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代(現代)巾幗英雄的事跡 簡短一些不要太多
★當代巾幗英雄任長霞
市婦聯在全體干部職工中組織開展向任長霞同志學習活動,倡議全市婦女學習當代巾幗英雄任長霞。
學習中,大家認識到,任長霞事跡集中體現了當代婦女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的精神風貌。她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當代巾幗英雄的贊歌,她是中國女性的驕傲。
學習她熱愛黨、熱愛祖國的堅定信念;學習她愛崗敬業、自強不息的頑強意志;學習她清正廉潔、公而忘私的高尚情操;學習她追求卓越、勇于創新的時代精神,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斗志,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當代有哪些女英雄即事跡
當代女英雄有:任長霞
英雄事跡:4年前的2001年4月,鄭州市公安局技偵支隊支隊長任長霞調任登封市公安局局長,成為河南省公安系統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公安局長。當時面臨的形勢非常艱難:民警隊伍渙散、積案堆積如山、群眾怨聲不斷,行風評議年年倒數第一。她深入基層調查摸底,跑遍了登封17個鄉鎮區派出所,找到了存在問題的癥結所在。隨即從"從嚴治警"入手,清除了隊伍中的3個害群之馬,15名長期不上班、曠工、遲到以及參與違法違紀行為的民警被開除和辭退。此舉令民警的精神面貌為之煥然一新。
在整頓隊伍、嚴肅警風的同時,任長霞將全部精力集中到了破大案、破積案,打響了一場又一場攻堅戰。"4.15"東金店**焚尸案、"4.18"大冶鎮火石嶺村綁架案、"5.18"特大盜槍案、"5.28"石道殺人案、"6.9"****女教師案、"7.2"唐莊殺妻殺子案等一系列大要案紛紛告捷。面對輝煌的戰績,干警和群眾服了。大家都說:"咱登封來了個女神警,案發一起就破一起"。
刑事犯罪案件破獲了,任長霞又著手解決深層次問題。2001年4月23日,她從一封平常的群眾來信中了解到,松穎避暑山莊老板王松糾集家族成員、兩勞釋放人員在白沙湖一帶,橫行鄉里,敲詐勒索,致使上百人受到傷害,7人喪命,民怨極大。她決心挖掉這顆毒瘤。4月29日,王松手下的爪牙因參與作案被抓獲,王松企圖以錢開路,打通關節,救出這幾個"弟兄"。5月1日晚,王松來到任長霞辦公室,隨手甩出一沓錢放在桌子上說:"手下人捅了漏子,請任局長高抬貴手,網開一面。"任長霞嚴詞拒絕,并將計就計,指令民警將王松一舉擒獲。
2001年4月25日,任長霞抽調20余名民警成立"控申專案組",按照"立足化解,妥善處置"的思路,變上訪為下訪,變被動為主動,把控申工作查處信訪積案做為一項"民心工程",納入工作的整體目標,她把每周六定為局長接待群眾日,誠心傾聽群眾呼聲。據不完全統計,3年來共接待群眾來信3467人次,使476戶上訪老戶罷訪息訴,被廣大人民群眾贊譽為"任青天"、"女包公"。
登封市有兩起家喻戶曉的**殺人案。一起是西嶺區域內自1997年到2001年的5年間,先后有多人被搶劫、被殺,數名婦女被**,案件難以偵破,群眾反映強烈。任長霞研究決定將此案定為攻堅戰的重中之重,抽調精干力量強力偵破,終于在8月1日將犯罪嫌疑人王少峰抓獲歸案。另一起是長達11年未破的兩少女被奸殺案,任長霞多次召開黨委會研究部署此案的偵破工作。她在一次接待來訪群眾時獲知一條重要線索,迅速組織民警順線追蹤,終于將犯罪嫌疑人趙占義擒獲。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內,登封市公安局共查結1998年以來控申積案71起,使多年的上訪老戶息訴停訪,老百姓終于有了笑臉。
一系列業績的取得,源于任長霞對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1983年,當英姿颯爽的任長霞警校畢業后來到鄭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預審科當上一名民警時,她就在日記本中寫下一段話:"能成為一名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的人民警察,能親手抓獲犯罪分子、還老百姓公道,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也正是從這時開始,她就立下了將自己一生獻給公安事業的誓言。
1992年11月,任長霞在鄭州市公安系統和政法系統崗位練兵大比武中,力克群雄,雙雙奪冠。1994年11月,又在全省預審崗位練兵大比武中,奪得第一名。辦案實踐中,任長霞更注重探索和積累辦案經驗,提高審訊技巧。憑著自己嫻熟的預審技能,頑強的工作作風,她直接審理了各類刑事案件1072起,追捕逃犯950人,在河南省預審戰線上創造出了無人比擬的業績。
1998年,任長霞被提拔為鄭州市公安局技偵支隊支隊長。她帶領支隊民警在短短2年的時間里,跑遍了全國20多個省、市,破獲了近300余起搶劫、殺人等重特大案件,抓獲了350多名犯罪嫌疑人。
