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佛在《大集經》說:“末法時期佛不在世,我們能夠孝順雙親,這個功德與侍奉佛祖的功德是相等。”所以,學佛一定要做到“孝養父母”,這非常重要!
凈空法師---佛說:孝養父母,比供養三賢十圣的功德還要大。
佛陀的教誨,第一就是教我們孝養父母,知恩報恩。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孝敬”這兩個字擺在第一。
1 佛說:孝養父母,比供養三賢十圣的功德還要大。
2 佛陀的教誨,第一就是教我們孝養父母,知恩報恩。
孝養父母是覺悟的行為,一切諸佛菩薩沒有一個不孝養父母的。
孝順是隨順性德,不是隨順煩惱,不是隨順無理的要求。
懂得孝道,懂得孝養父母,佛法才有根。
佛法是師道,在佛法里面有沒有成就,實在說要看他對于這個師道做到了多少。
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
人懂得孝親,而后才知道尊師,所以至善圓滿的教育還是要從孝親尊師上去扎根。
3 人不知道孝順父母,就不會懂得尊師重道,這是一定之理。
“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
我們的身命得自于父母,法身慧命得自于老師,所以“孝親尊師”常常是相提并論。
4 “孝親”非常重要,從孝親這才能夠“尊師”。
我們對老師真正能夠尊敬,老師的“道”我們才能真正得到。
做師長的,要教學生孝養父母;做父母的,要教子女尊師重道。
佛法教學的目的,是教我們開發性德,教我們明心見性的。
我們的心地,本具無量智慧、德能、才藝;孝道與師道,是開發心地寶藏的鑰匙。
性德是你自己本有的,本有,哪有不能開發的道理?這開發的工具,就是“孝敬”。
5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孝敬”這兩個字擺在第一。
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沒有不孝順父母的,沒有不尊敬師長的。
學佛的人不曉得孝順父母、奉事師長,你這個佛法決定是不得其門而入。
不孝父母、不敬師長,這是違背性德,去搞六道輪回。
一個人,如果不孝養父母、不奉事師長,什么成就都談不上。
6 真能行孝的人,佛菩薩都降臨他家里呵護保佑。
佛經上說,照顧自己的父母,這個功德等于供養佛。
佛常講,你家里有兩尊活佛,那就是你的父母。
不孝養父母,而去供養佛,佛不會接受。
我們要以孝順父母的心,來服務每位老人;以恭敬佛菩薩的心,來恭敬每位老人。
大乘佛法,是以孝道為基礎;孝道到極處,就圓滿成佛。
要幫助父母破迷開悟,常生歡喜心。
養父母的身,養父母的心,養父母的志;志做到圓滿,孝道才圓滿。
7 佛門講,能夠勸父母念佛求生凈土,叫父母從此以后永遠不再受輪回的苦報,這是大孝。
家教,是根;圣賢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圓滿。
人,如果具有孝悌之心,就一定會守禮。
把父子、夫婦、長幼的關系處理好,是孝。
喜歡成就別人,把人事關系處理好,是悌。
孝,是圓滿的性德。
五倫八德,做得圓滿,才算是真孝。
好好地念佛、學經教,就是孝養父母。
不孝父母、不教子女,乃佛門中之罪人。
8 真正的善根,是孝道;真正的福德,是念佛。
“凈業三福”第一條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基礎。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修行要從這里開始。
不孝順父母,怎么能成佛作祖?
9“孝養父母”,我們有沒有盡心盡力去做?你要不能盡心盡力孝養父母,你那阿彌陀佛白念了,不能往生。
佛家講的“孝養父母”,是指修行有了成就,這與世間講的有所不同。
你能夠如教修行,修得有成就,你就是“孝養父母”。
10 所謂“一子成佛,九代的祖宗都享天福”,這是“孝養父母”到了極處。
真正孝子念佛,往生凈土,不但報今生父母之恩,也報累劫父母之恩。
如果你學佛,修行得不好,就是大不孝。
我們念佛要得一心不亂,要得功夫成片,要往生決定有把握,要從孝敬修起。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佛說孝敬父母的功德有多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