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文的詩詞有哪些
晴波碧柳春歸燕 細雨紅窗曉落花 鳳落梧桐梧落鳳 珠聯壁合壁聯珠 并蒂蓮開蓮蒂并 雙飛燕侶燕飛雙 畫上荷花和尚畫 書臨漢帖翰林書 江蘇連云港云臺山的花果山水簾洞中有一副回文聯: 洞簾水掛水簾洞 山果花開花果山 福建廈門鼓浪嶼腹浦的回文聯是: 霧鎖山頭山鎖霧 天連水尾水連天 湛江德鄰里的一副回文聯是: 我愛鄰居鄰愛我 魚傍水活水傍魚 相傳北京天然居飯莊也有一副回文聯: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暮天遙對寒窗霧;霧窗寒對遙天暮。
人 過 大 佛 寺;寺 佛 大 過 人。 郎 中 王 若 儷;儷 若 王 中 郎。
客 上 天 然 居;居 然 天 上 客。 賢 出 多 福 地;地 福 多 出 賢。
僧 游 云 隱 寺;寺 隱 云 游 僧。 人 中 柳 如 是;是 如 柳 中 人。
春 回 先 富 村;村 富 先 回 春。 油 燈 少 燈 油;火 柴 當 柴 火。
畫上荷花和尚畫;書臨漢帖翰林書。 水 水 山 山 處 處 明 明 秀 秀; 秀 秀 明 明 處 處 山 山 水 水。
晴 晴 雨 雨 時 時 好 好 奇 奇; 奇 奇 好 好 時 時 雨 雨 晴 晴。 雨 滋 春 樹 碧 連 天;天 連 碧 樹 春 滋 雨。
風 送 花 香 紅 滿 地;地 滿 紅 香 花 送 風。 艷 艷 紅 花 隨 落 雨;雨 落 隨 花 紅 艷 艷。
處 處 飛 花 飛 處 處;處 處 紅 花 紅 處 處。 潺 潺 碧 水 碧 潺 潺;重 重 綠 樹 綠 重 重。
處 處 飛 花 飛 處 處;聲 聲 笑 語 笑 聲 聲。 霧 鎖 山 頭 山 鎖 霧;天 連 水 尾 水 連 天。
雪 嶺 吹 風 吹 嶺 雪;龍 潭 活 水 活 潭 龍。 鳳 落 梧 桐 梧 落 鳳;珠 聯 璧 合 璧 聯 珠。
靜 泉 山 上 山 泉 靜;清 水 塘 里 塘 水 清。 香 山 碧 云 寺 云 碧 山 香;黃 山 落 葉 松 葉 落 山 黃。
秀 山 輕 雨 青 山 秀;香 柏 鼓 風 鼓 柏 香。 風送花香紅滿地;雨滋春樹碧連天。
倒讀又成一聯:天連碧樹春滋雨;地滿紅香花送風 上海漁民漁海上 中山獵戶獵山中 《回文旋圖詩》 開篷一棹遠溪流,走上煙花踏徑游。來客仙亭閑伴鶴,泛舟漁浦滿飛鷗。
臺映碧泉寒井冷,月明孤寺古林幽。回望四山觀落日,偎林傍水綠悠悠。
可倒讀為: 悠悠綠水傍林偎,日落觀山四望回。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臺。
鷗飛滿浦漁舟泛,鶴伴閑亭仙客來。游徑踏花煙上走,流溪遠棹一篷開。
文學史上第一個作回文詩的是誰?朱存孝在《回文類聚.序》中說,“自蘇伯玉妻《盤中詩》為肇端,竇滔妻作《璇璣圖》而大備”。《盤中詩》是否就是“肇端”,說法尚且不一,但說回文詩因《璇璣圖》而“大備”,卻是古今文人公認的事實。
《賞花》由來——蘇小妹遙寄回環詩 六月的一天下午,蘇小妹與長兄蘇東坡正蕩舟湖上,欣賞那無邊景致,忽然有人呈上蘇小妹丈夫秦少游捎來的一封書信。打開一看,原來是一首別出心裁的回環詩: 蘇小妹看罷微微一笑,立即省悟出其中的奧秘,讀出了這首疊字回文詩: 靜思伊久阻歸期, 久阻歸期憶別離; 憶別離時聞漏轉, 時聞漏轉靜思伊。