3.現代女英雄資料(短些
1. 江竹筠,又名江竹君、江志偉,1920年舊歷八月二十生于四川自貢。
在她8歲時,性格剛強的母親與游手好閑的父親不能相處,便帶著江竹筠姐弟到重慶投奔兄弟。江竹筠10歲到重慶的織襪廠當了童工,因為人還沒有機器高,老板就為她特制了一個高腳凳。
11歲時,她又進了重慶的一所教會辦的孤兒院,邊做工邊讀書。在苦難的生活經歷中,江竹筠對當時的社會制度充滿了憎恨,同時也養成了刻苦學習的精神。
她在上學時非常用功,記憶力超群。后來據同牢難友講,在獄中,她背誦和默寫下**《新民主主義論》和**《論**員的修養》,供難友們學習。
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慶的中國公學,秘密加入了**。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植物病蟲系,翌年轉入農藝系。
1946年,她畢業后回到重慶,參加和領導學生運動。1947年春,中共重慶市委創辦《挺進報》,江竹筠具體負責校對、整理、傳送電訊稿和發行工作,只幾個月的時間,報紙就發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敵人的極大恐慌。
1948年4月,《挺進報》的發行機關被偽裝進步的特務打入,以順藤摸瓜的方式破壞了重慶市委,6月間,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慶的碼頭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經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東地委書記涂孝文,立即機智地大聲呵斥叛徒,使得叛徒無法再偽裝害人。
江竹筠被送到重慶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渣滓洞”監獄后,慘遭手指釘竹簽等毒刑的殘酷折磨,仍堅貞不屈,并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斗爭。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務秘密槍殺,然后被用鏹水毀尸滅跡,時年29歲。
2. 劉胡蘭,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縣的一個中農家庭。母親早亡,父親劉景謙續娶胡文秀為妻。
胡文秀將劉富蘭名中的“富”字改為自己的姓氏“胡”,從此更名劉胡蘭。繼母積極投身于婦救會工作,并非常支持劉胡蘭參加革命。
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10月,劉胡蘭參加了中共文水縣委舉辦的“婦女干部訓練班”。
學習了一個多月,回村后她擔任了村婦女救國會秘書。1946年5月,劉胡蘭調任第五區“抗聯”婦女干事;6月,劉胡蘭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并被調回云周西村領導當地的土改運動。
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武工隊堅持斗爭,大批干部轉移上山。當時,劉胡蘭也接到轉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
這位年僅14歲的女**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 云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為閻錫山軍派糧派款、遞送情報,成為當地一害。
1946年12月的一天,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其處死。閻錫山匪軍惱羞成怒,決定實施報復行動。
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云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鎮靜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為入黨信物的萬金油盒——三件寶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后,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
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被帶到鍘刀前眼見匪軍連鍘了幾個人,怒問一聲:“我咋個死法?”匪軍喝叫“一個樣”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劉胡蘭烈士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
