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貂蟬:
貂蟬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在民間傳說中她原名任紅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認為呂布部將秦宜祿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蟬。
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愿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貂蟬最早出現于《三國演義》前身《三國志平話》中。
貂蟬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呂布的原配妻子,兩人在家鄉失散后流落一方,淪為成為王允的婢女。
王允得知后其身世后心生一計,設家宴款待太師董卓,讓貂蟬與董卓見面。
王允又設宴招待呂布赴會,讓他與原配妻子相會,并承諾改日讓他們正式團聚。
之后王允便送貂蟬到董卓家,董卓誤以為是王獻給自己的厚禮,喜出望外,當晚便共赴云雨之好。
呂布得知董卓的行為后,勃然大怒,提劍入堂殺害醉倒的董卓。
擴展資料:
貂蟬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閉月”就是講她。
中外古今,大凡與絕色的美貌佳人攪和在一起的人,往往弄得身敗名裂,但盡管如此,男人仍對美人趨之若騖,就如飲鴆止渴—般,貂蟬的一切就是最好的說明。
說來,貂蟬也是可憐,她也只不過是連環計中的工具。
自黃巾農民起義后,東漢政權名存實亡,各地軍閥割據混戰,朝中董卓殺死皇帝,另立陳留王,只手遮天。
東漢大臣王允于是以貂蟬為工具使用連環計對付董卓,使本已混亂不堪的**面更加混亂不堪。
按照《三國演義》上的說法,董卓自納貂蟬以后,為色所迷,一個多月不理政事。
即便是董卓“偶染小疾”,貂蟬也是“衣不解帶,曲意逢迎”,弄得董卓十分高興。
不過,隨著“呂布戲貂蟬”、“轅門射戟”事件的發生,王允的美人計、離間計,在貂蟬的配合下。
行使得是滴水不漏、水到渠成。
最后,王允親自出場,告訴呂布:“太師奸淫我的女兒,奪了將軍的妻子,誠為天下人恥笑。
天下人不是笑他董卓,而是笑我王允與你呂布啊。
不過,我王允已經老啦,只能算是個無能之輩,不足掛齒,可惜將軍的蓋世英雄,將要受此奇恥大辱啊!”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貂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