不孝者敲響了警鐘,兔子急了也要咬人的,而法律真正的保護了這個群體的弱者,是大快人心的好事情啊!/>我為那位姐姐而慶幸,這樣的法律是能夠讓人們接受和信服的,是公正的./>/>我們也應該從這個案件中獲取教訓.對虐待老人的絕對不能饒恕,同時也提醒我們在教育子女方面一味的溺愛其后果是極其嚴重的,"慣子如殺子,"父親從小就教育我的這個道理得到了驗證.我們不能說這小子死的活該,不過也是咎由自取,老天有眼,可謂人不報,天也要報啊!/>社會就像一個大家庭,大家都相互聯系著,既和睦,又溫馨。/>故事發生在新疆,一個中國女生在新疆留學。
在這個女生放學回家路上,一個陌生男子持刀搶劫這位女生,還意圖強暴。就在這時候,維吾爾族三兄弟路經此地,聲稱要解救這位女生。
這時,劫匪用刀劃來劃去,想把他們嚇走。這時,維吾爾三兄弟中的老三把這位女留學生推到身后,喊道:“她是我妹妹,不可以傷害她!”此時在場的兩兄弟甚至劫匪都呆住了,劫匪用刀對住老三,說道:“維族人怎么可能有漢族妹妹呢?”說完,一刀刺向老三。
此時,老三倒下了,劫匪以為殺了人,便逃之夭夭了。維族其中兩兄弟見其景,把劫匪逮住后,送到警局。
/>中國女留學生得救了,但見義勇為的維吾爾族三兄弟的老三卻已躺在一片血液中。
/>維吾爾族三兄弟中的老三為了救人,聲稱是那為女留學生的哥哥,咋聽下去,是多么荒謬啊!一個維吾爾人怎么會有漢族妹妹呢?世間自有真情在,世間總有見義勇為的人,而這些人幫的卻都是素不相識,社會大家庭就是這樣溫馨,和諧。/>五十六個民族分布在全國各地,可一顆中國的赤子之心卻似乎都聯系在一起,一個素不相識的人竟可以用自己的生命來解救一個陌生人。
正所謂:“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啊!”/>這個故事表面上看是一個見義勇為的事件,可如果深一層想,是民族之間的心連心,是世間的真情,是民族的赤子之心啊!/>上上周吧,看完央視一套《道德觀察》,心口就像是堵了一塊巨石,壓得我透不過氣來,“責任”這兩個字一下子占據了我全部的思維,讓我于焦慮中驚恐,于驚恐中不安。寫出來或許會輕松些,僅以此做討論。
重慶市實驗中學初三女生因為遲到,被老師叫進了辦公室。本來,違反了紀律老師教訓一下理所當然?可是這位汪姓老師是怎樣訓誡得呢?她的訓誡工具是一塊木板,還有她那番惡毒的理論:“你長得又矮又胖,以后坐臺都沒人要!” “就算以后傍到一個大款,大款都會很快變心去找別人!”。
5.社會新聞怎么寫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1.新聞特寫的概念 新聞特寫是區別于消息與通訊和一種體裁。
它攝取新聞事實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現力的片斷,通過多種表現手法做具有強烈視覺及情感效果的著力刻畫,使其產生立體感,從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現新聞事實和主題。 2.新聞 特寫的特點 (1)生動而集中地再現場景與人物。
(2)渲染與烘托氣氛,形成視覺——神經——情感——思維的感應過程。 (3)透視全局。
3.新聞特寫的種類 新聞特寫共分以下幾種: (1)事件特寫:攝取與再現重大事件的關鍵性場面。 (2)場面特寫:新聞事件中精彩場面的再現。
(3)人物特寫:再現人物的某種行為,繪聲、繪色,有強烈動感。 (4)景物特寫:對于有特殊意義或有價值的罕見景物的描寫。
(5)工作特寫:對于某一工作場面的生動再現。 (6)雜記性特寫:各種具有特寫價值的新聞現場之生動再現。
4.新聞特寫的寫作 第一,選準一個“鏡頭”(包括選準一個片斷、一個情節),加以“放大”。 第二,要抓住人物和事物的特點。
第三,要抓生動的形象,捕捉人物、事物的動態、動勢。 第四,要抓有感情色彩的東西。
情能感人,要善于把人的喜怒驚思憂悲恐的感情恰到好處地表達出來,讓情融于事中,使情滿而不溢。 第五,要抓取新聞事件的高潮部分。
第六,要運用較多的描繪手法,把已逝的情景寫得栩栩如生,但必須嚴格遵守新聞真實性的原則,不能夸張、虛構,更不能合理想象。 4.新聞特寫的實例 <實例>一 特殊的捐贈 子彬昌 下午3點剛過,門廳接待捐款的劉云杰老師告訴我:“王鏡師傅又來了!”在場的人心里都一陣高興,我撂下手頭工作趕忙走到前廳:“大冷的天,這么遠您怎么來了?”我問。
他迎過來,右手拿著200塊錢一揚:“這不,我把這錢捐了。” 王鏡——就是那位住在北京黃杉木店周轉房、撿破爛向希望工程和其他社會福利事業捐款萬元的退休老工人。
