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用金色花作喻體現了詩人對孩子一種怎樣的情感?
我們中國人喜歡用花朵比喻兒童,印度也一樣。詩人把孩子比作金色花是在贊美孩子的可愛。那金色的光彩反映著母親的光輝。人們喜愛花兒,花兒也惠及人們,象征孩子回報母愛的心愿
金色花代表什么
是印度的一種花金色花又譯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樹,木蘭花屬植物,開金色碎花泰戈爾的一個作品就是《金色花》。告訴我們這一首散文詩,讓我們感受到母子的情深,感受到母子之愛,那樣一種親昵,那樣一種親熱。為什么孩子那么快樂,那么天真,那么活潑,那么可愛?因為他沐浴著母愛。愛是交流的。小孩子領受著母愛,也想著怎么回報母愛。他想到變成一朵金色花,讓媽媽嗅到花香,讓媽媽看書不傷眼睛,在媽媽看書的地方投下影子。從孩子對母親的愛,可以想到母親對孩子的愛。母愛是偉大的。
金色花 散文集 里面的金色花是一種什么樣的花
是印度的圣樹,開著黃色的碎花。這個花受人景仰,并且她表達著母親對孩子的愛,也可以說是孩子想要回報母親。因為是宗教的圣花,所以帶著宗教色彩,她象征著最高尚、最純潔的愛。
金色花這首詩寫了什么事,表現了什么
《金色花》是1篇表現母子之情的散文詩,是印度著名作家泰戈爾《新月集》的代表作,他以“假設我變成1朵金色花”開頭,由此展開想象寫了1個機靈可愛的孩子與媽媽1天3次戲嬉的場面孩子的行動深藏著對媽媽的愛和迷戀。從孩子對母親的愛,和母子間的對話,可以想到媽媽對孩子的愛。本文以兒童獨有的方式表達了對母親的感情。 作者為何把孩子想像成1朵金色花,有甚么含義?我們中國喜歡用花朵比喻兒童,印度也1樣。泰戈爾把兒童想象成1朵金色花,最美麗的圣樹上的花朵,贊美孩子可愛。那金色的色采,正反應著母愛的光輝。人們愛好花,花兒也惠及人們,正可以意味孩子回報母親的心愿。泰戈爾的想象實在新奇而美好。
【金色花 】泰戈爾這首寫了什么事,表現了什么?
《金色花》無疑又是一首充滿大膽新奇想象之作,詩人借用“金色花”這一擬物,把童稚之心表現得如幻如真。
通常人們寫到孩子的童真和頑皮時,大概只能想到寫他怎樣的可愛,如何的淘氣,怎樣的在媽媽面前撒嬌作癡,或故意做違拗之語,以引起媽媽更多的注意和關愛。
而泰戈爾的想象卻常常在人們的意料之外,他選取了“金色花”這一喻象來處理這一普通題材。偉大的作家大多都具備這種才能,善于在人們司空見慣的事物中挖掘出與眾不同的奇妙之處。
小孩子要跟媽媽來一次調皮。他不采用別的方式,而單單要變作樹枝上的一朵金色花,笑嘻嘻地跳著,搖擺著,俯視著他媽媽的一切工作,又讓他媽媽找不見他。
變成金色花的孩子是一刻也不肯得閑的,千方百計地給他的媽媽搗著亂、逗著趣。他要讓媽媽聞見花香,卻不知這香氣是從她孩子身上散發出來的;他要將自己金色花的影子正投到媽媽所讀的書頁上,歡舞跳躍著伴著媽媽的視點游移,卻又不讓媽媽猜出這便是她自己孩子的影子。黃昏的時候,玩夠了鬧夠了的孩子這才從樹上下來,落到媽媽的面前,纏著要講故事聽。而當媽媽責怪他跑到哪里去了時,孩子卻神秘而又自豪地答了一句:
“我不告訴你,媽媽。”
他是在極力將調皮成功的喜悅掩飾著哩!
沒有什么比孩子的世界更可愛了。沒有什么人對童心的體察比泰戈爾更洞幽燭微的了。這便是一個偉大詩人的高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