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
仙呂宮
姜夔
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
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之,音節諧婉,乃命之曰《暗香》、《疏影》。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
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
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
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
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
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與《長亭怨慢》、《解連環》同年之作。
是年冬,載雪訪范成大于石湖。
石湖在蘇州胥門外,孝宗皇帝賜范為別業,有御筆“石湖”二大字刻于山石,今尚存。
孝宗對金國委屈求全,茍且偷安,下詔“正皇帝之稱,為叔侄之國”,公然愿當“侄皇帝”。
范成大是主戰派,曾效蘇武“提攜漢節同生死”出使金國,慷慨陳詞大義凜然。
孝宗賜這位大學士石湖莊園,意思就是教他寄情山水莫再過問國事。
范石湖心情是憂郁的。
白石在石湖住了一個多月,兩位大詩人的會合吟唱,成為文學史佳話。
白石自度《暗香》、《疏影》二曲,詠梅使人神觀飛越耳目一新,又深蘊憂國之思、寄托個人生活的不幸。
石湖擊節贊賞,讓家中歌女演唱之,并以青衣小紅相贈,可能是聊慰其失戀之苦。
除夕,白石攜小紅歸湖州,大雪過垂虹橋有詩,“自琢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
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好象風流瀟灑之極。
二詞追蹤梅花的幽魂,又非僅詠物。
張惠言《詞選》謂“首章言己嘗有用世之志,今老無能,但望之石湖也。”石湖長二十余歲,是白石前輩,這說法有點牽強,但《暗香》上片似隱括了二位忘年詩友心靈深處的一些共鳴。
“舊時月色”、“玉人待喚”、癡愛梅花的南朝詩人何遜(自比)如今也忘卻了為梅吟詠,……這些,大概都蒙上一層兩位詩人本不愿見到的麻木和淡淡哀愁。
歇拍“竹外疏花”是白石在石湖范村作客賞梅時實景,也用大蘇“竹外一枝斜更好”詩意。
與石湖交往,思想感情的碰撞,如竹外疏梅冷香的主動襲來,怎不使違心的麻木不仁內疚?
梅花飄忽而高尚的神思,白石虔誠地將其擺到超凡脫俗、監督警醒本我的崇高神圣位置。
內蘊品位高,是這兩首詠梅詞之所以動人的重要原因。
“屋角紅梅樹,花前白石生。”(白石詩)可見梅在白石生命中位置。
下片忽然宕開,將已逼到近前的梅花推遠,梅花變相,忽變作另一梅花,代表所苦戀已遠離的女子。
在江國寂寂、夜雨初積、寄與路遙的寥廓中,“梅花”(紅萼)出現,“無言耿相憶”,法相莊嚴。
憶千樹梅花盛開時,與“紅萼”攜手賞花,何等歡樂!忽又瓣瓣被狂風吹盡,并意中人無影無蹤。
變化無窮。
有人怪二詞重點一移再移,此正清空處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求《暗香--舊時月色》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