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喜好錢漢東的書法作品,主要因素就是他能自成一格,筆墨中文化氣息,也就是書卷氣特別濃郁。
這次,若不是上海紫砂壺設計名家談桃林先生找到我,想請錢漢東寫幾幅書法作為壺上的落款,我還真不知道他的書法會贏得那么好的口碑。
與錢漢東相識也有好多年了,只知道他是一家刊物主編,還是一位寫得一手好散文的作家,卻不知道他還是一位頗有名氣的書法好手。
行家們將他的書法歸納為“文人書法”。
文人書法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所謂的文人書法要具備四個要素:人品、學問、才情和思想,缺一不可。
古代文人通常用書法借以抒發“性靈”或個人抱負,其間也有對民族壓迫或對腐朽政治的憤懣之情。
中國古代三大行書作品為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蘇東坡的《寒食詩帖》,都是文人書法的杰出代表。
自打我國唐代起把書法列入科舉考試的內容,從此書法便成為文人獲取功名、進身仕途的必修課目,書法不好者不能通過考試,這從根本上提升了文人書法的地位。
書法今天盡管成為不少人的謀生之道,但書法的基本品質是超脫而高貴的。
當代文人錢漢東的書法,與一般書家是不同的,在現代化滾滾潮流中,在紛繁和浮躁的商業環境中,他堅守文化,耐住寂寞,青燈黃卷,做著學問,他還深入田野,實地考察古窯遺址,研究古瓷文化,寫出了《尋訪中華名窯》、《日照香爐》、《人間瓷話》等學術專著,其中有的還榮獲全國文博考古十佳圖書等,取得了驕人的成就。
他是傳統的文化人,依舊把書法作為一種工具,用來表情達意,抒發志向。
他給朋友寫短信經常使用毛筆,他的書法是建立為學和做人之道上的。
錢漢東少時在其父的督教下,在臨帖摹碑上下過童子功,還得到一些書法大家的點撥,尤其在臨《蘭亭序》《圣教序》上用過功夫,基本功比較扎實。
他喜歡讀書,勤于思考,忙于寫作,又性喜結交碩儒名師,在他的新著《名人印象》中得到見證,使他學問得以長進,有舊學根底。
他的書法秉承二王傳統,注重筆墨精神,故筆力雄健,娟秀流暢,書卷氣濃厚。
為浙江諸暨西施殿撰寫的《五律·詠西施》碑拓,有“人徒工媚笑,爾獨敢含顰”詩句,喻意深刻,寫出了西施的風骨和志向,為美女西施平反,氣度不凡,文人的豪情狹義之氣,躍然紙上。
他為浙江臨安錢王陵和江蘇無錫錢王祠等地書寫楹聯,雖說書寫的是宋趙構的楹聯,但筆意之瀟灑,氣韻之完美,讓人看到文人書法特有的情態。
錢家人才濟濟,王陵宗祠請錢王三十七世孫錢漢東來書寫,可見在家鄉人心目中其人品學問聲望之高了。
這里刊出的一幅書法內容,也是他自己撰書。
當代一些書家筆下撰寫內容,大多是書寫唐詩宋詩而已,缺少一定的文化功夫。
歷古以來,文人寫自己的詩文,也是文人書法的一大特色,我手寫我口,書法是人的內心本質的反映,為表情達意服務的。
宋代文人的書法比較注重強調個人感受,比如蘇東坡的“寒食帖”,其實論字體結構,有人認為比起同時代米芾的書法藝術相去較遠,但后人評價就是其中體現的情感和內容完美統一,故被評為“天下第三行書”。
錢漢東書寫的大多是自己的作品,出口成文,特別顯得可貴了。
如《卜算子·詠桂》“不媚艷陽春,偏綴秋容爽,”文人的風骨顯露無遺,借物抒情,寫桂花不與百花爭春,而去點綴金秋,喻意深刻,說是孤芳自賞也罷,說是自命清高也罷,詩言志,配上娟秀奔放的書法,其詞其書真是可圈可點。
又如《辛亥百年感懷》“光復一朝,煙消帝業。
和諧萬世,物與民胞。”詩句氣度不凡,提出了萬代和諧的理念,“民胞物與”是北宋時期的思想家張載提出來的,關心民生是文人的傳統,書法結構清晰,點畫自然嚴謹,反映作者情系老百姓的生存之道。
一張便箋,是錢漢東寫給文壇宿儒劉衍文教授的書函,信手拈來,十分自然,無功利所言,妙不可言。
自古以來,書法則是文人安身立命的門面,書法本身乃是一種文字的藝術,也是文化人的精神家園,當然筆墨當隨時代。
錢漢東是學者型的文人書法家,曾為國內外風景名勝題寫匾額等。
《錢漢東詩文墨跡選》即將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日前“為諸暨特大水災募集善款,當代文人錢漢東書法、古瓷藏品義拍”活動中,他創作的書法精品長卷范仲淹《岳陽樓記》拍出6萬元的高價,可見市場看好文人書法。
依我所見:人們喜好錢漢東的書法作品,主要因素就是他能自成一格,尤其是筆墨中文化氣息,也就是書卷氣特別濃郁。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錢漢東在書法上有哪些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