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實干的詩句
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宋代陸游的《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釋義:
古人在學習上不遺余力,年輕時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
2、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出自魏晉陶淵明的《雜詩》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釋義:
人生在世就如無根之木、無蒂之花,又好似大路上隨風飄轉的塵土。生命隨風飄轉,人生歷盡了艱難,人們都已不再是最初的樣子了。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都應該成為兄弟,又何必在乎骨肉之親呢?
遇到高興的事就應當作樂,有酒就要邀請近鄰一起暢飲。美好的青春歲月一旦過去便不會再重來,一天之中永遠看不到第二次日出。應當趁年富力強之時勉勵自己努力奮斗,光陰流逝,并不等待人。
3、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出自唐代楊炯的《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釋義:
邊塞的報警烽火傳到了長安,壯士的心懷哪能夠平靜。辭別皇宮,將軍手執兵符而去;圍敵攻城,精銳騎兵勇猛異常。大雪紛飛,軍旗黯然失色;狂風怒吼,夾雜咚咚戰鼓。我寧愿做個低級軍官為國沖鋒陷陣,也勝過當個白面書生只會雕句尋章。
4、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
出自宋代謝逸的《送董元達》
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塞垣苦寒風氣惡,歸來面皺須眉斑。
先皇召見延和殿,議論慷慨天開顏。謗書盈篋不復辯,脫身來看江南山。
長江滾滾蛟龍怒,扁舟此去何當還?大梁城里定相見,玉川破屋應數間。
釋義:
讀盡了詩書,你毫無腐儒的酸氣;投筆從戎,躍馬在西北邊關。邊塞的氣候惡劣,寒風凜冽,你回來時,滿面皺紋,須眉已斑。先皇帝在延和殿召見,你慷慨激昂,縱橫議論,得到了皇上的激賞。
可惜誹謗你的人太多,難以置辯,有功難封,你流落到江南,來賞玩這里的青山。長江滾滾東去,下有蛟龍發怒,掀起波浪;你這次乘著扁舟離去,何時才能回還?日后我們在大梁城中定能再見,那時你必然還是牢守節操,家中只有破屋數間。
5、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出自宋代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釋義:
醉夢里挑亮油燈觀看寶劍,恍惚間又回到了當年,各個軍營里接連不斷地響起號角聲。把烤好的牛肉分給部下,讓樂器奏起雄壯的軍樂鼓舞士氣。這是秋天在戰場上閱兵。
戰馬像的盧馬一樣跑得飛快,弓箭像驚雷一樣震耳離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復國家失地的大業,取得世代相傳的美名。一夢醒來,可惜已是白發人!
二、有關實干的詩句
獨 馬
櫛風沐雨走江湖,戈壁搖鈴嘆影孤.不戀平原多嫩草,愿從荒漠闖新途.
野 馬
露宿風餐煉鐵蹄,叱云嘯月喚晴曦.縱橫大地行空闊,踔厲奔騰永不羈.
戰 馬 (古聲)
不甘伏櫪志空赍,愿伴雄兵奮勁蹄.浴血沙場當猛將,摩天陣上嘯云低.
豪 馬
廄無宿秣未愁窮,坎坷征途苦亦悰.飽歷風塵培浩氣,煙蹄爽健賽云龍.
老 馬
曾經百戰建奇勛,慧眼識賢多苦心.樂意卸鞍扶后起,笑看大地奡駒奔.
幼 馬
頑皮桀驁性單純,涉世倥侗惹事頻.今日柔蹄休小看,他年一躍動乾坤.
恚 馬
志存千里欲騰飛,恨被韁拴素愿違.枉有健蹄常躒躒,難平怒氣總咴咴.
義 馬
器宇軒昂品亦高,跋山涉水不辭勞.寒槽讓秣情尤重,患難為朋心可掏.
驁 馬
踏月凌云志不低,走南闖北騁東西.若無昔日崎嶇路,哪有今朝穩健蹄.
飛 馬
眼空冀北志超群,得意輕蹄不負春,履水穿山馳碧野,鳴風踏月傲紅塵.
天 馬
長天一嘯若雷鳴,踏浪銀河宇宙驚.破霧驅云追烈日,乘風摘月采繁星.
快 馬
一日疾馳萬里程,嘶風嘯月遠聞聲.雄蹄愿為英豪奮,奉獻精神樂此生.