蘇小妹被丈夫的一片癡情深深感到動,心中蕩起無限相思之情。面對一望無際的西湖美景,便仿少游詩體,也作了一首回環詩,遙寄遠方的親人: 采蓮人在綠楊津, 在綠楊津一闋新; 一闋新歌聲漱玉, 歌聲漱玉采蓮人。
蘇東坡在一旁深為小妹的過人才智暗暗高興,他也不甘寂寞,略加沉吟,便提筆寫了如下一首: 賞花歸去馬如飛, 去馬如飛酒力微; 酒力微醒時已暮, 醒時已暮賞花歸。 蘇氏兄妹也派人將他們的詩作送與秦少游。
同上面的《賞花》有統一格式的又兩篇,感覺也很不錯 其一、《贊園??“園丁栽植樹成材筑玉臺高優質木” 園丁栽植樹成材, 植樹成材筑玉臺。 筑玉臺高優質木, 高優質木園丁栽。
其二、明末浙江才女吳絳雪《四時山水詩》: 鶯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蓮碧水動風涼夏日長, 秋江楚雁宿沙洲淺水流, 紅爐透炭炙寒風御隆冬。 春 景 詩 (鶯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鶯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鶯。 夏 景 詩 (香蓮碧水動風涼夏日長) 香蓮碧水動風涼, 水動風涼夏日長。
長日夏涼風動水, 涼風動水碧蓮香。 秋 景 詩 (秋江楚雁宿沙洲淺水流) 秋江楚雁宿沙洲, 雁宿沙洲淺水流。
流水淺洲沙宿雁, 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 景 詩 (紅爐透炭炙寒風御隆冬) 紅爐透炭炙寒風, 炭炙寒風御隆冬。
冬隆御風寒炙炭, 風寒炙炭透爐紅。 除了上面的格式,另付幾首其它格式的回文詩,也別有韻味. 一、廣東高州縣觀山寺壁上刻有一回文詩: 悠悠綠水傍林偎, 日落觀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 冷井寒泉碧映臺。 鷗飛滿浦漁舟泛, 鶴伴閑亭仙客來。
游徑踏花煙上走, 流溪遠棹一篷開。 倒讀詩如下: 開篷一棹遠溪流, 走上煙花踏徑游。
來客仙亭閑伴鶴, 泛舟漁浦滿飛鷗。 臺映碧泉寒井冷, 月明孤寺古林幽。
回望四山觀落日, 偎林傍水綠悠悠。 二、宋代李禺有回文詩《兩相思》: 思妻詩 枯眼望遙山隔水, 往來曾見幾心知? 壺空怕酌一杯酒, 筆下難成和韻詩。
途路陽人離別久, 訊音無雁寄回遲。 孤燈夜守長寥寂, 夫憶妻兮父憶兒。
思夫詩 兒憶父兮妻憶夫, 寂寥長守夜燈孤。 遲回寄雁無音訊, 久別離人陽路途。
詩韻和成難下筆, 酒杯一酌怕空壺。 知心幾見曾往來, 水隔山遙望眼枯。
三、湖北咸豐縣有一首《萬柳堤即景》回文詩: 春城一色柳垂新, 色柳垂新自愛人。 人愛自新垂柳色, 新垂柳色一城。
二、回文的詩詞有哪些
晴波碧柳春歸燕 細雨紅窗曉落花 鳳落梧桐梧落鳳 珠聯壁合壁聯珠 并蒂蓮開蓮蒂并 雙飛燕侶燕飛雙 畫上荷花和尚畫 書臨漢帖翰林書 江蘇連云港云臺山的花果山水簾洞中有一副回文聯: 洞簾水掛水簾洞 山果花開花果山 福建廈門鼓浪嶼腹浦的回文聯是: 霧鎖山頭山鎖霧 天連水尾水連天 湛江德鄰里的一副回文聯是: 我愛鄰居鄰愛我 魚傍水活水傍魚 相傳北京天然居飯莊也有一副回文聯: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暮天遙對寒窗霧;霧窗寒對遙天暮。
