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介紹花果山,我的導游詞怎么寫 50字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高興能和大家在這個風景怡人的花果山和大家相識,很高興認識大家。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是你們今天花果山游覽的導游,希望大家能在花果山玩得開心,過一個愉快的日子。下面我們就開始我們今天的游覽, 大家不比拘束,大家可以在游玩過程問我一些問題,希望大家能夠積極配合。 …………
我想先向大家介紹一下云臺山,也許你們會問為什么要介紹云臺山而不是花果山呢?因為花果山只是云臺山其中的一座山罷了,打了比方就如同介紹一位科學家 或文學家,總要先介紹其家庭一樣,我先介紹云臺山,可以讓大家對花果山有一 個更深刻的了解。云臺山,也就是我們腳下的這片,是江蘇的兩大山脈之一,也 是最高山,所以我們現在等于是在江蘇省海拔最高的山脈上,大家應該有"會當 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不過這只能在江蘇省使用!
首先我會向大家講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海戰便發生在花果 山,大家一定很奇怪:海戰是在海上進行的,花果山怎么能進行海戰呢?因為在 17世紀以前,花果山,當然還有云臺山,都是在海中的,所以當時連云港是個島 上的城市,花果山也是海中仙山,所以才能孕育出那么多鐘秀的風景,如果大家 有機會去連云港碼頭的話,就會看到海中的一個島――東西連島,它就是云臺 山的一部分,連云港的名字也因為介于東西連島和云臺山之間才得到的。
下面我開始向大家介紹一下花果山。花果山舊稱青峰頂,蒼梧山,是云臺山諸峰之一。它的主峰玉女峰,海拔625米,是江蘇省最高山峰,唐宋明清各代先后在這 里筑塔建廟,大家從這里能看到的那座塔,便是雄偉的阿育王塔,這座塔里還保 存著釋迦牟尼的舍利子,花果山曲洞幽深,花果飄香,有東海勝境之譽,山上有 著名的郁林觀石林,其中有很多唐宋的石刻,此外在花果山中部,有一片36座單 位建筑的三元宮,已有1300年歷史,是我國著名古剎之一。
介紹了這么多,大家可能看過《西游記》中的花果山,它便是吳承恩創作的原型,許多名勝都和《西游記》中的故事緊密連接,如孫悟空降生的女媧造石,棲息 之地水簾洞,天工巧成的八戒石,勾倚參差的七十二洞以及照海亭,一線天,小 蟠龍,九龍橋,南天門,各有特色,神奇迷人,當年吳承恩游云臺山時,正是因為看到了這座海上仙山的奇觀異石,靈泉湖天所啟發,才有了靈感,才創造出一 系列故事,要是吳承恩沒有此傷,我想大家也沒有機會欣賞這風景了。
下面我們到孫悟空的老家水簾洞去,水簾洞洞水宛如堂奧,清泉紛掛,難分天上人間,洞口涯縫滴水點點墜落,恰似水晶玉珠,串以成簾,而且甘甜可口,大家過一會,可以品嘗一下,保證會有一番感覺,大家可以向前看,會看到很多石刻,如水簾洞,靈泉等題刻,大家再往上看,"神泉普潤","高山流水"二塊石勒,是明代著名工匠根據曹顯手書而刻,氣勢雄深豪放,西側還有一道御碑,這上面的"印心石屋"四個字是道光帝為兩江總督陶澍親筆題寫。 不過可惜的是,18世紀時,云臺山由海上諸島變成了陸上群山,真可謂滄海便桑 田,不過這個變故,使得年那個驚濤拍案,卷起千堆雪也看不到了,更可惜的是 ,原來那塊""的石碣也找不到了。雖然如此,但慕名而來的中外客人仍然絡繹不絕,失去了水色的古老花果山,仍然能以自己獨特的奇石怪臺來迎接來賓,足可見花果山的魅力。
2.花果山導游詞100字
游客朋友們,歡迎大家到孫猴子的老家花果山來作客。
花果山是云臺山最為精彩的地方,她不僅重巒疊嶂綠樹蔥蘢,有著及其美麗的自然風光,而且蘊藏著秦漢以來兩千余年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自從吳承恩以這里的山水為藍本,創作了不朽的文學巨著《西游記》之后,花果山便隨著孫大圣的名字四海傳揚。
