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人失敗是成功之母事例
原發布者:**亞
失敗是成功之母的名人例子【篇一:失敗是成功之母的名人例子】失敗是成功之母的經典例子7個歡迎光臨,這里是語錄頻道!位置:>>;失敗是成功之母的經典例子7個發帖時間:2015-04-3010:00,云無恙|7條回復,58123次閱讀本文目錄失敗是成功之母的經典例子:愛迪生發明電燈的例子世界聞名的“發明大王”愛迪生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不恥下問的習慣被人們認為他是低能兒,而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他的成功,大部分應該歸功于母親自小對他的諒解與耐心的教導。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后,他就根據自己這方面的興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發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一生共發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等總計兩千余種東西。愛迪生的強烈研究精神,使他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現在我為大家講一下愛迪生發明電燈的趣事!早在1821年,英國的科學家戴維和法拉第就發明了一種叫電弧燈的電燈。這種電燈用炭棒作燈絲。它雖然能發出亮光,但是光線刺眼,耗電量大,壽命也不長,很不實用。因此,愛迪生就暗下決心:“電弧燈不實用,我一定要發明一種燈光柔和的電燈,讓千家萬戶都用得上。”他的實驗開始著手于燈絲的材料:用傳統的炭條作燈絲,一通電燈絲就斷了。用釕、鉻等金屬作燈絲,通電后,亮了片刻就被燒斷。用白金絲作燈絲,效果也不理想。就這樣,
2.有關失敗是成功之母的名人事例三個
1、愛迪生實驗電燈泡的時候,失敗了八千多次,但是他沒放棄,他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他說我雖然失敗了八千次,但是我知道了這八千多種東西不能用來當做電燈泡的原料,我堅信我一定會成功,因為失敗是成功之母。
2、在美國,有一位窮困潦倒的年輕人,即使當他身上全部的錢加起來都不夠買一件像樣的西服的時候,仍全心全意地堅持著自己心中的夢想,他想做演員,拍電影,當明星。 當時,好萊塢共有500家電影公司,他再清楚不過了。
他根據自己認真畫定的路線與排列好的名單順序,帶著為自己量身訂做的劇本前去一一拜訪。但第一遍下來,所有的500家電影公司沒有一家愿意聘用他。
面對百分之百的拒絕,這位年輕人沒有灰心,從最后一家被拒絕的電影公司出來之后,他復又從第一家開始,繼續他的第二輪拜訪與自我推薦。
在第二輪的拜訪中,拒絕他的仍是500家。 第三輪的拜訪結果仍與第二輪相同。這位年輕人咬牙開始他的第四輪拜訪,當拜訪完第349家后,第350家電影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答應愿意讓他留下劇本先看一看。
幾天后,年輕人獲得通知,請他前去詳細商談。就在這次商談中,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并請這位年輕人擔任自己所寫劇本中的男主角。這部電影名叫《洛奇》。
這位年輕人的名字就叫史泰龍。現在翻開電影史,這部叫《洛奇》的電影與這個日后紅遍全世界的巨星皆榜上有名。 史泰龍在先后共計1849次碰壁面前,沒有打退堂鼓,繼續堅持不懈,終于在第1850次獲得成功。他的事例再次證明了那句哲理:“失敗乃成功之母”。
3、山德士上校是位退伍的軍人,退伍后他身無分文。他有一個炸雞的秘方,為了生活開始向各大食品公司推薦,但每家公司面對這一個衣衫襤褸的人都拒絕了。
經過N+1次的努力,他終于被一家食品公司認可,并且在之后短短的一年半之內,開了三百家連鎖店,受到人們的喜歡,這就是肯德基的創業故事。
