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寫做人的詩句
1、靖共爾位,正直是與。
出自先秦佚名的《小明》原詩節選 《小明》嗟爾君子,無恒安處。靖共爾位,正直是與。
神之聽之,式谷以女。嗟爾君子,無恒安息。
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譯文 長嘆息你們這些君子,莫貪圖安逸坐享福分。應恭謹從事忠于職守,交正直之士親近賢人。
神靈就會聽到這一切,從而賜你們福祉鴻運。長嘆息你們這些君子,莫貪圖安逸碌碌無為。
應恭謹從事忠于職守,與正直之士親近伴隨。神靈就會聽到這一切,從而賜你們洪福祥瑞。
2、好正直而不回兮,精誠通于明神。出自兩漢班昭的《東征賦》原文節選 《東征賦》惟經典之所美兮,貴道德與仁賢。
吳札稱多君子兮,其言信而有徵。后衰微而遭患兮,遂陵遲而不興。
知性命之在天,由力行而近仁。勉仰高而蹈景兮,盡忠恕而與人。
好正直而不回兮,精誠通于明神。庶靈祇之鑒照兮,佑貞良而輔信。
譯文 人世間只有美德永垂不朽啊!身軀埋葬了還有名望長存。典范的著作里贊美不絕啊,人們敬重的是美德和仁賢。
吳國公子季扎說過:“衛國君子多而無患”,他的話不但可信而且還很靈驗。后來的衰落導致了患難不斷,于是那里衰敗,再也沒有興盛。
我懂得上天主宰著人的命運,從此就身體力行接近仁賢。勉勵自己實行高尚的言行,對人應盡忠孝、善于寬恕。
親善正直而無怨無悔,讓神明知道我的精誠。愿神靈審查并監察我的言行,保佑我真誠善良的輔佐之心。
3、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將突梯滑稽。出自先秦詩人屈原的《卜居》原詩節選 《卜居》“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將游大人以成名乎?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將從俗富貴以偷生乎?寧超然高舉以保真乎,將哫訾栗斯,喔咿儒兒,以事婦人乎?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潔楹乎?譯文 “是寧愿憑力氣除草耕作呢,還是游說于達官貴人之中來成就名聲呢?是寧愿直言不諱來使自身危殆呢,還是跟從習俗和富貴者來偷生呢?是寧愿超然脫俗來保全(自己的)純真呢,還是阿諛逢迎戰戰兢兢,咿咿喔喔(語無倫次地諂言獻媚)來巴結婦人呢?是寧愿廉潔正直來使自己清白呢,還是圓滑求全,像脂肪(一樣滑)如熟皮(一樣軟),來諂媚阿諛呢?4、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
出自宋代詩人周敦頤的《愛蓮說》原詩 《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譯文 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只喜愛菊花。
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十分喜愛牡丹。而我唯獨喜愛蓮花從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
它的莖內空外直,不生蔓不長枝,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立在水中。人們只能遠遠地觀賞而不能玩弄它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
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喜愛,當然就很多人了!5、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出自先秦時期屈原的《離騷》原詩節選 《離騷》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譯文 違背是非標準追求邪曲,爭著茍合取悅作為法則。
憂愁煩悶啊我失意不安,現在孤獨窮困多么艱難。寧可馬上死去魂魄離散,媚俗取巧啊我堅決不干。
雄鷹不與那些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以來就是這般。方和圓怎能夠互相配各,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
寧愿委曲心志壓抑情感,寧把斥責咒罵統統承擔。保持清白節操死于直道,這本為古代圣賢所稱贊!。
二、為人處事的詩句或格言有哪些
古詩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聰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謙。
富貴,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災也。聲名,謗之媒也。歡樂,悲之漸也
格言
1 以哲學的眼光來看,沒有獨立精神和懷疑精神的人一錢不值!即便是凱撒大帝、拿破侖、秦始皇、歌德、康德、托爾斯泰或者比爾.蓋茨、巴菲特之類站在我的面前,我也對他本能的有些懷疑(他真的是那么厲害嗎)!
2 既會一本正經,又能嘻笑人生。在那些從來都是一本正經或者一慣嘻嘻哈哈的人中間,你幾乎找不到一個嚴肅思考過人生的人!
3 只活一次等于沒有活過。生命一旦結束了,這個世界也就不存在你了,就象你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對你的影響,時間會撫平一切。真矣?!假矣?!薩特、尼采、海德格爾抑或周國平、南懷謹!
4 人是世間過客,開心就好。雖然有點唯心主義了,但是話沒有錯!
