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group id="r9hwm"></optgroup><nav id="r9hwm"><label id="r9hwm"></label></nav>

    <tt id="r9hwm"><tr id="r9hwm"></tr></tt>
  1. 
    
  2.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3.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1. <listing id="r9hwm"></listing>
          <delect id="r9hwm"></delect>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ol id="r9hwm"></ol></samp></optgroup>

          羅隱是誰

          羅隱是誰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登(今浙江新登)人。

          咸通元年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

          咸通八年乃自編所作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句休”。

          黃巢起義后,避亂歸鄉。

          晚年依吳越王錢镠,任錢塘令、諫議大夫等職。

          羅隱的諷刺散文的成就比他的詩要高。

          收在《讒書》里的諷刺小品又都是他的“憤懣不平之言,不遇于當世而無所以泄其怒之所作”(方回《讒書》跋)。

          羅隱自己也認為是“所以警當世而戒將來”的(《讒書》重序)。

          如《英雄之言》物之所以有韜晦者,防乎盜也 。

          故人亦然。

          夫盜,亦人也:冠履焉,衣服焉。

          其所以異者,退讓之心,貞廉之節,不恒其性耳。

          視玉帛而取者,則曰牽于寒饑;視國家而取者,則曰救彼涂炭。

          牽于寒饑者無得而言矣。

          救彼涂炭者,則宜以百姓心為心。

          而西劉則曰:“居宜如是。

          ”楚籍則曰:“可取而代。

          ”噫!彼未必無退讓之心,貞廉之節;蓋以視其靡曼驕崇,然后生其謀耳。

          當英雄者猶若是,況常人乎?是以峻宇逸游不為人所窺者鮮矣!通過劉邦、項羽的兩句所謂“英雄之言”,深刻地揭露了那些以救民涂炭的“英雄”自命的帝王的強盜本質。

          最后更向最高統治者提出了警告。

          類似這樣的光輝思想在羅隱的雜文中是不時流露的。

          《說天雞》、《漢武山呼》、《三閭大夫意》、《敘二狂生》、《梅先生碑》等篇,也都是嘻笑怒罵,涉筆成趣,顯示了他對現實的強烈批判精神和杰出的諷刺藝術才能。

          羅隱也頗有詩名,有一些警快通俗的詩句流傳人口。

          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籌筆驛》)就是一例。

          又如諷刺小詩《雪》: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瑞雪兆豐年,但對貧苦的人民說來,卻成了災難。

          他的詠史詩《西施》一首也寫得比較好: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第一句多少有一些宿命論的意味,但他反對把吳王夫差的亡國歸罪于西施,的確是對傳統成見的有力翻案。

          魯迅在《小品文的危機》一文中對晚唐小品文在唐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有非常精辟的見解。

          他說:“唐末詩風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輝。

          但羅隱的《讒書》,幾乎全部是抗爭和憤激之談;皮日休和陸龜蒙,自以為隱士,別人也稱之為隱士,而看他們在《皮子文藪》和《笠澤叢書》中的小品文,并沒有忘記天下,正是一榻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鋒芒。

          ”作為我個人,最喜歡的是他的《贈妓云英》。

          《唐才子傳》中有一段故事,原文如下:隱初貧來赴舉,過鐘陵,見營妓云英有才思。

          后一紀,下第過之。

          英曰:“羅秀才尚未脫白“隱贈詩云:“鐘陵醉別十余春,重見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英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羅隱才高,云英色藝兼美,如何是不如人呢?只是社會沒有給他們機會吧?每次讀此詩都會感動,可能是我的遭遇與他們也相似吧

          補充詩集: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不論平地與峰間,無限風光盡被占。

          釀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鸚鵡

          恨雕籠翠羽殘,江南地暖隴西寒。

          勸君不用分明語,語得分明出轉難。

          西施

          家國興亡自有時,

          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

          越國亡來又是誰?

