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
——蘇軾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
感受最深的人才會有傳神的筆調。
——蒲柏
唯有發自心靈深處的作品才能獲得桂冠。
——叔本華
作品是心靈的精華。
——叔本華
只有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投入創作的時候,才能得到一種堪稱真正的藝術的東西。
——素友
一個作家應該具有兩種品質,正義感和不會被任何震驚所摧垮的洞察生活的全部卑鄙齷齪的能力。
——海明威
沒有什么比沉浸在創作的歡樂與激情中揮筆疾書更美,更令人心醉的事了。
——海塞
為了寫得好,必須充分地掌握題材,必須對題材有足夠的思索,以便清楚地看出思想的層次,把思想構成一個聯貫體,一個連續不斷的鏈條。
——布封
每一段我都寫了四次:一次是寫下我想說的話,一次是添入我所遺漏的,一次是刪去不必要的,再一次是把全文精練成有如我才剛想到的一般。
——阿林漢
為了使主題變得生動,我們從日常生活中取來的某一題材,它本身常常是一種“沒有順序”、“沒有秩序”的東西。
我們把它拿來拆散,一如孩童堆砌積木那樣,把它試驗著堆砌起來,再拆開,再試用另一種方法堆砌起來。
——小林多喜二
對我來說,寫作就像呼吸一樣,不呼吸我就活不成,同樣,不寫作我也活不下去。
——聶魯達
作家最吸引人的力量有兩個:使人們熟悉新事物,使習以為常的事物變得新鮮。
——薩克雷
好作品的秘密,在于用新的方式敘述一件舊事,或用一種舊的
方式敘述一件新事。
——戴維斯
筆乃心靈之舌。
——塞萬提斯
不費力寫成的東西讀起來必然無味。
——約翰遜
自己不睡覺讓讀者睡覺的作者,公眾從來沒有同情過。
——科爾頓
寫作是一種信念的行動,不是語法的技巧。
——懷特
寫得清楚的人擁有讀者,寫得含糊的人擁有評論者。
——卡米
簡潔是智慧的靈魂。
——莎士比亞
作家應該為自己同代的青年寫作,批評家為下一代寫作,而教師則為更后來的人寫作。
——菲茨杰拉爾德
文風如其人。
——比豐
有獨創性的作家不是不模仿任何人的人,而是誰也模仿不了的人。
——夏托布里昂
寫散文時說你想要說的話;寫詩歌時說你必須說的話。
——霍姆斯
言詞應該只是精心定做的、與思想相適應的衣服。
——勒納爾
一切樂趣都在于你如何講述一件事情。
——弗羅斯特
長篇大論和中肯是兩回事。
——伊拉斯謨
舌頭說的也好,筆頭說的也好,最悲慘的是:“本來會……”
——惠蒂爾
仔細斟酌你的言詞,以免它們變成利劍。
——萊爾
只要你不把太多的詞扯在一起,詞具有很大的力量。
——比林斯
模仿別人是必要的,模仿自己卻是可憐的。
——畢加索
作者不是忠實地刻畫事件,而是把他眼中的內在的實質傳達給觀眾。
——愛爾默·賴斯
我只能寫我體驗過的東西,我思考過和感覺過的東西,我愛過的東西,總而言之,我寫我自己的生活,和與之長在一起的東西。
——岡察洛夫
作家應該十分注意地觀察自然景色和各種事件。
清晨陣陣微風拂起的漣漪會民出什么樣的閃光?天空像什么樣子?有什么變化?只有仔細地觀察過這些景色的人,才能成功地描繪出無數這們的景色。
光憑想象是不行的。
——普列姆昌德
沒有感情這個品質,任何筆調也不可能打動人心。
——狄德羅
只有動情寫成的作品才能動人以情。
——塞·柯爾律治
首先須愛理性:愿你的一切文章永遠只憑著理性獲得價值和光芒。
——尼·布瓦洛
一切作品要寫得好,它就應當……是從作者的心靈里歌唱出來的。
——列夫·托爾斯泰
凡是好的作品都是這樣,他們不只是單純的雕刻或畫。
他們磨礪自己的靈魂,使之與外界事物相一致,再恰如其分地把這些復活在作品里。
一刀刀、一筆筆地,也就是把自己的心刻印在作品中。
——武者小路實篤
要想打動人,首先自己要被打動。
否則,再富技巧的作品也決無生命。
——讓弗·米勒
每一部作品,應該是激情的果實,應該為激情所滲透。
——別林斯基
一部作品的藝術價值和意義,是由它的中心思想的深度和社會意義所決定的。
——齊斯
主題是從作者的經驗中產生,由生活暗示給他的一種思想,可是它蓄積在他的印象里還未形成,當它要求用形象來體現時,它會在作者心中喚起一種欲望——賦予它一種形式。
——高爾基
果主題不合適,所有天才都白白浪費。
——歌德
創作不能急于求成,要慎重地研究題材的所有因素,以便進行比較,達到最大的勻稱。
