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散文字數在500字左右`我實在寫不出來了`好心人`幫以下`謝謝了`
一棵楓樹
不管是寂寂春花開滿了廳堂,還是皚皚的白雪落滿了大靴,我總能在某個特定的時間想起那株綠色的楓樹,在夏天的光和熱里,在夏天的雨和風里,它盡情的舒展著枝葉,吸取著甘霖,盡情的生長,散發出勃勃生機。有時會有小鳥在上面鳴唱,有時會有清風吹過它的面龐,有時會有雨露點灑在它的身上……
有時,還有我們這些調皮的孩子,爬上了他的肩膀。
那是一棵種植在校園里的楓樹,在夏天,它綠意盎然。沒有人知道它在想什么,沒有人知道它想干什么,它只是佇立在風里,遙望我們在樹下唱歌。
校園的天空總是寧靜的,湛藍如洗,瓦藍瓦藍的天空就如一塊碩大的玻璃,當天空有一只鳥兒飛過,或是有一片白云飄過,那棵楓樹啊,該是怎樣的歡欣啊!
它昂著頭,任身上的枝葉在風中唱著一曲不倦的歡歌,它昂著頭,看著頭上來來往往的云朵,和飛來飛去的鳥群——鳥兒是人間的天使,是樹的伙伴,在樹最為寂寞的時候,鳥兒會落在樹的身上,對它耳語,告訴它發生在天邊的故事,和云朵與太陽的秘密。
校內往往是書聲瑯瑯,孩子們的讀書聲經久不息地回蕩在校內,我想那棵樹聽多了我們的讀書聲,也應該胸有點墨了。如果這棵樹有靈魂的話,它該會用它學過的詞匯,來組成一首現代的小詩。
要來的終究會來,比如那一場對楓樹來說無疑是生死玄關的事件,我家要拉一條用細鐵絲裹著的電線,并且恰好經過那棵楓樹,鐵絲裹著的電線就這樣緊緊地勒進了它的身體,可是它還活著。那根電線,被機車拉得筆直,經過那棵樹的時候,就毫不猶豫地勒進了它的身體,然后在機車的拖動下,劃破了它的表皮,它的血肉,勒進了它的身體。
在教室里上課的時候,我就一直在為它擔心,我擔心它會斷掉,并結束一生的輝煌,可是,你知道,它沒死。下了課,我就趕忙跑去看它,我看到那粗粗的電線深深地勒進了它的身體,我似乎聽見了它疼痛的呻吟。
那個勒口,就在它的樹冠的下面,緊挨著樹冠,那條鐵線,已經勒進了它的身體,如果它有血液,應該會淌出濃稠的鮮血!
我為它心疼,只是,我沒說,事隔多年,我再次翻開記憶的相冊,它那綠意盎然的形象依舊歷歷在目,如在昨日,我看著相冊中一個個模糊的身影,只有它,是那么清晰。
中學畢業后,我終于來到了大城市,看到了與山村不同的景色,我呼吸著充滿銅臭味的空氣,在車水馬龍卻又似乎空無一人的街道上行走,這一切的不和諧,都會使我想起那棵楓樹,那棵被電線勒進了身體的楓樹。
我想它,可是我的楓樹啊,你在遙遠的彼方,會不會想我呢?我惦記著你,就像惦記著家鄉的母親,可是我的楓樹啊,你可曾在艷陽高照的日子,把我輕輕地想起呢?