          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

          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來明日愁

          羅隱詩集

          卷一

          曲江春感

          江頭日暖花又開,江東行客心悠哉。

          高陽酒徒半凋落,終南山色空崔嵬。

          圣代也知無棄物,侯門未必用非才。

          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歸去來。

          皇陂

          皇陂瀲滟深復深,陂西下馬聊登臨。

          垂楊風輕弄翠帶,鯉魚日暖跳黃金。

          三月窮途無勝事,十年流水見歸心。

          輸他谷口鄭夫子,偷得閑名說至今。

          寄鄭補闕

          夫子門前數仞墻,每經過處憶游梁。

          路從青瑣無因見,恩在丹心不可忘。

          未必便為讒口隔,只應貪草諫書忙。

          別來愁悴知多少,兩度槐花馬上黃。

          牡丹花

          似共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

          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

          芍藥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

          可憐韓令功成后,辜負■華過此身。

          注:■——左“禾”右“農”

          黃河

          莫把阿膠向此傾,此中天意固難明。

          解通銀漢應須曲,才出昆侖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帶小,仙人占斗客槎輕。

          三千年后知誰在,何必勞君報太平。

          汴河

          當時天子是閑游,今日行人特地愁。

          柳色縱饒妝故國,水聲何忍到揚州。

          乾坤有意終難會,黎庶無情豈自由。

          應笑秦皇用心錯,謾驅神鬼海東頭。

          西京崇德里居

          進乏梯媒退又難,強隨豪貴滯長安。

          風從昨夜吹銀漢,淚擬何門落玉盤。

          拋擲紅塵應有恨,思量仙桂也無端。

          錦鱗■尾平生事,卻被閑人把釣竿。

          注:■——左“赤”右“貞”

          投所思

          憔悴長安何所為?旅魂窮命自相疑。

          滿川碧嶂無歸日,一榻紅塵有淚時。

          雕琢只應勞郢匠,膏肓終恐誤秦醫。

          浮生七十今三十,從此凄惶未可知。

          經張舍人舊居

          行塵不是昔時塵,謾向朱門憶侍臣。

          一榻已無開眼處,九泉應有愛才人。

          文馀吐鳳當年詔,樹想棲鸞舊日春。

          從此恩深轉難報,夕陽衰草淚沾巾。

          雒城作

          大鹵旌旗出洛濱,此中煙月已埃塵。

          更無樓閣尋行處,只有山川識野人。

          早得鑄金夸范蠡,旋聞垂釣哭平津。

          舊游難得時難遇,回首空城百草春。

          姑蘇城南湖陪曹使君游

          水蓼花紅稻穗黃,使君蘭棹泛回塘。

          倚風荇藻先開路,迎旆鳧鷗盡著行。

          手里兵符神與術,腰間金印彩為囊。

          少年太守勛庸盛,應笑燕臺兩鬢霜。

          秋日有寄姑蘇曹使君

          多病無因棹小舟,闔閭城下謁名侯。

          水寒不見雙魚信,風便唯聞五■謳。

          早說用兵長暗合,近傳觀稼亦閑游。

          須知謝奕依前醉,間阻清談又一秋。

          注:■——左“衣”右“夸”

          送章碣赴舉

          蘋鹿歌中別酒催,粉闈星彩動昭回。

          久經罹亂心應破,乍睹升平眼漸升。

          顧我昔年悲玉石,憐君今日蘊風雷。

          龍門盛事無因見,費盡黃金老隗臺。

          寄楊秘書

          潮水平來見鯉魚,偶因烹處得瓊琚。

          披尋藻思千重后,吟想冰光萬里馀。

          漳浦病來情轉薄,赤城吟苦意何如?

          錦衣公子憐君在,十載兵戈從板輿。

          往年進士趙能卿嘗話金庭勝事見示敘

          會稽詩客趙能卿,往歲相逢話石城。

          正恨故人無上壽,喜聞良宰有高情。

          山朝佐命層層聳,水接飛流步步情。

          兩火一刀罹亂后,會須乘興雪中行。

          得宣州竇尚書書因投寄二首

          其一

          雙魚迢遞到江濱,傷感南陵舊主人。

          萬里朝臺勞寄夢,十年侯國阻趨塵。

          尋知亂后嘗辭祿,共喜閑來得養神。

          時見齊山敬亭客,不堪戎馬戰征頻。

          其二

          曾逐旌旗過板橋,世途多難竟蓬飄。

          步兵校尉辭公府,車騎將軍憶本朝。

          醉里舊游還歷歷,病中衰鬢奈蕭蕭,

          參考資料:http://**view/*?wtp=tt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羅隱是誰

          散文

          有關劉禹錫的一些文章

          閱讀(395)

          劉禹錫《石頭城》鑒賞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金陵,六朝均建都于此。這些朝代,國祚極短。在它們悲恨相續的史實中包含極深的歷史教訓,所以金陵懷古后來幾乎成了詠史詩中的一個專題。在國運衰微之際,更

          散文

          《寄小讀者》全文

          閱讀(718)