人 過 大 佛 寺;寺 佛 大 過 人。 郎 中 王 若 儷;儷 若 王 中 郎。
客 上 天 然 居;居 然 天 上 客。 賢 出 多 福 地;地 福 多 出 賢。
僧 游 云 隱 寺;寺 隱 云 游 僧。 人 中 柳 如 是;是 如 柳 中 人。
春 回 先 富 村;村 富 先 回 春。 油 燈 少 燈 油;火 柴 當 柴 火。
畫上荷花和尚畫;書臨漢帖翰林書。 水 水 山 山 處 處 明 明 秀 秀; 秀 秀 明 明 處 處 山 山 水 水。
晴 晴 雨 雨 時 時 好 好 奇 奇; 奇 奇 好 好 時 時 雨 雨 晴 晴。 雨 滋 春 樹 碧 連 天;天 連 碧 樹 春 滋 雨。
風 送 花 香 紅 滿 地;地 滿 紅 香 花 送 風。 艷 艷 紅 花 隨 落 雨;雨 落 隨 花 紅 艷 艷。
處 處 飛 花 飛 處 處;處 處 紅 花 紅 處 處。 潺 潺 碧 水 碧 潺 潺;重 重 綠 樹 綠 重 重。
處 處 飛 花 飛 處 處;聲 聲 笑 語 笑 聲 聲。 霧 鎖 山 頭 山 鎖 霧;天 連 水 尾 水 連 天。
雪 嶺 吹 風 吹 嶺 雪;龍 潭 活 水 活 潭 龍。 鳳 落 梧 桐 梧 落 鳳;珠 聯 璧 合 璧 聯 珠。
靜 泉 山 上 山 泉 靜;清 水 塘 里 塘 水 清。 香 山 碧 云 寺 云 碧 山 香;黃 山 落 葉 松 葉 落 山 黃。
秀 山 輕 雨 青 山 秀;香 柏 鼓 風 鼓 柏 香。 風送花香紅滿地;雨滋春樹碧連天。
倒讀又成一聯:天連碧樹春滋雨;地滿紅香花送風 上海漁民漁海上 中山獵戶獵山中 《回文旋圖詩》 開篷一棹遠溪流,走上煙花踏徑游。來客仙亭閑伴鶴,泛舟漁浦滿飛鷗。
臺映碧泉寒井冷,月明孤寺古林幽。回望四山觀落日,偎林傍水綠悠悠。
可倒讀為: 悠悠綠水傍林偎,日落觀山四望回。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臺。
鷗飛滿浦漁舟泛,鶴伴閑亭仙客來。游徑踏花煙上走,流溪遠棹一篷開。
文學史上第一個作回文詩的是誰?朱存孝在《回文類聚.序》中說,“自蘇伯玉妻《盤中詩》為肇端,竇滔妻作《璇璣圖》而大備”。《盤中詩》是否就是“肇端”,說法尚且不一,但說回文詩因《璇璣圖》而“大備”,卻是古今文人公認的事實。
《賞花》由來——蘇小妹遙寄回環詩 六月的一天下午,蘇小妹與長兄蘇東坡正蕩舟湖上,欣賞那無邊景致,忽然有人呈上蘇小妹丈夫秦少游捎來的一封書信。打開一看,原來是一首別出心裁的回環詩: 蘇小妹看罷微微一笑,立即省悟出其中的奧秘,讀出了這首疊字回文詩: 靜思伊久阻歸期, 久阻歸期憶別離; 憶別離時聞漏轉, 時聞漏轉靜思伊。
蘇小妹被丈夫的一片癡情深深感到動,心中蕩起無限相思之情。面對一望無際的西湖美景,便仿少游詩體,也作了一首回環詩,遙寄遠方的親人: 采蓮人在綠楊津, 在綠楊津一闋新; 一闋新歌聲漱玉, 歌聲漱玉采蓮人。
蘇東坡在一旁深為小妹的過人才智暗暗高興,他也不甘寂寞,略加沉吟,便提筆寫了如下一首: 賞花歸去馬如飛, 去馬如飛酒力微; 酒力微醒時已暮, 醒時已暮賞花歸。 蘇氏兄妹也派人將他們的詩作送與秦少游。
同上面的《賞花》有統一格式的又兩篇,感覺也很不錯 其一、《贊園??“園丁栽植樹成材筑玉臺高優質木” 園丁栽植樹成材, 植樹成材筑玉臺。 筑玉臺高優質木, 高優質木園丁栽。
