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山間小路的詩句有哪些
1、《商山早行》
唐代: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譯文:
黎明起床,車馬的鈴鐸已震動;踏上遙遙征途,游子悲思故鄉。
雞聲嘹亮,茅草店沐浴著曉月的余輝;板橋彌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跡行行。
枯敗的槲葉,落滿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鮮艷地開放在驛站的泥墻邊。
回想昨夜夢見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鴨鵝,正嬉戲在岸邊的湖塘里。
2、《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代: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譯文:
北風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飄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間春風吹來,樹上有如梨花爭相開放。
雪花飛進珠簾沾濕了羅幕,狐裘不保暖蓋上錦被也嫌單薄。
將軍的手凍得拉不開弓,鐵甲冰冷得讓人難以穿上。
無邊沙漠結著厚厚的冰,萬里長空凝聚著慘淡愁云。
主帥帳中擺酒為歸客餞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來助興。
傍晚轅門前大雪落個不停,紅旗凍僵了風也無法牽引。
輪臺東門外歡送你回京去,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路。
山路曲折已不見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馬蹄印跡。
3、《題巴東寺》
北宋:寇準
山深微有徑,樹老半無枝。
譯文:
深山處鮮有小路,老樹近半沒有枝葉。
4、《山中雜興 其九》
元朝:王冕
趁暖行山徑,尋幽過野亭。
譯文:
趁著暖和走山路,在郊外的亭子里歇息。
5、《贈郭道人》
宋代:戴復古
蒼苔滿山徑,最喜客來稀。
譯文:
山間小路上滿是青苔,最高興有客人前來。
二、描寫小路的詩詞有哪些
1、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幽居初夏》宋代: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釋義:
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樹陰下小徑幽幽。湖水滿溢時白鷺翩翩飛舞,湖畔草長鳴蛙處處。新茬的竹筍早已成熟,木筆花卻剛剛開始綻放。當年相識不見,午時夢回茶前,誰人共話當年?
2、荒畦九月稻叉牙,蟄螢低飛隴徑斜。
《南山田中行》唐代:李賀
秋野明,秋風白,塘水漻漻蟲嘖嘖。云根苔蘚山上石,冷紅泣露嬌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蟄螢低飛隴徑斜。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松花。
釋義:
秋風掠過,秋野明凈,池塘積水深又清,草中蟲兒唧唧鳴。長滿苔蘚的山石,浮起濃密的云氣。掛著露珠的秋花,在嬌滴滴地哭泣。九月,荒地里的稻子參差不齊,發著冷光的螢火蟲在斜徑上低飛。石縫里滲出的泉水滴入沙地,鬼火如墓中漆燈,花朵似的點綴著松林。
3、門通小徑連芳草,馬飲春泉踏淺沙。
《酬王季友題半日村別業兼呈李明府》唐代:郎士元
村映寒原日已斜,煙生密竹早歸鴉。長溪南路當群岫,半景東鄰照數家。
門通小徑連芳草,馬飲春泉踏淺沙。欲待主人林上月,還思潘岳縣中花。
釋義:
