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業(楊令公) – 鄭少秋飾
敗與不敗,都會成為歷史
楊業為人忠直,文武雙全,戰無不勝,故被封被為「無敵」,為國家立下不少汗馬功勞,在重文輕武的宋朝里,絕對是不可或缺的猛將。
一代忠臣,有感年紀漸長,出戰時已有力不從心之感,本想在其六十五大壽之后把衣缽交給楊門七子,從此安享晚年。
豈料遼軍突然犯境,楊令公領命擔當先鋒出征迎敵。
時任大帥的當今國丈潘仁美因自己兒子潘豹比武打擂死于楊家七郎手上而對楊家懷恨在心,趁楊令公于金沙灘奮勇抗敵之時,突然鳴金收兵,剩下令公孤獨作戰,楊令公雖已暮年,但仍奮勇殺敵,奈何以寡敵眾身受重傷,被遼軍圍困兩狼山山城。
楊令公雖獲七子奮勇營救,但仍難以力挽狂爛,陷于苦戰。
最后令公為免自己成為七子累贅以至楊家七子繼續犯險,憤然撞向李陵碑自盡身亡,了結「無敵」的一生。
楊延平(楊大郎)-鄭伊健飾
假如兄弟中注定死一個,我選擇自己。
楊家七子之首,兄弟們都習慣對他馬首是瞻,加上其個人魅力澎湃,培養成其獨特的領袖風范,故深受楊家將領愛戴。
在得知令公被困兩狼山后,主動請纓出兵救父,得悉「七子去,六子還」的預言后,跪地承諾必會讓老父及兄弟平安歸來,令佘太君放行。
大郎雖有出色的領軍能力,但奈何兵力懸殊且未有援軍,令楊家軍陷入苦戰。
雖然最終成功救出老父,楊家軍奮力抗敵亦落得全軍覆沒。
大郎在令公死后,冷靜地帶領眾兄弟退回宋國。
在遼兵一路窮追猛趕之下,大郎腦海即閃出「七子去,六子還」的預言,故決定犧牲自己,以保眾弟平安。
楊延定(楊二郎) – 于波飾
我不會讓兄弟的魂靈,孤獨地漂泊
楊二郎是楊家眾兄弟中最單純,最率直,最無機心的一人。
二郎十分敬重大郎,因為自己力大無窮。
所以也是楊家將中作先鋒、打頭陣的角色,更是七子中最勇敢的一員。
二郎與大郎感情最為要好,預感大郎將遭遇不測,他憤然回頭激戰遼軍,激動的情感把他的力量發揮到無限大,二郎的狂態一度令遼兵難以靠近,奈何蠻勁未能助二郎脫險,最終被耶律原使計擊殺二郎座騎,將二郎壓倒在地,再以雄渾的戰馬連環踐踏在二郎身上,一代力王就在咆哮聲中戰死沙場。
楊延光(楊三郎) – 周渝民飾演
復仇,只用一秒
與口直心快的二郎相比,三郎沉默寡言,他最擅長的武器,正是極需觀察力的弓箭。
三郎的箭法無雙,是一代神射手,箭無虛發,百發百中。
兩狼山一役中,在遼軍大舉進攻之時,三郎擔當起第一道防線的重任。
在令公和眾兄弟死后,三郎肩負起保護六郎和父親尸首的使命,見遼國神射手蕭風苦苦進逼,便毅然停下與其單挑。
在雙方箭盡之際,三郎憑著膽色與勇氣把握機會,用身體接下蕭風最后一箭,并將其擊殺。
可惜不防耶律原在旁伏擊,一代弓神就此撤手塵寰。
楊延輝(楊四郎) –李晨飾
用敵人的鮮血,燃燒我的生命
生性樂天的四郎喜愛無拘無束,是感情澎湃,重情重義之人。
四郎在戰事中負責進攻,與擅長防守的五郎一攻一守,是戰場上的最佳拍檔。
得知老父、大哥及二哥相繼身亡,悲痛之情未令四郎失去理智,反而更認清目標,就是要保護六郎安全帶著老父尸首回國。
四郎聯同五郎合力抗敵,奈何遼軍人多勢眾,四郎且戰且退,最終面對熊熊烈火,別無退路下,遂與五郎一同躍下深海,生死未卜。
楊延德(楊五郎) – 林峯飾演
我醫得了天下,卻醫不了宿命
五郎比較內斂,精通醫術。
在與四郎阻擋遼軍前進一役中,一向穩重的五郎也不能自控,悲憤的情感把隱藏在五郎體內的獸性爆發出來,與遼軍追兵大戰。
二人最終硬生生將一眾遼兵推下懸崖!可惜遼兵勢大五郎無路可走,只得與四郎一同躍下懸崖,生死未卜。
楊延昭(楊六郎) – 吳尊飾演
帶爹回家,是我唯一的使命
六郎天資聰敏且武藝高強,一手楊家槍法更是舉世無雙。
六郎與柴郡主相戀多時,可惜天意弄人,國丈之子潘豹看上柴郡主,為免國家內亂,令公決意犧牲兒子的愛情,禁止六郎迎娶柴郡主。
及后,七郎為六郎出頭打擂而誤殺潘豹,觸發潘仁美公報私仇,六郎為此一直深感內疚,認為自己因兒女之情而禍及全家。
楊令公于當晚自殺身亡,六郎彷似在一夜之間成長,主動要求保留令公尸體,誓要把父親帶回家交給母親。
眾兄弟戰至最后,為保住楊家一點血脈,眾兄均誓死保護六郎周全,望六郎能殺出重圍,安全回家。
最后六郎不負眾望,大戰悍將耶律原時,在重要關頭使出絕殺「回馬槍」,手刃仇敵耶律原。
楊延嗣(楊七郎) – 付辛博飾演
如果可以重來,我寧愿沒有走上擂臺
七郎個性沖動,誤殺國丈潘仁美之子潘豹而闖下彌天大禍。
得知父親受困兩狼山后,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七郎在楊家眾將被圍困山城之時,獨自離隊到寰州向潘仁美請救兵。
但守在寰州城的潘仁美竟以七郎私通勾結遼國為由,拒絕打開城門、派出援兵。
慘被誣蔑的七郎盛怒下以長槍擲向潘仁美,宋兵眼見主帥受襲,逼不得已向七郎發箭,一代少年良將就這樣萬箭穿心含冤而死。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聽說《忠烈楊家將》是那幾個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