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海洋的古詩
有關大海的古詩詞
登鸛雀樓——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望月懷古——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失,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長歌行——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唏。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昆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時
.
唐
張九齡
浮天滄海遠
,
去世法舟輕
.
唐
錢起
所有關于海洋的詩詞
觀滄海 / 碣石篇
【作者】曹操 【朝代】兩漢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 注釋
向東進發登上碣石山,得以觀賞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濤激蕩,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我站在山巔,心中的波濤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圍是蔥蘢的樹木,豐茂的花草,寧靜的似在沉思。蕭瑟的風聲傳來了,草木動搖,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嘯,似要將宇宙吞沒。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懷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銀河里的燦爛群星,也像從大海的懷抱中涌現出來的。啊,慶幸得很,美好無比,讓我們盡情歌唱,暢抒心中的情懷。
關于海洋的詞句-您能寫出有關大海的古詩句嗎?古代描述大海或與海
屈原《大招》 東有大海,溺水??林弧? 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 枯桑知天風, 海水知天寒。
元稹《離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唐?禪僧元覽《佚題》 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李白《行路難》第一首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張九齡《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曹操《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曹植《野田黃雀行》 高樹多悲風, 海水揚其波。
李世民《春日望海》 披襟眺滄海,憑軾玩春芳。 錢起《送僧歸日本》 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王灣《次北固山下》。 海日升殘夜, 江春入舊年。
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西洲曲》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 程賀《君山》 曾游方外見麻姑,說道君山自古無。
原是昆侖頂上石,海風飄落洞庭湖。 朱熹《九曲棹歌》 桑田海水兮如許,泡沫風燈敢自憐。
文天祥《揚子江》 幾日隨風北海游,回從揚子大江頭。 李商隱《嫦娥》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江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白居易《效陶潛體詩十六首》 我豈不欲往,大海路阻修。
白居易《答微之》 君寫我詩盈寺壁,我題君句滿屏風。 與君相遇知何處,兩葉浮萍大海中。
。
描寫海洋的古詩(全詩)
《觀滄海》
【作者】曹操 【朝代】漢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釋義:
向東進發登上碣石山,得以觀賞大海的奇景。
海水波濤激蕩,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
周圍是蔥蘢的樹木,豐茂的花草,蕭瑟的風聲傳來了,草木動搖,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嘯,似要將宇宙吞沒。
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
銀河里的燦爛群星,也像從大海的懷抱中涌現出來的。
啊,慶幸得很,美好無比,讓我們盡情歌唱,暢抒心中的情懷。
五條關于大海的詩詞名句,三條關于保護大海的宣傳語
詩詞名句: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
2、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王灣
3、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漢樂府
4、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唐·劉禹錫
5、不要只看海洋的顏色,還要留心海洋的暗礁。
-----柯爾克孜族
6、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唐·李白
7、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張若虛
8、海上濤頭一線來,樓前指顧雪成堆。
-----宋·蘇軾
9、江海不拒細流,方能成其深;泰山不擇土壤,方能成其大。
10、水珠投進海洋,生命就會無限。
----------------------------------------------狐貍的分割線-----------------------------------------------------------
保護大海宣傳語:
1、海洋存亡,人人有責
------2004年“6.5世界環境日”主題
2、保護海洋 ,防止赤潮
3、保護海洋環境,禁止向海洋傾倒有毒有害廢棄物
4、污染海洋 千夫指 保護海洋 萬人頌
5、 保護碧海藍天,共建綠色家園
6、保護賴以生存的海洋環境需要我們人類的節制和努力!
7、善待大海也便是人類自珍自重。
關于海的詩句至少寫三句
登鸛雀樓——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望月懷古——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失,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長歌行——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唏。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昆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關于描寫大海的詩句
描寫大海的詩句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 張九齡
2. 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唐 錢起
3.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唐 李白
4.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唐 岑參
5.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唐 岑參
6. 蔚藍的海面霧靄茫茫,孤獨的帆兒閃著白光!