我疑心有一種叫做責任的東西在呼喚我,呼喚我回到那個生我養我的地方,因為我的根在那兒。那兒有我的楓樹,我的鄉親父老。
可是,我能回去嗎?我只能在城里,為了生存,為了微薄的俸祿,玩命的干活。我忙的像一個陀螺,我也只能像一個陀螺,否則我就沒有立身之地。
那是一棵無花的樹,它在風里看著我,看著我,看我如何逆流而上,尋找人生的意義。
我在成家之后,回到了那個小山村,我看到了久違的熟悉的面龐,可是我最著急看到的是那個楓樹,那棵被電線勒進身體的楓樹,我在山村的小山坡上將它展望,我看到了一顆頂著一片綠蔭的樹,它活得那么瀟灑,那么自在。
那是一棵山里的樹,那是一棵在我的心里扎了根的樹,它在呼喚我,呼喚我,我會回來的,我會回來的,我的楓樹……
以“樹”為主題的散文詩
樹
——艾青
一棵樹,一棵樹
彼此孤離地兀立著
風與空氣
告訴著它們的距離
但是在泥土的覆蓋下
它們的根生長著
在看不見的深處
它們把根須糾纏在一起
樹
——車前子
我多想成為那個人
挖著土,偶爾抬抬頭
似乎聽到飛鳥
幾個人,說著
淮河下游的方言
離開大水,在首都挖土
我多想成為那個人
兜售花生、姜和大蔥
我多想成為那個人
沿著鐵路,騎起了自行車
有一列火車追著他
卻永遠追不上我
我多想成為那個人
此刻才起床,在井邊洗臉
我多想成為窗外的人們
并不是我對自己不滿意
春天了,樹木長出新葉
我也要舒展開枝條
每根枝條上,棲息著
那個人、那個人、那個人和那個人
他們使枝條輕輕搖晃
有兩根微微地垂下來
夏天的散文
田園鳴奏曲
午飯后,雨停了,天空也稍見明亮。微風輕拂,夏天特有的涼意也徐徐而來。暑日的清涼興奮著萬物,花呀草呀莊稼呀,都漸漸挺直了身腰,天地間的精靈也活躍起來了,塵世充溢著生命的氣息。
田園上最先歡快起來的便是那群兩棲的朋友。雨的沖洗,水的積存,使它們洗澡、游泳更方便了,所以它們就高興起來了,邊凈身,邊振聲高歌,嘹亮的歌聲從每一棵玉米株下,每一片莊稼葉底,每一潭積水洼旁,掠過漣漣的牛毛細波,沖破莽莽的青紗屏幛,回蕩在茫茫的青山白云間,千百萬聲卻不約而同地匯成一個振人發匱的旋律——“咕—呱—”“咕—呱—”。那歌聲,直上云霄,響徹天外,縈繞胸中,使人深深陶醉在這田園豐收小調的韻律中。就像有支看不見的指揮棒在無形中提醒著每一個小巧可愛的演員,使它們的暢鳴趨向于協調統一。哦,看到了,那位指揮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她的名字叫做“自然”。她雖然使人覺得無限溫柔,卻有一種叫人不可抗拒的力量約束整個世界。如今,她的杰作——夏日的雨后,蒼茫的田中,令人振撼的蛙鳴,卻又叫人產生一種說不出的愜意。
除了蛙鼓,還有一兩聲清脆的蟬鳴點綴其間,還有偶爾星星點點不知名的蟲嘶,還有若有若無的輕風拂葉的沙沙聲,更增添了這鳴奏曲的生動性與活潑性。它們巧妙地配合在一起,一直在田園上空回蕩,回蕩……
與之相應成趣的畫面,便是深邃的碧空下,蒼勁如黛的遠山,其懷抱中的廣闊無垠的玉米地,地頭及田邊的綠樹,田間的玉帶般的飄入青帳深處的公路……但這畫面并不靜止而單調:玉米在相互招手致敬,搖身舞動,大樹在沙沙地輕輕打著拍子作和,更兼滿天的蜻蜓在悠閑地游弋,偶然間飛鳥的身影從碧空中滑過……這立體的畫面!這唯美的畫卷!
統一壯麗的旋律,生動唯美的畫意,還能說什么呢?惟有閉目欣賞罷了,惟有由衷贊嘆罷了。而能夠創造這一切的,只有我們偉大的造物主——自然!
根據一棵黃色和一棵綠的樹寫散文
1.夏天,它的葉子變得碧綠碧綠的,渾身碰昌基上下散發著一種勃勃的生機。風雨來了,花、草、樹木都被風吹得搖搖晃晃,在風雨中艱難地支撐著。只有松樹不管怎樣打雷、閃電,都依然頑強地挺立著,不曾有絲毫的歪斜。大雨過后,松樹在晴空笑謹下顯得更加挺拔,郁郁蔥蔥。
2.古今中外,有許多古人都贊美松樹,例如:白居易寫的《松樹》,胡仲弓寫的《詠松》等。松樹的品質最迅察令我佩服,它默默無聞地為人們做出貢獻,做出犧牲,松樹還不怕狂風暴雨,堅韌不拔,松樹不但為人們提供著木材,還陶冶著人們的品格,使他們懂得做人的道理!
3.松樹一年四季枝葉茂盛,生機勃勃。到了冬天,花草都凋零了沒有一點綠意,可是松樹依然是蒼翠挺拔。寒冬大雪紛飛,松樹的枝條上落滿了雪花,好像一層白色的棉被。真是另一番北國的風光景象,是我們得到美的享受。
4.夏天到了,雷雨交加,松樹在風雨中挺立,那一片片綠得發亮的葉子還仍然在枝頭歡笑著,那風雨中一聲聲清晰而動聽的聲音,像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一樣。令我肅然起敬。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一棵樹挨著一棵樹的散文,求一篇散文字數在500字左右`我實在寫不出來了`好心人`幫以下`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