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著名的政論散文家有賈誼、晁錯、桓寬、劉向等。
1.西漢初政論散文取得很高成就,特點有:
(1)適合當時政治需要,目的在于鞏固當時大一統的中央集權;
(2)社會處于封建社會的上升時期,作者有著強烈的時代感,文章感情充沛。
(3)受戰國學術風氣的影響,重視修飾渲染,有縱橫家遺風。
總之,西漢政論散文繼承先秦散文優良傳統,研究現實政治問題,文風縱橫馳騁,意氣風發,頗有戰國縱橫家氣息。
2.西漢初政論散文代表作家有:
(1)賈誼 前200-前168,是荀子的再傳弟子,西漢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曾被貶長沙王太傅。
有作品五十八篇,劉向編為《新書》,現已不全。
賈誼最著名的作品是《過秦論》,“過”有兩種解釋:指責;秦的過失。
一般取第二種解釋。
該文開史論之先河,中心思想是總結秦代興亡的歷史原因,分上中下三篇:
上篇:分析秦統一六國而又迅速滅亡的原因;
中篇:剖析秦國建立政權之后沒有采取正確的政策;
下篇:說明秦王子嬰在陳涉吳廣起義時不能審時度勢缺乏駕馭時局的能力。
(2)晁錯 ?-前154 代表作《守邊勸農疏》、《論貴粟疏》,主張募民備塞防御匈奴入侵,并關注人民的貧困生活及其原因。
西漢后期政論散文值得一提的有桓寬的《鹽鐵論》。
擴展資料
賈誼(前200—前168),漢族,洛陽(今河南洛陽東 )人,西漢初年著名政論家、文學家,世稱賈生。
賈誼少有才名,十八歲時,以善文為郡人所稱。
文帝時任博士,遷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嬰排擠,謫為長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稱賈長沙、賈太傅。
三年后被召回長安,為梁懷王太傅。
梁懷王墜馬而死,賈誼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時僅33歲。
司馬遷對屈原、賈誼都寄予同情,為二人寫了一篇合傳,后世因而往往把賈誼與屈原并稱為“屈賈”。
賈誼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辭賦兩類,深受莊子與列子的影響 [1] 。
散文的主要文學成就是政論文,評論時政,風格樸實峻拔,議論酣暢,魯迅稱之為“西漢鴻文”,代表作有《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等。
其辭賦皆為騷體,形式趨于散體化,是漢賦發展的先聲,以《吊屈原賦》、《鵩鳥賦》最為著名。
資料來源:賈誼-百度百科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西漢前期的政論散文有什么特點q其代表作家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