今天出現在我眼前的王鏡老人,無論從臉色上,還是穿著上,都和以往來時大不一樣了:他的臉黑中透出紅潤,而且胖了;身穿黑色棉外套、土黃色新工作罩褲,足下一雙黑色包頭膠底棉鞋,顯得干凈利落。我請老人坐下,沒等我問寒問暖,他就滿臉堆笑地說:“這不,人家知道我困難,給我寄來200塊錢,好人哪!我怎么能要人家的錢呢?”我接過話茬:“你節衣縮食,撿破爛把1萬元都捐了,這200塊錢人家給您,您留下用也是應該的。”
老人立即反駁道:“不能!無論如何我也不能要。人家一片好心。
退休費我足夠用了,還是捐給希望工程,給貧困山區辦教育吧。”說著,他轉過臉對劉老師說:“你一定要寫人家的名字,我把收據給他寄去,好好謝謝人家。
這情我領了。”“我琢磨,退回去也太不盡人情。
可我又不能要,還是給希望工程,頂好!”我一邊聆聽,一邊湊過去接過老人手中的一個信封,那上面寫著:河南洛陽一拖公司油泵廠安環科高防。我明白了,這200塊錢就是素不相識的高防同志看了中國青年報1994年12月19日刊登的《黃杉木店陋室銘》后匯給王境老人的。
這就是數天前發生在北京北新橋香餌胡同3號——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捐款大廳的一幕動人情景。 <實例>二 時代需要最可愛的人 ——記著名 作家魏巍同李國安會見 張 京 陳 輝 一雙寫英雄的手和一雙緊握鉆桿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28日下午,76歲的老作家魏巍在他的寓所會見了北京軍區給水工程團“模范團長”李國安。 老作家握著李國安的手高興地說:“你的事跡我都看了,很感人。
你是改革開放年代的英雄,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有人向錢看,有人說空話,你是無私奉獻,為老百姓辦實事,扎著‘鋼圍腰’一步一個腳印,走的是新的萬里長征。我們的時代需要你這樣最可愛的人。”
“老首長,我從小就讀了您的文章《誰是最可愛的人》,是在志愿軍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熏陶下成長起來的。每當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想起了老前輩,想起了舍生忘死的志愿軍英雄。”
李國安崇敬地對魏老說。 看著掛滿軍功章的李國安,魏老若有所思。
一會兒,他感慨地說:“6年前,我的一個老朋友也坐在你這個位置,他叫李玉安,是‘活烈士’,是戰爭年代的英雄;你叫李國安,是和平時期的英雄。你們都是英雄,是兩個時代的英雄。
你們都在實踐我軍的宗旨,都是最可愛的人。”李國安說:“謝謝老前輩的鼓勵,我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謙虛謹慎,為人民辦更多的實事,為人民再立新功。”
離別時,魏老將自己撰寫的們《地球的紅飄帶》一書和一幅親筆題詞交給李國安,上面寫著:“李國安同志:你是和平建設年代最可愛的人。” 實例三 一場別開生面的考試 本報通訊員 劉柱石 3月12日下午3點,一場別開生面的考試在湖南省吉首市政府五樓會議室舉行。
能容納500多人的會議室里,端坐著全市49名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他們將通過閉卷考試獲得任職“科技資格”。 主考官:分管農業的市委副書記宋友達和副市長胡德敏。
主監考:市委組織部長。 考試時間:120分鐘。
考試題目《農業綜合技術測驗題》,涉及本地主要農作物、林果業及養殖業等方面的實用技術。 擔任考務工作的高級農藝師郭老師對筆者說:“試題雖有。
6.社會新聞的新聞稿該怎么寫
怎樣寫新聞稿 注:本文非原創。
新聞,是指報紙、電臺、電視臺經常使用的記錄社會、傳播信息、反映時代的一種文體。它的種類很多,這里只介紹使用頻率最高的消息和通訊。
消息,也叫新聞。新聞這一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狹義的單指消息;廣義的指消息、通訊、報告文學、特寫、評論等等。消息是用概括的敘述方式,比較簡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時地報道國內外新近發生的、有價值的、群眾最關心的事實。
一、消息特點: 內容真實,事實準確。真實是消息的生命,是力量的所在。
事實是它的本源,也是它令人信服的基礎。真實,就是事實真實,所寫的人物、時間、地點、事情發生發展的經過不能虛構。
準確,就是每個事實,包括細節在內都準確無誤。如果一條消息失真或有差誤,不僅會減低其新聞價值,失信于民,而且還會損害黨和人民的事業。
內容新鮮,有價值。新聞貴在新,而且有認識意義、啟迪和指導意義。