三、有關實干的詩句
獨 馬 櫛風沐雨走江湖,戈壁搖鈴嘆影孤.不戀平原多嫩草,愿從荒漠闖新途.野 馬露宿風餐煉鐵蹄,叱云嘯月喚晴曦.縱橫大地行空闊,踔厲奔騰永不羈.戰 馬 (古聲)不甘伏櫪志空赍,愿伴雄兵奮勁蹄.浴血沙場當猛將,摩天陣上嘯云低.豪 馬廄無宿秣未愁窮,坎坷征途苦亦悰.飽歷風塵培浩氣,煙蹄爽健賽云龍.老 馬 曾經百戰建奇勛,慧眼識賢多苦心.樂意卸鞍扶后起,笑看大地奡駒奔.幼 馬頑皮桀驁性單純,涉世倥侗惹事頻.今日柔蹄休小看,他年一躍動乾坤.恚 馬志存千里欲騰飛,恨被韁拴素愿違.枉有健蹄常躒躒,難平怒氣總咴咴.義 馬 器宇軒昂品亦高,跋山涉水不辭勞.寒槽讓秣情尤重,患難為朋心可掏.驁 馬踏月凌云志不低,走南闖北騁東西.若無昔日崎嶇路,哪有今朝穩健蹄.飛 馬眼空冀北志超群,得意輕蹄不負春,履水穿山馳碧野,鳴風踏月傲紅塵.天 馬 長天一嘯若雷鳴,踏浪銀河宇宙驚.破霧驅云追烈日,乘風摘月采繁星.快 馬 一日疾馳萬里程,嘶風嘯月遠聞聲.雄蹄愿為英豪奮,奉獻精神樂此生。
.。
四、形容實干的詩句
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宋代陸游的《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釋義: 古人在學習上不遺余力,年輕時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
2、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出自魏晉陶淵明的《雜詩》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釋義: 人生在世就如無根之木、無蒂之花,又好似大路上隨風飄轉的塵土。生命隨風飄轉,人生歷盡了艱難,人們都已不再是最初的樣子了。
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都應該成為兄弟,又何必在乎骨肉之親呢? 遇到高興的事就應當作樂,有酒就要邀請近鄰一起暢飲。美好的青春歲月一旦過去便不會再重來,一天之中永遠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應當趁年富力強之時勉勵自己努力奮斗,光陰流逝,并不等待人。 3、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出自唐代楊炯的《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釋義: 邊塞的報警烽火傳到了長安,壯士的心懷哪能夠平靜。辭別皇宮,將軍手執兵符而去;圍敵攻城,精銳騎兵勇猛異常。
大雪紛飛,軍旗黯然失色;狂風怒吼,夾雜咚咚戰鼓。我寧愿做個低級軍官為國沖鋒陷陣,也勝過當個白面書生只會雕句尋章。
4、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 出自宋代謝逸的《送董元達》 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
塞垣苦寒風氣惡,歸來面皺須眉斑。 先皇召見延和殿,議論慷慨天開顏。
謗書盈篋不復辯,脫身來看江南山。 長江滾滾蛟龍怒,扁舟此去何當還?大梁城里定相見,玉川破屋應數間。
釋義: 讀盡了詩書,你毫無腐儒的酸氣;投筆從戎,躍馬在西北邊關。邊塞的氣候惡劣,寒風凜冽,你回來時,滿面皺紋,須眉已斑。
先皇帝在延和殿召見,你慷慨激昂,縱橫議論,得到了皇上的激賞。 可惜誹謗你的人太多,難以置辯,有功難封,你流落到江南,來賞玩這里的青山。
長江滾滾東去,下有蛟龍發怒,掀起波浪;你這次乘著扁舟離去,何時才能回還?日后我們在大梁城中定能再見,那時你必然還是牢守節操,家中只有破屋數間。 5、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出自宋代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釋義: 醉夢里挑亮油燈觀看寶劍,恍惚間又回到了當年,各個軍營里接連不斷地響起號角聲。
把烤好的牛肉分給部下,讓樂器奏起雄壯的軍樂鼓舞士氣。這是秋天在戰場上閱兵。
戰馬像的盧馬一樣跑得飛快,弓箭像驚雷一樣震耳離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復國家失地的大業,取得世代相傳的美名。
一夢醒來,可惜已是白發人!。
五、實干名言
由于你不可能做到你所希望做到的一切,因此,你就應當做到你能夠做到的一切。
——泰倫底烏斯想得好是聰明,計劃得好更聰明,做得好是最聰明又是最好。——拿破侖天賜食于鳥,而不投食于巢。
——霍蘭頓除非你親自嘗試一下,否則你永遠不知道你能夠做什么。——瑪利雅智者不做不可能的事情。
——馬辛格已經完成的小事,勝于計劃中的大事。——雷 特遲些總比不做為好。
——喬 桑做你所應做的事情,能有什么結果在其次。——赫伯脫一個人正如一只時鐘,是以他的行動來定其價值的。
——潘 尼有必要做的事情,不如現在就做。——斯莫倫特知識給人以份量,行為給人以光澤。
——卡萊爾只須希望而沒有行動的人,只能靠做夢來收獲所得。——佚 名要是我們只限于夢想,那么誰來使生活成為美麗的呢?——高爾基。
六、務實的詩句
言之非難,行之為難。故賢者處實而效功,亦非徒陳空文而已。
出自西漢·桓寬《鹽鐵論·非鞅》
解釋:嘴上說說并不困難,而真正做起來就感到困難。所以賢明的人總是務實而后求其功效,而不是只陳上空文就罷了。 所以,“效用”或者說實績、政績都不是“徒陳空文”的事,而只有求真(真知)務實真干才見其“效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出處】《論語·為政》。
【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明智的態度。
【提示】古人要求做人誠實,表現在學習方面,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而且,這種誠實更是智慧,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本身就是一種進步。如果以不知為知,不僅不誠實,而且會影響自己的進步。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出處】《論語·憲問》。
【大意】君子以說得多、做得少為恥辱。
【提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使自己的言行一致,如果只是夸夸其談,而在行動上一事無成,那就會被別人視為“言論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出處】《荀子·修身》。
【大意】路程雖近,不走就達不到目的地;事情雖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提示】任何一項事業都要靠實踐去完成。成功的路就在自己的腳下,如果不能腳踏實地去走,永遠沉浸在美妙的幻想中,那只會一事無成。
七、有關“實干”的詩句有什么
1,宋代-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2,春秋時期-孔子《論語?為政》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春秋時期-孔子《論語?憲問》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4,戰國末期-荀子《修身》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5,戰國末期-荀子《儒效》
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必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讀音: shí gàn。
釋義:實實在在地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