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既是成語,又是歷史故事。
江郎才盡:
江郎指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學家、散文家,歷仕三朝,宋州濟陽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程莊鎮)人。
鐘嶸《詩品》:初,淹罷宣城郡,遂宿冶亭。
夢一美丈夫,自稱郭璞。
謂淹曰:‘我有筆在卿處多年矣,可以見還。
’淹探懷中,得五色筆授之。
而后為詩,不復成語,故世傳江淹才盡。
對牛彈琴: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著名的音樂家,名字叫公明儀。
他對音樂有極深的造詣,善于彈琴。
有一年的春天,他郊游時發現有一頭大公牛正在吃草。
于是突發奇想要為這頭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彈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但那頭牛兒卻根本不理會那高雅的曲調,仍然低著頭繼續吃草。
公明儀見琴聲并不能打動這頭不懂音樂的牛,他又想出了一個辦法。
公明儀撫動琴弦,彈出一段段奇怪雜亂的聲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蠅聲,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犢發出的叫聲。
這時候這頭大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搖搖尾巴,豎起耳朵,聽了起來。
后來,人們就用“對牛彈琴”來比喻對愚蠢的人講深刻的道理,或對外行人說內行話,白白浪費時間;也用來譏笑人說話不看對象。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江郎才盡對牛彈琴是歷史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