4、在19世紀初期,有位英國將軍在戰場上吃了敗仗,落荒而逃躲進農舍的草堆里避風雨,又痛苦又懊喪。茫然中他忽然發現墻角處有一只蜘蛛在風雨中拼命結網,蛛絲一次次被吹斷,但蜘蛛一次次拉絲重結,毫不氣餒,終于把網結成。
將軍深受激勵,后來重整旗鼓,終于在滑鐵盧之役打垮了拿破侖,這位將軍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威靈頓。
5、1898年7月居里夫人發現瀝青鈾礦殘渣鉍鹽組分中的釙后,在更加難溶的硫酸鹽中發現鋇鹽具有更強大的放射性。同年12月她預言新元素鐳的存在。她歷時4年,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后,從幾噸礦渣中提煉出0.1克氯化鐳晶體。
將不溶解的硫酸鹽用碳酸鈉轉換成碳酸鹽,除凈SO4,再用鹽酸轉變成可溶解的氯化物。利用溶解度的差別(BaCl2 1041g/L RaCl2 706 g/L)采用分級結晶提純,經過千辛萬苦才完成宿愿。后來又用RaCl2 電解出單質鐳。
3.失敗是成功之母的例子
愛迪生發明電燈時,為了尋找合適作燈絲的材料,他和助手反復試驗了一千多種材料,但都以失敗而告終。他的助手十分灰心喪氣,想放棄這個項目了,便對愛迪生說:“先生,我們已經失敗了一千多次了。看來沒希望了。”可愛迪生卻笑了:“不,我認為這不是失敗,相反,我們已經成功找到了一千多種不適宜作燈絲的材料。即使我們沒有發明電燈,后人也可以從我們的探索中受到啟發,少走以千次彎路,而最終發明電燈。”后來,經過愛迪生和助手們的一年努力,他們終于發明了電燈。
這個故事對我們應當很有啟發。愛迪生認識到了自己所做的工作的價值,不計較一時的名利,而立足造福大眾,敢為人梯。這就為愛迪生一生的成功奠定了基礎。他不但積極面對失敗,還向助手解釋了失敗和成功的辯證關系,即失敗中孕育著成功,這是一個有量到質的過程。著樣就鼓舞了自己和助手們的信心,以加倍努力投入工作,最后走向成功。可見正確對待、分析每一次失敗是很重要的。很多時候,可怕的倒不是失敗本身,而是我們沒有正確對待失敗,最終喪失信心,以至于導致更大的失敗,如此惡性循環,也許就會在庸庸碌碌中度過一生。
4.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事例
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事例:
一、薩科
齊
法國總統薩科齊,1955年1月28日出身于法國巴黎的一個移民家庭,從小就遭受別人的歧視和嘲笑。10歲那年的一天,他騎著自己心愛的山地車在郊外瀟灑地穿梭。正當他得意時,幾個小孩攔住他,一把奪過他的山地車,猛地摔在地上,還指著他的鼻子說:“你這個外來的小崽子,不配騎山地車!”
晚上,他在日記本上寫道:“我不是想成為總統,而是我必須成為總統。”15歲時,因家庭貧困,薩科齊告別了學校。以后的幾年間,他放過羊,當過樂隊號手,做過泥瓦匠,糖廠工人等。他哭過,泄氣過,但從沒有退縮過。
后來,他通過半工半讀考上了巴黎政治學院。結業后,又與校友一起做生意。在生意場上打拼了10年后,他毅然離開,走上了從政之路。1983年,年僅28歲的薩科齊當選巴黎郊區訥伊市市長。2007年5月,在法國總統大選中,薩科齊勝出,當選為新一任法國總統。他也終于圓了心中的總統夢。
二、海爾格布雷西拉西耶
在埃塞俄比亞阿魯西高原上的一個小村里,有一個小男孩每天腋下夾著課本,赤腳跑步上學和回家。他家離學校足足有10公里遠的路程。貧窮的家境使他不可能有坐車上學的奢望。于是,為了上課不遲到,他只能選擇跑步上學。
每天他都一路奔跑,與他相伴的除了清晨涼涼的朝露和高原絢麗的晚霞,還有耳旁唿嘯而過的風聲。如今,這個曾經夾著課本跑步上學的小男孩在世界長跑比賽中,先后15次打破世界紀錄,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優秀的長跑運動員。
他,就是海爾格布雷西拉西耶。由于當年經常夾著書本跑步,以至他在后來的比賽時,一只胳膊總要比另一只抬得要稍高一些,而且更貼近于身體——依然保留著少時夾著課本跑步的姿勢。
三、塞萬提斯
