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
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
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
我再向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桔子望回走了。
過鐵道時,他先將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
父親的背影,兒子是太熟悉了。
但這次要描寫的,卻不是那常見的背影,而是在特定場合下,使他極為感動、終生難忘的那個背影!作者不施濃墨,不用重彩,而是白描。
作者記寫了當時父親的穿著打扮體態動作,特別著重描繪了過鐵道的情景。
怎樣走去,怎樣探身下去,怎樣爬上月臺,攀上爬下,移腳傾身,都細細地如實寫下,我們讀后有身臨其境之感,仿佛我們當時也在場,也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親對兒子的關懷和體貼的情景。
“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參考資料:http://**Zxyw/Zwsb/2006-2/1/20060108165719485_*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朱自清《背影》中最能感動人的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