5 人言:假如不能走向深刻,我就走向廣闊。而我知道:假如不能走向廣闊,我就走向深刻!
6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句話,涵義極深。
7 劉邦原來只是個“無賴”,是個“普通人”“平常人”,項羽倒真的是個頂天立地、力拔蓋世的英雄,歷史卻最終選擇了劉邦!人世間莫非真有一種摸不著、看不見的命運在支配著這個世界的一切?
8 面對未來,人要有自信,要有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的膽量和勇氣,而當我們面對全能和永恒的時間這個上帝,卻要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自卑和敬畏。因為你應該明白:人的存在包括幸福、成功、價值、意義等范疇是永遠有其局限性的!人,畢竟是永遠的“在劫難逃”!這也就是為什么薩特得知獲大獎后說:生活給了我想要的東西,同時它又讓我認識到這到底沒有多大意思,不過你又有什么辦法?
9 人生,就是一趟不知道目的地的長途於行,途中能否看到美麗的風景,那要看你的努力,也要看你的運氣!
10 哀莫大于心死!青春無價,心態至上!失去活力、創造力、欣賞力最為可怕!
11 對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我的眼睛、嘴巴、耳朵等就構成了整個宇宙。而對于我之外的宇宙,我只是一粒存在時間不是很長的灰塵而已!千萬要鍛煉和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嘴巴、耳朵等,因為他是兩個宇宙之間的橋梁!
12 夢境和醉境是虛幻的,但它們發生的作用卻是完全真實的。詩、藝術、愛情、宗教、理想、真理等都是人生的大夢境和大醉境,如果沒有她們,人生該是多么的荒涼枯瑟啊!
13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夢里浮生。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萬物受永恒之泉水洗禮,善惡、美丑、榮辱等超于物外)。
14 盡管創造也不能一勞永逸地解除深刻的無聊,但至少可以使人免于淺薄的無聊和淺薄的滿足。真正的創造者是不會滿足于自己既已創造的一切成品的。在我看來,一個人獲得了舉士稱羨的成功,自己卻對這成功仍然不免發生懷疑和厭倦,而執著于不斷的創造,沉迷于不斷的創造,這才是天才的可靠標志。
15 生命原本就只是空白,要用愛和美來充實它,才有一點價值和意義,才不枉費來這人世上跑一趟。
16 萬事從人,有花有酒應自樂;
百年皆客,一丘一壑盡吾豪。林翼此言極是。
17 讀書本是福,飲酒亦須才。不讀書,不喝酒,非男人為也!男人漢中的男人漢,決非西部牛仔,當有劍膽琴心,二者均不可缺。
18幸福只是靈魂的事,它是愛心和美感的充實,是一種活得有意義的鮮明感受。肉體只會有快感,不會有幸福感,除非它產生于愛心和美感之中。
19誕生和死亡是自然的兩大神秘,我們永遠不可能真正知道。
20人生只是瞬間,死亡才是永恒,但是,瞬間卻亦能閃現永恒的光輝。
21幸福的歲月是那失去的歲月嗎?
22時間是一個玩鶻子的孩子,孩子掌握著王權。此言極是。
23一個愚鈍的人,再智慧(不只是聰明和靈活)的朋友對他也是毫無用處的。他坐在一群才華橫溢的朋友中間,不過是一具木偶,一個諷刺,一種折磨。每人都是一個神,然后才有奧林匹斯神界的歡聚!“神仙會”,美哉,妙哉!
