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押韻ie,ue的古詩詞有哪些
押韻ie,ue的古詩詞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一麻,新華字典里的韻母 a、ua、ia 同屬一個韻部。二波,韻母 o、uo。三歌,韻母 e。四皆,韻母 ie、ue。五支,韻母 i (屬 zh、ch、sh、z、c、s 聲母,與七齊有別)。六兒,韻母 er。七齊,韻母 i (屬聲母 b、p、m、f、d、t、n、l、j、q、x、y,有別于五支)。八微,韻母 ei、ui。九開,韻母 ai、uai。十姑,韻母 u。十一魚,韻母 v。十二侯,韻母 ou、iu。十三豪,韻母 ao。十四寒,韻母 an、ian、uan。十五痕,韻母 en、in、un、vn。十六唐,韻母 ang、uang、iang。十七庚,韻母 eng、ing。十八東,韻母 ong、iong。
二、韻腳為"i"的詩句有哪些
1、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出自《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宋代:李之儀
釋義:我居住在長江上游,你居住在長江下游。
2、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出自《三五七言 / 秋風詞》唐代:李白
釋義:走入相思之門,知道相思之苦。
3、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出自《山中》唐代:王維
釋義:荊溪潺湲流過白石粼粼顯露,天氣變得寒冷紅葉落落稀稀。
4、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出自《錢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
釋義: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云垂得很低。
5、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出自《天凈沙·秋思》
元代:馬致遠
釋義: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凄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6、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出自《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唐代:杜甫
釋義:八月里秋深,狂風怒號,狂風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
7、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出自《鵲橋仙·纖云弄巧》宋代:秦觀
釋義:纖薄的云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愁怨,遙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悄渡過。
8、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出自《金縷衣》唐代:佚名
釋義:我勸你不要顧惜華貴的金縷衣,我勸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時。
9、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出自《越人歌》先秦:佚名
釋義:山上有樹木啊樹木有丫枝,心中喜歡你啊你卻不知此事。
10、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出自《鳳求凰》兩漢 司馬相如
釋義:一日不見她,心中牽念得像是要發狂一般。
三、韻腳是ao的詩句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稍,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來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赤壁
杜甫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四、以ie音節結尾的詩句
以重讀閉音節結尾的,末尾只有一個輔音字母 雙寫該輔音字母 再加ed 例如stop -stopped shop -shopped plan-plannedfit-fitted英語重讀閉音節就是所謂的元音字母不是發它本身的字母音,重讀閉音節就是指在一個音節中,以輔音音素結尾的而且是重讀音節的音節比如apple 劃音節就應該是ap/ple 前面那個ap 是一個音節以輔音音素結尾就是閉音節.重讀閉音節三要素:1.必須是重讀音節; 2.最后只有一個輔音字母; 3.元音字母發短元音 重讀閉音節就要雙寫.重讀閉音節即兩個輔音中間夾一個元音.begin forbid---forbidding (重讀閉音節,雙寫) prohibit---prohibiting (重讀在第二音節,非重讀閉音節,不雙寫)。
五、詩詞里的韻腳是什么意思
韻腳是每一句詩中押韻的字的韻母,也就是漢語拼音中的韻母,比如
枯藤老書昏鴉ya
小橋流水人家jia
古道西風瘦馬ma
夕陽西下xia
斷腸人在天涯ya
可以看到,每個拼音的后面都會有a的韻母,這就是韻腳
這個知識上初一就學了
一、韻腳是韻文(詩、詞、歌、賦等)句末押韻的字。一篇(首)韻文的一些(或全部)句子的最后一個字,采用韻腹和韻尾相同的字,這就叫做押韻。因為押韻的字一般都放在一句的最后,故稱“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