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減字木蘭花 冬至》 宋代:阮閱
曉云舒瑞。
寒影初回長日至。
羅襪新成。
更有何人繼后塵。
綺窗寒淺。
盡道朝來添一線。
秉燭須游。
已減銅壺昨夜籌。
譯文:早晨云霧散去,在寒冷的陽光照耀下,周圍事物長長的影子又映照在地上,從此以后,白天漸長。
也望這日給長輩“拜冬”,進獻履襪的習俗代代相傳。
冬至以后,天氣轉暖,寒意少。
影長漸短,量日影的紅線也慢慢變短。
從今天開始,夜間秉燭賞游時所攜帶的記時銅漏壺也將減少籌碼。
注釋:寒影初回:從冬至日起,太陽從南回歸線北移,日影漸短,故稱“初回”。
長日至:指白天開始漸長。
羅襪新成:冬至日晚輩要給長輩“拜冬”,進獻履襪。
稱“履長之賀”。
添一線:添加量日影的線長。
秉燭:拿著點著的蠟燭。
2、《至后》 唐代: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長,遠在劍南思洛陽。
青袍白馬有何意,金谷銅駝非故鄉。
梅花欲開不自覺,棣萼一別永相望。
愁極本憑詩遣興,詩成吟詠轉凄涼。
譯文:冬至之后,白天漸長而黑夜漸短。
我在遠遠的成都思念洛陽。
我在嚴武的幕府中志不自展,成都雖也有如金谷、銅駝一類的勝地但畢竟不是故鄉金谷銅駝。
梅花正含苞欲放,我不自覺地想起我洛陽的兄弟朋友。
愁悶極了,本想寫詩來排愁,沒想到越寫越凄涼了。
注釋:日初長:指冬至之后,白天逐漸由短變長。
劍南:這里指蜀地。
因在劍門關以南,故稱。
青袍白馬:此和《洗兵行》中所用不是一個意思。
這里指的是幕府生活。
邵注:金谷園、銅駝陌,皆洛陽勝地。
非故鄉:金谷銅駝,洛陽皆遭亂矣,物是人非。
棣萼:《詩》:“棠棣之華,萼不韡韡。”棣萼,以比喻兄弟。
愁極:意為愁苦極時本欲借詩遣懷,但詩成而吟詠反覺更添凄涼。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冬至有關的古詩/冬至詩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