消息只有新,才能引起讀者的注意,先睹為快。新,不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經驗報道給讀者。
而且要選擇有意義、有價值,給人以啟迪,有指導性的事物。那種一味追求獵奇的“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的觀點,是我們所不取的。
要迅速及時,有時效性。迅速是消息的價值,消息報道速度遲緩便會降低消息的價值,“新聞”變成了“舊聞”。
時效,就是速度要快,內容要新。對新人、新事、新情況、新問題,要敏銳地發現,盡快地了解,迅速及時地反映。
簡明扼要,篇幅短小。簡短是消息區別于其他文體的主要標志。
所謂簡短,就是“三言兩語,記清事實,寥寥數筆,顯出精神,概括而不流于抽象,簡短而不陷于疏漏”,用筆要簡潔利落,內容集中精煉。 二、消息的種類(一般把消息概括為四類): 1.動態消息 動態消息是迅速而準確地報道新近發生的國際、國內重大事件、重要的活動和各項建設中最新出現的新情況、新動態、新成就、新問題的一種文體。
它是報紙上使用最多的一類。 重大新聞的簡訊都屬于動態消息。
重大新聞,指事件重大,一意義深遠,報道時在報紙上占顯著位置的消息。如《我國多種應用衛星齊頭發》(光明日報) 1993年5月13日)。
簡訊內容第一,篇幅簡短。如“國際要聞簡報”、“學術動態”、“市場漫步”等。
2.典型消息 典型消息也叫經驗消息,它是對一些具體部門、單位、行業的典型經驗、成功做法集中報道的一種文體。這種消息是在介紹經驗、做法之后,總結經驗,揭示規律,以達到以點帶面,推動工作的目的。
如《一切依靠群眾自己的創造——首鋼十年改革的一條基本經驗》(《人民日報》)1988年12月26日)。 3.綜合消息 綜合消息是把發生在不同地點、不同單位、各具特色、性質相同的事實綜合在一起,并體現一個主題的報道。
它的特點是在綜合、概括事實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提出見解,揭示規律。如《濫砍樹木南亞三國水災仍頻,亡羊補牢印北方幫助員植樹》(《光明日報》1993年7月25日)。
4.述評消息 又稱“記者述評”、“新聞述評”。是一種兼有消息與評論作用的新聞。
它是在陳述事實的基礎上,穿插評論或抒發感慨,從而分析說明所報道事實的本質和意義。它的特點是邊敘邊評,要求以國家的方針政策為依據,針對事實進行評說,要觀點正確,評論得當。
如《分清主流與支流,莫把“開頭”當“過頭”》(《遼寧日報》 1979年5月)。 三、消息的寫法: 1.標題 消息的標題,分眉題(又稱引題、肩題)、正題(又稱主題、母題)和副題(又稱輔題、子題)。
出現在報刊上有如下幾種情況: (1)多行標題。多行標題,一般有三行,即中間一行是正題,是標題的核心,用來揭示主題或提示重要事實;正題上面一行是眉題,用來引出正題,說明事實,交代背景,烘托氣氛,揭示含義;正題的下面一行是副標題,用來補充說明情況或說明正題或依據。
如: 經貿部負責人發表談話(眉題) 希望海峽兩岸實現直接貿易(正題) 愿與臺經貿主管部門接觸協商解決雙方貿易中問題幅題) 雙行標題。其一,出現正題和眉題。
如: 真正幸福要靠自己勞動去創造(眉題) 杜蕓蕓將十萬元遺產獻國家(正題)。 其二,出現正題和副題。
如: 成都電訊局花錢“買”批評(正題) 在報上登“公告”歡迎群眾對通訊服務工作進行監督(副題) (2)單行標題。單行標題只有正題。
如: ***接受《朝日新聞》社長采訪 消息的標題,力求言簡意明,平易親切,準確新穎,富有吸引力。采用哪種標題,要酌情而定。
2.導語 消息的導語,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話。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鮮、最主要的事實或精辟的議論組成,以吸引讀者。
平常所說的消息的結構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導語常采用以下幾種寫法: 敘述式。
簡明扼要地寫出主要事實、經驗,或對全篇事實材料進行綜合概括,揭示主要內容。如:“全國第一家由個體戶與港商合資經營的企業——大連光彩實業(合資)有限公司,經**批準,1985年4月13日正式開業。”
這是《經濟日報》1985年4月18日發的消息導語。 提問式。
把消息中要解決的問題或要介紹的經驗、做法以設問的形式提出,然后再用事實作答。如。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2018年社會新聞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