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于敏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寧河縣(今天津市寧河區)蘆臺鎮,核物理學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1949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物理系。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原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高級科學顧問。
在中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起了關鍵作用。
此后長期領導核武器理論研究、設計,解決了大量理論問題。
對中國核武器進一步發展到國際先進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
從20世紀70年代起,在倡導、推動若干高科技項目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994年獲求是基金杰出科學家獎。
1999年被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1985年榮獲“五一勞動獎章”。
1987年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2015年獲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2018年12月18日,**、**授予于敏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并獲評“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2、劉長城
劉長城并通過項目化運作實現志愿服務持久化,使1200余名無助、孤獨、甚至厭世的殘障人士走出家庭,融入社會,擺脫貧困,自立自強。
3、張渠偉
張渠偉擔任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以來,為渠縣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貧困人口脫貧、130個貧困村脫貧。
4、程開甲
程開甲是中國核武器研究的開創者之一,在核武器的研制和試驗中作出突出貢獻。
開創、規劃領導了抗輻射加固技術新領域研究。
是中國定向能高功率微波研究新領域的開創者之一。
出版了中國第一本固體物理學專著,提出了普遍的熱力學內耗理論,導出了狄拉克方程,提出并發展了超導電雙帶理論和凝聚態TFDC電子理論。
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9年被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2013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5、謝軍
謝軍,1959年出生,山西臨汾人,中共黨員,研究員。
1982年畢業于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電子技術系雷達專業,獲學士學位;1987年畢業于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通信與電子系統專業,獲碩士學位。
歷任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4所副所長、所長,北斗二號導航衛星總設計師。
擴展資料:
于敏生平簡介
于敏,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省寧河縣蘆臺鎮(今屬天津市)。
父親是當時天津市的一位小職員,母親出生于普通百姓家庭。
于敏7歲時開始在蘆臺鎮上小學,中學先后就讀于天津木齋中學和耀華中學。
1944年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學工學院,1946年,他轉入了理學院去念物理,并將自己的專業方向定為理論物理。
1949年于敏本科畢業,考取了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學兼任助教。
在張宗遂、胡寧教授的指導下,1951年于敏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畢業后,他被錢三強、彭桓武調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
這個所1950年才成立,由錢三強任所長,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長。
1960年底,在錢三強的組織下,以于敏等為主的一群年輕科學工作者,悄悄地開始了氫彈技術的理論探索。
這次從基礎研究轉向氫彈研究工作,對于敏個人而言,是很大的損失。
于敏生性喜歡做基礎研究,當時已經很有成績,而核武器研究不僅任務重,集體性強,而且意味著他必須放棄光明的學術前途,隱姓埋名,長年奔波。
從此,至1988年,于敏的名字和身份是嚴格保密的。
于敏沒有出過國,在研制核武器的權威物理學家中,他幾乎是惟一一個未曾留過學的人。
于敏幾乎從一張白紙開始,依靠自己的勤奮,舉一反三進行理論探索。
從原子彈到氫彈,按照突破原理試驗的時間比較,美國人用了七年零三個月,英國四年零三個月,法國八年零六個月,前蘇聯四年零三個月。
主要一個原因就在于計算的繁復。
而當時中國的設備更無法可比,當時僅有一臺每秒萬次的電子管計算機,并且95%的時間分配給有關原子彈的計算,只剩下5%的時間留給于敏負責的氫彈設計。
于敏記憶力驚人,他領導下的工作組人手一把計算尺,廢寢忘食地計算。
四年中,于敏、黃祖洽等科技人員提出研究成果報告69篇,對氫彈的許多基本現象和規律有了深刻的認識。
1965年,于敏調入二機部第九研究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
9月,于敏帶領一支小分隊趕往上海華東計算機研究所,抓緊計算了一批模型。
但這種模型重量大、威力比低、聚變比低,不符合要求。
于敏總結經驗,帶領科技人員又計算了一批模型,發現了熱核材料自持燃燒的關鍵,解決了氫彈原理方案的重要課題。
10月下旬,于敏開始從事核武器理論研究,在氫彈原理研究中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解決了熱核武器大量關鍵性的理論問題。
于敏向在上海出差的全體同志作了系列的“氫彈原理設想”的學術報告,引起了大家的很大興趣,普遍認為通過這個階段的工作,研究者們抓緊時間試算了兩個模型,得到很好的結果。
之后,于敏在二機部第九研究院歷任理論部副主任、理論研究所副所長、所長、研究院副院長、院科技委副主任、院高級科學顧問等職。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感動中國2018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具有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精神的人及其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