——皮埃爾·讓·德·貝朗瑞
任何一種手法的選擇,都不是隨心所欲的,都是由題材和人物決定的。
——米·德利維斯
如果作家總是睜著眼睛,那么他從空氣中也可以獲得小說的素材。
從火車上、船上、報刊上、人們的交談等許許多多場合都可以獲得優秀的小說素材。
經過幾年的磨練,觀察就自然了,目光自然就會選擇有用的東西。
——普列姆昌德
作家應該竭力從平凡中間挖掘既有趣味、又有教育意義的東西。
——陀思妥耶夫斯基
結構——這首先是指確定的目的、確定的中心人物,其次,才是確定的其余人物,他們沿著階梯自上而下,環繞在中心人物的周圍。
這,就如同一座建筑的結構一樣。
——阿·托爾斯泰
何謂創作中的典型?——典型既是一個人,又是很多人。
就是說,是這樣的一種人物描寫:在他身上包括了很多人,包括了那體現同一概念的一整個范疇的人們。
——別林斯基
描寫人,是容易的;描寫人的心靈,則是艱難的,因為心靈應該通過人的肢體的姿態和動作去表現。
——達·芬奇
只滿足于形似到亂真,拘泥于無足道的細節表現的畫家,將永遠不能成為大師。
——羅丹
我在生活中到處尋找細節,如果把我的作品比作編織好的生活的網,那末細節就是網中結點。
——阿·托爾斯泰
誰要是寫出全部細節——那就失敗了,必須把握一些有代表性的細節。
天才即在于此。
——屠格涅夫
要想寫得緊湊,就必須對你所寫的事物知識了解得極為充分、確鑿,可以毫不費力就把最精彩和最重要的東西挑選出來,而不使你的作品雜亂臃腫。
要知道得詳細,才能寫得簡練。
——巴烏斯托爾斯基
要像挑選寶石和情人那樣選擇形容詞。
形容詞太多是危險的。
不能因為某一個形容詞具有閃電般的顯示力量,就以為十個形容詞就能使一條新聞增色十倍。
——斯坦利·沃克
寫作貪快的人,糟就糟在不懂得簡練。
——司各特
一切您都必須壓縮,壓縮!只要做到這一點,您就可以學會簡練、明白、有力。
——高爾基
詞匯越簡練,它就越準確。
——高爾基
不論人們所要描寫的東西是什么,只有一個名詞最能夠表示它,只有一個動詞能使它最生動,只有一個形容詞使它性質最鮮明,因此就得去尋找,直到找到了這個名詞,這個動詞和這個形容詞,而決不要滿足于“差不多”,決不能利用蒙混的手法,即使是高明的蒙混手法,決不要借助于語言的戲法來回避困難。
——莫泊桑
一字不可易,易則損文筆。
——荷馬
要琢磨每一個字、每一句話,要研究通篇的風格。
一切都要恰到好處,都要站得住腳,都要恰恰是在情節發展需要它的地方寫出來,而且要做到一字不易,換一個字就會損害通篇的完整性和它的美。
——富爾曼諾夫
語言的準確性,是優良風格的基礎。
——亞里士多德
一揮而就的作品算不上好作品,但好作品卻往往一揮而就。
——本·瓊森
我盡我的全力每天寫作十五小時,太陽東升,我就起床,一直到午飯的時刻為止,除了喝咖啡之外,不吃任何東西。
——巴爾扎克
寫作要慢中求快,切不可灰心!不妨把你的作品放在鐵砧上錘上二十次! ——尼·布瓦洛
要想工于運筆,就得勤于練習。
——愛比克泰德
寫作的人像畫家不應該停止畫筆一樣,也是不應該停止筆頭的。
隨便他寫什么,必須每天寫,要緊的是叫手學會完全服從思想。
——果戈理
寫作要嚴格、嚴格,再嚴格。
求快——這意味著不是往山上爬,而是從山坡上向下滾,到頭來只有死路一條。
——富爾曼諾夫
我的箴言始終是:無日不動筆;如果我有時讓藝術之神瞌睡,也只為要使他醒后更興奮。
——貝多芬
不費力寫成的東西讀起來必然無味。
——塞·約翰遜
寫作,尤其是詩,等于流汗。
作品就是汗水。
——讓·科克托
任何付出一生心血、潤飾完成的作品,毫無疑問都要把人類本身作為最重要的關注對象。
——穆勒
勸你從容地忙著,總不要失掉耐心,還要十遍、二十遍修改你的作品:要不斷地潤色它,潤色、再潤色才對;有時候要可以增添,卻常常要割愛刪棄。
——尼·布瓦洛
我是寫過不少東西,但凡是我認為不理想的,我都將它們付之一炬,重新寫起。
——
無情地刪去一切多余的東西……篇幅雖然減少一半,對讀者的價值卻要增加三十倍。
——車爾尼雪夫斯基
寫一部短篇小說要快,而送出去付印要慢。
短篇小說像酒一樣:收藏得愈久愈好。
只是有一點區別:酒不能動,不能老打開,而短篇小說卻時時得撫弄:看一看,摸一摸——相信吧,每一回你都會發現缺點的……等到你問心無愧了,那時候再送出去。
——富爾漫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