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國是封建制下公爵或女公爵的封地。
大公國、土邦和公國類似但含義不同,在中文中有時被誤稱為公國。
大公國為歐洲封建制中的一種封地,拉丁文為Magnus Ducatus,其統治者稱大公。
現今的盧森堡大公國即為一例。
土邦是英國殖民地時期南亞和東南亞部分地區保存的土著王公領地(英文Princely state)的總稱。
其統治者稱王公。
大公國、公國和土邦都是奉行長子繼承制。
親王國拉丁文為principatus,是親王的封地,中文也有譯為“公國”者。
比如現今的列支敦士登、摩納哥、安道爾均為親王國。
因語言不同,中歐和東歐的一些封國的譯名在中文、英文中有既可譯作“親王國”也可譯作“公國”者。
歷史上的親王國還有阿爾巴尼亞親王國、班都斯親王國、沿海克羅地亞親王國(英文Principality of Littoral Croatia)等。
一些近現代私人成立的未被普遍承認的國家也使用親王國為名,如西蘭親王國、赫特河親王國、塞波加親王國、馬爾堡親王國、弗里多尼亞親王國
伯國指的是統治者的爵位是伯爵的國家,一般伯國都是某些王國的附庸,但伯爵本人有時候因為種種原因往往比國王更有力量,比如安茹伯國的安茹伯爵支配著附近的伯爵:南特、旺多姆、曼恩等
其中一位伯爵,若富瓦(杰弗里)·普朗塔熱內(Geoffroy Plantagenêt),娶了亨利一世(英格蘭國王和諾曼底公爵)的女兒馬蒂爾達為妻。
他們的兒子亨利二世在他的治下統一了英國、諾曼底、安茹和它們的從屬,以及通過與法王路易七世的前妻阿利埃諾(Aliénor)的婚姻獲得了阿基坦。
這時候雖然亨利二世比法王還要強大,但是因為他安茹伯爵的身份,他必須宣布安茹伯爵對法國的效忠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請教一下歐洲的伯國公國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