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日偶成》
極目青郊外,煙霾布正濃。
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蹤。
注釋:作于1914年學生時代,是迄今所見**最早的詩歌作品。
他詩中以憂憤之情,有力控訴袁世凱禍國殃民的罪行,且預感到革命人民必將奮起抗爭。
2.《春日偶成》
櫻花紅陌上,柳葉綠池邊。
燕子聲聲里,相思又一年。
注釋:與上一首同時發表,通過對祖國大自然美好景象的描寫,抒發愛國情懷,追求光明和進步、時刻期盼革命的春天。
3.《送蓬仙兄返里有感》
相逢萍水亦前緣,負笈津門豈偶然。
捫虱傾談驚四座,持蟄下酒話當年。
險夷不變應嘗膽,道義爭擔敢息肩。
待得歸農功滿日,他年預卜買鄰錢。
注釋:這是一首充滿革命情懷的送別詩。
詩中回顧同窗友情,抒發為拯救祖國而刻苦自勵、熱烈期待他日為國立功、勝利后再與好友歡聚的無畏和樂觀精神。
4.《送蓬仙兄返里有感》
東風催異客,南浦唱驪歌。
轉眼人千里,消魂夢一柯。
星離成恨事,云散奈愁何。
欣喜前塵影,因緣文字多。
注釋:與上一首同期發表,詩中著重抒寫與好友惜別的真摯情感和良好的祝愿。
5.《送蓬仙兄返里有感》
同儕爭疾走,居獨著先鞭。
作嫁憐儂拙,急流讓爾賢。
群鴉戀晚樹,孤雁入寥天。
惟有交游舊,臨岐意悵然。
注釋:與上一首同期發表,詩中對同窗好友參加進步學運所取得成績的高度贊揚,表現虛懷若谷的謙遜美德。
6.《次皞如夫子傷時事原韻》
茫茫大陸起風云,舉國昏沉豈足云。
最是傷心秋又到,蟲聲唧唧不堪聞。
注釋:作于1916年,這是一首反對張勛復辟而寫的七絕佳作。
7.《無題》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注釋:此詩作于1917年,赴日留學前夕。
詩中表示學成以后,象破壁而飛的巨龍一樣,為祖國立功建業,可見偉人非同凡響的大氣魄。
8.《為江南死國難者志哀》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注釋:此詩作于1941年發生的“皖南事變”之后
**文筆非凡,寫下不少詩詞作品,詩中可見總理之偉大情懷,堪稱絕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