三、關于做人方面的詩句(兩句):要兩句詩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共歡顏---杜甫達亦不足貴,窮亦不足悲---------------李白縱被春風吹做雪,絕勝南陌碾成塵-------王安石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鄭板橋 1、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孟郊《游子吟》 2、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夏日絕句》 3、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4、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沁園春·雪》 5、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杜甫《早秋苦熱堆案相仍》 6、靜若處子,動如脫兔 7、力拔山兮氣蓋世。 ——項羽《垓下歌》 8、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
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漢樂府《孔雀東南飛》 9、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采桑城南隅。
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褥。——漢樂府《陌上桑》 10、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11、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白居易《賣炭翁》 12、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白居易《長恨歌》 13、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14、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漁父》 15、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 ——南朝樂府民歌《西洲曲》 16、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贈汪倫 17、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伶仃洋》 18、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王維《山居秋暝》 19、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柳永《雨霖鈴》 20、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木蘭辭》 修辭手法寫人: 2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周敦頤《愛蓮說》 2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
四、關于做人的古詩
1,《夏日絕句》出自宋代李清照 原文: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白話文釋義:生時應當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們還在懷念項羽,因為他不肯茍且偷生,退回江東。 2,《偶題三首》出自宋代朱熹 原文:門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終日面崔嵬。
只看云斷成飛雨,不道云從底處來。擘開蒼峽吼奔雷,萬斛飛泉涌出來。
斷梗枯槎無泊處,一川寒碧自縈回。步隨流水覓溪源,行到源頭卻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隨處弄潺湲。 白話文釋義:門外的青山上草木一團團的綠紫相間,高聳的山峰終日云遮霧繞像戴著頭巾。
人們只知道雨是從云的縫隙里落下,不知道云哪里來的。沖破峽谷若雷霆在滾動,無數的瀑布噴涌而出。
斷枝枯草沒有可以停泊的地方,只好隨著寒冷的碧水獨自流浪。隨著流水想找到溪流的源頭,到了溪流的出水處卻迷惑了。
才相信真的源頭是找不到的,還是柱著手杖欣賞隨遇的潺潺美泉吧。 3,《冬夜讀書示子聿》出自宋代陸游 原文: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白話文釋義: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4,《觀書有感二首·其一》出自宋代朱熹 原文: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白話文釋義: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打開,清澈明凈,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要問池塘里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
5,《石灰吟》出自明代于謙 原文: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白話文釋義:只有經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里開采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五、關于做人的古詩
□聰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謙。
□富貴,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災也。聲名,謗之媒也。歡樂,悲之漸也。
□只是常有懼心,退一步做,見益而思損,持滿而思溢,則免于禍。
□人生最不幸處,是偶一失言,而禍不及;偶一失謀,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獲小利。后乃視為故常,而恬不為意。則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
□蓋世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字。彌天罪惡,當不得一個悔字。
□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腳根做人。
□事當快意處須轉,言到快意時須住。
□殃咎之來,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憂,逢喜而懼。
□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盡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寬。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方見手段。風狂雨驟時立得定,才是腳跟。
□人當變故之來,只宜靜守,不宜躁動。即使萬無解救,而志正守確,雖事不可為,而心終可白。否則必致身敗,而名亦不保,非所以處變之道。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擠之。事事爭勝者,必有人以挫之。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行己恭,責躬厚,接眾和,立心正,進道勇。擇友以求益,改過以全身。
□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潔冰清,襟抱如光風霽月,氣概如喬岳泰山。
□心不妄念,身不妄動,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誠。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
□心志要苦,意趣要樂,氣度要宏,言動要謹。
□心術以光明篤實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為第一,言語以簡重真切為第一。平生無一事可瞞人,此是大快。
□書有末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
□心思要縝密,不可瑣屑。操守要嚴明,不可激烈。
□聰明者戒太察,剛強者戒太暴。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
□唐荊川云:“須要刻刻檢點自家病痛,蓋所惡于人許多病痛處,若真知反己,則色色有之也。”
□以淡字交友,以聾字止謗,以刻字責己,以弱字御侮。
□居安慮危,處治思亂。
□事事難上難,舉足常虞失墜。件件想一想,渾身都是過差。
□怒宜實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事不可做盡,言不可道盡。
□胡文定公云:“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事不足處方好。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來,歷試歷驗。邵康節詩云:‘好花看到半開時。’最為親切有味。”
□精細者,無苛察之心。光明者,無淺露之病。
□識不足則多慮,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
□足恭偽態,禮之賊也。苛察歧疑,智之賊也。
□緩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禍。
□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呂新吾云:“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須審勢擇人。‘專欲難成,眾怒難犯’——此八字,不獨妄動邪為者宜慎,雖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須調劑人情,發明事理,俾大家信從,然后動有成,事可久。蓋群情多暗于遠識,小人不便于私己,群起而壞之,雖有良法,胡成胡久?”
□強不知以為知,此乃大愚。本無事而生事,是謂薄福。
□白香山詩云:“我有一言君記取,世間自取苦人多。”
□無事時,戒一偷字。有事時,戒一亂字。
□劉念臺云:“學者遇事不能應,總是此心受病處。只有煉心法,更無煉事法。煉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無一事而已。無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靜工夫得力處。”
□處事大忌急躁,急躁則先自處不暇,何暇治事?
□論人當節取其長,曲諒其短。做事必先審其害,后計其利。
□無心者公,無我者明。
六、關于做人的古詩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題西林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鸛雀樓》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酬樂天揚州》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水調歌頭》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岳》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惠崇春江》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登飛來峰》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次北固山下》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日》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烏衣卷》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賦得古原草送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愛蓮說》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警世賢文》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雜說送張琥》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蜂》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