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知友,"優秀散文:我該拿什么來報答你,我的母親",節選:
……
母愛深深,何以為報?
記憶的畫面被一頁頁翻過,我最愿意停留在小時候,回到兒時一家四口居住的小院,那時的生活雖然清苦,但是時光清寧,沒有過多的煩心雜事。
整潔的四合院,木質結構的老樓房,每天都充滿了歡聲笑語。
早上,母親送我們去上學,中午接我們回家,在冬日的暖陽下,吃母親精心調制的飯菜,聽收音機里說書人高一聲低一句的解講與評說,是多么的幸福。
哪怕只是一碗拌著豬油的菜泡飯,母親也做的有色有味,那碧綠的菜蔬,那白凈細滑的飯粒,吃在嘴里滿口生香。
炎炎夏日,母親在井水里冰鎮好西瓜,切好放在桌子上。
寒冬臘月,母親早早生爐做飯,熱氣騰騰的飯菜,誘惑著我們回家的腳步。
只是那個時候到底年少,我很難體會母親為我們所付出的辛勞,只是偶爾從夢中醒來,看到母親還在昏暗的燈光下踩縫紉機,夜深了還坐在椅子上給衣服翹邊鎖紐扣眼,也只心疼地對母親說一聲,媽,你先睡覺吧,明天我幫你來鎖扣眼,而母親總是笑笑說,快睡吧,明天早起要上學的。
母親沒有機會讀好書,因此特別希望我們好好讀,她深諳一個道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所以為了我們有一個好的未來,她竭盡所能,就算再辛苦也要供我們讀最好的學校,她總是說,這一生,她沒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東西,唯有我們姐弟,是她最大的財富,是她生命里的寶。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但母親是堅強的。
多少個春秋冬夏,多少次寒來暑往,母親的酒杯里永遠盛滿了愛,就象那首被世人傳唱的《母親》那樣,母愛無處不在,小到雨中的花折傘,小到入學的新書包,小到愛吃的三鮮餡……
成長的足跡,寫下了母愛深深。
春天,隨母出行,看彩蝶紛飛,看花兒綻放,歡呼雀躍聲中,童真的眼眸定格下萬紫千紅。
夏天,群星璀璨,在溫柔的輕吟聲中,在蒲扇輕搖的習習涼風中,依偎著母親的懷抱,安然入眠。
秋天,夜,微涼,昏黃的燈光下,母親靈巧的雙手將無限關愛織進厚厚的毛衣,縫進密密的針線。
冬天,雪花飛舞,母親的愛更是紅泥火爐的暖,無微不至,暖入心懷。
買菜、做飯、洗衣,伴讀,文弱的母親日復一日,用溫情撐起了家的半片天,用和風細雨,滋潤著我們成長的每一步。
母親的字典里,從沒有重男輕女這個詞,相反對我的照顧和寵愛要比弟弟更多些。
小時候只要弟弟有的,就絕不會少了我,長大后,弟弟小有成就,母親把重心更放在我身上。
工作、學習、結婚、生子,每一天都有母親的陪伴,每一步都寫下母愛深深。
母親是平凡的,卻又是那樣的不平凡。
她常常教導我們:“作惡之人是磨刀之石,未見其損,日有所虧。
行善之人是春園之草,未見其長,日有所增。”她用寬容大度化解著各種矛盾,用真誠無私書寫著至美人生,讓我們即便在物欲橫流的世界,也懂得把真情種在心田,不會迷失方向。
母親是普通的,卻又是那樣的不普通。
她用真情筑起堡壘,讓我們心有所依,哪怕走的再遠,也找得到心的歸途。
她為人通達,處事干練,當我們被煩心事困擾,情緒低落時,她的一席話總能為我們解開心結,讓我們茅塞頓開。
她熱愛生活,也會用鏡頭記錄下生活的點滴,還練的一手好字,閑暇之余,呼朋喚友,真正意義上的老有所樂,老有所養。
母親安于平常,也享受平常,她和普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用平凡講述著平凡,用普通演繹著普通,用無悔詮釋著真情的力量,用無私,做著兒女的榜樣。
在母親的愛里一步步走來,在母親的關懷里,享受著為人子女的幸福和快樂,我們,何其幸運。
門前老樹長新芽,院里枯木又開花。
不說時間都去了哪里,不說白色發際藏著多少深切的厚望,今夜,涌上我心頭的唯有這么一句:我該拿什么來報答你,我的母親。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優秀散文:我該拿什么來報答你我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