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早期閱讀教育-論文摘要怎么寫
摘 要:我們開展的早期閱讀教育是幼兒文學活動的充實和整合,是在培養幼兒欣賞、講述和朗誦等多種能力的有效途徑。
對幼兒進行早期閱讀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益處的,關鍵是在于教師怎樣更好地去引導孩子閱讀。
一、早期閱讀的教育價值體現及意義
幼兒早期閱讀活動首先是作為以一種特殊的交際方式而存在的社會現象,具有社會性。
幼兒閱讀作為一種主題活動,它具有活動的實踐性。
幼兒閱讀作為一種個體的行為和活動,又主要體現為個體化的心智活動的過程,雖然目前對于幼兒閱讀行為的本質還沒有較為一致的定論,但不可否認對幼兒而言,閱讀是一個高級,復雜的心理過程。
在幼兒早期閱讀教育中,幼兒不僅可以得到道德情操美的熏陶,還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語言、藝術風格的美。
早期閱讀教育還為幼兒提供參與多種藝術實踐活動的機會。
幼兒在閱讀故事時,需要調動藝術想象力,在腦海里再現作品所展示的圖景;幼兒在扮演角色進行表演或編故事時,也要張開想象的翅膀,按照作品提供的線索來表現或發展內容,這樣,就使幼兒的藝術想象力得到充分展開,并有各種機會得到進一步的鍛煉和發展。
二、早期閱讀中的兩大誤區
盡管幼兒早期閱讀教育已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但由于受傳統因素的影響,再加上對早期閱讀研究的不足,所以人們還存在著一些認識上的誤區,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一)早期閱讀就是提前識字和認字
提到早期閱讀,目前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早期閱讀就是提前識字和認字”。
這種觀點之所以流行,除了受我國對“文字”和“神童”崇拜的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外,還與對早期閱讀的錯誤認識有直接關系。
其實幼兒在多次的前閱讀中對漢字的結構、偏旁意義形成初步的認識,在前書寫活動中體驗文字符號的作用,自然而然的習得一些文字,我們并不反對。
但首要的問題是我們應把幼兒閱讀興趣、閱讀能力的培養放在首位,并盡可能使這一指導思想成為閱讀教育的指導思想。
那些認為“早期閱讀就是提前識字和認字”的做法,只會讓自己的虛榮撥亂孩子成長的航標。
因為識字量的多少并不能衡量出早期閱讀活動質量的高下,識字量也不是早期閱讀活動成效的佐證。
由此,我們必須認識到,幼兒的早期閱讀與小學生正規的讀寫有著本質區別,它僅僅是一種“讀寫萌發”,是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為了真實生活的目的而自然發生的學習活動,是正式讀寫學習的準備。
(二)早期閱讀有利于幼兒潛能的開發
這種說法隱含了兩個觀念,其一是幼兒的潛能開發最為重要,其二是提前讀寫必然導致潛能的開發。
其實真正意義上的早期閱讀對兒童的全面發展具有其他活動不可替代的價值,但這種價值并不體現在“開發幼兒潛能”上,而體現在使幼兒通過接觸書面語言獲得與書面語言有關的態度、期望、情感和行為,培養幼兒認識世界的基本能力,發展其終身學習的能力上。
三、如何才能更好地掌握時機對幼兒進行早期閱讀
教師可以根據早期閱讀教育目標,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幼兒的閱讀能力進行系統培養,使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獲得發展。
可以圍繞早期閱讀教育目標開展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內容較為集中的教育活動。
教師可利用大圖畫故事書去培養幼兒閱讀理解的技能,同一內容的圖畫故事書幼兒人手一冊,獨立閱讀,讓幼兒在看書過程中自己感受、體會,獲得經驗;聽賞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反復傾聽老師的講述,不斷體驗品味,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提高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教師為幼兒提供打亂順序的圖片,幼兒根據故事內在的邏輯規律將圖片按順序排列起來,這有利于培養幼兒有序思維能力。
教師還可以通過以下方面對幼兒進行具體的指導。
(一)創設寬松的環境,引發積極的閱讀興趣
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在色彩感知、事物辨認、語言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長進,對圖書的閱讀興趣也與日俱增。
在幼兒園的活動室里,經常會看見孩子們三五成群地欣賞圖書。
于是我們開始為他們提供有較多閱讀信息的環境。
1.寬松自主的氛圍。
首先,為幼兒創設寬松、自主的閱讀氛圍。
在閱讀時,孩子們可以自己閱讀圖書,也可以和同伴一起看書,還可以圍坐在老師的周圍欣賞有趣的圖畫故事。
他們在這里自由地選擇、觀看、討論,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活動中。
2.種類豐富的書。
為幼兒創設豐富的物質環境。
即利用多方資源為幼兒提供閱讀的各種書籍。
幼兒閱讀的書籍有的是孩子們自己從家里帶來的;有的是幼兒園出資購買的;還有的是教師自己收集和購買的,這樣一來,孩子們看的書籍種類多了,有關于科普知識的圖畫書,有關于生活知識的彩頁書,還有關于識字、認讀、動腦解題的娛樂書籍,更有孩子喜歡的世界著名童話、幼兒故事集、詩歌、兒歌和散文等。
3.無限自由的時間。
幼兒園定期的為幼兒開展閱讀活動,如:學習故事、欣賞散文詩、進行識字游戲等。
但幼兒早期閱讀的經驗不是僅僅通過幾次專門的閱讀活動來獲得的。
因此,除了每周固定的語言閱讀活動外,還可在日常活動中為幼兒安排了一些定時和不定時的閱讀時間。
在自由的時間里閱讀,漸漸地,孩子們形成了自主的閱讀行為,對閱讀活動越來越感興趣。
4.多元開放的空間。
有了時間還要有空間。
大部分幼兒園在班級的活動室中設有圖書角,讓幼兒隨時閱讀。
為幼兒提供的書籍有幼兒熟悉的、不太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三種層次,以保證不同水平幼兒閱讀的需要;還有安靜、明亮的圖書室也是孩子們喜歡去的地方。
那兒有各種各樣的圖書,讓幼兒隨時隨地都可以閱讀學習。
幼兒在潛移默化的培養和學習中,對書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閱讀材料,能動建構、積累和同化閱讀經驗。
