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是較抽象的概念,寫作時,化概念為萬象,用具體的文化形態——詩歌、繪畫、書法、文房四寶、茶藝、京劇、刺繡、民俗節日、剪紙、皮影戲等去詮釋抽象概念的內涵,化抽象為具體,就拓寬了自己的思維空間,也拓寬了發揮自己優勢的天地。
以小見大,用“細節”點染萬種“風情”語言于文章,就如同衣服于人體一樣,不但有表情達意、張揚個性的作用,還有點綴、修飾的功能,衣服的一個花邊,一粒紐扣,一處鏤空設計,一掛飾物點綴,都可以使你風情萬鐘,獨特嫵媚。
“小”處的設計顯現出了“大”智慧。
文章的細節同樣可以顯示作者獨運的匠心。
九九歸一,點題、扣題彰顯敏銳思維此話題,學生的寫作范圍非常廣,寫作思路也比較開闊,但是無論是寫剪紙的精巧、川劇變臉的神奇、琴棋書畫的高雅,還是寫民俗節日的深入人心、詩歌藝術的源遠流長等等,最后都要歸結到話題“傳統文化”上,要從中挖掘出傳統文化的一些“共性”的東西,體現出傳統文化的“魅力”。
寫作體裁多種多樣——貴在與話題相聯系。
可以寫散文,重在創設優美的意境:如寫民俗節日,要寫出它的歡快喜慶,亦雅亦俗,在熱鬧、歡樂、鑼鼓喧天、舉國同慶的美好氛圍中,讓人體會到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包容性。
當然,不能用干癟的語言。
可以寫議論文,如談傳統文化如何代代傳承、永不消逝;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交融和碰撞;談傳統文化的世界地位與影響等等。
參考資料
百度知道:https://**qu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