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代(現代)巾幗英雄的事跡 簡短一些不要太多
★當代巾幗英雄任長霞
市婦聯在全體干部職工中組織開展向任長霞同志學習活動,倡議全市婦女學習當代巾幗英雄任長霞。
學習中,大家認識到,任長霞事跡集中體現了當代婦女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的精神風貌。她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當代巾幗英雄的贊歌,她是中國女性的驕傲。
學習她熱愛黨、熱愛祖國的堅定信念;學習她愛崗敬業、自強不息的頑強意志;學習她清正廉潔、公而忘私的高尚情操;學習她追求卓越、勇于創新的時代精神,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斗志,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關于古代巾幗英雄故事說簡潔越好至少五則
梁紅玉
梁紅玉是南宋高宗的和岳飛同時代的大將軍韓世忠之妻,本是京口的妓女,遭人虐待,為韓世忠所救。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當時韓世忠只是一名小軍官,不敢答應,后來韓世忠升為將軍后,才正式迎娶梁紅玉為妻。在韓世忠的眼中,梁紅玉并不是一般的風塵女子,她應有過人之處。韓世忠在京口和金兵的金兀術在黃天蕩對歭。當時,金兀術擁兵十萬,戰艦無數,而韓世忠只有八千疲兵。韓世忠聽取梁紅玉的計策,由韓率領小隊宋兵艦誘金兵深入葦蕩,再命大隊宋兵埋伏,以梁紅玉的鼓聲為命,以燈為引,用火箭石矢焚燒敵船。 金兵果然中計,梁紅玉站在金頂上擂鼓臺,韓世忠率船隊迎戰,只聽「咚,咚」戰鼓響,金兵被韓世忠引入黃天蕩,梁紅玉三通鼓響,埋伏的宋軍萬箭齊發,頓時火光沖天,金兵紛紛落水,棄船逃命,死傷無數。梁紅玉以燈為引,指揮宋軍把金兵打得落花流水。
梁紅玉擊鼓退金兵的故事至今仍為人們所傳誦,為世人歌頌。
秦良玉
秦良玉(1574~1648年) ,字貞素。明朝末期巴渝戰功卓著的女將軍、女軍事家。四川忠州(今屬重慶忠縣)人。為石砫宣撫使馬千乘妻。史書記載到:良玉為人饒膽智,善騎射,料敵如神,兼通詞翰,常為男子裝。自幼從父秦葵習文練武,丈夫死后,繼任其職,她曾派出兄弟秦邦屏、秦民屏救援沈陽抗擊后金,被明熹宗封為二品夫人、充總兵官,并賜“忠義可嘉”匾額。更曾親率3000精兵北上,鎮守山海關(榆關)。崇禎三年,又奉詔勤王,收復永平、遵化等四城,受到崇禎帝優詔褒美并誥封一品夫人,加封少保、掛鎮東將軍印。并且在四川、貴州地區又相繼擊敗奢崇明、安邦彥、張獻忠、羅汝才等叛軍,取得成都之捷、重慶之捷、夔門之捷等。清軍入關南下,她堅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晉封太保兼太子太保、忠州侯爵。去世后謚號“忠貞”。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正史登錄的巾幗英雄。郭沫若曾撰文贊譽秦良玉:“像她這樣不怕死不愛錢的一位女將,在歷史上畢竟是很少的”。北京四川營胡同就是她北上勤王屯兵遺址。
穆桂英:
傳說故事人物。生長于山東穆柯寨,寨主木羽之女,武藝高強,有勇有謀。因在陣前自招楊宗保為婿,歸于宋營。在抗擊遼的入侵時,她颯爽英姿,躍馬橫刀,與楊家諸將領一道,所向披靡,屢建戰功。宗保在抗擊西夏的戰爭中死去后,佘太君百歲掛帥,率十二寡婦征西時,她已五十歲,但她銳氣不減,仍掛先鋒印,一馬當先,力戰番將。是古代流傳的巾幗英雄形象,深為群眾所喜愛。民間以“穆桂英掛帥” 、“大破天門陣”等故事流傳最廣。
樊梨花:
“薛家將”中人物。原為寒江關關主樊洪之女。后投唐,與薛丁山結為夫婦。二人智勇雙全,登壇掛帥。在薛家滿門抄斬后,她率子薛剛殺進長安,除奸報仇。在民間傳說中,她是一個富于反抗精神,武藝高強,神通廣大的女英雄。
花木蘭
