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是一篇散文。
作者具體抓住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去描繪,重點介紹了樟樹的外形和生長特點,還特別突出了樟樹具有拒蟲的香氣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貴之處,表達了作者對樟樹的喜愛、贊美,也包含著作者對宋慶齡深深地懷念。
學習本文,就要透過對樟樹的描寫,感受對人物的贊美。
也就是學習作者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借物喻人就是通過對某一事物的刻畫、描繪、記敘,象征某個人,從而抒發自己的感情。
1、抓住所借“物”的特點。
本文所寫的事物就是宋慶齡故居的樟樹,這是作者要表達意思的載體。
我們要抓住樟樹的特點:樟樹“總是那么蓬蓬勃勃”,表明它們很有精神,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樟樹的精神也讓人們佩服,它們有一種特殊的香氣,可以驅除蟲害,而且“只要這本質存在一天,蟲類就怕它一天”。
這是樟樹的特點,作者刻畫細致,簡明。
2、感悟所喻人的品質。
包括本文在內的很多散文,作者寫物,是為了寫人。
作者寫樟樹的旺盛,是為了說明宋慶齡的生命的頑強和精力的旺盛。
而樟樹那種特殊的,持久發揮作用的香氣,也正是宋慶齡驅散邪惡、一身正氣、一生正氣的顯現。
文中宋慶齡對于樟樹“舍不得”的態度,暗示了她關心革命、關心他人、關愛孩子的品質。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樟樹贊在本文中,作者主要描述了樟樹的哪些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