教師給予適當指導,鼓勵幼兒開展自主閱讀活動
早期閱讀培養了幼兒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了兒童學習的興趣,引發了孩子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它決不等同于讓幼兒大量集中地識字和寫字,我們進行閱讀活動的意義不在“書”,而在于閱讀的過程,也不在于閱讀的數量,而在于閱讀的質量。
----------------------------
論文摘要怎么寫
一、論文摘要的定義
摘要一般應說明研究工作目的、實驗方法、結果和最終結論等.而重點是結果和結論。
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過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過250個實詞。
除了實在迫不得已,摘要中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
摘要可用另頁置于題名頁(頁上無正文)之前,學術論文的摘要一般置于題名和作者之后,論文正文之前。
論文摘要又稱概要、內容提要。
摘要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
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
具體地講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對象和范圍,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結果和重要的結論,有時也包括具有情報價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
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擁有與文獻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閱讀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不容贅言,故需逐字推敲。
內容必須完整、具體、使人一目了然。
英文摘要雖以中文摘要為基礎,但要考慮到不能閱讀中文的讀者的需求,實質性的內容不能遺漏。
二、論文摘要的分類
根據內容的不同, 摘要可分為以下三大類: 報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報道-指示性摘要
(1) 報道性摘要: 也常稱作信息性摘要或資料性摘要, 其特點是全面、簡要地概括論文的目的、方法、主要數據和結論. 通常, 這種摘要可以部分地取代閱讀全文.
(2) 指示性摘要: 也常稱為說明性摘要、描述性摘要或論點摘要, 一般只用二三句話概括論文的主題, 而不涉及論據和結論, 多用于綜述、會議報告等. 該類摘要可用于幫助潛在的讀者來決定是否需要閱讀全文.
(3) 報道-指示性摘要: 以報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獻中的信息價值較高的部分, 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
三、論文摘要的寫法
目前,我國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多采用報道性摘要。
即包括論文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等四部分內容。
而畢業論文的摘要的寫法多是采用指示性摘要的寫法,即概括文章的主題和主要內容。
在指示性摘要的寫作過程中,作者首先應該對論文的寫作背景做簡單介紹,然后應該對文章的主要內容進行簡單的介紹,主要是對文章的提綱做簡要的介紹,最后要對文章的研究意義進行介紹。
四、論文摘要寫作的注意事項
(1)摘要中應排除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容;切忌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對論文內容作詮釋和評論(尤其是自我評價)。
(2)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
比如一篇文章的題名是《幾種中國蘭種子試管培養根狀莖發生的研究》,摘要的開頭就不要再寫:“為了……,對幾種中國蘭種子試管培養根狀莖的發生進行了研究”。
(3)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
摘要先寫什么,后寫什么,要按邏輯順序來安排。
句子之間要上下連貫,互相呼應。
摘要慎用長句,句型應力求簡單。
每句話要表意明白,無空泛、籠統、含混之詞,但摘要畢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電報式的寫法亦不足取。
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稱。
建議采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狀”、“進行了……調查”等記述方法標明一次文獻的性質和文獻主題,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
(5)要使用規范化的名詞術語,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
新術語或尚無合適漢文術語的,可用原文或譯出后加括號注明原文。
(6)除了實在無法變通以外,一般不用數學公式和化學結構式,不出現插圖、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該文獻證實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縮略語、略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現時必須加以說明。
科技論文寫作時應注意的其他事項,如采用法定計量單位、正確使用語言文字和標點符號等,也同樣適用于摘要的編寫。
目前摘要編寫中的主要問題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現引文,無獨立性與自明性;繁簡失當。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論幼兒早期閱讀教育研究論文摘要怎么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