花木蘭是北魏人,北方人喜歡練武。花木蘭的父親以前是一位軍人,從小就把木蘭當男孩來培養。木蘭十來歲時,他就常帶木蘭到村外小河邊,練武,騎馬、射箭、舞刀、使棒。空余時間,木蘭還喜歡看父親的舊兵書。 北魏經過孝文帝的改革,社會經濟得到了發展,人民生活較為安定。但是,當時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木蘭的父親年紀大了,沒辦法上戰場,家里的弟弟年紀又小,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多年的軍隊生活。去邊關打仗,對于很多男人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更不要說木蘭又要隱瞞身份,又要與伙伴們一起殺敵。但是花木蘭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數十年后凱旋回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認為她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不過,花木蘭拒絕了,她請求皇帝能讓自己回家,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3.求巾幗女英雄事跡
巾幗英雄梁紅玉
著名的南宋抗金女英雄梁紅玉的事跡,梁紅玉生于北宋末年的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梁紅玉少年時代便和家人一起,編織蒲包賣錢度日。不久,金兵大舉南下,兵荒馬亂,梁紅玉便和母親隨大批難民流浪到鎮江,后來淪落為軍中藝人,以舞劍彈唱為業。一年元旦,梁紅玉早起進軍府賀新年,忽然看見廊柱下好像伏臥著一只白額猛虎,鼾聲如雷,非常驚奇。她連忙抽劍欲刺,再定睛一看,原來是一位年輕的士卒。經詢問,才知他就是韓世忠。梁紅玉奇其才,將他帶到家中,談得非常投機,不久便由母作主,嫁給了他。宋高宗于1127年在臨安
4.當代(現代)巾幗英雄的事跡 簡短一些不要太多
★當代巾幗英雄任長霞 市婦聯在全體干部職工中組織開展向任長霞同志學習活動,倡議全市婦女學習當代巾幗英雄任長霞。
學習中,大家認識到,任長霞事跡集中體現了當代婦女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的精神風貌。她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當代巾幗英雄的贊歌,她是中國女性的驕傲。
學習她熱愛黨、熱愛祖國的堅定信念;學習她愛崗敬業、自強不息的頑強意志;學習她清正廉潔、公而忘私的高尚情操;學習她追求卓越、勇于創新的時代精神,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斗志,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5.【中國古代女英雄事跡要簡短,一句話能概括主要內容的五位女英雄】
1.花木蘭 花木蘭的事跡傳至今,主要應歸功于《木蘭辭》這一方北朝民歌的絕唱,這是一篇由宋代郭茂倩編的長篇敘事詩歌,歌頌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2.穆桂英 - 戲曲及小說《楊家將》中人物,是中國古典文學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3.梁紅玉(1102—1135)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在平定苗傅叛亂中立下殊勛,一夜奔馳數百里召韓世忠入衛平叛,因此被封為安國夫人和楊國夫人.4、馮婉貞馮婉貞(清咸豐年間人),北京謝莊人,祖籍山東.1860年(咸豐十年)英法侵略軍占領北京以后,四處擄掠,十九歲的馮婉貞與父親馮三保一起,帶領民團打敗英法軍隊,保護了謝莊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5、秋瑾1979年8月宋為紹興秋瑾紀念館題詞:“秋瑾工詩文,有‘秋風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馬攜槍,曾東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萬代傳俠名.”。
6.巾幗英雄的簡要事例