不但中國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就連許多外國人提起中國來,也都會豎起大拇指說:“孫悟空!花果山!”現在,花果山關于《西游記》的景點,最主要有:三元宮、團圓宮、水簾洞、唐僧石、八戒石、大圣佛、媧遺石、七十二洞、定海神針、仙硯、猴王府、怪石園、吳承恩紀念館等30余處。
3.花果山導游詞300字左右
歡迎大家來到連云港花果山,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最高峰為玉女峰,海拔624.4米。花果山因古典名著《西記》中描述的孫大圣的老家而聞名海外。這里主要的景點有136處,與《西游記》密切相關的有孫悟空的出生地、女媧補天剩下的媧遺石,模仿的惟妙惟肖的猴石、八戒石、沙僧石、唐崖等,更有《西游記》中提到的七十二洞、后來成為金箍棒的定海神針、以及師徒四人取經歸來途中的曬經石等著名景點30余處,其中水簾洞更是聞名遐邇。明朝著名作家吳承恩就是受了水簾洞的啟發,給《西游記》中早期的孫悟空提供了這么一個神話色彩十分濃郁的活動場所,今天既然大家天理迢迢的來到了這里,那么千萬不要錯過哦,一定要進水簾洞里瞧一瞧、看一看,體會一下水簾洞的奧妙!
經過一天的參觀,相信大家對花果山已經有了個清晰的認識,祝大家玩得開心,祝各位游客朋友們旅行愉快,在這里我把我最真摯的祝福送給大家,祝大家幸福、平安!
4.花果山導游詞100字
游客朋友們,歡迎大家到孫猴子的老家花果山來作客。
花果山是云臺山最為精彩的地方,她不僅重巒疊嶂綠樹蔥蘢,有著及其美麗的自然風光,而且蘊藏著秦漢以來兩千余年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自從吳承恩以這里的山水為藍本,創作了不朽的文學巨著《西游記》之后,花果山便隨著孫大圣的名字四海傳揚。不但中國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就連許多外國人提起中國來,也都會豎起大拇指說:“孫悟空!花果山!”現在,花果山關于《西游記》的景點,最主要有:三元宮、團圓宮、水簾洞、唐僧石、八戒石、大圣佛、媧遺石、七十二洞、定海神針、仙硯、猴王府、怪石園、吳承恩紀念館等30余處。
5.有沒有介紹花果山的導游詞
花果山位于連云港市南云臺山中麓。花果山景區是國家級云臺山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國家AAAAA級旅游區[1] 、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2] 、第二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地質公園。先后榮獲“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中國特色生態文化旅游勝地”、“美麗中國十佳海洋旅游目的地”、“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金獎”、“中國最美文化休閑旅游目的地”等多項榮譽稱號。[3]
花果山野生植物資源十分豐富、計有植物種類1700余種,其中藥物資源就有1190種,金鑲玉竹、古銀杏等都是省內罕見、國內少有的樹種和水簾洞,棲身之、唐僧崖、古樹名木,是江蘇省重要的野生植物資源庫,每年吸引了國內許多高校、科研單位、專家學者來此考察研究。[4] 唐宋時稱蒼梧山,亦稱青峰頂,為云臺山脈的主峰,是江蘇省諸山的最高峰。 李白:“明日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與蘇軾:“郁郁蒼梧海上山,蓬萊方丈有無間”,寫的都是云臺山。被譽為:“海內四大名靈”之一。