塞萬提斯,西班牙16世紀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堂吉訶德》風行于世。被稱為不朽之作。塞萬提斯一生多災多難,出身沒落貴族,家庭貧寒,從小就跟父親外出奔波謀生。22歲參軍,在與土耳其海戰中,左手致殘。后曾被海盜俘獲,賣到阿爾及利亞為奴,歷盡艱辛。
被父母贖身獲得自由后,曾在海軍中充任軍需,后又蒙冤入獄后生活無著,當時一家7口人過著饑寒交際花迫的生活。他就在這樣的困境中寫出了《堂吉訶德》、《努曼西亞》、《懲惡揚善故事集》、《加拉黛亞》、《巴爾那斯游記》、《八個新的喜劇和八個新的幕間鬧劇》等一批有影響的作品。
四、邱吉爾
邱吉爾是英國杰出的政治家,是“二戰”時期大名鼎鼎的世界“三大巨頭”之一。邱吉爾的演講功力令人折服,其演講的措辭、語調、手勢中能透出非凡的勇氣和力量。“二戰”中最困難的時刻,英國軍民的精神支持,幾乎全靠邱吉爾每天的廣播演講。
可是有誰知道,邱吉爾青年時期特別害羞,一講話就臉紅,期期艾艾,唯唯諾諾。當他確定了自己遠大的目標和抱負后,決心徹底改變自己的弱點。
于是每天對著鏡子練習演講,自演自看,自講自聽;每一個詞語,每一個語調,每一個神態,都經過認真思考和反復錘煉,同時在現實生活中不斷地磨煉、提高。幾年后,他便風度翩翩,語驚四座。
五、賈平凹
賈平凹在大學中文系讀書時,開始進行文學創作,他連連在校報上發表詩作,并逐步將作品投向社會上的大小報刊,盡管那時他收到的退稿單比稿費單要多得多,但他毫不氣餒,一如既往地看書、寫作、投稿,終于獲得成功。
20年來,他以一枝靈秀之筆,寫下了七八百萬字的作品,出版了六七十部著作,數十次獲得國內外各種文學獎。
5.失敗是成功之母的事例(簡短的)急
臥薪嘗膽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
兩年后闔閭的兒子夫差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吳王三年后,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國。 其實勾踐并沒有放棄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治并等待時機反擊吳國。
艱苦能鍛煉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境。
他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柴草(古時伐揣崔廢詔肚措莎膽極叫薪),又在屋里掛了一只苦膽,他不時會嘗嘗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 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后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最后并找到時機,滅亡吳國。
張衡 我國古代科學家張衡發明地動儀時,曾遭到當時朝廷政治上的打擊,對他降職使用。別人也嘲笑他搞科學是不務正業。
但他不為功名利祿和嘲笑諷刺所動搖,依然的研究,努力鉆研,最后獲得了成功。
6.有關失敗是成功之母的名人事例三個
1、祖沖之南朝的祖沖之,在當時極其簡陋的條件下,靠一片片小竹片進行大量復雜的計算,一遍又一遍,歷經無數次失敗,終于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第七位的人。
祖沖之在圓周率方面的研究,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他的研究適應了當時生產實踐的需要。他親自研究度量衡,并用最新的圓周率成果修正古代的量器容積的計算。
古代有一種量器叫做“ 釜 ”,一般的是一尺深,外形呈圓柱狀,祖沖之利用他的圓周率研究,求出了精確的數值。他還重新計算了漢朝劉歆所造的“律嘉量”, 利用“祖率”校正了數值。
以后,人們制造量器時就采用了祖沖之的“祖率”數值。2、愛迪生實驗電燈泡的時候,失敗了八千多次,但是他沒放棄,與人們通常的認識恰恰相反,最初電燈的發明者不是愛迪生,愛迪生是改進了電燈。