花木蘭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壯的詩。《木蘭辭》被列入中小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青年學生所誦頌;多年來,木蘭的事跡和形象被搬上舞臺,《木蘭從軍》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在保衛國家的戰斗中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壯舉。
穆桂英,戲曲及小說《楊家將》中人物。明熊大木小說《北宋志傳》和紀振倫小說《楊家將通俗演義》中人物。武藝超群、機智勇敢,傳說有神女傳授神箭飛刀之術。因陣前以楊宗保交戰,生擒宗保并招之成親,歸于楊家將之列,為楊門女將中的杰出人物。與楊家將一起征戰衛國,屢建戰功。佘太君百歲掛帥,率十二寡婦西征,她五十歲尤掛先鋒印,深入險境,力戰番將,大獲全勝。是中國古典文學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梁紅玉(1102—1135),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紅玉是其戰死后各類野史和話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見于明朝張四維所寫傳奇《雙烈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東京人也。”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
荀灌(303-?),西晉潁川臨潁(今河南臨潁縣)人,是我國古代智勇雙全的女英雄。她13歲時,便做出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情。
秦良玉(1574~1648年) ,字貞素。明朝末期戰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女將軍、軍事家、抗清名將。四川忠州(今屬重慶忠縣)人。為石砫宣撫使馬千乘妻。史書記載到:良玉為人饒膽智,善騎射,料敵如神,兼通詞翰,常為男子裝。自幼從父秦葵習文練武,丈夫死后,繼任其職,她曾派出兄弟秦邦屏、秦民屏救援沈陽抗擊后金,被明熹宗封為二品夫人、充總兵官,并賜“忠義可嘉”匾額。
名賽花,和其他傳說中的楊門女將不同,歷史上確有其人。曾祖父曾任后唐麟州刺史,隸屬李克用;祖父折從遠,公元930年后唐明宗授他為府州刺史;父折德扆,后漢隱帝特任府州團練使。據清代兵部尚書畢沅《吳中金石記折克行碑 》中記載:折恭武公克行神道碑,在府谷縣孤山堡南,敘折太君事,世以此碑為折太君碑。考折太君,楊繼業妻折德扆女也,墓在保德州南折窩村。折太君即是歷史上的佘太君。佘姓是后來說書人以訛傳訛,用了同音字所致。
杞縣舉人李信者,逆案中尚書李精白子也。嘗出粟賑饑民,民德之。日:“李公子活我”。會繩伎紅娘子反,擄信,強委身焉。信逃歸。官以為賊,囚獄中。 紅娘子來救,饑民應之,共出信。
樊梨花,唐太宗貞觀年間人,父樊洪為西涼國(西突厥)寒江關守將,后投唐,與薛丁山結為夫婦。二人智勇雙全,登壇掛帥。在薛家滿門抄斬后,她率子薛剛殺進長安,除奸報仇。在民間傳說中,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
7.古代巾幗女英雄的故事,內容簡短
穆桂英穆桂英 - 戲曲及小說《楊家將》中人物。明熊大木小說《北宋志傳》和紀振倫小說《楊家將通俗演義》中人物。原為穆柯寨木羽之女,武藝超群、機智勇敢,傳說有神女傳授神箭飛刀之術。因陣前以楊宗保交戰,生擒宗保并招之成親,歸于楊家將之列,為楊門女將中的杰出人物。與楊家將一起征戰衛國,屢建戰功。佘太君(佘賽花)百歲掛帥,率十二寡婦西征,她五十歲尤掛先鋒印,深入險境,力戰番將,大獲全勝。是中國古典文學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 戲曲及小說《楊家將》中人物。明熊大木小說《北宋志傳》和紀振倫小說《楊家將通俗演義》中人物。原為穆柯寨木羽之女,武藝超群、機智勇敢,傳說有神女傳授神箭飛刀之術。因陣前以楊宗保交戰,生擒宗保并招之成親,歸于楊家將之列,為楊門女將中的杰出人物。與楊家將一起征戰衛國,屢建戰功。佘太君(佘賽花)百歲掛帥,率十二寡婦西征,她五十歲尤掛先鋒印,深入險境,力戰番將,大獲全勝。是中國古典文學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