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句與“西湖”有關的詩句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題臨安邸》【宋】林升 2.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飲湖上,初晴后雨》【宋】蘇軾 4.春來南國花如繡,雨過西湖水似油. --《喜春來》【元】曹明善 5.不寒不暖花時,妝點西湖似西施. --《紅繡鞋》【元】張可久 6.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 --《杭州回舫》【唐】白居易 7.況西湖之勝概,擅東潁之佳名. --《西湖念語》【宋】歐陽修 8.東閣郎官巧寫真,西湖處士妙傳神. --《浣溪沙》【宋】葛勝仲 9.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 --《蔣璨》【唐】宋 10.看看紅藥又翻階,趁取西湖春會. --《西江月》【宋】辛棄疾要整首的話隨便挑一首去搜索一下。
描寫西湖的古詩(帶解釋)
作品原文
飲湖上初晴后雨
【 宋 】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編輯本段
作品注解
①瀲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閃動的樣子。
②方好——正顯得美。
③空蒙——細雨迷茫,若隱若現的樣子。
④西子——西施,春秋時代越國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之首。家住浣紗溪村(在今浙江諸暨縣)西,所以稱為西施。
⑤亦奇:也顯得奇妙。
編輯本段
作品大意
那水波蕩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煙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
飲湖上初晴后雨
不論她是淡雅的裝束,還是濃艷的打扮,都是一樣光彩照人。句解:晴天是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么的美麗多嬌。
含義
詩人在飲酒時同時享受了西湖的兩種風光——晴、雨,于是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推出西湖的陰柔之美和天然姿態。
句義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從詩題可知,詩人在西湖飲酒游賞,開始時陽光明麗,后來下起了雨。兩種不同的景致,讓他都很欣賞。他說:天晴之時,西湖碧水蕩漾,波光粼粼,風景
飲湖上初晴后雨
正好;下雨時,西湖周圍的青山,迷蒙蒼茫,若有若無,又顯出另一番奇妙景致。“瀲滟”,波光閃動。“空蒙”,煙雨迷茫。這兩個詞都是疊韻詞,增強了詩歌語言的音樂性。
這里,詩人既寫了湖光,又寫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韻,可以說內容是很多的。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又很籠統,因為這兩句并非只適用于西湖。其實,這正是詩人筆法高妙之處。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樣美法,恐怕沒人說得清。如果具體地描繪景物,可能會有個別精彩之句,但總失之太實、太具體,不能傳達出西湖給人的整體印象。蘇軾這兩句有高度的藝術概括性,同時又很形象、很傳神,想象空間很大,將“西湖即是美”這一人們共有的感受用詩的語言表述出來。同時,這兩句也反映出詩人開闊的胸襟與達觀自適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越國有名的美女。無論是淡雅妝飾,還是盛裝打扮,西施都一樣美麗動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話,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樣美不勝收。
以絕色美人喻西湖,不僅賦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別致,情味雋永。人人皆知西施是個美女,但究竟是怎樣的美麗,卻只存在于個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嗎?采用這樣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寫,不知要節約多少筆墨,而它的寓意卻豐富深刻得多。它對讀者不只訴之于感受,同時也訴之于思考,讓讀者通過自己的想象去發揮詩的內涵。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稱為“道盡西湖好處”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名。也難怪后來的詩人為之擱筆:“除卻淡妝濃抹句,更將何語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寫一句與“西湖”有關的詩句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題臨安邸》【宋】林升 2.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飲湖上,初晴后雨》【宋】蘇軾 4.春來南國花如繡,雨過西湖水似油。 --《喜春來》【元】曹明善 5.不寒不暖花時,妝點西湖似西施。
--《紅繡鞋》【元】張可久 6.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 --《杭州回舫》【唐】白居易 7.況西湖之勝概,擅東潁之佳名。
--《西湖念語》【宋】歐陽修 8.東閣郎官巧寫真,西湖處士妙傳神。 --《浣溪沙》【宋】葛勝仲 9.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
--《蔣璨》【唐】宋 10.看看紅藥又翻階,趁取西湖春會。 --《西江月》【宋】辛棄疾要整首的話隨便挑一首去搜索一下。
蘇軾的一首詩,描寫西湖的,詩名是什么
蘇東坡描寫西湖的那首七言絕句是:
水光瀲艷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裝濃抹總相宜。
