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贊美菊花多的詩句要詩句
賞菊 (沈鈞儒) 一叢寒菊比瓊華,掩映晴窗動綠紗. 乍覺微香生暖室,真擬奇艷出誰家. 秋菊詩 (陳毅) 秋菊能傲霜,風霜惡重重.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賞菊 (**) 奇花獨立樹枝頭,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共處日,愿將菊酒解前仇. 菊畔香 (臧克家) 北國風光,無風無雨過重陽. 不去西山相紅葉,來對叢黃. 人倚疏籬,華傍宮墻,邑英紅幛,門樓仰天望. 借芬芳,只獨賞,念天涯分飛雁行. 不須持鰲把酒,默誦佳句分外香. 人影瘦,精神暢,昂首向東天一方. 賞菊 (**)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 重陽夕上賦白菊 (白居易)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菊花 (李商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菊花 (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詠菊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二、描寫菊花精神的詩句
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明·高啟《晚香軒》:
不畏風霜向晚秋,獨開眾卉已凋時。
地荒老圃苔三徑,節過重陽雨一籬。
秋色蒼茫人欲醉,寒香冷落蝶先知。
山翁獨念同衰晚,坐對幽軒每賦詩。
晉·王淑之《蘭確銘》:
蘭既春敷,菊又秋榮。芳熏百草,
色艷群英。孰是芳質,在幽愈馨。
三、關于菊花的詩句有哪些
三國時期。
司馬昭重要謀士鐘會贊菊有五種美德:“園花高懸,誰天極也。純黃 不雜,后土色也。
早植晚發,君子德也。冒霜吐穎,像貞質也。
杯中體輕,神仙食 也。”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著《離騷》中有“朝有木蘭之墜露,夕餐秋菊之落 英”的詩句,象征堅貞不屈的意志和堅定頑強的斗爭精神。
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的著名詠菊詩《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鏡,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詩的大意是,在居住人多的地方卻無車馬的聲音,心靜就意識不到周圍喧鬧氣 氛的干擾,采菊東籬,悠然自得,偶爾抬頭望去,南山遙遙在目,斜陽給峰巒灑上 一層淡黃的顏色,飛鳥結群成隊歸巢,這種自然意趣,真是難以用語言表達,詩人 借此忘情于世事。
唐代著名詩人元稹《菊花》詩: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此詩大意是說,宅院周圍遍植菊花,濃香隨風飄滿家舍,似愛菊的陶淵明家。 籬笆邊的菊花在夕陽照耀下,金輝耀眼,不是偏愛菊花,因為菊花不畏嚴寒,迎風 傲雪。
菊花在一年當中開花最晚,菊花開過大自然中已無鮮花開放。 **主席在1929年10月寫有《采桑子?重陽》詞: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詩中“黃花”即菊花。
此詩贊頌了秋天重陽,之菊化勝過春天的風光。** 喜愛菊花,他在中南海豐澤園將東廂房辟為書屋, 取名“菊香書屋”。
四、有沒有表現菊花的精神的詩句
〔菊韻〕--李師廣--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盡風流寫晚霞;信手拈來無意句,天生韻味入千家。
〔秋聲〕--風子-- 廊下階前一片金,香聲潮浪涌游人。只緣霜重方成杰,梁苑東籬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 缶狗商歟 俁然曰腿巫醞 〉錙ń窒懵 兀 竿肪旁戮棧ǚ省?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宋·蘇軾《趙昌寒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陽后菊花》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宋·陸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宋·梅堯臣《殘菊》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宋·朱淑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金·元好問《賦十月菊》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
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
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宋·楊萬里《詠菊》 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賞菊》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
陳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五、有關菊花的詩句7而已
1。
《東園玩菊》唐。白居易 少年昨已去,芳歲今又闌。
如何寂寞意,復此荒涼園。 園中獨立久,日淡風露寒。
秋蔬盡蕪沒,好樹亦凋殘。 唯有數叢菊,新開籬落間。
攜觴聊就酌,為爾一留連。 憶我少小日,易為興所牽。
見酒無時節,未飲已欣然。 近從年長來,漸覺取樂難。
常恐更衰老,強飲亦無歡。 顧謂爾菊花,后時何獨鮮?誠知不為我,借爾暫開顏。
2。《菊榮一篇五章》唐。
蕭穎士 采采者菊,芬其榮斯。紫英黃萼,照灼丹墀。
愷悌君子, 佩服攸宜。王國是維,大君是毗。
貽爾子孫,百祿萃之。 采采者菊,于邑之城。
舊根新莖,布葉垂英。彼美淑人, 應家之禎。
有弦既鳴,我政則平。宜爾棟崇,必復其慶。
采采者菊,于邦之府。陰槐翳柳,邇楹近宇。
彼勞者子, 喧卑是處。慨其莫知,蘊結誰語。
企彼高人,色斯遐舉。 采采者菊,于賓之館。
既低其枝,又弱其干。有斐君子, 是焉披玩。
良辰旨酒,宴飲無算。愴其仳別,終然永嘆。
歲方晏矣,霜露殘促。誰其榮斯,有英者菊。
豈微春華, 懿此貞色。人之侮我,混于薪棘。
詩人有言,好是正直。 3。
《金菊對芙蓉》宋。辛棄疾 遠水生光,遙山聳翠,霽煙深鎖梧桐。
