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出處:近現代·**《卜算子·詠梅》
釋義:風雨將春天送走了,飛雪又把春光迎來。
正是懸崖結下百丈冰柱的時節,但仍然有花枝俏麗競放。
俏麗但不掠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來報告。
等到滿山遍野開滿鮮花之時,梅花卻在花叢中歡笑。
2、原文: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出處:近現代·陳毅《青松》
釋義:厚厚的一層雪壓在松枝上,仔細看一看,這青松又高又直。
要想知道這青松有多么純潔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樹上那層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3、原文: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出處:近現代·秋瑾《對酒》
釋義:不吝惜很多錢去買一把好刀,用貂皮大衣換酒也算得上豪邁。
革命者要充分愛惜自己的生命,拋灑鮮血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業。
4、原文:滿地霜華濃似雪。
人語西風,瘦馬嘶殘月。
一曲陽關渾未徹。
車聲漸共歌聲咽。
換盡天涯芳草色。
陌上深深,依舊年時轍。
自是浮生無可說。
人間第一耽離別。
出處:近現代·王國維《蝶戀花·滿地霜華濃似雪》
釋義:滿地凝結著寒霜,濃得像覆上一層白雪。
人們立在西風中話別,瘦馬也向著殘月不斷悲鳴。
送別時,《陽關》一曲猶未奏完,離人就已出發了。
咿軋的車聲仿佛應和著歌聲,在痛苦地嗚咽。
天涯芳草青青的顏色已換作枯黃,可是,陌頭上深深的車轍依舊是我來時的模樣。
三句為前人未道之語。
靜安于是年春跟隨羅振玉入京,數月后即奔喪回里。
來去匆匆,情事已更,故深感人生之無常。
這虛浮無定的人生,還有什么可說呢?在人間最令傷心的事莫過于離別了。
5、原文:煙水尋常事,荒村一釣徒。
深宵沉醉起,無處覓菰蒲。
出處:近現代·魯迅《煙水尋常事》
釋義:飄流生涯中的煙霧水濃,看多了就覺得習以為常,這好比煙波釣徒駕著小舟飄蕩。
深夜從沉醉中一覺驚醒,只見荒村蕭索江水茫茫,找不到棲身的席草充饑的米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