夕陽余光點撒在村外的原野上,村里人家炊煙裊裊,烏鴉也早早的飛入密林深處。溪流南邊的小路對面群山峻嶺,東邊的幾家鄰居還沐浴在夕陽光下。門前的小徑兩旁花草繁茂,馬兒踏于清沙軟泥之上自飲甘泉。真是既想待在季友的住處欣賞月色美景,又想去李太守那里游玩賞花。
4、鳥道高原去,人煙小徑通。
《題松汀驛》唐代:張祜
山色遠含空,蒼茫澤國東。海明先見日,江白迥聞風。
鳥道高原去,人煙小徑通。那知舊遺逸,不在五湖中。
釋義:
無邊的山色,連接著遙遠的天空,東南的澤國,在蒼茫的煙波之中。多么明亮的海水,托出一輪紅日,明鏡般的江水,風掀銀浪起濤聲。山路險峻啊,只有飛鳥才能通過,人煙稀疏啊,連接著彎曲的小路。隱居的舊友喲,你在澤國的何處?我跑遍了五湖,未尋到你的行蹤。
5、石亂知泉咽,苔荒任徑斜。
《春宵自遣》唐代:李商隱
地勝遺塵事,身閑念歲華。晚晴風過竹,深夜月當花。
石亂知泉咽,苔荒任徑斜。陶然恃琴酒,忘卻在山家。
釋義:
身處景物美好的地方,能使人忘卻紛擾的凡塵俗事;身心悠閑時,便會記掛起四季的美好景物。晴朗的夜空中,風兒吹過竹林;深夜時分,清朗的月光映照在花兒上。山泉在亂石中流淌,聲音幽咽。小路斜斜,上面布滿了苔蘚。我無比暢快地寄情于琴韻酒興,忘記了自己身處深山人家。
三、描寫小路的詩詞有哪些
1、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幽居初夏》宋代: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釋義: 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樹陰下小徑幽幽。湖水滿溢時白鷺翩翩飛舞,湖畔草長鳴蛙處處。
新茬的竹筍早已成熟,木筆花卻剛剛開始綻放。當年相識不見,午時夢回茶前,誰人共話當年? 2、荒畦九月稻叉牙,蟄螢低飛隴徑斜。
《南山田中行》唐代:李賀 秋野明,秋風白,塘水漻漻蟲嘖嘖。云根苔蘚山上石,冷紅泣露嬌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蟄螢低飛隴徑斜。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松花。
釋義: 秋風掠過,秋野明凈,池塘積水深又清,草中蟲兒唧唧鳴。長滿苔蘚的山石,浮起濃密的云氣。
掛著露珠的秋花,在嬌滴滴地哭泣。九月,荒地里的稻子參差不齊,發著冷光的螢火蟲在斜徑上低飛。
石縫里滲出的泉水滴入沙地,鬼火如墓中漆燈,花朵似的點綴著松林。 3、門通小徑連芳草,馬飲春泉踏淺沙。
《酬王季友題半日村別業兼呈李明府》唐代:郎士元 村映寒原日已斜,煙生密竹早歸鴉。長溪南路當群岫,半景東鄰照數家。
門通小徑連芳草,馬飲春泉踏淺沙。欲待主人林上月,還思潘岳縣中花。
釋義: 夕陽余光點撒在村外的原野上,村里人家炊煙裊裊,烏鴉也早早的飛入密林深處。溪流南邊的小路對面群山峻嶺,東邊的幾家鄰居還沐浴在夕陽光下。
門前的小徑兩旁花草繁茂,馬兒踏于清沙軟泥之上自飲甘泉。真是既想待在季友的住處欣賞月色美景,又想去李太守那里游玩賞花。
4、鳥道高原去,人煙小徑通。 《題松汀驛》唐代:張祜 山色遠含空,蒼茫澤國東。
海明先見日,江白迥聞風。 鳥道高原去,人煙小徑通。
那知舊遺逸,不在五湖中。 釋義: 無邊的山色,連接著遙遠的天空,東南的澤國,在蒼茫的煙波之中。
多么明亮的海水,托出一輪紅日,明鏡般的江水,風掀銀浪起濤聲。山路險峻啊,只有飛鳥才能通過,人煙稀疏啊,連接著彎曲的小路。
隱居的舊友喲,你在澤國的何處?我跑遍了五湖,未尋到你的行蹤。 5、石亂知泉咽,苔荒任徑斜。
《春宵自遣》唐代:李商隱 地勝遺塵事,身閑念歲華。晚晴風過竹,深夜月當花。
石亂知泉咽,苔荒任徑斜。陶然恃琴酒,忘卻在山家。
釋義: 身處景物美好的地方,能使人忘卻紛擾的凡塵俗事;身心悠閑時,便會記掛起四季的美好景物。晴朗的夜空中,風兒吹過竹林;深夜時分,清朗的月光映照在花兒上。
山泉在亂石中流淌,聲音幽咽。小路斜斜,上面布滿了苔蘚。
我無比暢快地寄情于琴韻酒興,忘記了自己身處深山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