下面涌著清澈的碧流,上面灑著金色的陽光…… (俄)萊蒙托夫《帆》
7. 啊大海——你多么慈祥,博愛—— (美)狄金森《藍海》
8. 水何澹澹,山島聳峙。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曹操《觀滄海》
關于海底的古詩
《觀滄海》
作者:曹操
年代:東漢末年
出處:《曹操集》
原文: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
東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來觀賞蒼茫的大海。海水多么寬闊浩蕩,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周圍樹木蔥蘢,花草豐茂。蕭瑟的風聲傳來,草木動搖,海中翻涌著巨大的海浪。太陽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
銀河里的燦爛群星,也好像是從大海的懷抱里涌現出來的。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啊,慶幸得很!就用詩歌來表達內心的志向吧。
擴展資料:
《觀滄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觀滄海》的高潮放在詩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卻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結合、寓情于景。
因為它含蓄,所以更有啟發性,更能激發我們的想像,更耐人尋味。過去人們稱贊曹操的詩深沉飽滿、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從這里可以得到印證。全詩的基調為蒼涼慷慨的,這也是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觀滄海》
跟海洋有關的詩句
山島竦峙。
遺民淚盡胡塵里,洪波涌起。
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天涯共此時。
星漢燦爛。
日月之行,行舟綠水前,
天涯共此時
海上生明月
,老大徒傷悲。
不堪盈手贈,以觀滄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昆黃華葉衰.
唐
張九齡
浮天滄海遠
情人怨遙夜。
秋風蕭瑟。
幸甚至哉,還寢夢佳期。
百川東到海。
海日生殘夜,
去世法舟輕
少壯不努力,黃河入海流。
長歌行——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江春入舊年。
陽春布德澤。
滅燭憐光滿。
常恐秋節至,若出其中。
潮平兩岸失。
鄉書何處達,竟夕起相思。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百草豐茂,南望王師又一年!歌以詠志。
欲窮千里目。
樹木叢生,歸雁洛陽邊。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若出其里,朝露待日唏,萬物生光輝,更上一層樓。
水何澹澹,何時復西歸。
望月懷古——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風正一帆懸,披衣覺露滋有關大海的古詩詞
登鸛雀樓——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關于大海的詩!
1、原文: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出自:唐代·王之渙《登鸛雀樓》
釋義: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2、原文: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出自:唐代·王維《使至塞上》
釋義:乘單車想去慰問邊關,路經的屬國已過居延。像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邊塞,北歸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黃河邊上落日渾圓。到蕭關時遇到偵察騎士,告訴我都護已經到燕然。
3、原文:上國隨緣住,來途若夢行。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水月通禪寂,魚龍聽梵聲。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
出自:唐代·錢起《送僧歸日本》
釋義:只要有機緣,隨時都可以到中國來;一路霧靄茫茫,船只象在夢中航行。天海浮沉,小船駛去那遙遠的邊際;超脫世俗,自然會感受到法舟輕盈。心境凝定清寂,一切都如水月虛幻;海內魚龍,也會出來聽你誦經之聲。
最可愛的是,有盞照亮心田的佛燈;航行萬里,眼中永遠都是燦爛光明。
4、原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青山外 一作:青山下)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出自:唐代·王灣《次北固山下》
釋義:郁郁蔥蔥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碧波蕩漾的江上正好行船。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
5、原文:迢迢天漢西南落,喔喔鄰雞一再鳴。壯志病來消欲盡,出門搔首愴平生。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出自:宋代·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
釋義:迢迢萬里的銀河朝西南方向下墜,喔喔的雞叫之聲在鄰家不斷長鳴。疾病折磨我幾乎把救亡壯志消盡,出門四望不禁手搔白發抱憾平生。三萬里長的黃河奔騰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華山聳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壓迫下眼淚已流盡,他們盼望王師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