6.花果山導游詞300字左右
歡迎大家來到連云港花果山,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最高峰為玉女峰,海拔624.4米。
花果山因古典名著《西記》中描述的孫大圣的老家而聞名海外。這里主要的景點有136處,與《西游記》密切相關的有孫悟空的出生地、女媧補天剩下的媧遺石,模仿的惟妙惟肖的猴石、八戒石、沙僧石、唐崖等,更有《西游記》中提到的七十二洞、后來成為金箍棒的定海神針、以及師徒四人取經歸來途中的曬經石等著名景點30余處,其中水簾洞更是聞名遐邇。
明朝著名作家吳承恩就是受了水簾洞的啟發,給《西游記》中早期的孫悟空提供了這么一個神話色彩十分濃郁的活動場所,今天既然大家天理迢迢的來到了這里,那么千萬不要錯過哦,一定要進水簾洞里瞧一瞧、看一看,體會一下水簾洞的奧妙!經過一天的參觀,相信大家對花果山已經有了個清晰的認識,祝大家玩得開心,祝各位游客朋友們旅行愉快,在這里我把我最真摯的祝福送給大家,祝大家幸福、平安。
7.有沒有介紹花果山的導游詞
花果山位于連云港市南云臺山中麓。
花果山景區是國家級云臺山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國家AAAAA級旅游區[1] 、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2] 、第二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地質公園。先后榮獲“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中國特色生態文化旅游勝地”、“美麗中國十佳海洋旅游目的地”、“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金獎”、“中國最美文化休閑旅游目的地”等多項榮譽稱號。
[3] 花果山野生植物資源十分豐富、計有植物種類1700余種,其中藥物資源就有1190種,金鑲玉竹、古銀杏等都是省內罕見、國內少有的樹種和水簾洞,棲身之、唐僧崖、古樹名木,是江蘇省重要的野生植物資源庫,每年吸引了國內許多高校、科研單位、專家學者來此考察研究。[4] 唐宋時稱蒼梧山,亦稱青峰頂,為云臺山脈的主峰,是江蘇省諸山的最高峰。
李白:“明日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與蘇軾:“郁郁蒼梧海上山,蓬萊方丈有無間”,寫的都是云臺山。
被譽為:“海內四大名靈”之一。
8.游覽花果山導游作文100字,急死了快快
今天我們要參觀的花果山景區風景怡人,花果山位于洛陽市西34公里處的宜陽縣境內,景區總面積18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31.8米。公園內林蔭蔽日,飛瀑高懸,猴石奇異,古木參天,素有“雄俊賽五岳,奇秀冠中原”之稱。
花果山之名始見于北宋《太平寰宇記》:“壽安縣(今宜陽縣)岳頂山在縣西南,又西為花果山,比《西游記》成書早500余年,花果山地域內的農家普敬孫悟空,村(地)名大多與《西游記》書中的村(地)名相重。唐伯虎、李賀、白居易等歷代名人都曾留詩花果山,唐明皇李隆基當年出巡宜陽,在李賀故里隔河遙望花果山,于夢中神游仙山而留下千古名曲《霓裳羽衣曲》。
1991年花果山被國家林業部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10年來的開發建設,使景區具備了吃、住、行、游、購、娛的全方位服務條件。
大家可能看過《西游記》中的花果山,它便是吳承恩創作的原型 ,許多名勝都和《西游記》中的故事緊密連接,如孫悟空降生的女媧造石,棲息之地水簾洞,天工巧成的八戒石,勾倚參差的七十二洞以及照海亭,一線天,小 蟠龍,九龍橋,南天門,各有特色,神奇迷人,當年吳承恩游云臺山時,正是因為看到了這座海上仙山的奇觀異石,靈泉湖天所啟發,才有了靈感,才創造出一 系列故事。