杭州,在當年一如今日,是一個美妙難言的都市,諺云:“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后來幾乎變成了蘇東坡的第二故鄉。他初到杭州便寫出下面的詩句:
未成小隱聊中隱,可得長閑勝暫閑。
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無此好湖山。杭州像是蘇東坡的第二故鄉,不只是杭州的山林湖海之美,也非只是由于杭州繁華的街道,閎壯的廟宇,也是由于他和杭州人的感情融洽,由于他一生最快活的日子是在杭州度過的。杭州人有南方的輕松愉快,有詩歌,有美女,他們喜愛蘇東坡這位年輕的名詩人,喜愛他的朝氣沖力,他那瀟灑的神韻,他那不拘小節的胸襟。杭州的美麗賦予他靈感,杭州溫柔的魅力浸潤他的心神。杭州贏取了蘇東坡的心,蘇東坡贏取了杭州人的心。在他任杭州通判任期中,也無權多為地方人建設,但是他之身為詩人,地方人已經深感滿足。他一遭逮捕,地方人沿街設立香案,為他禱告上蒼早日獲釋。他離開杭州之后,南方的秀美與溫情,仍然使他夢寐難忘。他知道他還會故地重歸。等十八年之后,他又回去任太守之職。他對地方建樹良多,遺愛難忘,杭州人愛之不舍,以為與杭州不可分割。今天,去此偉大詩人居住于杭州,歌詠于杭州,已經一千余年,在你泛舟于西湖之上,或攀登上孤山島或鳳凰山上,或品茗于湖濱酒館中,你會聽到杭州本地的主人嘴邊常掛著“蘇東坡,蘇東坡。”你若指出蘇東坡是四川人,他會不高興聽。他心里認為蘇東坡生于杭州,除去到京都之外,何嘗離開過杭州! 在性情,在放浪的風情,在愛與笑等方面,蘇東坡與
描寫西湖的詩句是什么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貿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歌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陽里白沙堤。
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蘇軾
水光瀲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雷峰夕照
[元]尹廷高
煙光山色淡演錢,千尺浮圖兀倚空。
湖上畫船歸欲盡,孤峰猶帶夕陽紅。
蘇堤春曉
[明]楊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沙。
何處黃鶴破瞑煙,一聲啼過蘇堤曉。
曲院風荷
[明]王瀛
古來曲院枕蓮塘,風過猶疑醞釀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錦裳零落怯新涼。
雙峰插云
[清]陳糜
南北高峰高插天,兩峰相對不相連。
晚來新雨湖中過,一片癡云鎖二尖。
湖心亭
[清]許承祖
百遍清游未擬還,孤亭好在水云間。
停闌四面空明里,一面城頭三面山。
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
[唐]孟浩然
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
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
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黨。
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
平湖秋月
[宋]孫銳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歸舟。
白蘋紅蓼西風里,一色湖光萬頃秋。
涌金門見柳
[元]貢性之
涌金門外柳如金,三日不來成綠陰。
折取一技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
南屏晚鐘
[明]萬達甫
玉屏青障暮煙飛,給殿鐘聲落翠微。
小徑殷殷驚鶴夢,山增歸去扣柴扉。
夜泛西湖
[明]董斯張
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
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
花港觀魚
[清]許承祖
水上新紅漾碧虛,盧園景物盡邱墟。
就中只覺游魚樂,我亦忘機樂似魚。
西湖柳枝詞
[清]田庶
短長條拂短長堤,上有黃鶯恰恰啼。
翠幕煙綃藏不得,一聲聲在畫橋西。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仲夏夜之夢垂柳依依西湖暖風醉游人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水光瀲艷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船頭研鮮細縷縷,船尾炊玉香浮浮
映山黃帽璃頭肪,夾道青煙雀尾爐
描寫西湖的詩句有哪些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修。
暖風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
孤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蘇軾《夜泛西湖五絕》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底。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春題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蘇公堤》: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西湖風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明代張寧《蘇堤春曉》: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
南宋吳唯信《蘇堤清明即事》: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陸游也有 “花滿蘇堤柳滿煙”的詩句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描寫一首關于西湖的詩句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