正零??玉露,淡蕩金風。 東籬菊有黃花吐,對映水、幾簇芙蓉。
重陽佳致,可堪此景,酒釅花濃。 追念景物無窮。
嘆少年胸襟,忒煞英雄。 把黃英紅萼,甚物堪同。
除非腰佩黃金印,座中擁、紅粉嬌容。 此時方稱情懷,盡拼一飲千鍾。
4。《晚菊》唐。
韓愈 少年飲酒時,踴躍見菊花。今來不復飲,每見恒咨嗟。
佇立摘滿手,行行把歸家。此時無與語,棄置奈悲何。
5。《賦得秋菊有佳色》唐。
公乘億 陶令籬邊菊,秋來色轉佳。翠攢千片葉,金剪一枝花。
蕊逐蜂須亂,英隨蝶翅斜。 帶香飄綠綺,和酒上烏紗。
散漫搖霜彩,嬌妍漏日華。芳菲彭澤見,更稱在誰家。
6。《菊》唐。
李商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7。《奉和魯望白菊》唐。
皮日休 已過重陽半月天,瑯華千點照寒煙。蕊香亦似浮金靨, 花樣還如鏤玉錢。
玩影馮妃堪比艷,煉形蕭史好爭妍。 無由?`向牙箱里,飛上方諸贈列仙。
8。《憶白菊》唐。
陸龜蒙 稚子書傳白菊開,西成相滯未容回。 月明階下窗紗薄,多少清香透入來。
9。《菊花》唐。
徐夤 桓景登高事可尋,黃花開處綠畦深。 消災辟惡君須采,冷露寒霜我自禁。
籬物早榮還早謝,澗松同德復同心。 陶公豈是居貧者,剩有東籬萬朵金。
10。《十日菊》唐。
薛瑩 昨日尊前折,萬人酣曉香。今朝籬下見,滿地委殘陽。
得失片時痛,榮枯一歲傷。未將同腐草,猶更有重霜。
11。《菊》唐。
唐彥謙 雪菊金英兩斷腸,蝶翎蜂鼻帶清香。寒村宿霧臨幽徑, 廢苑斜暉傍短墻。
近取松筠為伴侶,遠將桃李作參商。 年來病肺疏杯酒,每憶龍山似故鄉。
12。《枯菊》宋。
陸游 龍山落帽未多時,陳跡依然使我悲。 粲粲菊花何似好,階前惟見束枯枝。
13。《小飲賞菊》宋。
陸游 菊得霜乃榮,性與凡草殊。 我病得霜健,每卻稚子扶。
豈與菊同性,故能老不枯? 今朝喚父老,采菊陳酒壺。 舉袖舞翩仙,擊缶歌烏烏。
秋晚遇佳日,一醉詎可無! 14。《殘菊》唐。
王安石 黃昏風雨打園林,殘菊飄零滿地金。 ?Y得一枝猶好在,可憐公子惜花心。
15。《菊》近代。
汪精衛 菊以隱逸稱,殆未得其似,志潔而行芳,靈均差可擬。 生也不逢時,落葉滿天地。
枝弱不勝花,凜凜中有恃。 繁霜作鍛練,侵曉色逾美。
忍寒向西風,略見平生志。 一花經九秋,未肯便憔悴;殘英在枝頭,抱香終王墜。
寒梅初破萼,已值堅冰志;相逢應一笑,異代有同契。
六、描寫菊花和蓮花精神的詩
王安石 【殘菊】 黃昏風雨打園林,殘菊飄零滿地金;折得一枝還好在,可憐公子惜花心。
白居易 《重陽夕上賦白菊》: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歐陽修 菊 共坐欄邊日欲斜,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詠菊(三首) 一 孤高不合壓群芳,枉把香魂貯入霜。一季寒姿難嫵媚,半籬瘦骨太蒼涼。
拈來漉酒調詩韻,插罷臨風怨夕陽。何必索居標別格,也和泥土共枯黃。
二 孤標不與百花同,淺淡芳香是性空。酒亦閑溫還寂寞,風因錯拂自朦朧。
冰壺濯魄憐留白,玉骨橫秋怨落紅。一瓣清寒勻瘦色,東籬夕照笑仙翁。
三 秋來不與百花妍,瘦盡清寒入楚天。雨潤流香茶外飲,霜栽徹骨酒中眠。
何須嫵媚爭如意,只教孤標任可憐。一瓣芳心開淡薄,無邊舊事上琴弦。
寫荷花的詩 【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采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荷花】 清. 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愛蓮說》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繁。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青陽渡~晉·樂府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并根藕,上有并頭蓮。
◇詠芙蓉~南朝·梁·沈約 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采蓮~南朝·梁·吳均 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
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詠荷詩~江洪 澤陂有微草,能花復能實。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應與飛蓬匹。
◇詠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
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采蓮曲~隋·殷英童 蕩舟無數伴,解纜自相催。汗粉無庸拭,風裙隨意開。
棹移浮荇亂,船進倚荷來。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
◇古風(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結根未得所,愿托華池邊。
◇采蓮曲~南朝梁·劉孝威 金槳木蘭船,戲采江南蓮。蓮香隔浦渡,荷葉滿江鮮。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臨盤。露花時濕釧,風莖乍拂鈿。
◇折荷有贈~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
佳人彩云里,欲贈隔遠天。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荷花~李商隱 都無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
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蓮花~溫庭筠 綠塘搖滟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晚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錢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轉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還生渺渺愁。
露洗玉盤金殿冷,風吹羅帶錦城秋。相看未用傷遲暮,別有池塘一種幽。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蘇幕遮~北宋·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