4.一個現代女英雄的故事100字
同年秋,解放軍某團連長王本固作戰負傷被送到云周西村休養,劉胡蘭因常去為王本固做飯、敷藥,接觸多了,兩人產生了愛情。
在那個年代,身處封建思想比較嚴重的鄉村,這種行為表現出的恰恰是一種反封建的思想解放。 由于戰爭環境險惡,加之劉胡蘭年紀尚小,她與王本固尚未論及婚嫁。
當時王連長只把一條毛毯、一支鋼筆和一副眼鏡送給劉胡蘭家,算是訂情的信物。傷好歸隊時,他又送給劉胡蘭一塊小手帕留作紀念。
劉胡蘭臨刑前把這塊手帕當成最珍貴的物件交給繼母。 劉胡蘭死后,由大伯劉廣謙操持,曾按當地習俗和一起犧牲的石六兒陰配。
1957年,劉胡蘭烈士陵園建成,劉胡蘭遺骨單獨遷進陵園,冥婚至此結束。 無情未必真豪杰。
英雄也是血肉之軀,每一個英雄都離不開具體的時代背景和生活環境。劉胡蘭烈士生前有著豐富的情感世界,這使得她的英雄形象更加可親可信。
劉胡蘭兄妹5人,其中有3人是繼母所生。她犧牲時,二妹劉愛蘭在場目睹, 1948年底參軍被分配到戰斗劇社,在《劉胡蘭》中扮演姐姐。
5.女英雄事跡 簡短點
秋瑾(1875~1907),女,原名秋閨瑾,字璿卿(璇卿),;號鑒湖女俠。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市),出生于福建廈門。蔑視封建禮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蘭,秦良玉自喻。性豪俠,習文練武,喜男裝。清光緒二十年(1894),其父秋信候任湘鄉縣督銷總辦時,將秋瑾許配給今雙峰縣荷葉鄉神沖王廷鈞為妻。光緒二十二年,秋與王結婚。王廷鈞在湘潭開設“義源當鋪”,秋瑾大部分時間住在湘潭,也常回到婆家。這年秋天,秋瑾第一次回到神沖,當著許多道喜的親友朗誦自作的《杞人憂》:“幽燕烽火幾時收,聞道中洋戰未休;膝室空懷憂國恨,誰將巾幗易兜鍪”,以表憂民憂國之心,受到當地人們的敬重。
光緒二十六年(1900),王廷鈞納資為戶部主事,秋瑾隨王赴京。不久,因為八國聯軍入京之戰亂,又回到家鄉荷葉。次年在這里生下第二個孩子王燦芝(女)。光緒二十九年,王廷鈞再次去京復職,秋瑾攜女兒一同前往。翌年,毅然沖破封建家庭的束縛,自費東渡日本留學,先入日語講習所,繼入青山實踐女校。
秋瑾在日期間,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革命活動,與陳擷芬發起共愛會,和劉道一等組織十人會,創辦《白話報》,參加洪門天地會,受封為“白紙扇”(軍師)。光緒三十一年歸國。春夏間,經徐錫麟介紹加入光復會。七月,再赴日本,加入同盟會,被推為評議部評議員和浙江主盟人,翌年歸國,在上海創辦中國公學。不久,任教于潯溪女校。同年秋冬間,為籌措創辦《中國女報》經費,回到荷葉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筆經費,并和家人訣別,聲明脫離家庭關系。其實是秋瑾“自立志革命后,恐誅連家庭,故有脫離家庭之舉,乃借以掩人耳目。”是年十二月(1907年1月),《中國女報》創刊。秋瑾撰文宣傳女解放主張提倡女權,宣傳革命。旋至諸暨、義烏、金華、蘭溪等地聯絡會黨,計劃響應萍瀏醴起義,未果。
秋瑾,攝于1905年 光緒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秋瑾接任大通學堂督辦。不久與徐錫麟分頭準備在浙江、安徽兩省同時舉事。聯絡浙江、上海軍隊和會黨,組織光復軍,推徐錫麟為首領,自任協領,擬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時起義。因事泄,于7月13日在大通學堂被捕。7月15日從容就義于浙江紹興軒亭口。光緒三十四年,生前好友將其遺骨遷葬杭州西湖西泠橋畔,因清廷逼令遷移,其子王源德于宣統元年(1909年)秋將墓遷葬湘潭昭山。1912年,湘人在長沙建秋瑾烈士祠,又經湘、浙兩省商定,迎送其遺骨至浙,復葬西湖原墓地。后人輯有《秋瑾集》。
孫中山和宋慶齡對秋瑾都有很高的評價。1912年12月9日孫中山致祭秋瑾墓,撰挽聯:“江戶矢丹忱,重君首贊同盟會;軒亭灑碧血,愧我今招俠女魂。”1916年8月16日至20日,孫中山、宋慶齡游杭州,赴秋瑾墓憑吊,孫說:“光復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會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 秋風秋雨愁煞人 ’之句,則傳誦不忘。”1942年7月宋慶齡在《中國婦女爭取自由的斗爭》一文中稱贊秋瑾烈士是“最崇高的革命烈士之一”。1958年9月2日宋為《秋瑾烈士革命史跡》一書題名。1979年8月宋為紹興秋瑾紀念館題詞:“秋瑾工詩文,有‘秋風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馬攜槍,曾東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萬代傳俠名。”
6.古今女英雄的簡短事例