          《寄小讀者》全文如下。似曾相識的小朋友們:我以抱病又將遠行之身,此三兩月內,自分已和文字絕緣;因為昨天看見《晨報》副刊上已特辟了“兒童世界”一欄,欣喜之下,便借著軟弱的手腕,生疏的筆墨,來和可愛的小朋友,作第一次的通訊。在這開宗明義的

          散文

          寄小讀者的主要內容

          閱讀(1348)

          1、主要內容世界上有很多小孩,天天盼著自己長大--長成大人。然而有一個很著名的大人卻想做回小孩,她說:"有一件事,是我常常用以自傲的:就是我從前曾是一個小孩子,現在還有時仍是一個小孩子。"這個大人就是冰心。冰心是我國著名的女作家、詩人,

          散文

          寄小讀者主要內容是什么

          閱讀(861)

          《寄小讀者》主要記述了海外的風光和奇聞異事,同時也抒發了她對祖國、對故鄉的熱愛和思念之情。世界上有很多小孩,天天盼著自己長成大人。然而有一個很著名的大人卻想做回小孩。她說:"有一件事,是我常常用以自傲的:就是我從前曾是一個小孩子,

          散文

          散文《寄小讀者》的作者是誰

          閱讀(460)

          冰心。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歲,籍貫福建福州長樂橫嶺村人,原名為謝婉瑩,筆名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壺”為意。被稱為“世紀老人”。現代著名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譽主席,中國文聯

          散文

          《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簡介

          閱讀(630)

          《寄小讀者》,是冰心女士在1923年-1926年三年間寫給小讀者的通訊,共二十九篇,其中有二十一篇是她赴美留學期間寫成的,主要記述了海外的風光和奇聞異事,同時也抒發了她對祖國、對故鄉的熱愛和思念之情。《寄小讀者》可以說是中國近現代較早的

          散文

          有關羅隱的資料我急用

          閱讀(418)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登(今浙江新登)人。咸通元年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乃自編所作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句休”。黃巢起義后,避亂歸鄉。晚年依吳越王錢镠,任錢塘令、諫議大夫等職。羅隱

          散文

          求【箏】白居易解釋及欣賞急

          閱讀(460)

          詩歌字數太多翻譯+賞析就更多了lz太小氣了這么麻煩的工程只給10分建議lz加分之后我給你一個完整的答案。我就是學這個的~~

          散文

          羅隱為何人有哪些著名的詩句

          閱讀(535)

          羅隱(晚唐道家學者)羅隱(833年-909年),字昭諫,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新登鎮)人,唐末五代時期詩人、文學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

          散文

          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有什么區別

          閱讀(794)

          一、文體不同1、記敘文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形式。2、說明文說明文是一種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體裁,它通過對實體事物科學地解說,對客觀事物做出說明或對抽象事理的闡釋,使

          散文

          有關文學.

          閱讀(417)

          冰心,原名謝婉瑩.《寄小讀者》她先后翻譯了來自8個國家50多部作品,包括詩歌、詩劇、民間故事、書信、小說、散文詩等7種形式,這些作品幾乎都源于東方國家,其中有紀伯倫的《沙與沫》(1963年);泰戈爾的《吉檀迦利》(1955年)、《園丁集》(1961年)、詩

          散文

          現代作家冰心

          閱讀(448)

          冰心簡介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謝婉瑩。祖籍福建長樂,生于福州。童年在山東煙臺度過。1913年全家遷至北京。五四運動爆發,她受到很大影響,從1919年9月起,以冰心為筆名寫了許多問題小說,如《兩個家庭》、《斯人獨憔悴》、《秋風秋

          散文

          關于母愛的文學作品

          閱讀(431)

          冰心<<荷葉母親>>.父親的朋友送給我們兩缸蓮花,一缸是紅的,一缸是白的,都擺在院子里。八年之久,我沒有在院子里看蓮花了——但故鄉的園院里,卻有許多;不但有并蒂的。還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紅蓮。九年前的一個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涼。祖父笑著

          <optgroup id="r9hwm"></optgroup><nav id="r9hwm"><label id="r9hwm"></label></nav>

            <tt id="r9hwm"><tr id="r9hwm"></tr></tt>
          1. 
            
          2.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3.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1. <listing id="r9hwm"></listing>
                  <delect id="r9hwm"></delect>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ol id="r9hwm"></ol></samp></optgroup>
                  亚洲丰满少妇xxxxx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