早在1801年,英國一位名叫漢弗里·戴維的化學家就在實驗室中用鉑絲通電發光;1810年,他又發明了用兩根通電碳棒之間發生的電弧而照明的“電燭”,這算是是電燈的最早雛形。另一位英國電技工程師約瑟夫·斯旺經過近30年的研究,于1878年12月制成了以碳絲通電發光的真空燈泡。
當年有關斯旺的電燈泡的報道給了愛迪生以很大啟發。1879年10月,愛迪生終于成功制成了以碳化纖維作為燈絲的白熾燈泡,稱之為“碳化棉絲白熾燈”,隨后大量投產,并成立公司設立發電站和輸電網等相應基礎設施。
很快使電燈在美國被普遍使用。期間,他不斷改進技術,最終確定以鎢絲作為燈絲,稱之為“鎢絲燈”,并定型使用至今,愛迪生也由此成為公認的電燈發明者。
3、桑德斯上校桑德斯上校退休后擁有的所有財產只是一家靠在高速公路旁的小飯店。飯店雖小,但頗具特色,與眾不同。
可最受歡迎的、也是客人最愛吃的一道菜就是他發明烹制的香酥可口的炸雞,僅此就給他帶來了一筆可觀的財富。多年來,他的客人一直對他烹制的炸雞贊賞有加。
可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由于高速公路改道別處,飯店的生意突然間也一落千丈,最后只好關門歇業。被逼無奈,桑德斯上校決定向其他飯店出售他制作炸雞的配方,以換取微薄的回報。
在推銷的過程中,沒有一家飯店愿意購買他的配方,并且還不時地嘲笑他。一個人在任何年齡被人嘲笑都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更何況到了退休的年齡還被人嘲笑,這就更令人難以接受了。
而這恰恰發生在了桑德斯上校身上。他不但被人嘲笑并且接連不斷地被人拒絕,可見這些經歷對他的影響有多么巨大。
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在沒有找到買主之前,他開著車走遍了全國,吃住都在車上,就在被別人拒絕了1009次后,才有人終于同意采納他的想法,購買他的配方。從此后他的連鎖店遍布全世界;也被載入了商業史冊。
這就是肯德基的由來。4、馬云1999年的阿里巴巴創辦者馬云,對夢想從不放棄。
他曾經想考重點小學,但卻失敗了;考重點中學也失敗了;考大學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學也沒有成功。但他有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話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他通過自已的努力,最終成功了。他說:夢想,要腳踏實地,和眼淚是息息相關的。
5、王健林剛滿15歲的王健林從四川綿陽來到東北,成了一名娃娃兵。每天背上10多公斤重的裝備,在齊膝深的積雪中徒步40公里,每次拉練的總路程甚至長達上千公里。
從軍18年已經成為團職干部的他,卻遇上“百萬裁軍”。創業初期沒資歷,沒實力,說好的貸款卻被銀行放了鴿子,為了公司項目,他借過高利貸,甚至9天9夜沒睡覺。
人人都不想碰的舊城改造他敢接,剛做商業地產的時候,因為不懂,3年之間打了222場官司。就是這樣一個一根筋的人,如今卻是無人不知的亞洲首富。
7.失敗是成功之母的名人具體事例
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不也是經歷了許多次失敗后,才彈出了世界著名的交響樂《命運》嗎? 當時被尊稱為“樂圣”的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26歲時聽力開始減弱,晚年失聰,只能通過書寫與人交談。
當時,他正在創作《命運》交響樂,樂曲中出現了許多難以破解的問題,再加上雙耳失聰,這更是雪上加霜,他失敗了很多次,最后才成功的彈出這首《命運》,演奏快結束時,觀眾們為他鼓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掌聲。 還有愛迪生,愛迪生發明燈泡時,實驗過很多種材料當作燈絲,都沒有成功,但在最后終于找到了鎢絲,獲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簡短失敗是成功之母的例子(名人失敗是成功之母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