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由于不重視文人學士,加以存在時間較短,故無文學名著傳世(傳世史篇李斯《諫逐客書》為秦統一前作),但不等于秦代無文學而言.
從當時許多刻石的銘文中,可以看到秦代文學的體裁.這些銘文,往往應用四字句的語句,間雜以不規則的長短句,有不規則的押韻.翦伯贊《秦漢史》認為,“這種贊揚天皇圣明的頌詞,就是后來漢賦的淵源“.
近年出土《睡虎地秦墓竹簡》的《為吏之道》中,有八首韻文,其格式與《荀子.成相》相同.成相為古代一種民間曲藝形式,這亦是研究秦代文學的重要依據.
兩漢文學較為繁榮.主要文體是賦、散文和樂府詩.賦是一種散文韻文并用,體物寫志的文體.
西漢前期的賦,借物抒懷,文詞樸實,代表作為賈誼的《吊屈原賦》、《鵬鳥賦》.
漢武帝時,賦體文學興旺發達.作家很多,代表作為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在《史記》司馬相如本傳中,均錄為一篇,《文選》始分為兩篇.《子虛賦》是通過假設的楚國使者子虛和齊國烏有先生互相夸耀楚王、齊王游獵的盛況.《上林賦》則是通過假設的亡是公極力鋪陳天子在上林苑游獵的壯闊氣派,大大壓倒了楚齊游獵的場面,以示天子理應壓倒諸侯.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秦漢時期的文學有哪些主要形式各有什么代表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