其二、明末浙江才女吳絳雪《四時山水詩》: 鶯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蓮碧水動風涼夏日長, 秋江楚雁宿沙洲淺水流, 紅爐透炭炙寒風御隆冬。 春 景 詩 (鶯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鶯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鶯。 夏 景 詩 (香蓮碧水動風涼夏日長)香蓮碧水動風涼, 水動風涼夏日長。
長日夏涼風動水, 涼風動水碧蓮香。 秋 景 詩 (秋江楚雁宿沙洲淺水流)秋江楚雁宿沙洲, 雁宿沙洲淺水流。
流水淺洲沙宿雁, 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 景 詩 (紅爐透炭炙寒風御隆冬)紅爐透炭炙寒風, 炭炙寒風御隆冬。
冬隆御風寒炙炭, 風寒炙炭透爐紅。 除了上面的格式,另付幾首其它格式的回文詩,也別有韻味. 一、廣東高州縣觀山寺壁上刻有一回文詩: 悠悠綠水傍林偎, 日落觀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 冷井寒泉碧映臺。 鷗飛滿浦漁舟泛, 鶴伴閑亭仙客來。
游徑踏花煙上走, 流溪遠棹一篷開。 倒讀詩如下: 開篷一棹遠溪流, 走上煙花踏徑游。
來客仙亭閑伴鶴, 泛舟漁浦滿飛鷗。 臺映碧泉寒井冷, 月明孤寺古林幽。
回望四山觀落日, 偎林傍水綠悠悠。 二、宋代李禺有回文詩《兩相思》: 思妻詩 枯眼望遙山隔水, 往來曾見幾心知? 壺空怕酌一杯酒, 筆下難成和韻詩。
途路陽人離別久, 訊音無雁寄回遲。 孤燈夜守長寥寂, 夫憶妻兮父憶兒。
思夫詩 兒憶父兮妻憶夫, 寂寥長守夜燈孤。 遲回寄雁無音訊, 久別離人陽路途。
詩韻和成難下筆, 酒杯一酌怕空壺。 知心幾見曾往來, 水隔山遙望眼枯。
三、湖北咸豐縣有一首《萬柳堤即景》回文詩: 春城一色柳垂新, 色柳垂新自愛人。 人愛自新垂柳色, 新垂。
三、回文句子是什么意思
"回文句"是一種句型,一個句子如果正著讀與倒著讀的意思一樣,就可以稱為"回文句"。如:蜜蜂釀蜂蜜;風扇能扇風 ;奶牛產牛奶 ;清水池里池水清;靜泉山上山泉靜;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 霧鎖山頭山鎖霧 ;天連水尾水連天 ;院滿春光春滿院;門盈喜氣喜盈門。
回文句創作
1、前兩字構成的詞組“仄平”和句末兩字構成的詞組“平仄”之聲調是反對稱結構,在詞義上都必需要能反讀,而且其中的仄聲都為韻腳(倒文詩詞可能韻腳不同)。創作時必需找到這樣兩個符合最基本要求的詞組。既然如此,創作時就應該從這兩個詞組比對著入手,以避免做無用功;
2、句式的中間三字句“平仄平”也是反對稱結構,中間的這個仄聲字(第四字)不僅和其前一字要構成能正讀和反讀的詞組,還要能分拆開來(獨立地)和后一字或兩字構成能正讀和反讀的詞組(所謂“此字共享”),且這個仄聲字的前順讀和后反讀的搭配都是“平仄”結構;
3、句式的前三字要成倒裝詞組,即第三字也要能獨立地分別與前兩字反搭配、與后一字順搭配(所謂“此字共享”);
4、由倒讀的對稱性使然,同樣,句式的后四字“仄平平仄”在倒裝時要能夠像前四字一樣構成四字詞組,倒數第三字也要能獨立地分別同前后搭配(所謂“此字共享”);
5、該句式的兩頭用韻的問題其實也是共享的問題。