梁紅玉(1102—1135),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紅玉是其戰死后各類野史和話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見于明朝張四維所寫傳奇《雙烈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東京人也。”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蘇淮安。后結識韓世忠。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韓贖其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為韓的正妻。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亂中立下殊勛,一夜奔馳數百里召韓世忠入衛平叛。因此被封為安國夫人和楊國夫人。后多次隨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長江阻擊戰中親執桴鼓,和韓世忠共同指揮作戰,將入侵的金軍阻擊在長江南岸達48天之久。從此名震天下。后獨領一軍與韓世忠轉戰各地,多次擊敗金軍。紹興五年隨夫出鎮楚州,“披荊棘以立軍府,與士卒同力役,親織薄以為屋。”與金軍,偽齊鎮淮軍戰與山陽等地。農歷八月二十六遇伏遭到金軍圍攻,力盡傷重落馬而死。終年三十三歲。金人感其忠勇,將其遺體示眾后送回,朝廷聞訊大加吊唁。1151年,韓世忠病逝。夫婦合葬于蘇州靈巖山下。
北魏太武帝年間,花木蘭替父從軍,參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戰,木蘭多次參與了北魏出擊大漠兵伐柔然的戰爭,且表現突出,但卻無人發現她是女子。戰爭結束后,朝廷欲授予她尚書郎,被她婉言謝絕。
1940年4月,日偽軍集中1.2萬兵力,對晉綏邊區進行“掃蕩”。晉綏邊區特委、第11行政專員公署機關和群眾團體等500余人被包圍。為了掩護機關和群眾突圍,她不顧懷有3個月的身孕,率騎兵連勇猛沖殺,將日偽軍引開,自己卻被圍困于小郭家村蔭涼山頂。26日,在腿部和**多處負傷后,仍英勇抗擊,斃傷日偽軍6人。被日偽軍包圍后,她寧死不屈,用最后一發子彈射進喉部,壯烈犧牲,年僅25歲。中共中央婦委發出唁電,高度評價她的英雄業績,稱她“不僅是我們女**員的光輝模范,而且是全國同胞所敬愛的女英雄”。
7.簡短女英雄故事
1.花木蘭 花木蘭的事跡傳至今,主要應歸功于《木蘭辭》這一方北朝民歌的絕唱,這是一篇由宋代郭茂倩編的長篇敘事詩歌,歌頌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2.穆桂英 -
戲曲及小說《楊家將》中人物,是中國古典文學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3.梁紅玉(1102—1135)
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在平定苗傅叛亂中立下殊勛,一夜奔馳數百里召韓世忠入衛平叛,因此被封為安國夫人和楊國夫人。
4、馮婉貞
馮婉貞(清咸豐年間人),北京謝莊人,祖籍山東。1860年(咸豐十年)英法侵略軍占領北京以后,四處擄掠,十九歲的馮婉貞與父親馮三保一起,帶領民團打敗英法軍隊,保護了謝莊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5、秋瑾
1979年8月宋為紹興秋瑾紀念館題詞:“秋瑾工詩文,有‘秋風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馬攜槍,曾東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萬代傳俠名。”
8.現代巾幗英雄的故事
當代巾幗英雄任長霞 任長霞事跡集中體現了當代婦女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的精神風貌。
她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當代巾幗英雄的贊歌,她是中國女性的驕傲。 學習她熱愛黨、熱愛祖國的堅定信念;學習她愛崗敬業、自強不息的頑強意志;學習她清正廉潔、公而忘私的高尚情操;學習她追求卓越、勇于創新的時代精神,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斗志,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劉胡蘭 鍘刀揮不去的傲氣八女投江 誓死不降的忠義江姐 囚籠難鎖志氣趙一曼 用不屈書寫中華民族的傲骨郭俊卿 女扮男裝5年之久,和男同志一樣,沖鋒陷陣,屢建奇功,被譽為“現代花木蘭”。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當代女英雄事跡簡短(當代現代巾幗英雄的事跡簡短一些不要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