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到這世界 散文 700字
我來到這世界 散文
有一個問題,我一直在想,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究竟是來做什么的?我想了很久,到現在也還經常在想,但我沒有想到答案,答案很難嗎?不是,也許答案本就很簡單,只是我們想得太復雜了一點。
生命到底是什么呢?《天道》里面丁元英說:天下之道論到極致,百姓的柴米油鹽;人情冷暖論到極致,男人和女人的一個情字。而我們曾經嘗試著為生命尋求一些定義,而事實上,生命就是生命,并不會因為我們怎么想而改變他的色彩,并不會因為我們對他的思考而變了形態,但我們在定義和思考的過程當中,卻得到了改變。
那些對于生命的定義,讓我們對自己的方向做出了選擇,如果生命是自由,那我們就將選擇自由的方向,如果生命的愛,那我們就會選擇愛的方向,如果把生命定義為責任,那我們就會選擇責任的方向。
我們對于生命的定義,就是我們對于人生的選擇;而我們對于生命的盲目就是我們對于生活的盲目。
生命來到這個世界,有時候覺得是來經歷的,因為我們會經歷行走一圈,然后重新回到一種沉寂當中去,這些經歷就是生命的目的嗎?這一程山水田園,或者是都市繁華,不是我們的組成,這個東西太虛無了,我們經歷了這些,石頭也會經歷這些,但我們并不以石頭有生命,而且石頭比我們更加趁著冷靜,更加安靜和平和。
如果從這種方面來看,生命該是激情,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來體驗激情的,等到生命的激情結束了,也就是死亡降臨的時候。激情是什么呢?心理學上對于激情的解釋是:激情,是一種強烈的情感表現形式。往往發生在強烈刺激或突如其來的變化之后。具有迅猛、激烈、難以抑制等特點。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調動身心的巨大潛力。是這種激情在告訴我們這就是活著嗎?可是我們往往要求一種平靜。現在想想,那種追求平靜的心情,或許就是我們的激情吧。
生命還該是一個過場,因為我們總會離開,并且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結束這場人間的宴會,而我們只是來到這里,走一圈,然后離開,從一些人的生命當中消失,這不是殘忍,而是一種常態。
而我也曾經以為,生命的本質該是一種平靜,應該是安靜的,只是我們受不了這個世界的引誘和折磨,所以發出了聲音。所以發出了動作,我們一生要做的,就是取抵抗這種誘惑,重新找回生命的平靜,只是我們很多時候反而迷失在這種過程當中,忘了自己到底該怎樣,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因而麻木,因而只是被驅使前進。
只要活著有思考,我們就難免會想這樣一個問題,生命到底是我們的,還是我們是生命的?就會很沮喪的發現這樣一個答案,我們是生命的,所以我們終將會沉寂,生命終于會離開我們。那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到底是為什么呢?我想,可能是要我們在迷失當中重新找回自己,就像紅樓夢當中的通靈寶玉一樣,要去經歷修煉一番,方明白自己原先的好處。而不巧的是,很多人卻在此種過程當中,永遠回不去了。
其實,在經歷一些之后,我們都會有這樣一種觀念,不管生命是什么,過好自己當下的每一天就好。有時候我也是這種想法,不去想什么,只想做好現在的自己,那樣的日子也卻是平靜了不少。
在平靜的時候也就覺得,我來此,不為了什么,只是來此了就在此。該走的時候就走,這樣就好了,而我也是以我存在的,不以其他什么而存在。
很多時候,能做我,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但更多的時候,我們是在無我之中。
張愛玲和三毛哪一個散文寫得更好
三毛是一個用生命去寫作的作家,她的散文世界就是她散文化的生命世界,讀解三毛散文世界即是讀解三毛,散文形式對于三毛來說就是一種生命存在的形式,在這個意義上,三毛的這種“三毛體”的散文具有一種與眾不同的特點,這個世界是一個隨意而非刻意的世界,它們是游記而非游記體,是敘事而非小說體,是抒情而非詩歌體,是隨感而非日記體,三毛用她機智詼諧樸素的語言給我們構筑這樣一個獨特的文本形式.在她的散文世界中主要有這樣三個形態,即早期散文的憂郁感傷,遠離都市的二人世界,孤獨平淡的回歸時期.
張愛玲不承擔歷史也不打算去背負將來,其散文、小說都定格在一個時間段——現在。散文,注重的是“形散神聚”,“宇宙之大,蒼蠅之微”都可以信手拈進文字,同時,在行文之中,盡可以通古今,達四海。張愛玲的散文有《流言》,《張看》集,不多,但是,很精致,也很精到。如《到底是上海人》,《更衣記》,《談跳舞》、《公寓生活記趣》《私語》《談女人》《遲暮》《天才夢》,多是家長里短的日常生活記錄,但這種日常一經張愛玲的瞳孔,既已經添色,添韻致,在經過她獨特的心靈和情致的融會從筆端瀉到紙上,便不再是生活的日常,而是傳奇,曲折有致,色香俱全。
誰寫的好不過見仁見智,未必您會偏愛哪一個?就是問了100個人,這兩個人也是各有其擁護者的.而這兩位既然能夠成為華人世界里影響很多人的作家,必有各自的獨到之處.所以您要是有時間精力興趣的話不妨自己看看.相信會有自己的見解.
散文詩及世界文化文學
散文詩:
r散文詩兼有詩與散文特點的一種現代抒情文學體裁。它融合了詩的表現性和散文描寫性的某些特點。在本質上它屬于詩﹐有詩的情緒和幻想﹐給讀者美和想象;在內容上它保留了有詩意的散文性細節;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觀﹐不像詩歌那樣分行和押韻﹐但不乏內在的音韻美和節奏感。散文詩一般表現作者基于社會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觸﹐注意描寫客觀生活觸發下思想情感的波動和片斷。這些特點﹐決定了它題材上的豐富性﹐也決定了它的形式短小靈活。
世界優美散文
以下都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散文,曾被收錄于《最美的散文(世界卷)》一書中,也許對您也有幫助。其中,紀伯倫的作品我尤為喜歡,建議您也讀一讀。(一)梭羅 《冬日漫步》《寂寞》(二)海倫凱勒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三)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四)惠特曼 《海邊幻想》《在海邊的一個冬日》(五)海明威 《真實的高貴》(六)斯坦貝克 《巨人樹》(七)德萊塞 《我的夢中城市》(八)懷特 《再到湖上》(九)狄更斯 《尼亞加拉瀑布》(十)蘭姆 《夢中的孩子》(十一)蘭波 《黎明》(十二)蓮熱 《貝殼小記》(十三)莫泊桑 《雪夜》(十四)葉芝 《最后的吟游詩人》(十五)高爾基 《晨》《鷹之歌》《海燕》(十六)茨威格 《世間最美的墳墓》《從羅丹得到的啟示》(十七)佩德羅普拉多《當玫瑰花開的時候》(十八)聶魯達 《歸來的溫馨》(十九)紀伯倫 《笑與淚》《浪之歌》《虛榮的紫羅蘭》(二十)安徒生 《光榮的荊棘路》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散文世界和世界散文,我來到這世界 散文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