2001年,《西游記》著名演員六小齡童和馬德花先生回“鄉”探親,并分別被授予花果山村和高老莊村榮譽村民。如今,花果山正以她靚麗的風姿鑲嵌在黃河中原旅游線上。
9.誰有連云港花果山的三元宮的完整導游詞
三元宮所在的這條嶺叫琵琶嶺,像一只琵琶斜倚在云臺山上,九條大澗環繞在它的腳下,因此民間稱作“九龍戲琵琶”。也有人說《西游記》里的琵琶精被制服以后,就變成一條山嶺,永遠橫臥在了這深山老林里。 為了方便香客游人登山,唐宋時期和尚們就曾在這里用石板鋪砌成簡易的小橋,但夏季一場大雨之后,山洪暴發,路便被截斷,橋也往往被沖毀,明朝萬歷十五年(1587年)重建三元宮,同時修筑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座九龍橋。橋長33.4米,寬8米,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磚構拱橋。 橋旁的銀杏樹已近千年,是宋代的遺物。橋上山風陣陣,橋下流水潺潺,松濤盈耳,鳥語花香。來到這里,可把游人的疲勞消除得一干二凈。 橋南邊的建筑物叫九龍將軍廟,是這座橋的橋神廟;北南高處的建筑物叫茶庵,過去專供游客休息品茶,現在改為吳承恩紀念館。 九龍橋的風景四時不同,各具特色,九龍橋碑的后面有一塊碑記,對此作了生動細致的描寫,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 [三元宮] 三元宮發跡于唐,重建于宋,敕賜和擴建于明,興盛于清。現在大家看到的山門和“敕賜護國三元宮”門額,都是明代的遺物。 山門右手這棵古柏是宋代的遺物,民間傳說它是太白金星拄的一支拐杖,所以又叫拐杖柏。相傳孫悟空大鬧天宮,眾神都打不過他。玉皇大帝沒有辦法,只好派太白金星下凡招安。太白金星來到花果山,被山上的小猴子們團團圍住,有的拖腿,有的拽胡子。連他整天不離手的拐杖,也被搶走扔到三元宮門口,化成了這棵拐杖柏。 這里的山元殿,祀奉著三元大帝。早在1600多年前的東晉時代,有個叫干寶的人寫了本《搜神記》,書里記載:東海人陳光蕊,生了三個兒子,得道升仙,分管天、地、水三界。明朝出版的《三教搜神大全》里又補充說,陳光蕊是真仙轉化為人,娶了龍王的三個女兒,每個龍女生了一個兒子。這些兒子個個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后來被上天封為三元大帝。 明代三元的信仰非常興旺,光云臺山一帶就有十多座三元宮、三元家廟等建筑,百姓家中也普遍供奉三元的圣像。傳說遇有大災大難,三元就會來搭救;遇到大饑荒,三元就變成善人到處放賑。云臺開山的高僧謝淳,是淮安人,他在家時便是信奉三元大帝的,后來才出家到這里擴建三元宮。 《西游記》的作者更是三元的堅定信仰者。《西游記》里說唐僧是海州弘農縣陳光蕊的兒子。如此說來,面前的這三位神仙,就都是唐僧的親兄弟了。 三元大帝雖是民間的信仰,由于歷史悠久,信徒眾多,影響很大,后來便得到官方和佛教界的正式承認。明萬歷十五年(1587年)三元宮開始重建,正在施工時,皇太后頒發藏經的圣旨便送到了廟里。不久,第二次頒發藏經的圣旨又由欽差大臣太監陳增專程護送到云臺山。清朝康熙皇帝下江南,回程途中特派貼身太監五哥入廟進香,并手書“遙鎮洪流”匾額賜給三元宮,現在這四個字被刻在玉女峰頂。 三元宮大殿面前的這兩棵千年銀杏,抗戰時期曾遭受日寇飛機的狂轟濫炸,大火把兩棵樹燒得遍體枯焦,枝干斷裂。經過多年春風的吹拂,春雨的滋潤,它們又伸出新枝,綻出嫩芽,結出了累累果實。
滿意請采納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花果山的導游詞簡短(我介紹花果山,我的導游詞怎么寫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