鳥鳥雀呼睛,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蓮塘~明·黃瓊 蒼茫漠漠董家潭,綠樹陰陰向水灣。十里錦香看不斷,西風明月棹歌還。
◇采蓮曲~李亞如 藕田成片傍湖邊,隱約花紅點點連。三五小船撐將去, 歌聲嘹亮賦采蓮。
◇芙蓉~清·鄭板橋 最憐紅粉幾條痕,水外橋邊小竹門。照影自驚還自惜,西施原住苧蘿村。
◇藕鄉隨思~現代·暇文 曉別安宜古鎮頭,藕鄉水泗蕩輕舟;岸柳染綠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異鄉落泊傷窮亂,故里重歸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來游。
◇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無題·其二】~李商隱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夏日懷友~徐璣 流水階除靜,孤眠得自由。
月生林欲曉,雨過夜如秋。遠憶荷花浦,誰吟杜若洲?良宵恐。
七、描寫菊花和蓮花精神的詩
王安石【殘菊】黃昏風雨打園林,殘菊飄零滿地金;折得一枝還好在,可憐公子惜花心。
白居易《重陽夕上賦白菊》: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歐陽修菊共坐欄邊日欲斜,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黃巢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詠菊(三首)一孤高不合壓群芳,枉把香魂貯入霜。一季寒姿難嫵媚,半籬瘦骨太蒼涼。
拈來漉酒調詩韻,插罷臨風怨夕陽。何必索居標別格,也和泥土共枯黃。
二孤標不與百花同,淺淡芳香是性空。酒亦閑溫還寂寞,風因錯拂自朦朧。
冰壺濯魄憐留白,玉骨橫秋怨落紅。一瓣清寒勻瘦色,東籬夕照笑仙翁。
三秋來不與百花妍,瘦盡清寒入楚天。雨潤流香茶外飲,霜栽徹骨酒中眠。
何須嫵媚爭如意,只教孤標任可憐。一瓣芳心開淡薄,無邊舊事上琴弦。
寫荷花的詩【江南】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采蓮曲】王昌齡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荷花】 清. 石濤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愛蓮說》宋·周敦頤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繁。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青陽渡~晉·樂府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并根藕,上有并頭蓮。
◇詠芙蓉~南朝·梁·沈約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采蓮~南朝·梁·吳均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
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詠荷詩~江洪澤陂有微草,能花復能實。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應與飛蓬匹。
◇詠同心芙蓉~隋·杜公瞻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
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采蓮曲~隋·殷英童蕩舟無數伴,解纜自相催。汗粉無庸拭,風裙隨意開。
棹移浮荇亂,船進倚荷來。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
◇古風(其二十六)~唐·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結根未得所,愿托華池邊。
◇采蓮曲~南朝梁·劉孝威金槳木蘭船,戲采江南蓮。蓮香隔浦渡,荷葉滿江鮮。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臨盤。露花時濕釧,風莖乍拂鈿。
◇折荷有贈~唐·李白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
佳人彩云里,欲贈隔遠天。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荷花~李商隱都無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
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蓮花~溫庭筠綠塘搖滟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晚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錢氏池上芙蓉~文征明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轉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還生渺渺愁。
露洗玉盤金殿冷,風吹羅帶錦城秋。相看未用傷遲暮,別有池塘一種幽。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蘇幕遮~北宋·周邦彥燎沉香,消溽暑。
鳥鳥雀呼睛,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蓮塘~明·黃瓊蒼茫漠漠董家潭,綠樹陰陰向水灣。十里錦香看不斷,西風明月棹歌還。
◇采蓮曲~李亞如藕田成片傍湖邊,隱約花紅點點連。三五小船撐將去, 歌聲嘹亮賦采蓮。
◇芙蓉~清·鄭板橋最憐紅粉幾條痕,水外橋邊小竹門。照影自驚還自惜,西施原住苧蘿村。
◇藕鄉隨思~現代·暇文曉別安宜古鎮頭,藕鄉水泗蕩輕舟;岸柳染綠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異鄉落泊傷窮亂,故里重歸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來游。
◇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無題·其二】~李商隱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夏日懷友~徐璣流水階除靜,孤眠得自由。
月生林欲曉,雨過夜如秋。遠憶荷花浦,誰吟杜若洲?良宵恐無夢,有夢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